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剑川县
云南剑川县:石宝山——宝相寺
云南剑川县:石宝山歌会
云南剑川县:剑川古乐
云南剑川县:石宝山——宝相寺

  剑川县汉语拼音:Jiàn Chuān Xiàn;英文:Jianchuan County),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州北部。地理坐标东经99°28′~100°03′,北纬26°12′~26°41′。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与兰坪云龙接壤,北与丽江毗连。县境东西横距58千米,南北纵长55千米,总面积2318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2012年末)。有白、汉、彝、傈僳、回、纳西等民族,是州内主要白族聚居县。辖5个镇、3个乡。

  剑川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南端。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7.78%。主要山脉有老君山、石宝山、金华山、盐路山、雪斑山等。县内最高点雪斑山主峰海拔4295.3米,最低处米子坪海拔1973米。主要河流有金龙河、海尾河、白石江、弥沙河、象图河等。金华坝子南端有高原淡水湖剑湖,面积7.5平方千米。属雨热同季、干凉同时的低纬度高海拔独特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年均降雨量795.3毫米,霜期138天,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长冬无严寒,短夏无酷暑。剑川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成矿带区域,有铜、铁、锰、铅、锌、砂金、煤、花岗石等矿藏资源,毗邻兰坪铅锌矿,极具开发潜力。松茸、芸豆、泡核桃、烤烟、地参、药材等为可开发的特色生物资源,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明显。

  剑川历史悠久,于元代(1271年)建县。有目前发现中国最大的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海门口遗址,其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青铜器时代,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稻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境内有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钟山石窟和重点风景名胜区石宝山;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千狮山(满贤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八大片区之一的老君山;2002年世界101个濒危建筑遗产保护名录之一的沙溪寺登街;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沙溪镇;600多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剑川古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溪兴教寺、剑川古城西门街古建筑群。民族风情浓郁,石宝山歌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剑川木雕艺术闻名遐迩,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木雕艺术之乡”。石雕工艺精湛绝伦,“梅园石雕”被省政府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布扎、刺绣是剑川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之际,剑川就已成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冲,与中原、东南亚地区和中、西亚地区有商贸文化往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剑川逐步形成了崇文尚教的社会风气,教育鼎盛,文风大开,被誉为“文献名邦”,蕴育了赵藩、周钟岳、张伯简、张子斋等一大批名人。

  • 邮编:671300 代码:532931 区号:0872

行政区划

  全县辖5个镇、3个乡:金华镇、甸南镇、沙溪镇、马登镇、老君山镇、羊岑乡、弥沙乡、象图乡。县政府驻金华镇。

历史

  “剑川”一名最早见于唐刘萧著《大唐新语》,记唐九征“勒石于剑川”(707)。“剑川县”名,则始见于元代《元史·地理志》,“剑川”一名的来历诸说不一,《康熙剑川州志》载:“剑川,西枕老君,东屏青崖,山镇全体,水列川形(即湖尾曲流三折),势若剑锋,形如川字,州以此名。

  西汉时属益州郡叶榆县,东汉属益州永昌郡叶榆县,三国蜀汉属益州云南郡叶榆县。西晋至南朝梁属宁州云南郡。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属剑南道姚州都督府;唐南诏国时为剑浪诏(矣罗识诏),属剑川节度(治剑川城)。宋大理国时为义督睒,属谋统府。元宪宗七年(1257)置义督千户,至元十一年(1274)改置剑川县属鹤州,至元二十三年(1286)属鹤庆路。

  明洪武十七年(1384)剑川县升为剑川州,隶鹤庆军民府。清初沿明制,为剑川州,属鹤庆军民府。雍正五年(1727)4月,将丽江府属之中甸地置剑川州判,划归鹤庆府。雍正八年(1730)7月鹤庆府属迤西道。乾隆二十一年(1756)5月将中甸地还属丽江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降鹤庆军民府为散州与剑川州一并划归迤西道丽江府,剑川州直属丽江府。

  民国2年(1913),剑川州改为剑川县,迤西道改为滇西道,剑川县属滇西道。民国3年(1914)滇西道改为腾越道,剑川县属腾越道。民国18年(1929),废腾越道,剑川县直属省。民国31年(1942),剑川县属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驻丽江县)。民国37年(1948),剑川县属云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驻鹤庆县)。

