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河南省 > 南阳市
河南南阳:老界岭
河南南阳:卧龙岗
河南南阳:南阳府衙
河南南阳: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河南南阳:坐禅谷库区风光
河南南阳:西峡恐龙遗迹园
河南南阳:南召五朵山风景区
河南南阳:内乡县衙正堂
河南南阳:白河大桥
河南南阳:水帘寺
河南南阳:燃灯寺
河南南阳:菩提寺

南阳汉语拼音:Nán Yáng;英语:Nanyang City),古称中国河南省辖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战国时期是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东汉为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地理坐标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总人口1201万人(2011年末),其中市辖区1887平方千米、191万人。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邓州市。

伏牛山脉、桐柏山脉环绕南阳北、东、南三面,周围高中间低。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有丹江口水库。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709~1168毫米,年均气温14.4℃~15.7℃。

资源丰富,聚宝藏珍。南阳地处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也是淮河的源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被评定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跻身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南阳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全国粮、棉、油、烟集中产地。有6个县市区是国家商品粮、棉基地,3个县市区为国家优质棉基地。“南阳黄牛”居全国5大优良品系之首,“南阳黑猪”在全省享有盛名,“南阳柞蚕”居全省首位。林、果、药和土特产品资源丰富,有松、杉、泡桐等用材林木30多种,苹果、猕猴桃、柑桔、大枣、板栗、油桐、生漆、银杏等经济林20多种。西峡的猕猴桃、山茱萸、南召的辛夷、桐柏的木瓜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卧龙区的月季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月季之乡”,桐柏的板栗被命名为“河南省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市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6个。南阳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盛产山茱萸、辛荑、杜仲、桔梗、丹参、半夏、全蝎、血琥珀八大名产,药用植物1000余种。南阳是中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各类矿产84种、468处。矽线石、石墨、独山玉、银矿、铜矿储量居全省首位;金矿、石油储量居全省第二位;南阳独玉系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色彩斑斓,素有“东方翡翠”之称。

焦柳、宁西铁路,312、207、209、311国道,沪陕、二广、兰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文物古迹有南召猿人遗址医圣祠武侯祠、清代内乡县衙社旗山陕会馆邓州福圣塔等。南阳曾培养和造就出著名谋略家、商圣范蠢,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 邮编:473002 代码:411300 区号:0377

行政区划

全市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卧龙区中州路

历史

远古至秦朝

  远古时期,现存的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表明,早在50万年前南召猿人已经生活在了这片土地。新石器时期,南阳境内有原始氏族部落存在,城北的黄山(古称“蘘山”)发现有新石器时期晚期仰韶文化遗址。

  唐尧与虞舜时期,南阳宛城一代被称为“吕”,是吕望先祖四岳的封地。虞夏时期,又封“申”于此。商朝时期,商王武丁在丁已年(前1264年)将他的叔父“曼”封于今天南阳境内的邓州市,建立了曼姓邓国。周朝时期,南阳境内分布有鄂国、申国、吕国、谢国、郦国、蓼国、缯国、鄀国等诸侯国。周宣王四年(前824年),周宣王接见母舅申伯,为优待母舅,周宣王扩增申伯的封地,并派大臣召伯虎率兵为申伯建筑谢城,此乃南阳城垣史的发端。

  春秋初期,楚国强盛,南阳境内的邓国、吕国、申国、缯国等纷纷被楚国消灭。楚国灭申国后,置申吕县来作为抵御晋国和郑国的前哨,又置武城于申北,最后置宛邑,宛邑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冶铸中心,宛地所产之兵器在《荀子·议兵篇》中有这样的描述“宛钜铁矛,惨如蜂虿,轻利僄遫,卒如飘风”。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欺骗楚怀王要其与齐国断交来换取秦国六百里的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然而楚兵却在今天南阳淅川的丹水和淅水一带大败于秦军,史称“丹阳之战”。

