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冀南皮影戏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中国各省区,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如陕西的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皮影戏、阿宫腔皮影戏、弦板腔皮影戏,甘肃的环县道情皮影戏,山西的孝义碗碗腔皮影戏,河北的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浙江的海宁皮影戏,湖北的江汉平原皮影戏,广东的陆丰皮影戏,辽宁的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皮影戏是中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近年来由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观众和演出市场日益减少,许多皮影戏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与保护。

  皮影戏的形成时代尚无确考,但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东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戏艺人已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9人。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中有一幅《影戏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西皮影演出的实况。经过宋、金、元、明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流行全国各地的皮影戏在清代呈现出繁荣局面。

  皮影戏虽然种类繁多,但区别主要在声腔和剧目方面,至于影人制作和表演技术则大同小异。影人一般是先将牛皮或驴皮、羊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状后再刻制上彩,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饰,涂油彩后用火砖烘烤压平即成。演出时将影人的头插于身部,身与四肢相接,同时在身部和两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

基本资料

(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起源

  有关皮影戏的来历,有一传说流传最广:相传汉武帝时,一方士为解皇帝思念爱妃李夫人亡故之秋,取海底神石 ,刻成李夫人模样,置于轻纱缦中,灯光下宛如李夫重现。皮影由此而源,至宋、金、元时期呈现出极其繁盛的趋势,并由南至北,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地方艺术风格。

  皮影戏的形成时代尚无确考,但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东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戏艺人已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9人。

  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中有一幅《影戏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西皮影演出的实况。经过宋、金、元、明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流行全国各地的皮影戏在清代呈现出繁荣局面。

艺术特色

  皮影戏虽然种类繁多,但区别主要在声腔和剧目方面,至于影人制作和表演技术则大同小异。影人一般是先将牛皮或驴皮、羊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状后再刻制上彩,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饰,涂油彩后用火砖烘烤压平即成。演出时将影人的头插于身部,身与四肢相接,同时在身部和两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

现状

  皮影戏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近年来由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观众和演出市场日益减少,许多皮影戏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与保护。

皮影戏·唐山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唐山市

  1.简要描述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唐山皮影戏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她发源于河北冀东地区的滦州,兴盛于乐亭(县),故有"滦州影"、"东亭影"之称,因影人、道具是用驴皮雕刻而成,故又称"驴皮影"。

  2.起源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滦州秀才黄素志试不第,远去关外。漂泊生涯磨去了黄秀才的仕途之心,却成就了他创作影戏的艺术贡献。饱学诗书,熟读经卷,为他提供了创作的脚本,精通绘画,擅长雕刻,转化为一个个精致的纸人儿。怀才不遇的黄秀才没有想到,未能金榜题名的他从此会被永远刻在故乡人的口碑中,一代代传诵不衰。

  3.艺术特色

  唐山皮影是一种傀儡艺术,前设"影窗",演员在窗后操纵影人表演,配以灯光、效果、音乐、唱腔,活灵活现地刻划人物,曲折生动地演绎故事。角色齐全,分"小"(旦)、"生"、"髯"(老生)、"大"(花脸)、"丑"等行当,各行当有其独特的造型唱腔和表演程式。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

  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

  传承价值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现在,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皮影戏·冀南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邯郸市

  1.起源

  冀南皮影戏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有着重要联系。

  冀南皮影戏主要分布于邯郸市的肥乡县、成安县、磁县、大名县、临漳县、广平县、魏县、永年县、馆陶县、武安市等地,并影响到冀中、冀北以及豫北、晋东南、鲁西地区。

  2.艺术特色

  冀南皮影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乐器。乐队配有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现在又配上了电子琴。武场配有板鼓、战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马号、梆子等。冀南皮影戏班社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基本上体现了原生态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3.传承价值

  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及豫北梆子腔有着重要联系。

  冀南皮影戏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

  冀南皮影戏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冀南皮影戏班社与传承依然保持传统的习俗,基本体现原生态皮影戏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属于宋代中原影戏一支嫡脉,较多地保持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面貌,它相比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在造型、剧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烈的差异,更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对于冀南皮影艺术的保护和研究是对我国皮影艺术历史、流传和现状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面认识。对于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国当代民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4.现状

  冀南皮影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却陷入十分尴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数皮影艺人年事已高无法演唱,中年艺人特别是年轻艺人很少,影戏箱也越来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而艺人已经没有了。据在冀南6个县的统计,现在尚可演出的皮影戏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个减少至10余个,皮影艺人由过去的近千人减少到100余人,演出剧目从过去的200多个减少到30多个,而且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演出范围越来越小。传统的皮影表演技艺难以得到传承,其唱腔、口传剧目、雕制方法等,几乎面临失传。

皮影戏·孝义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孝义市

  1.起源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孝义皮影的历史相当久远。但究竟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战国,一说源于宋金。

  持第一种观点者的根据是说,建国初有人曾在孝义居义村一座神庙院内看到过一块石碑,碑文载:"孝邑,古属魏地,子夏设教于西河,魏文侯听教于侧,三贤演其影乐……。"孝义古称西河,孝义人称战国时的卜子夏、段干木、田子方为"三贤"。卜子夏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死后,卜子夏曾来孝义讲学。碑文的意思是说,卜子夏来孝义讲学时曾以演皮影的形式传授儒家学说。由此推断,卜子夏在孝义发明了影戏,孝义影戏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此说疑点较多,所言石碑早已被毁,立碑时间和碑文出处无法查考,只能留待以后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持第二种观点者,主要有以下三点根据:其一,20世纪50年代,在孝义城西张家庄村外,曾发现了一座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的古墓,墓内左右两侧均画有手持武器的侍卫壁画,画中人物全系侧身式皮影造型,服饰、形体、面容皆用皮影空实显影、实处着色的手法描绘,落款为"元大德二年王同乐影传家共守其职"。"乐影传家",可当皮影世家理解。说明到元代大德年间,孝义已有了专门从事皮影艺术的人家。其二,1980年,在孝义驿马乡榆树坪村,发现了一座建于金正隆元年(1156)的古墓,墓中有两幅侧身侍卫壁画,其造型酷似皮影。原物残件现存孝义市木偶皮影博物馆。其三,20世纪80年代,孝义新城东北侧在修公路时,又发现了一座北宋末期的古墓,内绘两幅表现农家生活的壁画。画中,男人们有的锻铁做工,有的扶犁耕田,女人们有的坐地纺花,有的穿梭织布,还有数个儿童有的吹唢呐,有的手持影人在草坪上玩耍。

