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度教汉语拼音:Yindujiao;英语:Hinduism),梵文吠陀教(天城体梵文:वैदिकधर्मः vaidikadharmaḥ)、娑那旦那教(天城体梵文:सनातनधर्मः sanātanadharmaḥ )或阿耶法(天城体梵文:आर्यधर्मः āryadharmaḥ),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古印度六派哲学流传到今天所产生的各种信仰体系的统称,南亚次大陆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并包含许多不同的传统。印度教基于一种独有的知识或哲学观点。它包括了婆罗门教湿婆派毗湿奴派沙克达教及其他许多的印度教教派(Hindu denominations),和以和社会规范为基础的法论(Dharmasastra),内容是广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套囊括各种不同的知识或是价值观的宗教,而不是一套刚性、共同的信仰。

  印度教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些人则认为印度教是超越人类起源的“永恒的”,“永恒的规律”或“永恒的道路”超越了人类的起源。其中规定一些永恒的责任,如诚实、仁慈、纯洁、忍耐和自我约束等等。是不分阶级、种姓或是教派的印度教徒都要遵守的。

  印度教有十亿信徒,其中的九亿居住在印度,仅次于基督教伊斯兰教,虽然印度教信仰人数高于佛教,但是,普遍认为印度教具有民族性限制,多数集中在特定国家印度,因此普遍认为佛教比印度教更适合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所有的印度教派别都以撰于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经》作为经典教义。在此之外,各派别还各自信奉其他不同的经文。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教并不是一个多神论的宗教,而是属于介于一神教和多神教之间的单一主神教

概述

  印度教从各种各样的崇拜和信仰中成长和演化而来。早期印度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前达罗毗荼时期”,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前最古老的时期,拥有“万物有灵论”和“图腾崇拜”等信仰及其实践活动;“前吠陀时期”,包括沉思手段、瑜伽、男性生殖器崇拜和非一神论的信仰,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吠陀教时期”,宗教与印度–雅利安人及其泛神的祭祀崇拜相联系;“婆罗门教时期”,强调《吠陀》的权威性,以种姓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规范化社会的等级制度,形而上学理论和非二元论哲学得到充分发展;“后佛教印度教时期”,此时的婆罗门教充分吸收了佛教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教派,其中著名的有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等。不少学者认为,8世纪宗教改革家商羯罗在吸收佛教和婆罗门教的教义教规的基础上,在更多地融入了民间信仰形式以后所产生的印度教,才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印度教。

  8世纪以后的印度教发展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巴克提(虔诚)运动时期”,印度教在漫长的中世纪经历了意义深远的变革,“巴克提”思想在该时期从南到北得以传播,产生了无数虔信团体,其中突出的是崇拜大神的化身克里希那和罗摩,是印度的伊斯兰苏非派神秘主义传统的影响得以显现的时期;“改良主义的或复兴主义的印度教时期”,19世纪印度教进入了改良时期,改革的动力来自于基督教的福音传道和殖民统治下印度教徒的自我批评,改革运动的各方面特色通过梵社、圣社以及罗摩–克里希那传道会的活动显现出来;“民族主义的印度教时期”,20世纪印度教与其他宗教,包括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享许多特征,并在“现代化”的压力下经历改革进程,印度教团体努力强化其一致性和纪律性,但不可避免地失去或减少了早前的宽容和多元化特色,民族主义的印度教也同时具有清晰可辨的政治纲领和强大的经济基础,导致许多批评。

  印度教有许多经典,主要有吠陀、奥义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薄伽梵歌》、《摩奴法论》、往世书等。各教派均有各自特别重视的经典。印度教哲学主要有六派:正理派、胜论派、数论派、瑜伽派、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伦理方面,主张人生有四重目标,即“爱”、“利”、“法”(达摩)与解脱,以解脱为至上目的;将人生分为四个阶段,即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和遁世期;相信业报轮回,重视弃家遁世;提倡培养清净、自制、不执著、真实、不杀生等美德。印度教强调通过精神训练达到与神结合,结合的方法是瑜伽,主要有“行为瑜伽”、“虔爱瑜伽”和“知识瑜伽”三种。