  战国时期,前312年,韩国、魏国齐国趁楚国之危,举兵南下,楚国的宛邑一度被韩国占领。秦昭襄王十六年(公元前291年)秦伐韩,宛为秦国所据。秦昭襄王即位之后,将南阳境内的穰分封给魏冉,时称穰侯,宛城分封给公子芾,时称泾阳君。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建立南阳郡,治所在今天的宛城。秦末,陈胜起义,派宋留率领部队,意欲从武关西进,进攻咸阳。宋留夺取南阳后,继续西进。在陈胜遇害后,南阳被秦军收复。宋留未克武关,又不敢再攻南阳,最终降于秦军。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刘邦项羽鏖战河北之机,夺取开封,继而攻入南阳,南阳郡守退守宛城。刘邦本打算绕过宛城,向西进兵,但被张良劝止,旋即包围宛城,迫使郡守投降。随后刘邦西进,攻克武关。翌年,秦王子婴被迫请降,秦朝从此灭亡。

两汉至三国时期

  西汉时期南阳依然是全国重要的冶铁基地,有朝廷管理的工场,亦有私人经营的工场,尤以世代以冶铁为业的孔氏家族较为有名。汉武帝时期,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大力调整财政政策,任用孔仅为大农丞,负责管理盐铁事务。中央政府在南阳设置工官、铁官,工官制作金、银、铜、漆器,铁官生产各种铁器。这两个部门的生产者,据统计有47547户,足见南阳手工业的兴盛。现今南阳各地,保留着的冶铁遗址都是历史的见证。汉代南阳商业发达,宛城以南阳郡府所在,与当时的洛阳、邯郸、临淄、成都合称五都。新莽地皇四年(23年)二月初一,绿林军中的新市兵和平林兵拥刘玄为更始帝,在南阳城南的淯水之滨设坛登基,改元“更始”。其后,刘秀凭云台二十八将和南阳的财力最终重整天下,奠基洛阳,建立了东汉,南阳达到其历史顶峰—成了东汉王朝三都之一的南都,为仅次于首都洛阳的第二大都市。当时,南阳的名门望族甚多,并支配当地社会的发展。汉魏之际,因社会矛盾加剧,南阳发生大规模的动乱。黄巾之乱后,南阳成为军阀争夺的要地。先是刘表坐镇荆州,以南阳为北方门户。次有张绣盘踞南阳,表面上与刘表联合。再有曹操血战宛城,最后接受张绣投降。正是这段时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提出著名的“千古一策”,为刘备占据荆州,进而夺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提供了一套经国方略。曹魏重臣司马懿也曾屯兵宛城。

唐宋元明清时期

  唐朝时期,南阳地区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在北宋和金人对峙时期,南阳曾作为前线,几度易手。岳飞北上抗金途经南阳卧龙岗,在南阳武侯祠手书诸葛武侯《前后出师表》,以示收复失地之决心。自北宋开始,处在关中(西安)、河洛(洛阳)和江汉(荆州)三大地域中心的南阳,由于受到当时政治中心东移和江汉地区的中心城市从江陵转向武汉的影响,失去了秦汉时期的辉煌。

  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23子唐定王朱桱的封地,就藩之前,朝廷派人在南阳大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现在存有王府山)。明朝末期局势动荡,1633年,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向南阳进攻,受挫于左良玉的军队,此后起义军在南阳的行动并未停止,1638年,张献忠假冒官兵旗号再袭南阳,再次被左良玉军击败。1641年9月,李自成自襄城大捷后于10月乘胜进攻南阳,11月4日,攻克南阳城西北,杀唐王朱聿鏼于南阳城西的麒麟岗上。1642年,李自成再攻南阳,义军成功控制南阳。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王,1644年在西安称帝,并于同年率兵征战北京,在北京失利后遭多铎率领的清军追杀,李自成经邓州入湖北进而南逃。1645年正月,开封、归德两府所属州县顺风降清。三月底,多铎奏请朝廷,让高第为镇守河南开归总兵。高第抚定南阳、开封等州府,顺利控制包括南阳在内的中原地区。

  清朝时期,为了便于控制南方疆土,清朝政府曾大力辟建驿道,整饬驿站。北京通往云南贵州的驿道干线即从南阳经过,设在城东的宛城驿站是中途一个重要的传递站。驿道的开辟,使南阳的经济得以恢复,地方工商业及农业生产也开始变得活跃。由于陆路的畅通,南阳成为北京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陆路驿道与水路码头相接。当时,南阳形成了南船北马的交通格局。山、陕、江、浙商贾云之集,工商业兴旺,南阳成了豫西南的经济中心。千帆百舸的货物在这里装卸,四方客商在这里贸易,使沉寂多年的南阳城又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清末,京汉铁路通车使交通要道东移,后来宛城驿站被撤消。当时,南阳失去了水陆交通枢纽的优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清朝康熙年间,建筑业尤为发达,武侯、山陕会馆等古建筑巍巍壮观,富丽堂皇,光绪十年,镇平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