  以上所述三座古墓可惜已经被毁,古墓中的壁画和文字也已无法看到实物全貌,只能相信目击者的记忆。如记忆无误,则可证明至迟在宋金时期,孝义民间皮影活动已很盛兴。

  2.发展

  明清两代是孝义皮影戏的鼎盛时期。据传,最盛时境内竟有100多个皮影戏班,同时还延伸到周围各县,足迹远达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孝义市木偶皮影博物馆已故原馆长朱景义先生生前收藏了大量有关皮影、木偶、秧歌等艺术品种的实物和文献资料,其中有一件记有一个名叫"庆成园"皮影戏班演出剧目的"戏褶子"。上写时间为"嘉靖二年(1523)二月初二"。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实物可证的孝义皮影戏班,至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清代早期,孝义境内出现了一个存在时间很长的皮影戏班叫"居义班"。这个戏班留有两处舞台题记。一处在孝义东董屯龙王庙乐楼:"大清康熙五十八年五月十二、十三、十四日,孝义居义园开台平安";一处在孝义岭北村关帝庙乐楼:"大清嘉庆九年九月八日,孝义居义园班主任……"可以看出,这个皮影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朝代,活动时间至少在80年以上。

  清末民初,孝义皮影还保持着繁荣景象,随后逐渐衰落。抗战时期,除晋绥专署文联文工队皮影组(由孝义皮影艺人组成)活动在孝义、汾阳、文水、交城等地进行抗日宣传外,境内皮影班正常演出的已逐渐减少。建国前夕,孝义仅残存15个农暇搭伙的皮影班子。

  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于1950年成立了孝义木偶皮影艺术团。著名皮影艺人那鹏飞、高仲玉、冯庭荣等人大胆革新,首先将《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等现代戏搬上皮影舞台。之后,应太原市政府的要求,著名艺人赵家宾带领一个皮影戏班在太原安家落户。20世纪80年代,孝义木偶皮影艺术团大力加强艺术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1989年代表山西省赴英国访问演出,受到国际友人的热烈欢迎。许多英国观众纷纷留言,说中国的木偶皮影"表演神奇","令人惊叹"。 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

  3.艺术特色

  孝义皮影是集文学、音乐、表演、雕刻工艺于一炉的民间艺术,既可表演故事,也可当作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欣赏。制作皮影的材料,主要是牛皮、驴皮、羊皮。那些制作皮影的能工巧匠,可以用这些材料根据戏剧故事的需要,雕刻出各种生动逼真、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也可以雕刻出诸如桌椅板凳、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奇山怪石、龙亭金殿、军营帅帐等花样繁多而又精美绝伦的场景道具和自然景物。这些作品色泽鲜艳,构图简洁,雕工细腻,造型别致,在亮光下可显出立体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就表演而论,这种艺术具有故事奇巧、操作灵活、演出方便等特点,一个戏班,演员加乐队只需有七八个人就可开戏(素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只要有十根木椽、六张席子、两扇门板,就可以搭建一个简易的草台(素有"十根椽子六张席,两扇门板绰有余"之说),因此最适合"上山下乡"演出,最易于普及。

  4.分类

  孝义皮影戏分皮腔、碗碗腔两种声腔。皮腔影戏以纸窗亮影,故又称"纸窗腔";碗碗腔影戏以纱窗亮影,故又称"纱窗腔"。

  皮腔的主奏乐器是小唢呐,唱腔朴实,明快,粗犷,活泼,有四句式和上下句式两种结构,保留有联曲体混合节拍和强起强落的特点。由于以吹奏乐器伴奏,故又称"孝义吹腔"。不少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我国民间最古老的吹腔之一。其形成年代早于梆子戏,对于研究中国戏曲声腔演变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碗碗腔又名"月调","影调",其形成年代晚于皮腔。它的主奏乐器是呼胡、月琴(无品)、二弦,打击乐的特殊乐器是铜铃和节子。铜铃俗称"碗碗",用响铜做成,用细铁棒敲击,参与唱腔和曲牌的全部伴奏。其音色清脆悦耳,别有一番特殊风味,碗碗腔由此而得名。碗碗腔音乐为一种特殊的板腔体,唱腔尾音多用"虚词假声腔"。这种假声拖腔,以"咦"、"呀"虚词唱出,加上呼胡、月琴的滑弦伴奏,委婉缠绵,优雅动听,抒情性很强,听起来有一波三折、柔情似水的特殊韵味。这也正是碗碗腔音乐最迷人的地方。

  5.表演特点

  孝义皮影戏在演出中,有先演"打台戏",后演"正本戏"的习俗。"打台戏"一般为神话戏和武戏,故事较短,红火热闹,操作技巧很高,最能显示表演操作者的高超技艺。如《收五毒》表现的是玉皇大帝令托塔天王李靖带子哪吒下界收服五毒(修炼成精的蝎子、蛇、长翅蜈蚣、三爪蟾和蜈蚣)的故事;《大变化》演绎的是孙悟空和各种妖魔鬼怪斗法斗智的故事,等等,最适合少年儿童的欣赏趣味。

  皮影戏的演出,除乐队外,主要有一人"说戏",一人"贴戏"。说戏者,边操作,边说唱,一出戏中生旦净丑各类人物的说唱和表演全由此一人包揽。贴戏者是说戏人的助手,主要负责准备影人,并担任次要角色的配唱。皮影戏剧目,过去都由师傅口传心授,一个好的说戏人,一般都能熟记三四十本剧目,并需具备各种熟练的操作技能。皮影戏班的说戏人,真可谓难得的特殊人才。

