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 其六 杜甫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前出塞·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前出塞九首》中的第六首,体裁为五言古诗。《前出塞》九首在内容上是连贯衔接的,这里选录的第六首,借征夫之口诗人表抒了对战争的态度。所以前人评此诗,说它是“代为从征者之言”。

  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朱鹤龄说《前出塞九首》是为天宝末年哥舒翰用兵于吐蕃而作。唐玄宗即位以后,穷兵黩武,战事频繁,强征关中百姓,屡到边塞从军。就其战争性质来讲,不都是防御性的,其中有的是为了向外扩张。天宝六载(747年)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天宝八载(749年)又令哥舒翰领兵十万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过半,血流成河;天宝十载(751年)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攻南诏,死者六万;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禄山攻契丹,两地百姓深受其苦。这组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前出塞九首》通过一个征夫的诉说反映其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第一首,征夫诉说初出门辞别父母的情事。第二首,接前诉说上路之后的情事,亡命亡不了,吞声也没用,不如索性把命豁出去练上一手。第三首,征夫诉说一路之上心情的烦乱,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第四首,征夫诉说在路上被徒长欺压和驱逼的情事。第五首,征夫诉说初到军中时所见到另一面的黑暗,当初满想舍命立功画像麟阁,这时看来也不容易。第六首,征夫诉说他对战争的看法。第七首,征夫诉说他在大寒天的高山上筑城戍守的情事。第八首,征夫诉说他初次立功的过程和对立功的态度。第九首,征夫总结了他“从军十年余”的经历。组诗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逐句释义: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拉弓应当拉强弓,用箭应当用长箭。
  挽弓:引弓,拉弓。挽:拉,牵。
  当:应当。
  箭: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射人先射他骑的马,擒贼先擒贼的首领。
  射:放箭。
  擒:抓;捉拿。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杀人也要有个限度,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边界。
  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
  列国:各国,某一时期内并存的各国。
  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疆:边界。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侵犯就可以了,又何须过多地杀伤他们。
  苟能:如果能。苟:如果,假使。
  侵陵:侵凌,侵犯欺负。
  岂:助词,表示反诘。哪里,难道。


前出塞·其六 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是杜甫《前出塞九首》中的第六首。这九首诗在内容上是连贯衔接的,借征夫(出征的战士)之口表达了对战争的态度。所以前人评此诗,说它是“代为从征者之言”。

  唐玄宗即位以后,穷兵黩武,战事频繁,强征关中百姓,屡到边塞从军。就其战争性质来讲,不都是防御性的,其中有的是为了向外扩张。本首诗的前四句类似军中传唱的歌谣,通俗易懂。后四句出现转折,表达了杜甫对于战争的批判态度。

  前四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为第一部分。以歌谣体开篇,强调拉弓当拉弓中之强,用箭当用箭中之长。连用两个“当”字,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现了士兵的勇武和士气的高昂。接着,又连用两个“先”字,道出了用兵打仗克敌制胜的方略。两个“当”和两个“先”,使诗文节奏明快和谐,通俗易懂。这四句一气呵成,浅明有理,畅快淋漓,为下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后四句“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为第二部分。运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指出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列国分土应该有个边界。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略,那就不一定要进行战争,造成大量伤亡。这几句诗包含着作者的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该拥有自己的精兵强将,但那是为了制止侵略,而不是为了征伐。无论是为制敌而“射马”还是“擒王”,都要以“制侵陵”为限。如果自恃强盛而大动干戈滥加杀伐,就会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

  统览全诗,它章法严谨,构思精密,前后连贯,层层递进。在语言的运用上,时而似谣似谚,饶有情趣,时而慷慨激昂,尖锐泼辣。在艺术构思上,此诗欲抑先扬,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试题精选:

  1.“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意思是?

  参考答案:假如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略,不在于多杀伤人命。这一句其实要结合上文的射人射马,擒贼擒王来解释。射人先射马,就使对方丧失了机动的战斗能力;擒贼先擒王,干掉敌方的首脑,敌人群龙无首,自然军心瓦解,就不用多杀伤士兵了。


  2.诗人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参考答案:全诗很多人都认为是杜甫反战的名篇,其实不大准确。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当然有反战的意思,但,别忘了前面有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两句。挽强弓,搭长箭,为的是什么?打仗是也。两句的意思很明确,修整武备,提高军事威慑力,以预防战争。战争来了,咱们就有能力使敌方丧失战斗力或一举击毙敌方军事首脑。像这样就可以把杀人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而保持各国的疆界。只有有能力制止侵略,才能避免过多地杀伤人命。这就是整篇诗意。

  那么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已经很明显了,咱们要反战,但绝不能畏战或者避战。能战,方能言和!只有保持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和攻击能力,才能保全更多的人命。反之,你没有能力阻止战争,那就只能等着别人天天来打,何谈杀人有限?诗人的军事思想很有孙子兵法的战略观,即使是在今天,也有很深远的积极意义。


拓展阅读:

《前出塞九首》

杜甫

其 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其 二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其 三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其 四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其 五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其 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其 七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其 八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其 九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