民国和共和国时期

  民国初,武昌起义后不久,南方数省纷纷宣布独立,南阳仍被清廷势力统治,清廷派南阳总兵镇守在邓州和新野边境,准备与北进的革命军决战,并在南阳境内清剿革命力量,捕杀革命分子,清廷的这些行为激起了“旅鄂奋勇军”的豫籍革命党人的公愤,共推青年军官马云卿为首领,组织河南“旅鄂奋勇军”誓师北伐,并于1912年2月18日攻破南阳城,南阳知府和知县纷纷逃逸,自此清王朝在南阳的统治结束。之后,南阳又经历了军阀混战和日军侵略。1941年1月,日军为打通平汉线,使鄂北和豫南日军占领地连成一片而同李宗仁率领的第5战区部队展开战斗,史称“豫南会战”。1945年3月,日军企图由南阳向四川、陕西两个方向进攻,实行战略决战。3月18日,日军进犯南阳,第5战区司令刘峙命令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汝明派一个师固守南阳,交由黄樵松的143师担任此项任务,全体士兵宣誓,要把南阳变成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与日军抗争到底。3月下旬,日军派优势兵力向南阳进攻,最终占领了南阳的外围,但由于日军损失惨重,于是改变计划,停止向南阳城核心进攻,转而调动数个师团兵分两路,一路自宛北、宛西向内乡、西峡方向,一路自宛南向邓县、老河口方向进攻,在攻下邓县和老河口后,日军随即以一个旅团的兵力回击南阳,企图把南阳作为后方据点。战斗持续10个昼夜后,3月29日,刘汝明认为孤守南阳已没有意义,电令黄樵松撤退至郧阳,南阳随即沦陷。

  1948年11月4日,南阳全境解放,国民党统治结束。有鉴于南阳重要的战略地位,毛泽东亲自撰写述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并由新华社全文播发。

  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成立南阳地委,并宣布南阳专署原辖的叶县、舞阳两县划归许昌地区,南阳市、南阳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邓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泌阳县、方城县12个县(市)属南阳专署管辖。

  1965年11月1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南阳专区辖属13县(市),即:南阳市、南阳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邓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方城县、西峡县和社旗县。

  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实行市带县的领导体制,南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94年7月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67号):(1)撤销南阳地区、县级南阳市、南阳县,设立地级南阳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中州路。(2)南阳市新设宛城区和卧龙区。宛城区辖原南阳市的新华、东关2个街道办事处和环城乡,原南阳县的白河、瓦店、官庄3个镇和新店、红泥湾、高庙、茶庵、溧河、汉冢、黄家岗、金华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东关街道办事处建设路;卧龙区辖原南阳市的梅溪街道办事处和七一、靳岗、卧龙3个乡,原南阳县的蒲山、漳河、石桥3个镇和小寨、潦河坡、谢庄、安皋、王村、青华、陆营、英庄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梅溪街道办事处七一路。(3)南阳市辖原南阳地区的桐柏县、方城县、淅川县、镇平县、唐河县、南召县、内乡县、新野县、社旗县、西峡县和新设的宛城区、卧龙区。原南阳地区的邓州市由省直辖。

  1996年,南阳市面积26600平方千米,人口1027.7万人,市府驻卧龙区,辖卧龙、宛城2区和南召、方城、社旗、唐河、桐柏、新野、镇平、内乡、淅川、西峡10县,代管邓州1个县级市。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南阳市总人口9577771人,其中:宛城区785943人、卧龙区798772人、南召县561784人、方城县886230人、西峡县412988人、镇平县852360人、内乡县583233人、淅川县641327人、社旗县580280人、唐河县1151733人、新野县629106人、桐柏县403359人、邓州市1290656人。

  2005年,全市乡镇区划数由撤并前的227个减少为212个。2005年末,南阳市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16个街道、116个镇、93个乡。

地理

  南阳市城区位于北纬32°57'~33°07',东经112°21'~112°38',整个南阳市在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之间。南阳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地带的边坡上,南阳的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部是丘岭地,整个地形成为一个近马蹄形的盆地,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约各占1/3,耕地1312万亩;辖1县级市2区10县,在河南省面积最大。