  6.制作工艺

  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

  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48cm,俗称"五尺影",三岁牛皮为雕刻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

  7.传统剧目

  孝义皮影戏传统剧目约有200多本。故事曲折、通俗易懂是其主要特点。

  皮腔传统剧目多演《封神演义》和道教故事。如《火烧西岐》、《炮烙柱》、《青龙关》、《摘星楼》、《文王逃关》、《社稷图》、《朱仙阵》、《黄河阵》、《真武出家》、《马当山》等。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黄飞虎、申公豹、纣王、妲己等,是在皮腔剧目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

  碗碗腔的传统剧目题材较广,前自春秋,后至元明,既有宫廷正史,也有民间传说,内容广涉中国历代社会的各个侧面。代表性的传统剧目有《闹朝歌》、《白洋河》、《逼尘珠》、《九联珠》、《抱纱亭》、《三首案》、《大西汉》、《困淮南》、《桃仙洞》、《五女兴唐》等。这些剧目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故事很长,最能吸引那些爱听故事的观众。

  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对孝义皮影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戏曲发生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了解皮腔原生态的唱腔结构。

  8.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目前孝义皮影戏的演出遇到许多困难。一方面,一些当年身怀绝技的皮影说戏人已全部退休,且年事甚高;另一方面,皮影从艺人才越来越少,演出市场日渐萎缩。境内民间老皮影班社只剩必独村武海棠一家,武海棠作为二义园皮影班的第六代传人,现在仅凭自己戏班的力量已无法保证正常演出。长期扎根于民间的孝义皮影艺术,是三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抢救和保护这一濒危的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皮影戏·复州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瓦房店市

  1.历史

  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复州皮影戏真正活跃和盛行的时间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1),当时河北一带"白莲教"盛行,有皮影艺人也参加"白莲教",被清政府诬为"悬灯匪",并下令禁演皮影戏。河北滦州皮影艺人被迫大量流入东北并进入辽南。复州皮影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从1932年开始,复州皮影戏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战胜利后,复州皮影戏恢复。全国解放后,瓦房店地区的皮影非常活跃,最兴盛时,全县有皮影戏班43个,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皮影艺人有20多位。

  2.传承价值

  复州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播文化知识,保留、传承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从复州皮影戏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它涵盖了社会生活,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皮影戏·海宁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海宁市

  1.简要描述

  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宁市境内,至今流传着具有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海宁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

  2.艺术特色

  海宁皮影戏有声腔、皮人脸谱造型、剧目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声腔古老。南宋初,皮影戏刚传人海宁时,唱腔比较简单,后来受昆腔和江南丝竹影响,形成海宁皮影戏自己的曲调。有三个系统:一是乱弹,高亢激越,一般用于开台戏和武打戏,用板胡、二胡伴奏为主,其主腔为三五七、文二凡、武二凡、文三凡、武三凡、回龙、叫王龙等;二是高腔,幽美姻雅,一般用于抒情叙述的正本戏,用笛子、二胡伴奏,其声腔有长腔、日出扶桑、深深下拜、上上楼、十八板、当头君官等;三是曲牌,包括锣鼓,用于特定环境的专用乐曲,有艳阳天、太极阴阻、祥云万道、倒地煞等。整个音乐曲牌曲调近百种,现在仅保留了四十余种。

  其次是皮人脸谱造型颇具特色。其脸谱既接近于京剧,又不同于京剧。它按忠、奸、贤、义的不同性格,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来加以夸张、塑造。为了符合剧情发展,适应操作上的艺术需要,有时候同一个人物要换几次头面。

  另外是剧目丰富,大戏小戏、文戏武戏,有近三百个剧目。好多剧目是其它剧种没有的,如《聚宝盆》、《后玉婿蜒》等。由于皮影戏剧目系老师父口传,一般艺人只能演二三十个热门戏,故剧目失传较多。现已搜集到的剧目243个,其中正本戏78个,开台折子戏(大多为武打戏)165个。

  3.表演特点

  皮影戏的表演:皮影戏的表演是艺人通过两根以上的竹签,在一块白色的小银幕背后操作着皮制的影人,通过强光的照射,影人变得通体透明,色泽鲜艳夺目,艺人用竹签棒调度人物的多种动态,使这些皮制的影人个个栩栩如生。根据表演剧目的需要,除后场伴奏人员之外,前场操纵影人的艺人少则二人,多则七、八人。

  4.制作工艺

  海宁皮影的主要制作特点是:"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脸形圆活、单眼侧面、少夸张、近实像、富"人情"味;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颇具民族民间特色。

  皮影的制作较为复杂,前后共有数十道工序。先要选材,皮影的材料采用羊皮或牛皮,经去毛、刮挺、去脂后拉紧晒干;然后画稿,即按照人物的不同身份和个性设计出不同的形象,再将设计好的画稿拷贝到经加工过的皮上,并根据不同的人物和服装施以不同的色彩,一个人物就是一幅工笔重彩的国画。为了颜色不脱落和增加透明度,画完后的皮影还须罩上一层清漆。由于皮影人物的制作是肢解完成的,因此最后须将身体各部位用线缝接,并在背后装上翎管,套进竹签棒。一个人物最少须两根签棒,动作复杂的形体则多达六、七根。现有新制皮影均为斜桥剪纸艺人王钱松所制。

  5.现状

  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300余个,演员120多人。随着时代的变革,皮影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门为组建剧团赴京演出,经调查全省惟海宁尚存技艺精湛的皮影老艺人。但时至今日,仅存的几位老艺人年岁均逾七旬,后继乏人,已属重点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项目之一。

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潜江市

  1.简要描述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潜江、天门、沔阳(今仙桃市)、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江汉平原北依长江,南贯汉水,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皮影戏在这里找到了滋生和繁荣的土壤。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

