六味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六味斋(山西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于1738年(清朝乾隆三年)的中华老字号,生产的酱肉系列产品是中国传统食品,三晋名吃,曾作为皇宫贡品享誉京师。1997年改制成立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后,创造了平均每年以36%的速度高速增长的业绩,使六味斋从从一个资不抵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近4亿元的集团化公司,从单一的肉制品十几种产品发展为肉制品、豆制品、速冻食品、主食、小杂粮、山西老陈醋六大系列300多个品种,企业及产品得到社会和政府及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肯定。

  纵观六味斋27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根本宗旨就在于企业始终以“传承、创新、诚信、卓越”为发展主线。多年来,在传承传统文化理念的同时,不断创新管理,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1997年10月,六味斋被市政府确定为“太原首批改制试点企业”。六味斋抓住有利时机,建立起产权明确,两权分离的资产运营管理体制,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制定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一是对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双向动态签约的新形的劳动用工制度。对管理人员也实行竞聘上岗。同时配套建立了岗位薪酬制度。

  二是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初步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强化了财务管理。三是加强了对成本的控制。随着公司生产量的逐步增加,公司采取直接费用与工效挂钩的考核办法,强化管理,合理节约,阻塞漏洞。

  多年来,对于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味斋一直在采取多项保护措施,进行了大量创新型工作。规范生产流程,实施标准化操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和管理,并且新建加工厂和连锁专卖店,保证了产品的传统特色和质量稳定,为传统食品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和销售环境。同时挖掘、整理了相关文献资料和实物,对传承人、生产工艺及技术骨干制定并实施了保护计划。在承袭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适应当前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改进产品品种、花色,不断深入百姓厨房,把六味斋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在大力发展传统食品的同时,加快新产品研发的步伐。近年来,先后研制开发了豆制品、速冻面米食品、主食、小杂粮、山西陈醋系列产品300多个品种,其中豆制品占太原豆制品市场总量的1/5,获得了“中国豆制品行业质量安全示范单位”和“山西省优质产品”的荣誉称号。此外,还成功研制了无明矾粉条和无明矾麻叶,使六味斋成为无明矾粉条国家标准的发起单位之一。

  企业的发展在于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质量管理。六味斋早在改制之初就确定了质量的“三全”管理,即全员、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管理。首先根据“质量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五不放过”的原则,即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不查清原因不放过、分不清责任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质量未改进不放过、不受教育不放过”,严格质量追溯与责任追究。其次是推行标准化工作,强化过程控制,我们对全公司所有部门的各个岗位制定了300多个岗位作业标准,并积极组织员工加强工作标准的学习,掌握岗位工作内容,明晓岗位工作标准,熟悉岗位工作流程,了解相邻岗位的流程衔接,严格做到按照岗位工作标准办事,使得各个工作过程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严考核、硬兑现,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组织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绝对不允许出厂。第三是严格“下道工序检验上道工序,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的运行,规定“一把手”就是质量员,做到了层层把关手不软,人人都是监督员,树立了全员的质量意识。此外,还制定了完善的计量检测程序,充分保证公司计量器具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尤其是《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六味斋更是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及条例进行生产加工,先后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支树平、副省长张建欣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六味斋用良心打造放心食品的发展理念。

  多年来,六味斋从未发生过重大质量投诉事件,也从无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太原市城调队调查显示,六味斋产品的顾客满意率高达95%。近几年,六味斋产品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抽检中,合格率始终保持100%。

  为扩大市场占有率,让更多的消费者吃上六味斋产品,六味斋从1995年开始就决定六味斋要走连锁经营的路子,并制定了“六统一”的开店原则:统一企业形象、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统一服饰,保证了六味斋产品的品质和价格的一致,树立起规范的企业形象,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信誉。2006年以来,六味斋针对太原市民吃早餐难的现状,在太原先后开设了好助妇快餐店,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太原视察早餐工程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发展至今,六味斋在全省连锁专卖店和好助妇快餐店达300家。

  在经营模式创新的同时,六味斋狠抓优质服务工作。把让顾客满意作为服务的唯一标准,不断为六味斋这个百年老店增添新的色彩。首先是坚持主动为顾客复秤,坚决杜绝克扣顾客的事件发生。其次坚持营业员工作衣帽整洁、挂牌上岗、接待规范,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价格法、计量法、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第三是设立了专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机构—客户服务部,每天对各个店的物价、计量、食品卫生、服务态度、产品的新鲜度等进行检查。第四强化服务手段,如免费切肉、主动上门退换、送货上门等。第五是向社会承诺:保证所经营商品无假冒、无伪劣、明码标价、标签规范、不缺斤短两。

  六味斋是以生产肉制品为主的企业,近几年在发展规模上不断创新,力争走产业链的路子,为新产品研发创造“自我循环”条件,因此,先后涉足种植、养植、山西老陈醋、小杂粮等行业,大胆进行资本运营探索。为了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稳定产品质量的同时,又从肉类加工的源头做起,按照以品牌产品为载体,连接城市和农村,通过“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模式,提升终端产品的创利能力,开始向养殖业等农业产业延伸,大刀阔斧地闯出了贸工农一体化、养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在阳曲县侯村购置土地60亩,投资兴建起六味斋种猪基地。2004年初,开始涉足老陈醋行业,现在“六味斋”牌醋系列产品已在清徐县投产并上市。2005年9月,在右玉县梁威工业园区购置土地100亩,投资建设小杂粮生产基地。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山西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投资最大的杂粮生产企业之一,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对促进山西小杂粮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在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南尹村购置土地600亩,将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农副产品绿色深加工园区。目前,该项目正在进一步的建设规划中,建成后,将实现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5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企业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带动生猪养殖业、大豆种植业、杂粮种植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预计可带动生猪养殖户和大豆种植户等近9000户农民增收致富,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社会的就压压力,积极的相应了国家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的方针政策,社会效益显著。

  六味斋在改革创新中一直坚持传承优秀、借鉴现代理念,丰富文化内涵,将企业文化与品牌、诚信体系相结合,以诚信维护品牌,以文化创新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六味斋对百年文化全面总结,提炼精髓,形成了文化引领营销、营销推动文化的良性循环。同时,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既是六味斋两百多年勤奋传承的结果,更是六味斋将这一宝贵财富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遗产是历史先辈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创造新文化的基础,而这基础的核心,就是诚信。

  不仅如此,六味斋把勇于承担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尤其是把承担社会责任当作企业能够得以发展的关键。六味斋从改制前的年销售收入1330万元到如今的近4亿元;从上缴税金80多万元到如今的近2000万元;从职工5个月不开工资到如今的按月足额发放,人均年收入19320元;从1998年的洪涝灾害,2003年的“非典”肆虐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每一次社会危难时刻,都可以看到六味斋人的身影。为了践行对社会的承诺,自六味斋改制以来,先后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3863人次,充分履行了“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社会责任,使六味斋得以永续经营,并在自身发展中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

  以“把‘六味斋’打造成中国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老字号品牌”为目标,以“提升品牌价值,创新转型发展”为主题,以“做专做强肉制品、做细做深豆制品、做精做特面米食品”为主线,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加强企业管理和市场开发,通过产业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发展、标准化管理、流程化运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注重自主创新,注重科学管理,注重节能减排和节约费用,注重员工全面发展,实现企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全力把六味斋打造成效益好、收入高、环境美的现代化食品集团。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百年企业之所以生存至今,原因就在于其创新精神长盛不衰。今后,六味斋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新转型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战略决策,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深刻认识创新管理,跨越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核心内涵,着力将六味斋打造成中国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品牌,为山西食品工业争光,为民族食品工业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