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梆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与中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蒲剧并称山西四大梆子。是在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剧种之一。郭沫若曾用“听罢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的诗句来赞誉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大约形成于十六世纪中叶,至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十九世纪初叶已趋于成熟。三百多年来,北路梆子以其慷慨激越的边塞风格,流行于晋北、内蒙古、张家口、包头、呼和浩特等地。深受城乡劳动人民的喜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历史

  明末清初,是北路梆子的形成期,清乾隆至咸丰年间为北路梆子的成熟期,一是有了本地固定的班社,如:大成班、吉庆班、自成班、兴顺班、二如忘班,三顺园和老同庆班等。二是有了比较丰富而完整的剧目,如:乾隆时的《龙凤剑》、《朱仙阵》等,嘉庆时的《水晶宫》、《宝红裙》、《狮子洞》等,道光后的《美人图》、《闹皇宫》、《铁龙山》、《忠义节》、《日月图》等。

  清同治至抗日战争前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班社众多,总数约有一百几十个,他们分别活动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最北部,个别班社更远涉库伦(今乌兰巴托)及甘肃等地。名家多若繁星,仅进京献艺享名的就有"十三旦"侯俊山、"十三红"孙培亭、"云遮月"刘德荣、"盖七省"董瑞喜及"天明亮"、"捞鱼鹳"、"盖北京"等多人,本地名角更是数不胜数,"十六红"焦生玉、"十八红"马金虎、小"十三旦"郭占鳌等是其佼佼者。1954年,在文化部和省领导的关怀下,北路梆子剧种恢复,1955年建立忻州专区北路梆子剧团,后大同市、包头市、宁武县、丰镇县、五台县及雁北地区陆续建立北路梆子剧团,并在忻县、雁北创办戏校,依靠幸存的老艺人贾桂林、王玉山等发掘剧目三百多个,使北路梆子枯树新枝,重获青春。

艺术特色

  北路梆子,是蒲州梆子扩展的产物,是蒲剧北上演出留下的剧种,逐渐与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融化而形成的新的剧种。北路梆子老艺人代代相传,有几句顺口溜:"生在蒲州,长在忻州,红火在东西两口(指张家口至包头一线),老死在宁武朔州。"宁武县、朔县一带是山区,许多老艺人上了年纪之后,到这一带搭班混饭,直至老死,可见这一带是北路梆子的重要基地。过去的北路梆子演员中,不少演员是蒲州人,道白也说"蒲白"。即使本地人招收"娃娃班",也请蒲州老师教戏。虽然北路梆子和蒲州梆子关系密切,渊源很深,但其剧目内容,表演手法,以及音乐旋律都不同于蒲州梆子。北路梆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腔调高亢、激越,表演强健有力,音乐节奏直爽慷慨,表现了塞外人民强悍的性格,因而受到晋北人民的喜爱。

  北路梆子艺术基础雄厚,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流畅,与此相适应,在表导演艺术上重生活、重情趣、重唱功、重特技。该剧种行当分为红、黑、生、旦、丑五大行。其中胡子生、大花脸、青衣合称"三大门"极重唱工;小生、小旦、小丑合称"三小门",侧重表学业。

  北路梆子音乐包括唱腔,曲牌、锣鼓经三部分。北路梆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有慢板、夹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滚白、介板、花腔等的分别。传统伴奏乐器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由梆胡、二弦、三弦、四弦、笙、笛、唢呐等组成,武场乐器由板鼓、马锣、铙钹、手锣、梆子、战鼓、堂鼓、碰铃、小音锣等组成。北路梆子的唱腔深受蒲州梆子的影响,具有高亢激越、淋漓酣畅、稳健粗犷的特点,同时又结合当地的民歌小调,形成"咳咳腔"等自成一体的唱法,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质朴淳厚、豪爽大方的性格。

  其传统剧目主要有《王宝钏》、《打金枝》、《算粮》、《金水桥》、《哭殿》、《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蝴蝶杯》、《斩十王》、《访白袍》、《回龙阁》、《九件衣》、《杨八姐游春》等两百多个。

现状

  在戏曲发展史和地方文化史的研究中,北路梆子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但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北路梆子和许多地方戏曲一样同时代拉开了距离,那种万人争睹的景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传承乏人、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北路梆子,这个古老的剧种正盼望着有关方面能对其加以抢救和保护。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