  2.艺术特色

  江汉平原皮影戏显著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雕镂(造型)艺术、唱腔艺术和口头文字艺术等方面。

  江汉平原皮影的雕镂艺术,源于潜江的"汤格"和"郭格",尤以图案精细、圆润舒展、人物造型逼真生动和影大见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江汉平原皮影戏演唱的剧目多达300多个。这些"剧本"实际上只有剧目的条文,在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唱、做、念、打浑然一体,其口头文学艺术形式是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又一主要特征。

  3.现状

  江汉平原皮影制作精细、造型生动、唱腔优美,富有古朴的楚文化风格,深受历代人民群众喜爱。随着现代文明的成熟和老一代艺人的相继谢世,江汉平原皮影已经开始走向消亡,其艺术精华亟待后人传承。

皮影戏·陆丰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汕尾市

  1.简要描述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惟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2.传说

  在海陆丰地区,皮影戏的地位很高,演出时,皮影班的鼓没有开,大戏班不敢开,所以大戏班往往要请皮影班早点开鼓。陆丰皮影供奉田元帅(或称"田老爷")为戏神。艺人传说,皮影是唐朝来的,李世民登基时,有一个苗元帅(是十八翰林之一)创建梨园子弟,以梨叶弄影,治好了国母的病,此后就诞生了皮影戏。苗元帅后来被斩了头,"苗"字去了草头就是"田",所以皮影班艺人供奉田元帅。另一个传说是:唐玄宗时,他手下的大将雷万春儿时,母亲生病,雷万春以梨叶弄影娱母,使母亲恢复健康,此后唐玄宗命令在长安上演皮影戏。后来雷元帅因违犯军令被斩了头,"雷"字去了"雨"头就是"田",所以后来以田元帅为戏神。这两个传说大同小异,大概同出一源,后因多年口耳相传产生分歧。

  3.历史

  皮影戏南宋末期由闽南移民带到现在的海陆丰地区,明万历年间,闽南漳浦县陈天隐移居海丰县坊廓都将军池村(今陆丰市内湖镇内湖村)后,创办皮影戏班。到了明代末期,内湖、南塘、甲西、东海、碣石等地也有了影戏班社。清初,其它地方的影戏班遭到大劫,但地处偏僻的陆丰却未受波及。至清末,影戏班社增至20多个。民国初年,陆丰影戏界中出了有"功夫真本,任考不倒"之誉的著名艺人陈乃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蔡娘盼、蔡强(人称"皮猴强")、卓勤、陈炎(人称陈先生)、陈宗尧、王兴(人称"皮猴兴")等艺人也享有盛名。其后,还涌现了蔡娘仔、卓幼儿、陈祖德、王怀、卓智伍等著名艺人。

  新中国成立后,陆丰于1957年成立皮影剧团,开始有了专业编导、美工制作人才, 又吸收了蔡娘仔、卓幼儿、王怀、卓智伍、卓顺意等民间艺人为主要艺术骨干,剧团既继承了解放前的传统技艺,还在绘画、雕刻、制作、表演、音乐、舞台技艺、编剧等方面进行创新,很快就受到观众的欢迎,在周边地区有了较大的影响,经常被邀请赴各地演出。当时主要以演地方剧目为主,还有少数顺应时代形势的如《红军桥》、《集体有余》等现代剧。剧团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被迫解散,1975年恢复,多次赴京参加及演出,所演剧目如《战恶兽》、《鸡与蛇》、《龟兔赛跑》、《飞天》、《鸡斗》、《哭塔》等广受好评。陆丰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4.表演特点

  陆丰皮影每到一个新地方演出,有"洗钗"之类的"净场"习俗和开场戏《搬仙》的演出。"净场"时,所有观众都必须暂时退出观看场地,由演出的主持人桀鸡、燃放爆竹,艺人在后台大锣大鼓等以示驱邪,之后才允许观众入场。《搬仙》是开台例戏,演出"跳加官"、"跳三仙"(福、禄、寿)之类的吉祥戏,本来以正字表演,现在改为念白字。《搬仙》之后,要由一个名为"大头坎"的角色,念一段顺口溜。"大头坎"头颅奇大,前额突出,后脑拖一条发辫、着马褂,作绅士状。顺口溜以当地乡约乡规为内容,语多诙谐,表演滑稽。这一特殊节目未见于其它剧种,当是陆丰皮影艺人的创造。这一节目在后来的演出中往往被省略。

  当时皮影演出的剧目相当丰富,可以连续演七十多天而不重复,著名的传统剧目有《高文举》、《祝英台》、《秦雪梅》、《吕碧英》四大连戏;另外还有《三十六变》、《桃花过渡》、《珍珠记》、《杜十娘》、《波月洞》、《李彦荣认妻》等几十个剧目。剧目以唱白字戏为主要曲调,拉腔唱"啊咿嗳",以福佬方言(闽南语系)道白、演唱,唱腔结构为曲牌联缀体,常常运用滚唱、滚白。曲牌有《四朝元》、《下山虎》、《驻云飞》、《锁南枝》、《经纳袄》等。唱腔中还辅以正字曲(主体是大板曲的"而语而歌",行腔高亢,具有一唱众和的特点。)和民间小调。间奏采用民间音乐的"弦诗",武打戏的伴奏运用正字戏的昆牌子,唱腔间乐与白字戏相同。乐器分文畔与武畔。操纵表演则有"生对眉""旦对脐""净对肩"的动作规范。一般由一人至二人包演(操作)一台角色,表演者边唱边操作,把多个不同性格的角色表现出来。剧目不同,表演亦异,有的以唱腔取胜,做功细腻;有的以表演取胜,粗犷、夸张,变幻无穷。

  5.制作工艺

  陆丰皮影的影人、影景以牛皮或纸皮制作,影人高约六寸,五官轮廓分明,四肢比例与真人相仿,关节手脚活动灵活,眼睛能转动,口可开合。制作影人、影景运用錾刀、雕刀等工具技法,先用錾刀錾出轮廓,后用雕刀加以修饰;旦角两臂采用布帛制作构成水袖,使动作柔和而多变。