山脉

  南阳西北部有伏牛山脉,东南部有桐柏山脉。南阳市区内有九座孤山,分别是丰山、隐山、蒲山、独山、羊磨山、紫山、遮山、塔子山。

水系

  全市分水系三大流域: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汉水流域(长江流域),东南部的桐柏县是淮河发源地,分属淮河流域,南召县北部有一小块地方属于黄河流域。河流分属长江、淮河两大系,长度在一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十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灌河、湍河。丹江口水库主要分布于南阳淅川,是亚洲最大人工淡水湖。南召的鸭河水库是河南省境内第二大水库也是南召县和南阳市区的主要水源地。

气候

  南阳地处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季风大陆半湿润候,四季分明。春秋时间55-70天,夏季110-120天,冬季时间110-135 天。年平均气温14.4-15.7℃,七月平均气温26.9-28.0℃,一月平均气温0.5-2.4℃。年降雨量703.6-1173.4mm,年日照时数1897.9-2120.9 小时,年无霜期220-245天。

自然资源

石油资源

  河南油田河南油田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桐柏、唐河等8县境内。1970年开始勘探,1971年8月8日 在南襄盆地南阳凹陷东庄背斜构造发现工业油气流,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一亿七千万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南阳境内目前已发现有价值的各类矿床矿点452处、80余种,储量大、品位高的大型矿床14处、中型矿床23处、小型矿床49处。天然碱、蓝石棉、高铝矿物等,储量位居全国之冠;独山玉、银、松香、黄大理石全国独具优势,其中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石油、金、铜、钒、钛在省内占有重要位置。境内探明储量的矿藏有66种,其中天然碱储量达8514万吨、蓝石棉储量达5800万吨、银金属储量达2729吨、蓝晶石储量达498万吨、红柱石储量达450万吨、金红石储量达255万吨、黄金金属储量达122吨、大理石储量达25000万立方米、石墨储量达2158万吨。

电力资源

  南阳处在华中电网覆盖之下,主要电力资源按照种类可分为:

  • 火电:境内已有装机70万千瓦的鸭河口火电厂、装机25万千瓦的蒲山电厂。西峡县的宛西电厂正在建设,预计投资48亿元人民币。
  • 水电:鸭河口水库发电站。市内各小型水库也均有发电设施。
  • 风电:方城县河南省首个风电厂项目,首期安装28台单机容量为750千瓦风电机组,装机规模为21兆瓦,最终投资规模将达到15亿元。
  • 核电:正在筹建的核电项目位于南召县鸭河口水库南岸,规划建设为6×100万千瓦,首期工程规模为2×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植物资源

  全市林地面积14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3%,拥有植物资源1500多种。南阳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种植、加工中药草的自然条件优势,盛产中药材2340种,产量达2.5亿公斤,其中地道名优药材30余种,山茱萸产量约占全国的80%,居全国之冠;辛夷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杜仲有2000多万株;南阳是全国月季的主产区之一,月季种苗的产量约占全国的75%,居全国之冠,并已出口至荷兰、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地,出口量居世界之最。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红薯、高粱、绿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芝麻、花生、月季等,主要树种有松树、杉树、泡桐、中华猕猴桃、苹果、柑桔、板栗、油桐、生漆树等。

动物资源

  南阳的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内乡县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金钱豹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共有野生鸟类213种,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71%;兽类62种,占河南省总数的86%,两栖类和爬行类45种,分别占河南省总数的73.7%和23.8%。

特产

河南南阳:南阳丝毯
河南南阳:南阳黄牛

  南阳玉器 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代,就已开始大量制作礼仪用具及各种佩饰。现在已发展到拥有花卉、鸟兽、炉熏、人物等四大类上千个品种。异彩纷呈、琳琅满目的南阳玉雕工艺品,行销国内各地,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东方的翡翠”。南阳玉器的主要原料为南阳玉。南阳玉称为“独山玉”,产于南阳市城北的独山,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玉雕品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神像、炉熏、首饰等120多个品种。独玉产品晶莹闪烁、玲珑剔透,为南阳著名特产。