  1949年4月2日,成立剑川县人民武装政权;8月1日建立政务委员会,9月在剑川设立滇西北行政专员公署,10月1日正式建立剑川县人民政府。1950年初,滇西北行政专署迁往鹤庆,3月又迁丽江,改称丽江行政专区,剑川县属丽江专区。1956年11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0次会议决定:撤销大理专区,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划入大理州,并将丽江专区兰坪县的新华、建基、新生、新民、黄花、桑树、起文、官平、富乐、美水等11个白族聚居乡划归剑川县。

  1960年,撤销洱源、邓川2县,将原洱源、邓川2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剑川县,县城设在牛街区三营(1958年10月撤并)。1962,恢复洱源县,以合并于剑川县的原洱源、邓川2个县行政区域为洱源县的行政区域,并将原属剑川的乔后、源安邑等划归洱源县(1961年9月分设)。

  1996年,剑川县面积2318平方千米,人口约16.1万人,其中白族占91%。辖1个镇、8个乡:金华镇、东岭乡、甸南乡、沙溪乡、羊岑乡、马登乡、上兰乡、弥沙乡、象图乡。县政府驻金华镇。1999年,甸南乡改建甸南镇。2000年,马登、东岭乡改建为马登、剑阳镇。至此,剑川县辖4个镇、5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剑川县常住总人口165900人,其中:金华镇11476人,剑阳镇32915人,甸南镇36841人,马登镇19957人,沙溪乡21486人,羊岑乡12437人,上兰乡16208人,弥沙乡9116人,象图乡5464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剑川县常住总人口169973人,其中:金华镇53523人,老君山镇16798人,甸南镇31739人,沙溪镇21761人,马登镇19839人,羊岑乡12670人,弥沙乡8503人,象图乡5140人。

  2014年,金华镇、沙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沙溪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三批,2007年5月31日公布)

民风民俗

  石宝山歌会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初一在石宝山举行。被誉为“白族歌城”的石宝山万人对歌会,是白族风情的集中展现,所许的白曲已被收入国际著名民歌歌目。歌会期间,来自剑川、洱源、丽江、大理、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都穿上民族盛装,纷至沓来。方圆十里的山间小道上,人流如潮,宛如一条条五彩斑澜的长龙。来赶歌会的白族姑娘们,打扮得非常漂亮。他们一路上亮开金嗓子,唱起悠扬舒展的白族调。白族小伙子们胸前挂一架别致的龙头三弦,弹响明快爽郎的三弦曲。歌声弦音此起彼落,令人陶醉。傍晚时分,满山遍野炊烟弥漫,人们用泉水煮香锣锅饭,烹调出一道道丰盛可口的家乡菜。素不相识的来客,只要弹弦开口唱,就被邀请共餐话家常。处处洋溢着山野情趣。夜幕垂降时,四面八方闪烁的火把和电筒光柱,象流星似的在林中闯荡。庵堂寺院里,花枝树丛间,矗岩巨石下,淙淙山泉边,男女青年弹响铮铮龙头弦,对唱悦耳花柳曲,用歌声交流以火一样炽热的情感,用调子赞美蜜一般甘甜的生活……弦歌鼎沸,通宵达旦。夜晚盛大的篝火晚会上,还进行歌舞活动。

  弹弦对调是白族青年谈情说爱的巧妙方式。石宝山歌会正是他们互相认识结交,以此择偶的好机会。“对歌”不但唱情,也比智慧。要求即兴创作演唱,一问一答,中间不能停顿。谁接不上唱词,或所唱的唱词不合韵,就得唱败了。高明的歌手对唱几天几夜也难分高下。

  石宝山歌会是情歌的海洋。许多质朴真挚的石宝山传统情歌,是白族人民口头创作的艺术结晶,经过几代人的传唱,不少佳作至今仍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

