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平遗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阳平遗址

  北阳平遗址,位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西500米处,所处年代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仰韶时期古文化遗址之一。北阳平遗址南北长近2000米,东西宽约400至500米,文化层厚3至5米,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有“十里长街”之称。经过1982和1999年的两次发掘,共清理灰坑27个,墓葬5座,房址3座。出土各种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达数10万件,其中比较完整的有110余件。北阳平遗址是灵宝铸鼎塬遗址群中最大的一处,文化内涵丰富,处在仰韶文化中晚期中心的地位,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有重要价值。2001年6月,北阳平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发掘的灰坑排列有序,多数有台阶,最大的口径在3.7至4.5米。坑深3.2米以上,这种深而大,且密度较高的灰坑十分罕见。

  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墓,规模大的长约5米,宽约3米。墓室上有木盖板,口略大于底,四壁修整光滑,底部四周留有生土二层台。

  墓葬的葬式为单椁、单人单棺或双人各单棺一次葬。随葬品有陶罐、豆、鬲及铁带钩、铜带钩、水晶杯、贝饰等,尤以玉钺最为精美。

  所发掘的房址可分为地穴式和半地穴式两种,口部呈长方形或不规则形,面积最大者可达500余平方米。房址以硬土作居住面,有的经火烧呈青灰色。

  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制作精细,烧制水平较高。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为主,另有少许泥质灰陶、泥质黑陶和夹砂黑陶。所绘图案简单流畅,构思新颖,以弧形三角纹、平行线纹、圆点纹和垂帐纹为主。

  出土陶器有很多令人震惊得大型器物,如口径90厘米的黑陶大瓮,50厘米的夹砂大缸,在同时期其它遗址中难得一见。而超薄大型红陶小口尖底瓶和陶塑人头艺术像,在河南豫西考古史上实属罕见。即使在现在,工匠制作也有一定难度。

  遗址中所发掘的兽骨以圈养的家猪为主,野兽骨和鱼骨较少,说明当时的生产力已比较发达,人们食肉以圈养为主,狩猎和捕渔业已退居次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