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题与背景:

  《兰溪棹歌》为唐代诗人戴叔伦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也称兰江,是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后演化为与水乡有关的诗词,并形成一种独特的诗歌创作方法。

  戴叔伦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今属浙江)令,兰溪在东阳附近,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创作的。


逐句释义: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清凉如眉的弯月挂在柳湾的上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
  越:指浙江一带。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在接连下了几天的春雨后(溪水上涨),鲤鱼竟在半夜中涌上了溪头浅滩。
  三日:概数。几天。
  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鲤鱼: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


兰溪棹歌 题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夜兰溪的山水景色和渔民的欢乐心情。前二句是静景,后二句是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一笔勾勒,把整个画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是全诗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前两句“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写得纤丽、秀气。意思是:清凉如眉的弯月挂在柳湾的上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一个“凉”字,令人觉得春寒犹在。“镜” 字,比喻溪水,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

  后两句“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是说,在接连下了几天的春雨后溪水上涨,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鲤鱼竟在半夜中涌上了溪头浅滩。溪景诚然至美,然而对于溪上的渔人来说,最大的乐趣还在春潮渔汛。鲫鲤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雨水)逆流,一连几天的春雨,溪水上涨,鱼群联翩而来。这两句写动态的景:桃花雨,鱼抢滩。有静有动,充满生机。鱼“上滩”衬托出了兰溪的恬静之美,表现出渔人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作者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凉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


试题精选:

1.诗的前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2分)

参考答案: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意思对即可)(2分)


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你从中感受到的是什么人怎样的情?(2分)

参考答案: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意思对即可)(2分)


3.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认为凉字用得最生动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一个“凉”字既写出了月色的秀丽明朗,又点出了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更与后面的镜字相照应,表达出了月光明洁,水色清澈的优美意蕴。有力地衬托了诗歌意境的创设。


4.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   )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参考答案:镜中看


5.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参考答案: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6.这首诗画面清新而情趣纯朴。描写有静有动,情景交融。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一二句写诗人眼中的兰溪,凉月挂柳,水中山色,是静态的景。三四句写动态的景色,桃花雨、鱼上滩,有静有动,充满生机,表现了诗人欣喜之情,渔民欢乐之情,情景交融。(意对即可)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年),唐朝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全唐诗》编其诗2卷,收录其诗289首,但其中杂入他人之作。《全唐文》存文2篇。词仅存一首。(《新唐书》卷一四三本传、《唐诗纪事》卷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