  歌会的由来,有不少神奇的古老的传说:石钟寺旁如钟的巨石,原来是一口金钟。远处飞来的恶龙口吐烈焰,把金钟烧成石钟,于是灾情难濒临白族山寨。以沙溪坝子里的情侣阿石波和阿桂姐为道的十姊十妹十“夫甲”(老友)串动千对歌手,云集石宝山日夜对高赛歌。歌声终于使恶龙魔法失灵,但他俩不幸累死在石宝山。为纪念他们,并防止恶龙再来作孽,人们每年都上山对歌,相延至今。

  火把节 传统的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族称火把节为“夫望吾”,意即六月狂欢节。火把节这天,家家户户六前竖小火把,每个村都要竖几柱大火把。火把顶端扎上“五谷丰登”彩色升斗,四周插上彩旗、花束,还有彩绳系上的一串串火把梨、花红、棠梨。五彩缤纷的大火把拔地而起,格外壮观。按传统习俗,由当年生小孩的人家共同筹办竖大火把、唱白曲等活动,还要上街请亲戚朋友及过往游客唱喜酒,吃炒豆。夜晚,青年儿童都手持小火把,列队迎宾,手抓一把把松香粉,对着火把撒向行人,泼火以示祝福。松香粉一燃,“轰”的一声,火光冲天,火带来光明和幸福,火给贵客带来的吉祥如意。

  绕海会 绕海会于每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在剑湖边举行。这天,剑川坝子四乡八寨的白族群众都聚集到剑湖边,以村为单位,成群结队,开展绕海活动。一路上唱白曲,跳霸王鞭舞,还到本主庙里烧香磕头。活动时,常以某村为起点和终点,绕海一周方结束。

  相传很久以前,剑湖里出了一条恶龙,时时兴风作浪,毁坏村庄和农田。大家在六月十五这天,选出18位勇士,乘上造好的18条木龙,与恶龙展开博斗。勇士们架起木龙,冲进龙腹,与之同归于尽,从此百姓们才过上安稳日子。为了纪念18位勇士,大家把他们尊为各村本主,并且每年都举行绕海会。

  青姑娘节 每年正月十五日,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妇女都要过传统“青姑娘”节。传说,青姑娘是一位美丽、勤劳、善良的姑娘,被迫做童养媳,遭受婆婆、丈夫的虐待,“挑水几担要计数,讨火迟回骂连声,身子打成破竹杆,胆战心又惊……”过着非人的生活。她发出怒吼:“墙上人影难成画,水底捞月白费神,万丈铁链缠住身,难锁我的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她只得跳进海尾河,以死来反抗吃人的封建婚姻制度。为了悼念青姑娘,白族妇女在每年正月十五日纷纷聚会,开展祭奠活动。晚上,她们抬着青姑娘的偶像,走遍村中的大小巷道,边走边唱叙述她悲惨遭遇的长诗《青姑娘》。

  本主会 本主崇拜是白族独有宗教信仰。“本主”即本境为主,是本地区的保护神。本主庙前建有戏台,本主庙内除供奉本主外,还供奉其夫人子女和待从等。他们的像常用松柏雕成、造型古朴生动,富有地方特色。列为本主的神,大都是有功于民者。每年的本主诞辰都要举行盛大的本主会,时间1至3天不等。本主会期间要举行迎本主的仪式,开展唱戏、耍牛、唱白曲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届时,还在家中宴请亲朋好友。

  梨花会 梨花会是白族传统盛会,在每年梨花盛开时节举行。阳春三月,遍布在剑川坝子里、坡地上、河谷间的座座梨园都披上了洁白雅致的素装,棵棵梨树上缀满了耀眼的白花。梨园里荡漾着美的韵味,在春风里摇曳的梨树枝条,仿佛向人们频频招手。人们三五成群,或亲朋同聚,或举家共乐,纷纷到梨园里野餐,开展春游活动。

  白族崇尚白色,相传这事惹恼的黑魔鬼,它施妖术把世间白色的东西全变成了黑色,梨树也枯死了。有一位名叫梨花的白族姑娘,历尽艰险取到了老君山白龙潭里的龙乳。他把龙乳喷在黑魔鬼的身上,黑魔鬼马上变成一块石头,枯死的梨树重新开出了耀眼的白花。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梨花姑娘,于是人们每年都要举行梨花会。