  南阳烙画 被誉为“南阳三大宝”之一。起源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现有18个系列、130多个品种、上千个花色,主要产品有丝绢烙画、木板烙画、冬青药木烙画筷子等。把中西绘画艺术和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古色古香、纯正精美、典雅独特的东方艺术风格。多次荣获轻工部、河南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欧美、大洋洲、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作为珍品收藏,大型烙画《黄河在前进》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

  南阳角雕 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雕刻工艺,采用天然优质的牛角加以精雕细刻而成。主要有仿虾、蟹、鱼、鸟、虫、禽、兽、花草等,工艺题材丰富,造型美观大方,巧借了角料本身的自然色泽,运用圆雕、平雕、浮、镂空、镶嵌等传统技艺,创造出一件件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精美艺术品,极有欣赏和收藏价值。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并远销欧洲、美洲、日本、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南阳地毯 南阳盛产蚕丝,地毯制作历史悠久。地毯分手工地毯和机织地毯两类,南阳地毯多系手工制作,按其用料不同分为丝地毯(亦称挂毯、壁毯)、丝毛合织地毯和毛地毯三种。南阳地毯图案达450余种,花样繁多,用料考究,,图案新颖,做工精细,品质优良,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其中,丝毛合织毯是淅川县1975年在全国地毯行业中独创的新产品,它集东方地毯艺术和波斯风格为一体,地平画凸,形如浮雕,富有强烈的自然立体感,被誉为地毯中的明珠。

  南阳丝绸 以色泽鲜润,软亮轻柔而载誉海内外。传统丝绸分家丝绸和山丝绸两种。家丝绸以桑蚕为原料,山丝绸以柞蚕丝为原料,亦称柞绸。两种丝绸均质地精良,严谨致密,图案美观,灿若云锦,“久已四方驰名”,是河南出口大宗之货。南阳众多的丝绸品种中,以柞木丝二六生绸(代号64411-3)历来是国际市场的王牌货,柞水丝二六熟绸(代号63311-3)被国家列为名牌产品。

  黄石砚 方城黄石砚名列中国五大名砚,始雕于汉代,盛于唐宋,是历代书画家赞赏和珍藏的文房四宝佳品。黄石砚具有石质如玉,其声如磬,其色多彩,发墨如脂的特点。明代马愈在《方城石》中称之为“石中上品”。其中类有青石、青紫石、墨石、凤眼石、红云石、纯紫石等6大类。方城县砚山铺的黄石砚汇古今砚雕技术为一体,融浮雕透雕工艺为一炉,创制出9大类别20多个砚种。图案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上百个品种,个个古朴典雅,形象逼真,造型优美,巧夺天工,深受海内外客户青睐。

  山茱萸 为名贵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之功能,我市的西峡、南召、内乡等县山高林密,环境独特,非常适宜这一珍贵中药材的生长,被《中国药典》确定为最佳适生区。所产山茱萸肉厚、色红、药用成份高,目前,全市山茱萸总面积30多万亩,年产干药200万公斤,占河南省产量的90%,占全国产量的60%。西峡山茱萸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中华猕猴桃 俗称“阳桃”。主要盛产我市的伏牛山区中的西峡、内乡、南召等县。中华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D、脂肪、蛋白质及铁、镁、钙、磷等矿物质和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西峡县是全国中华猕猴桃商品生产基地县,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辛夷 又名望春玉兰,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收敛、降压、镇疼、杀菌等功效,又可提取香精,制作香料、饮品和高档食品。我市的南召素有天下辛夷第一县之称,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辛夷面积大、产量高,栽培历史悠久,现有辛夷面积8万亩,年产鲜药1.6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香花小辣椒 淅川县香花镇处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渠首一带,是全国最大的小辣椒集散地,所产的小辣椒以其科技含量高、产业化水平高、产量高闻名遐迩。香花小辣椒辣味纯正,辣香浓郁,品质优良,具有角小、肉厚、色鲜、辣味浓、油份高五大特点,已生产辣椒精、辣椒油、辣椒酱等八大系列50余种产品,远销韩国、香港、新加坡等12个国家和地区。

