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贡酒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井贡酒,亳州传统名酒,产自安徽省亳州市,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古井贡酒是浓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称,被称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

古井贡酒在中国酿酒史上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始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和酿造方法进献给汉献帝刘协。

古井贡酒先后四次蝉联全国评酒会金奖,荣获中国名酒称号。1988年在第13届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登榜首。2018年,古井贡酒酿造方法“九酝酒法”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蒸馏酒酿造方法”。

2019年,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传统酿造区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2020年,古井贡酒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清单。

2021年,“古井贡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井贡酒商标为“年份原浆”。

产品特点

古井贡酒,属于浓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醇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特点。它以安徽淮北平原优质小麦、古井镇优质地下水以及颗粒饱满、糯性强的优质高梁为原料,并在亳州市古井镇特定区域范围内,利用其自然微生物环境,按古井贡酒传统工艺生产而成。

古井贡酒呈香、呈味的酯类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普遍多于其他浓香型大曲酒。通过定量分析,古井贡酒含有80多种香味物质,比其他浓香型酒多15-30种,并且这些香味物质的含量是其他浓香型酒的2-3倍。同时,在古井贡酒中还拥有一个完整的有机酸丙酯系列,这是其他浓香型大曲酒所没有的。

历史渊源

古井贡酒具有1800多年的酒文化历史。据考证,古井贡酒始于建安元年(196年),当时的曹操将家乡亳州特产“九酝春酒”及酿造方法献给汉献帝,自此,该酒便成为历代皇室贡品。

古井贡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时,在亳州的减店集(今古井镇,亳州市谯城区辖镇),人们发现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洌甜美,人们用此井水酿酒、泡茶,回味无穷。相传,有个将军因作战失利,临死前将所用的兵器投入井里。谁知此后井水比先前更清淳透明,爽口润喉,所酿之酒,十里飘香,古井名声大噪,人们称之为“天下名井”。

据史书记载,古井贡酒的前身是“九酝春酒”,为曹操令手下人酿造。后曹操将“九酝春酒”及酿酒方法“九酝酒法”献给汉献帝刘协,献帝大加赞赏,作为宫廷用酒。从此,亳州一带酿酒作坊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到了宋代,减店集已成了有名的产酒地,当地百姓至今还有“涡水鳜鱼苏水鲤,胡芹减酒宴贵宾”的说法。

明代万历年间,阁老沈鲤在万历帝的庆典上,把“减酒”当作家乡酒进贡朝廷,万历帝饮后连连叫好,钦定此酒为贡品,命其年年进贡,“贡酒”之名由此而得。

产地环境

古井贡酒原产地域范围位于涡河之湾、洪河的河套,地处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热、水组合条件较好。年平均气温15.6℃左右,最冷为一月,平均气温为1.1℃左右,最热为七月,平均气温为32.3℃左右,年平均降雨量达1065.8毫米左右。优越的地理环境,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地理标志

古井贡酒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步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GB1724-1999年《原产地产品通用要求》的要求,参考GB/1078.1-2006年(浓香型白酒)制定。本标准代替《原产地域产品古井贡酒》。

地域保护范围

“古井贡酒产地范围为亳州市古井镇北起环镇北路,西南至小洪河,东至酒城路。”

质量技术要求

古井贡酒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微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采用富含哑铃状芽孢杆菌的泥窖和贮存期不少于六个月的古井贡酒三种大曲,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不同轮次中使用。每年采用三轮次发酵周期生产,前两轮各为两个月,第三轮为八个月。并用“三高一低” (入池淀粉高、入池酸度高、入池水分高、入池温度低)和“三清一控”(清蒸原料、清蒸辅料、清蒸池底醅、控浆除杂)的独特工艺,按不同发酵周期分层蒸馏,量质摘酒,分窖香、醇香、醇甜三个典型酒体分别入陶坛贮存,基酒酒龄不少于五年,调味酒酒龄不少于十年。经尝评、分析、勾兑、陈酿后包装出厂,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出厂不少于五年。

专用标志使用

古井贡酒标志、标签按GB1034标志执行,也可以同时标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按GB/T10346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