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咖啡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兴隆咖啡

兴隆咖啡海南省万宁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12月2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兴隆咖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7年第209号批准)产于海南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兴隆华侨农场。1953年,当时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刚刚成立不久,为了实现“以短养长”的做法,也就是用咖啡、香茅、水稻等短期作物收入来弥补橡胶等长期作物收入,兴隆的归国华侨从海外引进咖啡种植。

兴隆华侨农场是“中国咖啡之乡”,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兴隆北纬18度,是咖啡种植黄金纬度;加之兴隆咖啡谷位于太阳河的源头,得到了兴隆母亲河的滋养;又因兴隆富硒土壤中硒含量富集大于0.4mg/kg,故兴隆咖啡也是健康的“富硒咖啡”。

兴隆咖啡以口感“原香原味,香浓滑口、风味独特”而闻名; 具有60年咖啡文化历史的兴隆咖啡,拥有传统的烘焙方式,特有的焙炒工艺及冲煮方式是兴隆咖啡的一大特色;1952年中国第一家咖啡厂建立产业标准化体系(用标准引领产业发展、五原检测标准:“原产 地出豆、原野式生产、原方式烘焙、原配方调制、原口味谱系”兴隆咖啡属世界三大咖啡中备受人欢迎的罗布斯塔品种,其咖啡绿原酸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蓝山咖啡。

兴隆咖啡曾多次参加国家、省级食品、饮料展销会。荣获最佳产品、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兴隆咖啡在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牌奖。1990年,兴隆咖啡海南省工业物质交流会被评为优秀产品。

2020年7月20日,兴隆咖啡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

产品特点

兴隆咖啡的一大特点在于其独特的焙炒工艺,这是当年归侨们从东南亚带回的咖啡口味和生产习惯,就是在烘焙结束后再增加一道工序——加奶油(牛油)和糖炒制,这样炒出来的咖啡颜色较深,喝起来有浓郁焦糖香、奶油香。这道加工工序,一般由人工完成。

兴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的北纬18°,兴隆咖啡属于中粒种罗布斯塔品系,主要产自兴隆周边100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地,绿原酸含量仅次于牙买加的蓝山咖啡,位居世界第二。

兴隆咖啡树

属于茜草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属中粒种咖啡(在国外称罗拨士升种),一般树高3—5米,其叶子呈长卵形,花白色,叶茂盛。

兴隆咖啡豆

兴隆咖啡豆咖啡颗粒大,果子成串,成熟呈深红色,有香味。脱皮的咖啡豆圆滑光洁、品质优良。

兴隆咖啡(咖啡粉)
兴隆咖啡
兴隆咖啡
兴隆咖啡

兴隆咖啡粉

兴隆咖啡粉精选兴隆咖啡豆为原料,采用先进设备,科学配料,精工特制。咖啡粉呈深褐色,浓郁芳香,不沾杯,味道微苦而香,饮后回味无穷,余香持久,营养丰富,含有咖啡碱、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蔗糖等9种营养成分。

工艺特色

兴隆咖啡是焙炒咖啡,之所以名扬中外,久盛不衰,是因为兴隆咖啡的焙炒技术,是在继续东南亚传统焙炒工艺的基础上,经过两代咖啡人几十年不断的锤炼和提高,形成了一套既原始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焙炒技术,使兴隆咖啡的饮料在颜色、芳香、口感上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同样的焙炒工艺技术,离开了兴隆中粒种咖啡豆,其焙炒出采的咖啡粉口感大不相同。

兴隆咖啡的主要原料是兴隆地区生产的中粒种咖啡豆,加上适量的食盐、奶油、优质白糖等到配料。其主要加工工艺是:先把精选过的定量的咖啡豆放到特制的铁锅中焙炒,当锅中温度和咖啡豆的熟度达到一定的“火候”时(这是炒咖啡师傅十几二十年炼成的功力),用风扇吹去种皮,并依照工艺程序依次加入配料,充分搅拌均匀,再用小炊火炒至豆粒“够火”后,迅速取出并立即用风扇吹使其冷却,然后磨碎即成咖啡粉。

兴隆咖啡(咖啡豆,生果)
兴隆咖啡(果实)
兴隆咖啡(咖啡树)

产地环境

海南岛四面环海,万宁市位于海南省的东南部,碧海、蓝天、青山、绿树、红花,纯洁的水质,平衡的生态,形成天然空气净化屏障和防疫屏障,具有适应热带经济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兴隆咖啡的产地范围位于万宁县东海岸的太阳河畔,海拔21—532米,原始森林生态保护好,森林覆盖率达62%。空气新鲜,水源充足,具有种植咖啡的天然条件,是种植咖啡的特定地域。