  据称有神灵三亿多,由主神及其化身、配偶、子女以及家族成员、亲朋好友组成;另有各种自然神祇及动植物神灵。佛教、耆那教等“异端教派”对吠陀献祭及诸神的攻击,加强了婆罗门教义中的一神论思想趋势。从奥义书中“绝对者”和“宇宙灵魂”的概念,发展出诸神三位一体的思想——梵天是创世主,毗湿奴是保护神,湿婆是毁灭神。这个概念与自然循环联系在一起,三位神中的毗湿奴和湿婆在以后几个世纪获得众多信徒。

历史

起源

  “印度教”(Hinduism)一词是19世纪时期的欧洲殖民者创造的。印度人自古以来则以恒法(सनातन धर्म,对比于佛法)呼之。事实上,印度教不同教派教义的区别很大,甚至大于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之间的差异。

  印度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与佛教也颇有渊源,起源于上古时梵天传给人类的《吠陀经》,印度的商羯罗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去掉了婆罗门教的一些糟粕然后形成了印度教。印度教不是只分布于南亚,在东南亚也有人信。

当代发展

  在印度当代最有影响的组织是国民志愿服务团、世界印度教大同会。国民志愿服务团由海德格瓦于1925年创立,它以罗摩神作为崇拜对象。世界印度教大同会是一个机构庞大的印度教组织,是印度教各派别的联合体,由国民志愿服务团领袖高瓦克创立于1964年。该组织经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机构庞杂的宗教联合组织,有100多个派别和51个指导委员会,与30多个国家的印度教徒都有联系。

教派

  现今印度教主要有三大教派:毗湿奴派、湿婆派和性力派。

  1. 毗湿奴派 崇拜主神毗湿奴、他的种种化身和他的配偶吉祥天女。主要经典为奥义书、《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毗湿奴往世书》、《薄伽梵往世书》等。产生于9世纪左右,一般将罗摩奴阇视为创始人。该派将虔信行为看得比追求知识和内心证悟更为重要,认为通过默念神的名字和坐禅可以获得解脱。主要流行于印度北部和西海岸地区。信徒大部分实行素食、苦行等禁欲主义,主要标志是在前额上用檀香木浆画三条竖线,因教派分支不同,三条竖线的颜色和画法亦各异。
  2. 湿婆派 崇拜湿婆及其化身和配偶。一般认为起源于8世纪,由商羯罗创立。该派分布于印度各地,南部更为流行,但相对较为保守,恪守印度教的各种传统礼仪和行为规范。内部分支众多,影响较大的有商羯罗遁世派、重视圣典研究和理论探索的传承派、讲究哲理的克什米尔湿婆派、崇拜男性生殖器的林伽派等。信徒的基本标志是在前额上用圣灰画三条横线。
  3. 性力派 以崇拜女神性力为基本教义。盛行于孟加拉、阿萨姆和奥里萨等地。远古时印度民间曾流行对母神和生殖力的崇拜,约10世纪从湿婆派分裂出一支以女神性力崇拜为主的派别,与民间生殖力崇拜相结合,形成新的性力派。所崇拜的女神有梵天的配偶萨拉斯瓦蒂、毗湿奴的配偶吉祥天女拉克希米、湿婆的配偶雪山女神难近母、卡利等。主张绝对服从女神,激发人体内的神圣力量。主要仪式有牺牲(即用动植物甚至人身祭供)、轮座(即男女信徒根据宗教规定进行交合)和特殊瑜伽。此外,还有象头神派、太阳神派及宇宙论派等较小派别。