  栽秧会 栽秧会是上兰、沙溪等地的白族群众在栽秧会节举办的民俗活动。常在田间演唱具一格的栽秧调。田头上,专门聘请来年民间艺人在打击乐配合下高奏唢呐伴奏,曲调高亢嘹亮,激动人心;田坝栽秧的群众一面高唱栽秧调,一面栽插,气氛热烈、活跃、充满了农家的欢乐。栽插结束时,在田间开展“打吉打挂”的习俗活动。常由一些人扮成县官司、府官、田公地母、师爷等角色,俗称“三班三房”,演唱吹吹腔。

民族艺术

  白曲 白曲即白族民间歌谣。剑川是白族民间歌谣的主要发祥地,被称为“白曲之乡”。列为全国艺术家科重点科研项目的《白族民间歌谣集成》收编的479首歌谣中,剑川的作品占50%以上,以其数量多、质量高、品种全、流传广而著称于世,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歌词结构为“七七七五”式“山花林”,四句为一段,两段或若干段为一首。如《白月亮》:“白月亮呀白姐姐,白姐身穿漂白衣,白绣花鞋穿脚上,白羊皮斜坡。白米白面吃进肚,白讲白说白费气,白天人多难开口,白月下相会。”白曲常在田间地头及石宝山歌会等民族节日里演唱,龙头三弦伴奏。其内容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等。风格独特的有反意歌、谐音调、一字曲等。

  本子曲 本子曲是流行于剑川的白族曲艺品种,其唱词亦为“山花体”,唱本有故事情节,长于抒情。现仍广泛流行的本子曲传统唱本有《鸿雁带书》、《出门调》、《月里桂花》等50多篇。《鸿雁带书》反映的是出门做木匠的丈夫久不还乡,妻盼夫归的情景。另一部反映木匠出门苦情的代表作是《出门调》,全篇分为被逼、离乡、冤情、妻怨、夫泪5个部分,共200多行。曲折反映白族社会生活的《黄氏女对金刚经》共2300多行,是迄今搜集到的最长的白族民间叙事长诗,已在日本出版。

  剑川古乐 剑川古乐由4类曲种组成。一是古曲,有《浪淘沙》、《南清宫》等,其中一些古曲属早已失传的唐宋词谱,如《浪淘沙》即由吕洞宾所创。二是洞经音乐,有《嫦娥歌》、《醉杨妃》、《八卦腔》等30多首,其中《八卦腔》据考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所创的舞曲《紫微八卦舞》关系密切。过去,洞经会遍及全县各地,参加者都为会演奏乐器的文人学士及民间艺人。三是阿吒力佛腔,有《大佛腔》、《众等皈依》、《香赞》等100多首。在文化馆的配合下,中国音像大百科编辑部将剑川阿吒力佛腔收入《云南佛乐》(磁带三盒)正式出版,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四是道腔,有《长梵白鹤》、《集福迎祥》、《五召请》等40多首,其曲调自成一格,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大理州乃至全省,能较为全面掌握阿吒力佛腔、道腔及其科仪表演的仅有剑川的一些老艺人。

  东山打歌 东山打歌流行于剑川东山,为自娱性的白族舞蹈,其动律在腿、脚,动作浑厚朴实,均为全脚掌着地,踏实沉重,一步一顿,踏地而歌,节奏鲜明,风格粗犷大方,富有原始古朴的韵味。剑川文化工作者根据东山打歌改编创作的白族歌舞《肖拉者》,代表白族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56个民族歌舞荟萃的“九州奇葩”晚会演出并获奖。尔后又改编为白族集体舞,在1996年在州庆四十周年时全州推广普及获成功,结束了白族没有集体舞的历史。

  石龙霸王鞭 石龙霸王鞭为白族自娱性民间歌舞,其发源地在石钟寺西3公里的石龙村,常在石宝山歌会等节庆表演。舞者手持霸王鞭尾端而舞,用鞭头敲击身体肩、肘、手、腿、脚等部位,以中速稍慢的节奏进行表演。其表演形式独特,舞者不歌,龙头三弦伴奏,竹板击节,击节者伴唱“霸王鞭曲”。可独舞,亦可群舞,风格庄重大方,古朴健美,动作变化丰富,有三套,即“观音扫地”、“双飞蝴蝶”、“童子拜佛”。

