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观象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是明、清两代的天文观测中心,以观测历史久远、仪器设备保存完好而享誉世界。古观象台始设于元代,原名“司天台”。明初毁于战火,残存的天文仪器被运往南京保存。明正统七年(1442年)重建此台,改名“观星台”,并复制了一套仪器,其中有浑仪简仪等,并修复了台下的紫薇殿、漏房等建筑。崇祯年间(1629~1638年),由徐光启李天经等人先后制造了纪限仪、平悬浑仪、平面日晷、候时钟、望远镜、沙漏等仪器。清代时又增添了一些仪器,并更名为“观象台”。

  古观象台是由元代大都城的东南角楼改建而成的高台砖砌建筑。平面呈方形,底部边长24.6米、高约15米,呈覆斗状,东侧连接城墙,台顶平面高出城墙约3米。明代台上置有大型铜铸天文仪器浑天仪、简仪、浑象仪(天球仪)等,台下是紫微殿、漏壶房、晷影堂,内置圭表、漏壶等仪器。

  清初改用西方技术制造出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纬仪等,这些仪器具有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风格,造型纹饰极为考究,至今仍陈列在古观象台上。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古仪,中国的天文工作者将明代的浑仪、简仪、漏壶、圭表和清制的小地平经纬仪、折半天体仪等运往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目前,古观象台上只陈列着清代制造的八件青铜古仪。

历史

  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它以建筑完整、仪器配套齐全、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

  早在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等在今建国门观象台北侧建立了一座司天台,成为北京古观象台最早的溯源。明朝建立后,于明正统七年(1442)在元大都城墙东南角楼旧址上修建观星台,放置了浑仪、简仪、浑象等天文仪器,并在城墙下建紫微殿等房屋,后又增修晷影堂。此时观星台和其附属建筑群已颇具规模。

  1644年清政权建立之后,改观星台为观象台,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改用欧洲天文学的方法计算历书。1669-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6架新的天文仪器: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康熙五十四年(1715)纪理安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按照中国传统的浑仪再造一架新的仪器,命名为玑衡抚辰仪。至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架古仪都已装备完毕。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德、法两国侵略者曾把这8件仪器连同台下的浑仪、简仪平分,各劫走5件。法国将仪器运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后在1902年归还。德国则将仪器运至波茨坦离宫展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于1921年装运回国,重新安置在观象台上。

  1911年辛亥革命后,观象台改名为中央观象台, 1927年,紫金山天文台筹建后,古观象台不再作观测研究,于1929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进逼北京,为保护文物,将置于台下的浑仪、简仪、漏壶等7件仪器运往南京。现这7架仪器在分别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

  解放后,北京古观象台于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重新对外开放。在国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高级官员和科学界同行如英国首相布莱尔、比利时首相伏斯达等都曾慕名前来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