皮影戏·华县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渭南市

  1.简要描述

  陕西华县被称为皮影故乡。华县位于中国陕西关中东部。研究证实,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而皮影又起源于华县。因而可以说,华县皮影就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

  陕西民间有一个传说,似乎说明了皮影的来历。据说西汉时,文帝刘恒的幼儿由一位宫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闹不止,聪明的宫女便用梧桐树叶剪成人形,借着纱窗的阳光,一面用手舞动梧桐叶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马上转哭为笑。

  2.表演特点

  华县皮影戏人称"五人忙",表演者包括主唱的"前声",兼打大鼓弹月琴;负责操纵皮影的"签手";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的"坐槽";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的"上档"以及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的"下档"。华县皮影属东路皮影,以碗碗腔皮影为代表,影人形制小巧,刻工讲究,装饰严密。

  旧日,华县城乡有数十个皮影班子,一个班子5人,小车一推,背篓一背,随时可外出演出。逢上庙会、结婚、祝寿、小孩满月,一盏明灯,两张方桌,几块木板就可搭台表演。演出时,操纵提线的人称"签手",在屏幕后表演打、跳、翻、跑,各种角色。唱腔多为"碗碗腔"。伴奏的乐手司掌琴、弦、钹、鼓等乐器。5人一班配合默契,演得有声有色。

  清乾隆、嘉庆年间,戏剧家李芳桂等文人、举子,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许多传统剧目,至今流传,并被其他剧种移植、改编搬上舞台,久演不衰,为陕西的戏曲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皮影班、社多由五六人组成,行动方便,不择场地,长年可活动于民间的村镇、宅院,在广阔的农村扎下牢固的根基。

  3.制作工艺

  华县皮影制作精细,玲珑剔透,深受民间喜爱。其制作过程是:牛皮或驴皮经浸泡后,刮铲成半透明状,再打磨、摹画、雕刻、着色、贸平、缀合。华县皮影造型以人物为主,兼有景物和道具。人物高约1尺,大头突额,色彩艳丽,图案精细。人物的颈、肩、腰、膝、肘等十处有轮盘牵线,活动自如。通常以五官反映人物的性格,如以平肩和皱眉区分阳刚和阴委,丑角多用圆嘴、吊眉和冲天鼻,形象夸张诙谐。

  4.现状

  现因各种原因面临失传和生存的危机,拯救和保护碗碗腔皮影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皮影戏·华阴老腔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华阴市

  1.简要描述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传说其历史已有2000多年,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

  2.艺术特色

  老腔,是源于华阴的地方皮影小戏,俗称"老腔影子"。老腔一反中国艺术温柔敦厚的面目,呈现出奔放而强悍的艺术风格:一是唱腔豪放激昂,铿锵有力,具有阳刚雄浑的韵致;二是演出中时常出现呐喊助威、帮唱(拉坡)的唱法,因此,被称为"满台吼";三是在双方对打及紧要时刻,用檀板(类似于惊堂木)击板伴奏,以增强气氛。当地人们形象地说:"拉坡号子冲破天,枣木一击鬼神惊。"2004年,金庸先生登临西岳华山,在观看老腔皮影戏后,不禁兴奋题词:"喜观老腔皮影戏,精彩无比,叹为观止。"

  和陕西地区的秦腔、弦板腔、碗碗腔等其他板腔体剧种相比,老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原生态。老腔的语言性很强,声腔紧紧依附和模拟着字声,经常把说、念、唱交织在同一个唱段,呈现出由说唱向戏曲过渡的明显痕迹。老腔在每句唱腔旋律中都有一个三拍的乐节形式,结构于句末处,这在全国剧种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实上,无论是在剧史的本源性、传承的封闭性、剧种的独存性、风格的张扬性等方面,老腔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正因为如此,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资深民间文化专家靳之林称之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3.现状

  鉴于该剧种这一特殊情形(家族戏),目前依然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

皮影戏·阿宫腔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富平县

  1.起源

  阿宫腔系陕西关中中北部地区(礼泉、咸阳、泾阳、高陵、临潼、耀县、富平等市县)皮影戏中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究其历史渊源,至今尚未发现文字记载,但民间传说有三,一种认为阿宫腔是由秦朝阿房宫歌女所唱的曲调流传至民间衍变而来。项羽入咸阳,火焚阿房宫,宫娥、内侍、歌女逃出,所唱曲调也随之带至民间。阿宫腔特点是娴雅婉转、刚劲有力、缠绵激昂,其中一个特点是唱字字音送完后,拖腔带有"噫咽"之音。这"噫咽"之音就是宫娥、内侍、语音的遗响,另一个清雅细腻的风格,亦具有宫廷戏的艺术特色;第二种认为"阿宫"实为"遏工"即在唱腔上所独具的遏止功夫,与原秦腔唱调相比,有"三放"(指秦腔的拖音)不及"一遏"的艺术效果。再一种认为唱腔遏到了"宫调"上,故名"遏宫腔"。

  据老艺人段天焕回忆,清嘉庆、道光年间,阿宫腔已由礼泉传播到渭北一带,演出的剧目有《范睢相秦》、《玉瓶赠金》、《祥麟镜》、《四贤册》等。至清同治年间,富平县有金盆子、金马驹、陈相公等阿宫腔皮影班。陈相公是富平县曹村西头村人,是有名的文武"签手"。清光绪年间,常来富平演出的阿宫腔皮影班有乾县的任相公、临潼的赵相公。清末民初,阿宫腔班社有三原的王仓、礼泉县的有娃子、富平的乔娃子。当时演出剧目主要有《滚龙床》、《红拆书》、《铁冠图》、《搜孤》、《清河桥》等。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以来,富平先的顺经子、焕子娃、王三元的皮影班社相继而起。段天焕的徒弟王开文、段明侠现在富平县成立的集体所有制的阿宫腔皮影剧团工作。1929年以后,阿宫腔遂成为富平独有的剧种。