  阿吒力佛教乐舞 阿吒力佛教乐舞广泛流行于全县各地,常在石宝山庙会等佛教盛会上表演。现存《散灯》(灯舞)、《散花》(花舞)、《剑舞》,都属宗教祭祀性舞蹈。均持灯、花、剑等道具载歌载舞,故此得名。伴奏乐器有唢呐、芦管、哑胡、笛子等。其曲调为阿吒力佛腔,唱词为经文。舞蹈不同,其舞蹈节奏、舞姿造型、气氛等都不相同,音乐、唱词亦随之更换。剑川阿吒力佛教乐舞动作套路多姿多彩,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白族民间舞蹈素材,具有独特的价值,深受舞蹈专家好评。电话专题片《舞人说舞》对其作了专门介绍,曾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引起轰动。

  白族木匠故事 剑川白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木匠故事。有讲述剑川被称为“木雕之乡”由来的《鲁班传木经》;有深刻反映木匠生活,表现他们与自然、社会作殊死斗争的《雕龙记》;有表现剑川木匠机智勇敢,战胜胜邪恶的《“拉木经”和“压木经”》。广为流行的还有《二七一两三,莫把剑川人当憨》、《哑人告状》、《木匠翰林》等。其中有的故事曾被翻译介绍到日本、英国等,深受欢迎。

  白族民歌 剑川白族歌体裁多样,有山歌、小调、叙事歌、舞蹈歌、仪式歌等。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山歌《剑川白族调》,可独唱、对唱,唱时用龙头三弦伴奏,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其旋律优美动听,表现力丰富,被电影《五朵金花》选用改编创作成《大理三月好风光》等歌曲,唱遍全世界。

  《东山调》曲调高亢嘹亮,一开始即在高音区进行,以衬词“阿勒勒……”起头,山鸣谷应,扣人心弦。旋律跳跃跌荡,富于变化,充满山野风味。演唱时真假嗓并用,常用树叶伴奏。《山后曲》优美流畅,富有抒情性,可独唱,也可男女对唱,常用小三弦或树叶伴奏。山后曲《白月亮呀白姐姐》曾被选中出国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并获奖。

  著名的小调有《泥鳅调》、《割埂调》、《海东调》等。其中《泥鳅调》较为古老,被称为“曲母”,它通过拟人化的细鳞鱼之口,唱出了反抗的心声:“捉我的人眼要瞎,吃我的人要倒榻,纵虽无力来反抗,要用刺来卡!”此外,还有叙事组歌《青姑娘调》等。

  吹吹腔 吹吹腔是白族古老的剧种,清代较为盛行。演出形式和表演情况可分为田间、广场、庭院、舞台演出四种。行当只粗分为生、旦、净、丑4大行,唱腔亦大体按此来分,有生腔、旦腔、净腔、丑腔、一字腔、哭腔等。用唢呐伴奏,过门较长,演员的舞蹈身段动作就在过门中进行。有的生活小戏,如《竹木拾子》(象图唱本)的唱词和道白为汉语、白语相杂,唱词大都是“山花体”。白语用汉字记录,其中还有自造的白文。

  剑川对联 剑川对联创作在民间非常普及和盛行,有悠久的传统。涌现了明代赵炳龙、清代王兆、近代赵藩和赵式铭、现代红子斋等著名的联语家。赵藩在成都武侯祠撰写的“能攻心”对联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和江泽民总书记的高度评价。

  1983年4月,著名作家李准慕名前来石宝山游览,他在州文联举行的座谈会上说:“到剑川我忽然发现对联那么好,真是全国第一呀!我走了多少省没有见过这么高的水平。”自撰自书是剑川对联的一大特色。逢年过节,各家各户都要张贴自己书写的对联。还相互邀约,走街串村,观赏和评论对联,开展“观楹联”的传统习俗活动,以此为乐。有不少用白语创作的对联在民间流行,其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堪称联语奇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