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
彩绘铜车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拼音bīng mǎ yǒng),古代墓葬中的陶质、铜质、木质官兵和车马俑。一般指秦兵马俑英语: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Qin Dynasty)。又称秦始皇兵马俑,简称秦俑。1974年在秦始皇陵出土武士俑七千件,战马一百多匹。这些排列整齐严密的队列人俑身高均在一米七八左右,与真人相仿,发型、服饰、表情千姿百态,堪称古代雕塑的杰作,世界罕有之珍品。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兵马俑坑

兵马俑坑,位于陕西西安市临潼区,西距秦始皇陵东垣墙1千米,正当陵园东门大道的北侧。兵马俑坑的修建工程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到前209年因农民起义爆发而被迫停工。前206年项羽入关时焚毁。秦兵马俑群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迹,为研究秦代军队的装束、服饰、武器设备、编制等提供了形象化的实物资料。经发掘后,1977年就地建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坑为土木混合结构的地下坑道建筑,共发现4个,构筑方法大致相同。1号坑平面呈长方形,面积14 260平方米,深4.5~6.5米。东西两端各有南北向长廊,两端开间之间有11个东西向的过洞,四边各有5个门道(图1)。2号坑在1号坑东北侧,平面呈曲尺形,面积约6 000平方米,深3.2米。3号坑在1号坑的西北边,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深5.2~5.4米。4号坑在2号坑与3号坑之间,平面呈长方形,未完成而废弃。

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披甲的步卒

兵马俑的构成

1号坑经部分发掘,坑内兵马俑以步兵为主,作长方形军阵。面向东的3列横队204名弓弩手组成前锋,其后是步兵与战车相间的38路纵队,形成军队的主体;军阵左右两侧和后方各有一列面向外的弓弩手,构成军队的侧翼和后卫。2号坑内是由弩兵、骑兵、战车和徒卒混合编列的曲尺形军阵。第1单元由弩兵俑组成方阵,第2单元由64辆战车组成,第3单元由战车、步兵、骑兵组成车、步、骑结合的长方阵,第4单元是骑兵阵,排列着战车、鞍马和骑兵俑。四部分既独立又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大方阵。3号坑由车马房和南、北厢房共三部分组成,出土68件铠甲俑。车马房正中为一乘驷马车,有4件铠甲俑。车马房与北厢房、南厢房相连。3号坑是整个军阵的统帅部,提供了世界考古史上唯一一例古代军阵指挥部的完整实物形象资料。

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800多个,木质战车18辆,陶马100多匹,青铜兵器、车马器9 000余件。青铜兵器种类齐全,工艺精湛,有弓、弩、矛、戟、铍、剑、弯刀、箭镞等。如果按照出土的兵马俑排列形式复原,这3个坑的武士俑应有7 000个,驷马战车100多辆,战马100多匹。坑内兵马俑的排列全部面向东方,这可能与陵园的方向或兵马俑坑位于陵园东边有关。为数众多、造型精美的陶塑兵马俑布成面向东方、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再现了秦军军容整肃、奋击百万的宏伟气势,是秦始皇“示强威、服海内”主导思想的产物。从陵园总体设计的角度来考虑,兵马俑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象征着守卫陵园的职能。

兵马俑的排列和装备

一般认为,这批兵马俑应是送葬军阵的模拟。兵马俑、战车实物及实战兵器的出土,形象地展现了秦始皇时代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也有人认为,它们是作为具体的军阵即以一个阵法为内容而排列的。兵马俑坑所见的秦军编制,主力是战车兵和附属于它的步卒。骑兵俑出土于2号坑,虽已集中排列,但未自成方阵,可见骑兵仍处于从属的地位。木质战车的形制、大小与商周以来的单辕驷马战车没有明显差异。车上一般有甲士3人,分别配备远射的弓箭、格斗的短剑和护体的盾甲。战车后面跟随步卒。步卒使用长木柄的戈、矛、铍、戟、钺。在军阵前方侧翼和后卫,往往布置弓弩手。骑兵执剑或弓箭,马背铺鞯,鞯上有鞍垫。马具、马蹬尚未出现。进攻性武器除个别铁镞外,均为青铜铸造。铜兵器表层大多作铬盐氧化处理,以增强合金抗腐蚀的能力,这在世界科技史上极为罕见。陶俑身上所披的铠甲,很多是模拟皮甲雕塑的,有的还保留着仅有前面护胸而无背甲的原始形制。铠甲中有一部分可能是模拟金属铠甲。当时铠甲的形制已因兵种和身份的不同而异:骑兵的铠甲较短,无披膊;一般步卒和战车兵的铠甲甲身较长,两肩有披膊,是秦国军队中普遍装备的铠甲形式;御手所着铠甲,甲身最长,领部加高呈“盆领”,两肩有长披膊,并附护手甲。

兵马俑的雕塑艺术

兵马俑为秦始皇在世时由全国各地征调来服徭役的匠师和刑徒所制作。陶俑、陶马大小如同真人、真马,制作程序复杂。一般是按俑、马的不同部位分别用陶模翻出胎型,然后套合、粘接,再雕塑出五官、须发、铠甲、衣纹等细部,最后彩绘。不同身份的陶俑装束有别,塑造出不同等级、兵种的秦军将士形象,包括指挥官、步兵、骑兵、车兵、弓弩手等。不同年龄的陶俑装束也不同。人物形体高大魁梧,平均身高约1.75米,指挥官身高在1.95米以上。革带、发式、靴履等细部塑造得一丝不苟。人物的塑造着重于面相和手足。面相具有关中一带人的形象特征,多数表情刚毅,昂扬奋发。五官位置准确,富于质感,胡须、发式有多种样式。对发式和服饰十分注意细节的真实,如不同官职和兵种的盔甲有严格区分,甲片、甲钉、革带均一一塑出,结构准确。陶俑的塑造,表现出秦军的装备精良、纪律严明和斗志昂扬。彩绘的颜色有绿、粉绿、朱红、粉红、紫、蓝、中黄、橘黄、灰、褐、黑、白等,颜面、手足均涂朱红色,以黑色绘出眉目、须发。俑的形象是类型化的,但在细部加工中,因塑造者的审美要求和技艺水平有差异,而出现差别,一些优秀作品则达到一定程度的个性表现。陶马形象准确生动,比例适度。骑兵的战马高1.72米、体长2.03米,剪鬃,马背上塑出鞍具。牵引战车的马匹体形略小,马身比例匀称,筋肉和骨骼的起伏变化符合解剖关系。马头抬起,耳朵向前倾斜,双目睁大,鼻孔翕张,表现出处于临战状态的战马静中有动的神态。木质战车多已朽毁,但保存下许多金属车具。从残迹可知,有的战车曾髹漆彩绘。虽个别陶俑身手比例失调,但从整体来看,秦兵马俑不愧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