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6行: 第6行: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西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1038)举进士甲科,屡迁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等,遇事敢言,力持正论。当嘉祐(1056~1063)、治平(1064~1067)之世,襄助韩琦,辅立英宗,调停两宫。英宗治平三年,撰《通志》8卷奏呈,颇为英宗重视,命设局续修。宋神宗赵顼即位,擢翰林学士,名其书曰《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俾日进读。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司马光极力反对,以意见不被采取,乃求外任。熙宁三年(1070),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御史台。从此居洛阳15年,六任闲职,皆以书局自随,专意编纂《资治通鉴》。元丰七年(1084)书成。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召司马光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成为元祐更化的领袖人物。他任相不到一年,新法罢废殆尽(见元祐更化)。元祐元年(1086)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但不喜释、老之学。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以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书仪》、《家范》等。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西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1038)举进士甲科,屡迁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等,遇事敢言,力持正论。当嘉祐(1056~1063)、治平(1064~1067)之世,襄助韩琦,辅立英宗,调停两宫。英宗治平三年,撰《通志》8卷奏呈,颇为英宗重视,命设局续修。宋神宗赵顼即位,擢翰林学士,名其书曰《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俾日进读。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司马光极力反对,以意见不被采取,乃求外任。熙宁三年(1070),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御史台。从此居洛阳15年,六任闲职,皆以书局自随,专意编纂《资治通鉴》。元丰七年(1084)书成。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召司马光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成为元祐更化的领袖人物。他任相不到一年,新法罢废殆尽(见元祐更化)。元祐元年(1086)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但不喜释、老之学。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以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书仪》、《家范》等。
  
 +
宋史学家、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省)人。家居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晚年自号迂叟。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仁宗宝元二年(1039)进士,嘉祐六年(1061)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宋神宗即位,诏为翰林学士,以不善骈文坚辞不就,乃任御史中丞。熙宁三年(1070),神宗和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因政见不合,自请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15年,绝口不论政事,致力于编写《资治通鉴》。哲宗元祐元年(1086),起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元祐更化”,尽废新法。当政八月而卒。   司马光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终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按年记载了共1362年的历史事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它体例谨严,结构完整,取材广泛,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司马光自称“颇慕古文”而“不能刻意致力”(《答陈充秘校书》),他的文章正因不甚刻意致力而能得自然之致。《资治通鉴》的文字质朴简洁,叙事清晰,文笔流畅,生动形象,有文学色彩,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及李愬雪夜入蔡州等战争场面的描写,历来为人们所推重。其他文章如《谏院题名记》等也写得精练明洁。另有《涑水纪闻》,写得简要、切实,《续诗话》亦有见解。 司马光墨迹   司马光的著述,除《资治通鉴》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80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涑水纪闻》16卷,有《丛书集成》本。《续诗话》1卷,有《历代诗话》本。
 +
 +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人,又称涑水先生。死后追封为温国公,谥文正,故后人亦尊称司马温公或司马文正公。仁宗宝元初中进士。后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皇帝的侍从官。忠君勤政,敢言直谏。王安石变法时,他极力反对,并因此受到排挤,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第二年退居洛阳专修《资治通鉴》。元封八年(1085)哲宗年幼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应召入京,主持国政。元祐元年(1086)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在其任内全部废止王安石新法。他的著作除《资治通鉴》外,还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稽古录》、《涑水纪闻》、《潜虚》等。
  