  2.艺术特色

  阿宫腔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它的唱、念、做、打以及音乐伴奏诸方面,尤以唱腔和音乐最为突出,比秦腔细腻,较迷糊、碗碗腔刚劲,不沉不噪,激越委婉,以尽致刻画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而见长。阿宫腔曲牌多达400支。开场必奏"十样景"开场,这是由10种以上曲牌合奏懂的;未看戏,先闻其声,另人强烈感到阿宫腔在吹打乐上别具一格。主要乐器文场有:二股弦(硬弦)、月琴、胡琴、梅调板胡、唢呐、笛;武场面节音为鼓板,伴奏乐器有小锣、鼓、铙钹、击子、牙子、梆子、铰子等,合奏起来幽雅清脆。

  阿宫腔角色行当生、旦、净、丑俱全,表演基本沿袭了秦腔程式,并采用了皮影某些特有的表演动作,显得独特别致。同时,在表演上有塌城、剑出鞘、踢打等武打特技。

  阿宫腔属板式变化体音乐。声腔分欢音和苦音。欢音表达明朗、轻快的情绪,苦音表达悲伤、凄楚、怀念、愤慨的情感。其唱腔保持了阿宫腔腔调,唯净角揉入眉户某些曲调,旦角又吸收了碗碗腔的行腔技巧,突出阿宫细腻、婉转、刚柔并济的特点。唱腔板路有[二六]、[慢板]、[二倒板]、[箭板]、[一叠腔]、[三不齐]和[单句送]等;常用的曲牌有[一起清雪]、[迁仙客]、[春宴开]、[点降唇]等。

  3.剧目

  阿宫腔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有600余本。富平的段天焕能演七、八十本。以前的艺人皆是口授,没有本子,人谢世本子也随之失传,现有手抄本和录音的约有百十本。从剧本的艺术特色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为三国、列国及明时历史,也有较丰富的儿女情长和教化移俗的世俗戏、传奇戏。说繁简唱,唱的多为四六句,且有奇数句的出现。辞句浅显朴实,生活气息浓厚。取材于历史的剧目,大都为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荒淫无耻、残忍凶暴以及批判卖国求荣、表彰民族气节的戏,如《七箭书》、《重耳走国》等;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剧目,多为反映伦理道德、男女爱情、抨击忘恩负义与颂扬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清官戏,如《西厢记》、《金鳞记》、《王魁负义》、《女巡按》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剧目,大都是抨击恶势力和恶少劣妇的讽刺喜剧,如《三婆娘顶嘴》、《屎巴牛招亲》、《打锅》、《抹牌》等。

  4.现状

  建国后,阿宫腔从皮影搬上舞台是一次发展和革新。1961年曾进京演出,受到中央首长和在京戏剧界人士的赞许。多年来创作演出的《四季歌》、《两家亲》、《三姑娘》等剧目曾获文化部和省级奖励。但近十多年来却发展缓慢,濒临灭亡,亟待予以抢救和保护。

皮影戏·弦板腔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乾县

  1.简要描述

  弦板腔皮影戏流传于关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弦板腔又称"板板腔",由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由主要伴奏乐器"弦子"和击鼓乐器"板子"而得名。

  2.起源

  据考证,皮影戏"弦板腔",起源于宋代。清嘉庆五年(1800)前后,"弦板腔"与"道情"同台演唱,而后独台演出,形成独特剧种。

  最早为一人左手摇"呆呆子"(二板子),右手掌结子(即蚱板子)的说唱形式,到了清代中叶,艺人们加上了自制的土三弦和土二弦等弦乐伴奏,开始形成了以弦子调为主的【正板调】,并相继延伸出【慢板】、【二六】等曲调,使弦板腔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发展兴盛时期。道光、咸丰年间,礼泉的王秀凯,又以【正板】为基础,创造出【大开板】等多种唱调,乐器又加进了二胡,采用二板子配二弦和三弦的伴奏形式,形成了浑厚、清脆、明快的声腔特色,奠定了弦板腔音乐的基本格局,再次使弦板腔进入班社林立、艺人迭出的最佳时期,各地班社一度最多达六十多个班。

  3.艺术特色

  乾县马连村皮影戏老艺人郝正发回忆:原来的皮影子工艺粗糙,没有色彩,型体较大,人称皮影戏为"四人忙"。四个人分作两部分,在"亮子"前耍皮影兼唱一人的叫"前手",后面乐队的三人叫"后手",其中一人打鼓带弹三弦,一人拉二弦带拍铙钹,一人甩呆呆带大锣、唢呐、大号和小锣。

  "弦板腔"剧目主要特点是语言通俗、故事内容丰富,剧目取材于历史演义、民间生活故事。音乐豪迈奔放、慷慨激昂,具有西北群众传统的乐观气质和明快开朗的性格风度,表现英雄豪杰一类的武打戏最为适宜,但对表现温柔缠绵的抒情戏,则显得不足。近代由于名老艺人多分布于乾县、礼泉一带,因而形成东西两路流派。东路以礼泉的王天德为首,擅长演唱武打戏,以演唱《封神榜》、《西游记》等剧目而闻名。

  乾县弦板腔名老艺人郝振安后期演传奇戏,唱腔缠绵抒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群众喜爱。1958年初第一出弦板腔戏《槐荫媒》搬上大戏舞台,一经演唱,座无虚席。同年5月赴西安汇报演出,薄一波副总理、赵伯平省长观看《紫金簪》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员。1960年"乾县剧团"易名为"乾县弦板腔剧团",同年3月参加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汇演大会后,弦板腔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培养的五大剧种之一。省戏曲剧院、易俗社和歌舞剧院都派人到剧团指导,对其剧目、表演、唱腔、舞台布景、道具进行了尝试和改革。1979年9月弦板腔《紫金簪》参加省文化局举办的"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并获演出二等奖。陕西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弦板腔唱段和选场。

