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杜甫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小至/冬景/冬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小至》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题一作《冬至》。《千家诗》收录此诗,诗题为《冬景》。小至:《全唐诗》于题下注:“至前一日,即《会要》小冬日。”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或次年(767年),当时杜甫流寓在夔州(今重庆奉节),逢冬至日,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其实,那时在夔州期间,杜甫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他难得的舒适心情。


逐句释义: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天时和人事,每天催迫着(往前),转眼又到冬至了,冬至后阳气上升,春天又要回来了。
  天时人事:自然界的节气时序和人世间的事情。天时,指自然变化的时序。人事,人世间事。
  日相催:逐日相催。
  冬至:节令名,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此节过后,逐渐日长夜短。
  阳生:阳气初生,古人认为到冬至那天阴气极盛而新的一线阳气刚刚产生。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冬至以后)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相应,已飞动了葭灰。
  五纹:五色彩线。纹,一作“文”。
  添弱线:据史书记载,古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刺绣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线之工。弱线,丝线。
  吹葭(jiā)六管:古代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乐律(分别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的玉管内,将玉管放在木案上,每月节气到来,相应律管里的灰就自动飞出。葭,初生的芦苇,诗中指代芦苇内膜烧成的灰。六管,指用玉制成的确定音律的律管,律管共十二支,分六律、六吕,故称。管,一作“琯”。
  灰:一作“浮”。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堤岸的容态好像在那里等待腊月的到来,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的意思也要冲破寒气,想让梅花开放。
  岸容:河岸的容貌,诗中指水边景象。
  待腊(là):待到腊月时分。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舒柳:指柳叶萌生,枝条柔和。舒,舒放,萌发。
  冲寒:迎着寒气,冲破寒气。
  放:一作“破”。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我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云物:景物。
  不殊:没有区别。
  乡国:即家乡。
  覆杯:尽饮。覆,倾,倒。


《冬至》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冬至的写景抒情诗。首联交代时间,一个“催”字奠定了全诗愁闷的基调;颔联写人的活动;颈联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尾联转而写作者想到自己身处异乡而不免悲从中来,于是借酒消愁。全诗立意高远,选材典型,遣字铸辞,精工切贴,紧紧围绕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叙事、写景、抒感,“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渐次由开端时光逼人的感触演进为新春将临的欣慰,过渡得十分自然,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首联“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总言天时人事。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诗题紧扣,同时给人以紧迫感。“相催”二字,说明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到冬至了,冬至后阳气上升,春天又要回来了。


  颔联“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分写冬至的人事。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别出心裁,用刺绣添线、葭管飞灰,进一步点明季节变化。冬至以后,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相应,已飞动了葭灰。


  颈联“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分写冬至的天时物候。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和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用柳叶“将舒”承一“容”字,使人产生柳叶如眉的联想,以梅花“欲放”承一“意”字,给人以梅若有情的感觉,富有动感特征,蕴含着生命的张力,体现出春临大地的蓬勃生机。


  尾联“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以抒情作结,点出题意,是杜诗中最常用的手法。冬至日的景物和人事都本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作者却写入诗中,用意在与故乡之景对比。作者现在是浪迹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而自己的亲戚、朋友都不知消息,独居他乡逢此节日徒添乡愁,反增惆怅,还不如叫儿子把酒拿来,让作者暂时在酒中逃避,忘掉痛苦,且当此地为家乡罢。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他乡逢节的愁思,但它并不像杜甫在别的写愁思的诗那样流露出“沉郁顿挫”的风貌,而是体现了杜诗工整、流利、清新的一面,恐怕是由于冬至是春气渐升之际的缘故吧。诗的情调也并不以悲愁为主,而是极富生活气息。杜甫虽然年纪老大而漂泊西南一隅,生活对他来说是冷酷苛刻的,但他对生活却仍然充满着乐观、信心。


名家点评:

  明末清初朱瀚:将舒承容,欲放承意,用字精贴如此。(《杜诗详注》)

  清·仇兆鳌:①上六冬至景事,下则对酒思乡也。②一年各有时事,到冬至春来,而岁功将尽,故云相催。线揆景、灰候气,此承冬至。柳将舒、梅欲放,此承春来。或以三四贴人事,五六贴天时,似是而非。首句“天时人事”,原从已往说到现在,且三四亦正言天时,不得分属也。(《杜诗详注》)


争议:

  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于此诗题下注:“《唐会要》:‘开元八年,中书门下奏开元新格,冬至日祀圜丘,遂用小至日视朝。’相传,小至为冬至前一日,据《会要》小至是第二日。《杜臆》:‘若以小至为冬至前一日,则诗不当云添线、动灰矣。’薛梦符谓:“阳大阴小,冬至阴极,故曰小至。”此说亦非冬至一阳初生,不当取阴小之义。”据此可知,对于此诗题目“小至”共有三种解读:

  ①小至为冬至前一日:杜佑《通典·卷七十·元正冬至受朝贺》载:“大唐开元八年十一月。中书门下奏曰:‘伏以冬至,一阳始生,万物潜动,所以自古圣帝明王,皆此日朝万国,观云物。礼之大者,莫逾是时。其日亦祀圜丘,皆令摄官行事,质明既毕,日出视朝,国家以来,更无改易。缘修新格将毕,其日祀圜丘,遂改用小冬日受朝。若亲拜南郊,受朝须改,既令摄祭,理不可移,伏请改正。’从之。因敕,自今以后,冬至日受朝,永为恒式。”明末清初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时于此诗题下注:“《唐会要》:‘开元八年,中书门下奏开元新格,冬至日祀圜丘,遂用小冬日视朝。’按:小冬日即小至也。邵宝曰:‘小至谓至前一日,如小寒食之类。’”就文本来看,钱谦益和仇兆鳌所引《唐会要》的文字似是对《通典》的隐括。据《唐会要·卷二十四》(闽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若依“新格”,则改立冬日受朝;若依开元八年(720年)敕令,则冬至日仍然受朝。总而言之,开元八年(720年)时并无所谓的“遂用小冬日视朝”或“遂用小至日视朝”。

  ②小至为冬至后一日:湖南诗中有《小寒食舟中作》七律一首,其首句是“佳辰强饮食犹寒”,由此可知唐人叫寒食的次日为小寒食。按照“小”字的这个用法,唐人也可能叫冬至后一日为“小至”,这与此诗用意使事也没有不合之处。同时,结合说法①和仇兆鳌的注解来看,天宝三年(744年)十一月的《冬至取次日朝贺敕》(见《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似可为此说佐证。

  ③小至即冬至:宋代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载:“子美有《小至》诗,说者谓冬至前一日为小至。卢照邻《年日述怀》云:‘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是以元日为小岁。以此观之,子美之小至即冬至也。”同时,有学者颇疑此诗诗题“小至”的“小”字是“冬”字的坏字而抄者误以为“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