  南阳黄牛 是全国五大良种牛之一,其体躯高大,力强持久,肉质细,香味浓,大理石花纹明显,皮质优良。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适应性能俱佳。主要分布于南阳唐河、白河流域的广大平原地区,以南阳市郊区、唐河、邓州市、新野、镇平、社旗、方城等八个县市为主要产区。1998年,南阳黄牛被国家农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2年又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原产地标记域名注册。黄牛及其产品辐射上海、北京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并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中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唐庄白莲 是社旗县唐庄乡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质蔬菜品种,也是南阳市八大名优特产之一。因其“藕断丝不连,隔夜不变色,皮薄质脆,洁白无渣”而芳名远播。在当地的种植历史源于宋,盛于清光绪年间,流传至今,其传统种植方法被列入《中国蔬菜志》。据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化验表明:唐庄白莲十七种氨基酸总量高于其他品种,达1464MG/100G,其中七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除—种相等外,六种高于外地品种。史书记载,慈禧掌权时期,曾被列为御用膳食佳品。

  内乡核桃 主要由8518、辽核1号、中林1号、岱香、香玲等优良品种组成,技术依托林业科研院所,加快林果新技术推广应用,发展无公害标准化薄壳核桃基地10.6万亩。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浩林”、“菊潭浩林”等核桃商标和“内乡核桃”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并顺利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内乡核桃成功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

文化

  南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汉文化的荟萃之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50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期是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西汉时,南阳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于此。南阳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94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80余处,文物藏品达10万余件。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桐柏盘古庙会南阳大调曲子三弦书镇平玉雕工艺等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盘古神话方城石猴等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南阳市图书馆馆藏古籍《新编并音连声韵学》、唐河县图书馆馆藏古籍《新编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等7部古籍被文化部公示为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南阳自古以来英才辈出,历史名人众多,仅见诸于史料的就多达800多人,如“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东汉光武帝刘秀等。

  南阳是闻名中外的戏剧之乡、曲艺之乡和楹联之乡。文化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形式多样。

地名由来

  关于南阳的得名,有这样的文献记载:《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载:“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释名·释州国》载:“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以上记载表明秦置南阳郡时,因具备中国古代方位阳性的双重特征,即位于南山(如今的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名,这一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宛”(古代读音:yuān,现代读音:wǎn)是南阳城的简称,春秋初期,楚国灭了吕、申两国。并在这里建置宛邑,宛之名,即自此而始。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派司马错攻打楚国,赦免罪人,迁到南阳。宛于是始兼南阳之名。其后,朝代更替,这里曾设置过“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所以,“宛”便成为“南阳市”约定俗成的简称。

南阳话

  南阳的本土语言为南阳话,是中原官话的一个分支,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它带有华北方言普遍的语音特征。南阳方言词汇丰富多彩,或形象,或意会,皆不失字之原义,如“性急”曰“毛躁”,“讨厌”曰“割翼”,“脏”曰“埋迹”等,虽为俗语而实有意义可寻,是南阳方言的一大特色。南阳为秦汉之际经济文化要地,秦实行“书同文”的政策,统一了六国文字,许多古音古字古词得以保留于民间至今。南阳又是中原与南楚交融之地,文人墨客云集,南阳方言中既有浓郁的荆楚韵味,又有鲜活的儒学风彩,其生活用语、歇后语、民谣的幽默风趣以及所体现的古代文化的质朴,表情达意准确生动,是南阳历史、文化、民俗的活化石,极富表现力,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由于地理环境、政治、历史等原因,南阳方言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是语音和词汇的一定的差别。语法的差别不大。相互之间沟通毫无困难,目前南阳的13个县市区中,根据其方言特征,可分为三个方言区,即东部区、西部区和中部区。东部区主要包括南阳东南部的桐柏、唐河等县;西部区主要包括西峡、淅川、内乡三县及镇平、邓州西部,属浅山丘陵地区,南接湖北,西接陕西;中部区主要有宛城、卧龙、方城、社旗、南召、新野、唐河西部、镇平、邓州东部等,此区以平原为主,南与湖北接壤。以上三个区的语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和词汇方面。

戏曲

  南阳曲艺种类繁多,流派纷呈,历史上南阳曲艺的“三大支柱”大调曲、三弦书、鼓词影响最大,在三个主要曲种的基础上,清末和民国时期逐渐引进了评书、坠子、相声、莲花落等曲种,清代中叶以后,活跃在广大民众中的戏剧种类有20多种。古戏楼众多是南阳戏剧文化繁荣的最好证明。南阳的古戏楼,民间又习称戏台,多随庙宇而建,元代时期,内乡县王店乡显圣庙即建古戏楼1座。清朝末年,南阳的各种戏楼、戏场多达600余座。仅南阳市区就有23座,镇平县有58座,内乡县更达68座之多。比较著名的戏楼有社旗山陕会馆悬鉴楼、内乡王店乡显圣庙村的显圣戏楼、镇平城隍庙戏楼等。