  4.表演特点

  弦板腔作为皮影形式演出,乐队少而精,文武场面互相兼顾,音乐形式比较单调,唱腔通常都是上下两句反复,"二次板"与紧板更似说唱性的"板壳子"。其相同板式的"板头"和"放板"后的长过门,多为同一主体曲调的加花变异,句中的小过门,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复变化和延长。弦板腔板式有10多种,正板(即慢板)是核心板路。此外,使用较多的还有"紧板"、"滚白"、"撇板"等。"气死人"(即"阴死板"、"提头"等)实际是变化局部唱腔的正板;"伤音子"是在紧板的首句加上拖腔,基本属于带字叫板的唱法。其余的"尖板"、"二六"、"三不齐"、"三偕一"、"七偕一"等,都是短暂插入性板式,很少单独使用。弦板腔的唱词,主要是7字句和10字句,也有6字句、8字句和9字句的。其音乐伴奏,除部分模拟唱腔或衬托节奏外,一般只伴奏句中或句尾的过门,宛如曲子戏的演唱形式。"扎板子"在唱腔中起主击节作用,所以唱腔清新晰,雅而易懂。

  5.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乾县、兴平、礼泉等地还将其搬上舞台演出,弦板腔又形成了皮影与舞台演出相兼的演出形式,长期流传于民间。近年来,则处境濒危,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

皮影戏·环县道情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环县

  1.简要描述

  环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人口34万。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陇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它与牛皮灯影相互结合,美妙绝伦,相得益彰。成为戏坛曲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

  2.起源

  据考证,道情起源于宋末元初,当时道教的武当派和佛教的少林派,为了反对蒙古族的统治和外族的入侵,往往三五人手拿渔鼓、简板、木鱼进入瓦肆游说,鼓动人民群众反抗外族侵略,这渔鼓、简板伴奏下的游说逐渐产生了早期的"道情"。环县四合原乡兴隆山道观的修建和祭祀神灵为环县道情与皮影的结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会。它不仅是宣传道家思想的圣地,而且真正成为环县道情皮影艺术成长的摇篮。

  3.表演特点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环县就有道情皮影戏班活动,清末民初则大盛,形成气候,覆州盖县至今。它是地方曲艺中的一种傀儡戏。以灯光下的"纸亮"为舞台,四五人就可进行演出。戏剧中的人物布景、道具俱用优质牛皮精心刻制,着色而成,表面平滑,色彩鲜明,光亮透亮。乐器伴奏有二胡、四弦、水梆、渔鼓、简板、笛子、笛呐、唢呐等统统集中于后台,演唱挑线者端坐前台,通过挑线使牛皮影人映透纸亮,同时进行剧中各种角色的演唱和人物的挑线操作。前台主演不但对剧中人物的生旦净丑、善恶忠奸的道白演唱和后台乐队吹拉弹打通晓娴熟,而且瞻前顾后,纵览阵容,指挥后台,一旦出现走音跑调、乐鼓不偕时,即以余光手势表情暗示指挥,从而使纸亮外的观众毫无觉察。

  环县道情音乐高亢激昂,婉转悠扬,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唱腔委婉流畅,情深意长。挑线操作神韵飘逸,栩栩如生。抒情曲调尤以"嘛 (又称帮腔)最具感染力,每唱至高潮动情处,根据固定格式,主唱领起,全体合声,一腔三折,一唱三叹,气氛浓烈,娓娓动听。更令人叹服的是长达三四个小时的唱腔道白全由主演者一人男腔女调、多腔并用,旁无提词,全本贯通。演唱念做,声情并茂,挑线操作,游刃有余;舞台场面,有条不紊;管弦丝竹,一锤定音。

  环县道情皮影全部道具,仅装两只木箱而已,一条毛驴就可以驮着走乡串户巡回演出,简便易行,出入方便。且它演出地点多数在群众居住的冬暖夏凉的黄土窑洞中,在窑洞演出,开门见山,宽敞豁亮,收音聚光,别具风采。群众形象的称之为"吼塌窖"。

  环县世世代代养育着象黄土一样热忱、刚强的环江传人。他们出生时落在黄土炕头,去世后掩埋在黄土地下,一生中"道情"成了他们大苦大悲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夕阳下的田野里累的筋疲力尽之时,他们会站在沟沿上磨耙上,尽情大吼几句道情,顿时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涤荡,尽扫无存。高兴时唱激扬的快板,痛苦时吟忧怨哀婉的慢板。道情唱词多用七字、十字联句,押韵自如,便于识记。一曲曲唱词简直是一首首多情优美的诗,既哲理自现,又佳句百出,既悠扬婉转,又声韵和谐。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优美独特的道情音乐唱腔和精湛的皮影制作及表演上。戏班演出时,前台一人挑杆表演,并承担所有角色的坐唱念白,后台四五人伴奏并"嘛簧",一唱众和,粗犷高亢,独具风格。道情音乐为微调式,分为"伤音"、"花音",以坦板、飞板两种速度演唱,曲牌体与板式体并存。其伴奏乐器中的四弦、渔鼓、甩梆子、简板均为自制,音色独特。传唱的180余部剧目中,至今还保留着"图"、"卷"等古老文化符号。现馆藏及民间流存的数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构思奇妙、雕刻细腻逼真,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4.制作工艺

  皮影是选用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透明显色,适用性强,经久耐用的优质牛皮制作。在制作时,巧妙地继承了以"镂空"为主的剪纸手法,先用铁笔将样稿刻画在处理好的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刀具或刻或凿。刻凿时先繁后简,先内后外,舒展处,刀拉长线,一气呵成,线条流畅挺劲,一波三折,酷似中国画的工笔白描,又如汉石刻一样,潇洒精悍。皮影的着色,以黑、红、黄、绿为主,热冷色对比强烈,在使用上讲究纯用,极少调和,使投影在亮幕上的影件颜色纯正绚丽。又加之各种纹样、图案由刀路分开,层次分明,这样更使影像丰富协调。皮影着色后,还要过好最后一关--出水。所谓"出水",即熨平,传统的方法是将两块磨合无缝的砖烤热,把影件用湿布衬垫,逐个夹放在两砖之间,一般半小时水就出好了。皮影出水后刷上清胶或清漆,用以保色,然后装上操作环杆(通常有三根,分别装在胸部和手上),便可以在亮幕上表演了。