万宁市属于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四季常青,气候温暖,季节差异不明显,年平均气候23.1—24.4℃。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2600—2700毫米左右。空气湿润,平均相对显度89%,光照充足,年平均光照1900小时。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很适宜咖啡等作物的生长。

万宁市南部与海南陵水县相临,以牛岭为界。冬季,北侧的万宁有时阴雨蒙蒙,空气湿润寒冷,而南侧的陵水却往往阳光灿烂,气候宜人。兴隆华侨农场以及周边的南桥、三罗更、长丰等村、镇,正好位于这一特殊气候的交界处,既有万宁的气候特点,又受陵水气候的影响。由于这种独特区域的小气候,生长出来的咖啡豆才与众不同,品质优良。

兴隆咖啡产地范围内的太阳河发源于琼中县斩岭,流经万宁境内进入兴隆地区。而兴隆咖啡的主要产区处于太阳河中游,河水清澈,水质良好、无污染。产地范围属丘陵地带,表土深厚,土壤有机质丰富(含钾),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生长。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水质是种植咖啡,稳产、高产、质优,味香的特别优势。

兴隆及周边村、镇分布有常绿季雨林和沟谷雨林,如青皮荔枝群落,鸡毛松群落,绿楠群落等,以及人工种植的各种经济林带,形成丰富、四季常绿而有层次植被区域,其中各种热带珍花异草向人们昭示着大自然的美丽。

综上所述,咖啡种子从国外引进、种植后,在兴隆的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的驯化下,品质起了微妙的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并赢得国内外的好评。

兴隆咖啡

历史人文

中国咖啡种植历史悠久,至已近100年,最先引进栽培的是台湾省,其次是海南岛(省)。万宁市最早种植咖啡是在民国初期,华侨先后从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带回咖啡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

20世纪50年代初,万宁县咖啡种植面积仅有百亩左右。为安置归国华侨,中央政府在万宁东海岸太阳河畔创办兴隆华侨农场,开垦荒地,发展经济。由于归国华侨中的许多人,在国外有种植和饮用咖啡的习惯,他们将这种传统和习惯带到兴隆,并逐步影响了当地民众,从一家一户、房前屋后的种植,发展到集体经营。

1952年初,万宁创办兴隆华侨农场咖啡加工厂。

20世纪50年代中期农场开始大规模种植兴隆咖啡。

1954年,农场从马来西亚引种中粒种咖啡,开始加工咖啡粉,虽然产量不多,但兴隆咖啡已经名声在外。

20世纪70年代,兴隆咖啡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

20世纪80年代,农场对兴隆咖啡品种进行选种,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使咖啡干果从原来的每公顷产量450千克提高到1200千克以上,有的达到1300千克。从此,兴隆农场成为海南兴隆咖啡生产的主要基地。

1985年兴隆农场招商引资,与香港公司联合办起海南第一个咖啡出口基地,并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35万粒优良种子,种植面积达4200多亩,总产达70多吨。

兴隆咖啡(包装)
兴隆咖啡(包装)
兴隆咖啡(包装)

地理标志

产地范围

兴隆咖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兴隆咖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万府函〔2005〕4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海南省万宁市以兴隆华侨农场为中心及其周边的南桥镇、长丰镇、牛漏镇、三更罗镇、礼纪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中粒种咖啡(coffea canephora Pierre)。

(二)立地条件。

海拔900米以下,湿润、荫蔽的森林河谷地带,咖啡园须建防风林。pH值4.5至6.5之间,土壤的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高于60mg/kg、15mg/kg、80mg/kg、25g/kg;并以水源方便、排水良好的红壤土及黄壤土为佳,其次为沙壤土和冲积土。

(三)栽培技术。

1. 育苗:从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选取枝条进行无性繁殖。

2. 定植时间:定植时间为每年的春季或秋季。

3. 栽植密度:每公顷栽植株数密度≥1500株。

4.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无机肥,每公顷每年施用有机肥不低于10吨。

5. 整形修剪:采用多冠型树型进行整形,保持通风透光。

6. 采收:果实变红后开始分批采收,禁止采青。

7.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工艺。

1. 原料加工:晒干→脱皮→筛选→包装→自然存放1年。

2. 产品加工:(图略)

(五)质量特色。

1. 咖啡豆:

(1)感官特色:

色泽:深褐色或棕褐色

组织形态:颗粒饱满、均匀,完整

滋味及香味:具有该产品特有的咖啡香味,无异味

杂质:无肉眼可见的杂质

(2)理化指标:水分≤5.0%、咖啡因≥0.85%。

2. 咖啡粉:

(1)感官特色:

色泽:深褐色或棕褐色,色泽均匀一致

组织形态:粉状,无结块现象

滋味及香味:具有该产品特有的咖啡香味,无异味

杂质:无肉眼可见的杂质

(2)理化指标:水分≤5.0%、灰分≤5.0%、咖啡因≥0.85%。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兴隆咖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