  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娱乐方式更加多元,戏曲逐渐变得没落。现在比较流行的曲艺有曲剧、豫剧、越调、宛梆、三弦书、鼓词、锣鼓曲、槐书等。

南阳民歌

  南阳地区的民歌是数千年来逐渐积累、流变、发展的结果,从南阳出土的汉画象石中,发现的大量音乐、舞乐图可知,南阳在历史上特别是汉代有着浓厚的音乐氛围,南阳近代民歌较为丰富多彩。南阳民歌大多为劳动、生活和爱情等内容,有着浓厚纯朴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南阳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中国南北交界一带,所以南阳的民歌兼具南北之特点,曲调优美动听,唱腔圆滑流畅、灵活多样但不失高亢。南阳地区的民歌种类由于受所处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各类民歌首先得以发展的是山歌、田歌及劳动号子,其次是灯歌、小调等。当代随着铁路业的发展,南阳航运业逐渐没落,再加上现代轮船替代了古代的人力船,作为水上音乐的劳动号子呈消亡之势,而其他形式的南阳民歌伴随着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河南南阳:医圣祠夜景
河南南阳:荆紫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社旗山陕会馆
  • 张衡墓
  • 医圣祠
  • 南阳武侯祠
  • 瓦房庄冶铁遗址
  • 八里岗遗址
  • 南阳知府衙门
  • 荆紫关古建筑群
  • 泗洲寺塔
  • 鄂城寺
  • 仓房香严寺
  • 福胜寺塔
  • 内乡县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盘古神话
  • 板头曲
  • 西坪民歌
  • 宛梆
  • 南阳三弦书
  • 大调曲子
  • 方城石猴
  • 镇平玉雕
  • 越调
  • 桐柏皮影戏

饮食

  古代,南阳民间饮茶风气甚盛。从南北朝的茶寮,到宋代以卖茶水为业的茶坊十分普遍。清代民间饮茶之风更甚,茶店、茶馆遍布大街小巷。南阳人饮的多是大碗茶,中国西南的盖碗茶和南方的工夫茶,很难在南阳见到。南阳的大碗茶,从茶具配置到服务格调都别具风味。现代饮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茶水一统天下的局面,饮品开始变得多元化。

  南阳主产小麦,南阳人自然以面作为主食,饺子的始祖“娇耳”就发源于南阳。南阳人早餐以羊肉汤、牛肉汤、糊辣汤、油条、油烙馍、豆腐脑、煎饼、水煎包、小笼包、菜合(韭菜盒子)等为主。午饭主食各类面条,比如汤面(刀削面、扯面、拉面、烩面)、捞面、蒸面条、浆面条、炒面等。晚餐俗话说叫“喝汤”,一般“苞谷糁”或“面疙瘩”配馍和菜。南阳地处中国中部,汇集有全国各地名吃,比如北京烤鸭、山西刀削面、陕西凉皮、兰州拉面、新疆炒拉条,郑州烩面等餐馆遍布南阳大街小巷。南阳的地方特色食品有:淅川酸菜、南阳油茶、玄妙观斋菜、镇平烧鸡、博望锅盔、界中米醋、新野臊子、唐河肘子、白土岗辣子鸡、阎天喜饺子、方城烩面等。

节会

  南阳主要的节会为“两节一会”,即“张仲景医药节”、“玉雕节”和与之相关的“经贸洽谈会”,两节一会是南阳对外开放的“名片”,迄今已经举办了7届。近年又开始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

  •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在每年的秋季举行,每届都有不同的主题。
  • 南阳玉雕节:在每年的春季举办。
  • 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举行敬拜诸葛亮和南阳旅游商品展销等活动。

教育

  明清时期,南阳市区先后有8所书院,清末至抗日前夕,南阳市区有小学达200多所,中学10余所。[13]目前,南阳拥有八所高等学校、十四所中等专业学校,是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的科技示范市。南阳的基础教育较为全面先进,高等教育尚有巨大发展空间。南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入学率进一步以高到60%,大学入学率仅为适龄人口的9%。2004年6月29日,南阳理工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按照规划,南阳城区的西南部将建设成为南阳的大学城,规划总用地面积5000亩,其中南阳师范学院3000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000亩、南阳农校1000亩。

