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斯·卡翁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卡翁达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肯尼斯·卡翁达,2020

肯尼斯·卡翁达英语:Kenneth David Kaunda,1924年4月28日-2021年6月17日),赞比亚政治家。1964年到1991年任赞比亚首任总统,是赞比亚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统,被誉为“赞比亚国父”。他也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元老和非洲社会主义尝试的代表人物之一,非洲统一组织(今非洲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的资深领导者。

简介

卡翁达的父母都是教师,本人中学毕业后也开始教书,先在赞比亚,后去坦噶尼喀。1949年回国,充任开明的白人议员戈尔-布朗的翻译和顾问。同年末加入北罗得西亚非洲人国民大会党。50年代初任该组织的总书记。1958~1959年国民大会领导阶层因政见不同发生冲突,他率领其中大部分成员另建赞比亚非洲人国民大会,任主席。赞比亚人反对英国企图把中非3个殖民地(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组成联邦,从而使白人掌握最高权力。他发动“积极的非暴力行动”,对英国的联邦政策采取不服从态度,被当局逮捕。1960年1月获释,当选为联合民族独立党(赞比亚非洲人国民大会1959年10月改称)主席。12月英国邀请他与独立党的其他几个领袖去伦敦商谈3个殖民地的归属问题,会上英国宣布即将开始赞比亚的非殖民化过程,但又迟迟不予实行,引起赞比亚爆发了反白人的暴动。1964年赞比亚获得完全独立,他当选总统。他受基督教和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影响,主张积极的非暴力行动。新政权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部落制问题。他耐心调处,避免了部落间的内战,但是政治暴乱时有发生,边境上受到入侵的压力,导致他在1973年实行一党制度。1976年国内经济衰退,东邻安哥拉又发生内战,于是他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独揽政治大权。1970~1973年任不结盟运动主席。1991年在赞比亚多党大选中,卡翁达落选。著有《黑人政府》、《非洲人道主义论》、《不结盟》等。曾于1967、1974、1980、1988年4次访问中国。

政治生涯

卡翁达1964年1月任北罗德西亚自治政府总理。同年10月赞比亚独立,成立共和国,其成为该国开国首任总统。

卡翁达执政初期,受基督教和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影响,主张积极的非暴力行动。他耐心调处部落制问题,避免了部落间的内战,但是国内政治暴乱时有发生,边境上受到罗德西亚入侵的压力,导致他在1973年解散所有反对党,实行统一国家独立党领导的一党制

1976年,赞比亚国内经济因铜矿减产衰退,又逢邻国安哥拉内战激烈,卡翁达宣布“赞比亚共和国处于紧急状态”,独揽党政军大权,至1991年9月赞比亚改行多党制

1991年11月,卡翁达在赞比亚大选中落败,同年12月31日,宣布退出政坛。

1994年10月,卡翁达重返赞比亚政坛。1995年2月因被指控在琼圭河地区举行非法集会而遭到警方追捕,20日在首都卢萨卡的一个地方法院接受审讯。1995年6月再任统一国家独立党领导人(党首)。9月被软禁在赞比亚东部省省会奇帕塔

1997年12月底,卡翁达被控“支持未遂军事政变”,被赞比亚警方拘捕,1998年6月获释。

1999年3月,赞比亚最高法庭以卡翁达的父亲大卫·卡翁达生于尼亚萨兰(今马拉维)为由,判其为“无国籍人士”。

2000年,卡翁达重获赞比亚国籍,并宣布“永不重返政治舞台”。

2021年6月14日因肺炎入院,6月17日去世,官方宣布全国哀悼3星期。

对华关系

在执政期间,卡翁达曾于1967年、1974年、1980年及1988年4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1967年,卡翁达同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联合访华,并签署了中、赞、坦共同建设坦赞铁路的协议书。

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会见卡翁达时,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号召亚非拉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

在退休后,卡翁达又在2003年9月和2011年多次访华。


2014年10月24日,卡翁达出席赞比亚独立50周年庆典,向民众挥舞白手帕。新华社记者彭立军摄
2017年11月3日,在赞比亚卢萨卡,卡翁达(左)观看坦赞铁路40周年纪念展。新华社记者彭立军摄
2019年5月13日,卡翁达出席坦赞铁路纪念园开工典礼。新华社记者彭立军摄
2019年6月14日,卡翁达在卢萨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彭立军摄


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