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题与背景: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所作的一首咏梅词。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陆游的一生可谓充满坎坷。他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正值北宋摇摇欲坠、金人虎视耽耽之时。不久随家人开始动荡不安的逃亡生涯。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赴临安应进士考试,因其出色的才华被取为第一,但因秦桧的孙子被排在陆游之后,触怒了秦桧,第二年礼部考试时居然被黜免。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方开始步入仕途。陆游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几起几落。他曾到过抗金前线,身着戎装投身火热的战斗生活。从此那壮怀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成为其诗歌中最为动听的主旋律。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对眼前的剩水残山颇为满足,并不真正想要恢复。即使有时不得不作出些姿态,也是掩人耳目,心不在焉。因此,陆游曾两次被罢官,力主用兵是最主要原因所在。尽管陆游的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这首《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他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逐句释义: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放,无人理睬。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古代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没有主人。意思是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已是日落黄昏,(梅)只能独自忧愁感伤,(已经够愁苦了)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黄昏:日落以后天黑以前的时候。
  更:又,再。
  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任凭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也毫不在乎)。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
  群芳:群花,这里借指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忌妒,恨别人比自己好。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即使凋零了,落花委地成泥了,又被践踏而化作尘土了,但它依然散发出清香。
  零落:(花叶)脱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故:指花开时。


卜算子·咏梅 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的词。作者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词,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作者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作本词时作者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作者自己的咏怀之作。

  这首词明写梅花,暗写怀抱。作者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词的最后一句“只有香如故”更是写出了梅花伶仃的孤芳自赏,蕴含作者立志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之意。

  上阕写梅的困难处境和遭遇,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是说,梅生长在驿站之外的断桥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理睬。作者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寂寥荒寒,人迹罕至,倍受冷落了。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寂寞开无主”这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是说,已是日落黄昏,梅孑然一身、无人过问,只能独自忧愁感伤。已经够愁苦了,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的精神状态。“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更着风和雨”将梅的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写照。这两句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

  下阕写梅的品格,托梅寄志。说梅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嫉妒,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依旧保持着清香。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花开得最早,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苦”,拼命、尽力的意思。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 ,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作者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在此时已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但“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末句“只有香如故”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名家点评: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末句想见劲节。

  明·钱允治《类编笺释续选草堂诗馀》:言梅虽零落,而香不替如初,岂群芳所能妒乎?

  近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咏梅,取神不取貌,梅之高格劲节,皆能显志。起言梅花开之处,骤外断桥,不在乎玉堂金屋;寂寞自开,不同乎浮花浪蕊。次言梅开之时,又是黄昏,又是风雨交加,梅之遭遇如此,故惟有独自生愁耳,下片,说明不与群芳争春之意;“零落”两句,更揭出梅之真性,深刻无匹,咏梅即以自喻,与东坡咏鸿同意。东坡、放翁,固皆忠忱郁勃,念念不忘君国之人也。

  近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此亦作者身世之感,但借梅抒出之。上半阕写所遇之世,如此堪愁。下半阕写其生平,不慕荣华而品质坚贞,如梅之耐寒,虽“零落成泥”而香不灭也。


试题精选:

  1.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意思对即可)


  2.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


  3.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参考答案:性格孤高,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4.“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拟人。“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5.品析词中“更著”和“开”的作用。

  参考答案:“更著”二字力重千钧,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开”形容尽管环境如此恶劣,对梅花的压力如此之大,但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