  皮影结构设计也很巧妙,影人按活动部位可以分解为:头、颈至腰为一片,腰至双膝为一片,其下包括脚分为两片,胳膊又分为大胳膊、小胳膊、手三部分。腕、肘、肩、膝等关节处用线或环联结,形成整体,摆起来十分灵活,特别适合表演武打等高难度动作。另外腰至双膝为一片,人体二分之一处的大转子不会动,这样的分解用在古典服饰皮影人物的设计上十分科学,表演起来生动传神,人物一经落座,便自然跷起二郎腿来,潇洒活泼,庄重自然,神采十足。

  皮影人物的造型都体现了头大身小,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的特点。造型设计时,不仅男女有别,而且人物身份性格不同,则相貌各异。男多头大脸方,额宽鼻丰,形体高大,无突出之胸肌,给人以魁梧伟岸之感;女则多头圆脸窄,鼻小口尖,形体纤细,无隆起之胸乳,给人以娇弱清秀之感。文人绅士类多长袍短褂,蚕眉凤眼,显得风度翩翩,文质彬彬,赤诚潇洒;武将骁汉则戎装紧束,豹头环眼,燕额虎须,显得英姿飒爽,威武刚直,气宇轩昂。

  人物脸谱,一般是按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设计;如黑脸包公、红脸关羽、花脸秦英、白脸秦桧都是人们熟悉的典型脸谱。且"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以寓褒贬于其间耳"。因此阳刻空脸正面角色多为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有度,气宇非凡,阴刻实脸反面人物,常是面白目小,额突嘴窝,加以丑化,除极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外,其他影人一般都是正侧面。这样的人物造型,既符合人们传统的道德评价标准,又符合其直观欣赏的习俗,看脸谱就可知角色的好坏,十分直观,一目了然。

  一个皮影人物的制作过程极为烦琐,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最好选用4至6岁的母牛皮,在做之前先用干净的凉水浸泡两三天,然后经过刮牛毛、肉渣等工序把牛皮刮好泡亮,然后撑在木架之上,阴干而成。还有更复杂的方法称为"软刮"。没有着色的地方均呈透明光滑状。因为里面还有油分,制作工匠必须把油汁推摩进去才有这样的效果。

  皮影制作要求工匠的手艺必须熟练,否则刮出来的皮薄厚不均就没法用了。后面的镂刻等工序则要求更高,一个皮影人要刻3000多刀,多的要用30把以上刀具。

  5.现状

  环县目前真正掌握皮影制作方法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一些老艺人使用的土办法会的人越来越少。比如一种很老的土办法就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脱水发汗。脱水发汗的成败关键在于掌握火候。过去艺人们掌握火候的土办法叫"弹指点水",就是用手指蘸水或唾液弹滴在熨具上,观察水的变化,判断温度高低。既看水点所起泡沫大小的变化,也看水分蒸发的速度快慢。现在很多人甚至不懂得在电熨斗上弹水试温度了

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凌源市

  1.简要描述

  凌源皮影属中国北方皮影戏的一个重要支脉,因雕刻影人用驴皮,故又有"驴皮影"之称。 据考证,凌源皮影属滦州皮影派系,传说清代由河北省的昌黎、滦县、乐亭、丰润、玉田、遵化等地传入凌源,已有300多年历史。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人雕镂玲珑剔透、操纵表演惟妙惟肖、掐嗓演唱独具特色。

  2.起源

  凌源皮影是于清朝中叶,从唐山传入东北的,是中国北方皮影的一个支脉。当时,皮影刚一进入东北百姓的生活中,就受到了普遍的青睐。于是无论豪门富户、书香门第、还是平民百姓及民间艺人纷纷组织戏班,几乎每个村子都曾有过农民自娱自乐,农闲时才活动的小影戏班子,还有许多专业的影戏班子,把皮影做为谋生的手段,它们一边演出获取收入,一边招收学徒扩大自己的规模。

  3.艺术特色

  凌源皮影的造型、用料、雕镂、色彩、装置、卷本与北方皮影类同,但因流传地域不同,受民歌、民间音乐、民族习俗、语音调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凌源皮影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声腔音乐、演唱风格,地域特点十分明显。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凌源皮影越来越突出乡土特点,演唱讲究快马轻刀,道白方言韵味浓重。在今天的凌源乡村,皮影戏已成了一种吉祥戏,每当人们欢度佳节、酬神贺寿、迎亲嫁娶、喜庆丰收,都会热热闹闹的唱上几天皮影戏,特别是每年正月初五至开犁,农田耕后挂锄和中秋节及打完场,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多以唱皮影为主要活动。屯子负责筹集资金邀请戏班,各户平均分摊,所以当地农民中流传有这么一句歌谣:"柳树屯儿嘎嗒地儿,大事小情凑把趣儿,认可唱它两月的影儿,不唱一回单出戏儿。"

  4.成就

  1996年,文化部命名凌源市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艺术)"。1999年9月17日,原文化部部长贺敬之在参观凌源收藏的几千卷影卷时说:"凌源的影卷可为全国之最"。凌源皮影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内外较有影响,曾多次在省市皮影戏调演中夺冠,并为中央领导和国际友人专场演出。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曾在凌源拍摄了《苦皮影》、《走马凌源访皮影》、《影卷迷》和话剧包装皮影戏《火焰山》等多部电视作品,其中,电视专题片《灯与影的魅力》被选送驻外使领馆,《影之舞》被选送参加了2004年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

  5.现状

  凌源皮影是纯民间艺术,尽管有过鼎盛时期,全市曾有自娱自乐、半农半艺、专业皮影团120个,但是,目前因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和老艺人相继辞世,致使凌源皮影艺术后继乏人,抢救保护凌源皮影刻不容缓。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