  • 古代书院:诸葛书院(又称卧龙书院)、豫山书院、志学书院、养正书院、南阳书院、紫山书院、宛南书院、崇正书院。[13]
  • 大学: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语言学院(在建)、河南佛教学院、南阳国际珠宝学院(筹)、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南阳张衡职业技术学院(筹)、西峡职业技术学院(筹)。

旅游

人文景观

  南阳市的人文景观主要有五个系列:

  • 楚文化系列 :以楚国故都丹阳所在地的淅川县楚文化博物馆、范蠡公园和内乡县的商圣苑为主。
  • 汉文化系列 :以全国规模最大的汉画馆、东汉“科圣”张衡的墓园和“医圣”张仲景的医圣祠为主。
  • 三国文化系列 :以诸葛亮当年躬耕地卧龙岗的武侯祠、火烧博望遗址、当年诸葛亮和刘备在新野议事的议事台、关羽拴马遗迹的汉桑城、后主刘禅出生地太子阁等为主。
  • 古建筑系列 :以全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官府衙门中的南阳府衙和内乡县衙、建筑规模和雕绘艺术堪称一流的社旗山陕会馆、基本保存清代建筑风貌的淅川荆紫关古街道、千年古刹香严寺、以地宫内发现“金棺”和“银椁”而引起哄动的邓州福胜寺塔、范仲淹捐资兴建的邓州花洲书院为主。
  • 淮渎文化系列 :淮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气候分界线,亦即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之一。淮河发源于桐柏县,是华北平原的母亲河。在桐柏境内有淮源、淮渎庙旧址等景点,三国吴人徐整编著的《五运历年记》记载:“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桐柏是盘古文化的孕育之地。
  • 南阳中心城(郊)区人文景点
    • 武侯祠
    • 医圣祠
    • 汉画馆
    • 南阳府衙
    • 张衡墓
    • 玄妙观
    • 圣心修道院
    • 王府山
河南南阳:内乡县衙
河南南阳:邓州花洲书院
  • 下辖各县人文景点
    • 内乡县衙
    • 吴垭民居(内乡县)
    • 荆紫关古建筑群 (淅川县)
    • 香严寺(淅川县)
    • 恐龙遗迹园、屈原岗 (西峡县)
    • 赊店古镇(社旗县)
    • 社旗山陕会馆
    • 新野县汉画像砖博物馆
    • 花洲书院 (邓州市)

自然景观

  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综合旅游区(由多个景区共同构成): 位于伏牛山腹地,由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国家森林公园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南阳独山玉国家矿山公园整合而成,公园总面积1340平方公里,属大陆造山带综合型地质科学公园。主要大型景点包括: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老界岭、黄花曼、真武顶、龙潭沟、五垛山、牡丹垛、五道幢、石门湖、云华蝙蝠洞、寺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峡白垩纪恐龙园、西峡县老鹳河漂流风景区。

  • 桐柏山淮源风景区 主要景点有水帘寺、太白顶、桃花洞、千里淮河发源地淮源等且融佛教文化、盘古神话传说为一体。
  • 丹江大观苑景区 位于淅川县丹江小三峡处,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自西向东分别由情人岛、龟岛、鹿岛及鹤岛组成,附近景区有坐禅谷。
  • 太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位于镇平县老庄镇,太公湖景区总面积18000亩,其中水域面积6000亩,林地面积8000亩。景区主要展示了姜子牙文化。
  • 南阳市近郊有白河游览区 麒麟湖风景区,独山森林公园和鸭河口水库风景区。

重要遗址

  南阳境内西峡县发现的大面积恐龙蛋化石群轰动世界;淅川县楚始都丹阳的春秋墓群出土的稀世珍宝闻名遐迩,从这座古墓葬群中共发掘出青铜器、玉器7000多件,其中云纹铜禁被列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遗址引人关注。

人物

  南阳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古代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姜子牙、实业家范蠡、秦国名相百里奚、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杰出政治家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现代有哲学家冯友兰、建筑学家杨廷宝、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五笔字型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当代名人,到2010年,南阳籍的中科院院士有17人。


南阳市高新区百里奚街道内表演舞狮,2022年2月14日(正月十四)。新华社发(高嵩 摄)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