信仰和学说

  印度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认为,人类灵魂永存和万物有灵,并宣扬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注:佛教的轮回与此轮回不同。)。在该教看来,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为而限制和决定。一个人的善良行为能使他升为婆罗门,邪恶行为则能令他堕为首陀罗、贱民甚至畜类。因此,个人必须通过修行和积累功德才能认知梵,与梵合一。“梵我合一”是印度教哲学理论的核心,更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印度婆罗门教有燃火祀天的仪式,火被当作上天的口,把供物放入火中燃烧的话,上天可以吃到供品,就可降福人类。虽然印度教有轮回观念,但认为倘若破坏种姓制度的原则,则会落得永世不得超生的结果,故上至婆罗门下至贱民,均不敢废除该教义,纵使今日法律上已不承认种姓制度。

  印度教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宗教特色:不鼓励印度人移民海外,也不鼓励外国人入籍印度(但印度境内亦有历史悠久的犹太人、帕西人等移民群体);印度人生来即被视为印度教徒,外国人则不被视为印度教徒;没有后天加入印度教的观念,也没有叛教的观念(纵使一位印度人宣称亦然,仅视之为挑衅行为,破坏种姓规矩及杀牛等行为亦同,只是被降为贱民)。穆斯林和外国人虽不适用种姓制度,但除非对方不友善,原则上以刹帝利方式待之。

伦理观和社会观

社会等级制度

  尽管废除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对特定的社会阶层的从属关系在印度教的组成中依然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等级制度的原则是,所有生物从出生之日起,根据任务,权力,责任和能力,严格地相互区分。

  所有的等级又可以分成很多次等级(Jatis),因此一共有2000到3000个等级。尽管等级制度起源于印度教,但是其他宗教也接受并采纳了等级划分。甚至印度基督教中等级也很明显。如今很多印度基督教堂里低等级的成员必须坐在后排。

  由于等级森严,印度教中的低级派别沦为贱民,在社会上受到的压迫,而印度法律无能为力,只能改宗包括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内的其他宗教[2]。

妇女的地位

  印度教中妇女的地位千百年来一直在不停地变化发展。要了解妇女的地位就要理清个中的来龙去脉和当时的生活状况。部分赞美诗由Rigveda妇女们所写,而在Brhadaranyaka Upanishad中我们还能找到Vachaknu Gargi的受良好教育的女儿和Yajnavalkya的对话。

母性

  印度教中妇女们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弘扬母性。怀孕的每一个阶段直至孩子的出生都将有神职人员伴随和保护,保证孩子和母亲的身心健康。过去妇女们要尽可能多的孕育孩子,以保证整个家族的安全和生存。 尽管印度教徒并不会普遍地漠视女孩,但是时至今日,部分家庭中女孩子还是被看作包袱,因为结婚的时候,她们要带着嫁妆离开。如果家庭中有很多女孩子,那么大量的嫁妆将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这些问题也同时导致了很高的堕胎率。

  很多现代的,特别是城市中的,印度教徒逐渐地愿意抚养女儿,因为女儿能在父母年老时照顾他们。

家庭

  一个典型的家庭由四个生活阶段组成。它规定,接受教育之后组建一个家庭,然后在孩子们都成长之后,出世而虔诚的学习,拯救自身。

节日

  印度教节日主要有洒红节(Holi,音译霍利节),性质类似春节,庆祝旧年结束和新年开始,在印度历12月的望日举行,是举国共庆的重要节日;灯节(Diwali,亦称胜利之节),印历8月朔日举行,全国庆祝,放假从3天至半月不等。另有湿婆派的重要节日“湿婆供奉节”,毗湿奴派的重要节日“罗摩诞辰节”、“黑天诞辰节”,以及性力派的主要节日“难近母节”(Durgapuja,音译为杜尔迦节)。印度教以恒河及其支流以及神话中的天河为主要圣河,拥有瓦腊纳西、马土腊、阿约迪亚等七大圣地。印度教神庙是印度教哲学的宇宙图式,塔顶象征着宇宙之山,主厅(意为子宫房)象征着宇宙的胚胎,供奉之神是宇宙精神的化身或标志。

参见


→ 学科目录: 宗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