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音中国福建曲种。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流行于闽、台及东南亚华侨旅居区。华侨及港澳同胞称为乡音。它由唐代大曲的“遍”、“破”等宫廷演奏的音乐传入福建后,与闽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相融合,并吸收宋词、南戏元杂剧音乐嬗变而成,曲牌仍留有唐大曲的痕迹。

  南音由指、谱、曲3个部分组成,指即指套,是一种有词有谱有琵琶弹奏指法的套曲,现有49大套,为若干同宫调的曲牌组成,虽有唱词,但较少演唱,多作为器乐曲演奏。谱,是一种标题性的器乐弹奏套曲,有16大套。曲即散曲,又称草曲,是一种以乐器伴奏的清唱曲。曲词大体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3类,流传下来约有千首之多,文采飞逸,显为文人之作。演唱方式,除保留一人清唱外,又发展了说唱、对唱、合唱等多种形式。1977年以后举办过3届东南亚南乐大会奏,成立了东南亚南乐联谊会,对南音作了一些改革和创新,与大陆南音界经常进行艺术交流,促进了南音艺术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