  
第30行: 第33行: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训俭示康》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训俭示康》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
 +
 +
 +
===政治思想===
 +
 +
司马光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也”。他说王安石的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青苗等法是聚敛行为,违背了周孔仁政思想,或能富国,但更病民。他否认王安石关于社会贫弱在于开源不足的观点,认为社会财物总量有限,关键在于节流。
 +
 +
司马光主张尊君。他说“王者万物之父也”,国家治乱兴衰系于人君一身,没有人君来决是非、行赏罚,国家将混乱不宁。臣下应绝对服从君主,违君之命应受“天刑”。他同意人臣对君主可以死谏或辞职,但坚决反对孟轲关于贵族之卿可以易君之位的说法。还认为早立太子对于安定皇室意义重大,而皇室安定乃天下安定的前提,因此他七年不懈,力劝仁宗建储。
 +
 +
司马光强调以礼治国,认为礼“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民而纪纲正焉”(《资治通鉴》卷十一,高帝七年)。司马光的礼就是正名、定分,区别君臣的等级关系。他说:“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资治通鉴》卷一,威烈王二十三年)。
 +
 +
司马光认为治国要赏罚分明。他指出:“政之大本在于刑赏,刑赏不明,政何以成?”(《资治通鉴》卷七十九),又说:“赏有功,诛有罪,此人君之任也”(《资政通鉴》卷一百七十二)。他认为不掌握好刑赏这两个重要武器,有功不赏,有罪不诛,无论多么英明的人都难以为治。所谓赏罚分明,就是赏罚公平,不能厚此薄彼,畸轻畸重。
 +
 +
在用人问题上,司马光主张德才并重,德先才后。对于“才”和“德”的关系,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根据每个人的才德情况,他把社会上的人分作四类,“德才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他认为国家选拔人才,应该选拔那些才德兼备的“圣人”,退而求其次,是选拔“德胜才”的“君子”。如果圣人、君子都得不到,宁可要愚人,也不要那些小人。因为小人有才,如虎添翼,将遗患无穷。“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资治通鉴》卷一)。他反对压抑人才的做法,提出不拘资序,不论亲疏,不讲门第,不计恩怨等唯才是举的取人路线。他说:“苟有才德高茂合于人望者进之,虽宿昔怨仇勿弃也;有器识庸下无补于时者退之,虽亲暱姻娅勿取也”(《司马温公传家集·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
 +
 +
===哲学思想===
 +
 +
司马光一生的主要活动是修史与反对变法。他曾被称为北宋道学“六先生”之一,与道学之兴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天是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主宰,“人之贵贱贫富寿夭系于天”,一切全由天命所定,人力不能使它改变。他还说:“天地不易也,日月无变也,万物自若也,性情如故也,道何为而独变哉?”认为社会历史有万世不易之规,即礼义纪纲。他很强调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的作用,认为这是决定社会治乱兴衰的根本。他还提倡“诚”的修养境界。他用唯心主义天命论和道德决定论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为了使统治者汲取历史教训,司马光在史书中也曾揭露了一些苛政严酷、社会腐败、民不聊生的史实,对于了解封建社会的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
 +
===经济思想===
 +
 +
'''保护财源、注重人民生活'''
 +
 +
司马光认为自然界所能生产的财富有一定限度,不归百姓掌握,就归官府支配,王安石所说的“不加赋而国用饶”,不过是继承了桑弘羊的欺人之谈。他要求富国必先富民,因为农、工、商贾是国家的财源,尽力保护他们,国富才有可靠的保证,他提出“养其本源而徐取之”的原则,说:“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温国文正司马公集·论财利疏》)。他还指出农民的生活最苦,赋役负担最重,因此需要保护农民,反对只在口头上重农,而实际上却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做法。他亲自实地调查,了解到农民不敢求富的顾虑,当时只要多种一棵桑树,多养一头牛,口粮稍有积蓄,就要被当成富室,各种赋役立即一齐袭来,这种情况严重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除缴纳夏秋两税外,应免去其他一切赋役,使农民敢于求富,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朝廷的财经状况才能根本好转。
 +
 +
'''节用简赏、统一管理财政'''
 +
 +
司马光指出,北宋初期,版图虽狭财源少,但财经状况很好,而全国统一以后反不如前,其主要原因是士兵不精,吏员冗杂,宗室繁衍,赏赐无节,奢华无度,使府库拮据,内藏亦尽。因此,他要求皇帝带头节用,严禁滥赏,以挽危局。他还建议设立总计使,统一管理全国的财政收支,不同意皇帝把内藏库变成一己私藏的做法,认为国家财政若不能统一管理,即使财货多如江海,也要枯竭。
 +
 +
'''注意实效,重在任贤久任'''
 +
 +
司马光认为财政状况好坏,不决定于制度而决定于执行制度的人,应选择精通业务的人加以久任,否则就难出成绩。他特别强调专业人才对于改进管理,提高实效的重要性。如果用非所学,更迭频繁,就会极大影响工作效益。因此,必须改革用人办法。他建议朝廷精选通晓财经钱谷业务的京官,放到实际工作中去考察选拔,工作确有实效,逐级予以提升,反之,就不再任用。
 +
 +
'''主张轻税,反对官营经济'''
 +
 +
主张轻税是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论支柱之一。他认为君与民,富者和贫者都是互相依赖、互相资助的关系。征收赋税是正当的,但不能太过。朝廷只能依靠赋税收入,“量入为出”,不能直接插手经营市易专卖,贷放青苗,坐收重息,他称此为“与民争利”,表面上可以美其名为“未加赋而国用饶”,实际上却是过度聚敛的新渠道,其后果就是“贫者既尽,富者亦贫”。他认为官府直接从事经营是只贪近功,不顾长远根本利益的做法。
 +
 +
===影响===
 +
 +
司马光继承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写成的政治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对中国历代政治产生过重大影响。
 +
 +
司马光在历史学上的成就为大家所公认。但由于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故在他死后不久就被周秩、章惇(1035~1105)、蔡京(1047~1126)等人打成奸党,至南宋建炎初年才彻底恢复名誉。以后史书上一般倾向于褒扬司马光而贬责王安石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术界一般对王安石变法持肯定态度,而批评司马光的保守政治态度。1980年以来,有一些历史学家对此提出不同意见。
 +
 +
===司马光墓===
 +
 +
司马光墓,在山西夏县城北12.5公里的小晁村西鸣条岗上。司马光(1019~1086)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字君实,夏县人。宋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著有《资治通鉴》、《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涑水纪闻》等。元祐元年卒,赠太师温国公,归葬故里祖茔内。陵园东西长约290米,南北宽约190米,占地约5.4万余平方米。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守坟祠在陵园中部,现存建筑仅有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梁架、檩椽、柱头、斗栱等均系明代特点。茔地在陵园西部,有大小墓冢13座。正中3座高大,成品字形排列,为司马光及其父兄的墓。墓前两侧原侍立石人、石羊、石猪、石马、石虎等27件。茔内有司马光、苏轼和王安石撰文的墓碑4通。墓南有明嘉靖年间所建碑亭1座,方形,基座每边长14.9米,重檐十字歇山顶,内竖“忠清粹德之碑”1 通,碑额为宋哲宗赵煦御篆,碑文原为苏轼撰并书,已剥蚀难辨。现碑为明嘉靖间仿宋碑复制。
 +
 +
余庆禅院在陵园东部,现存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原为北宋元丰八年(1085)敕建,后经历代修缮,梁架、柱头、斗栱等仍保存了金代建筑的特点。殿内3尊大佛,塑工细腻,有宋塑风格,两侧有胁侍、金刚,塑造甚精。祠和寺内有宋以后历代碑石26通,记载司马光父子身世及陵园沿革。
 +
 +
1981年对宋坟祠和余庆禅院进行修缮,复建了已塌毁厩房,周围建筑围墙,并设专人管理。
 +
  
  

2020年12月14日 (一) 19:59的版本

司马光像。来源:《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约绘制于清康熙(18世纪)以后,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生成缩略图出错:文件可能丢失:
司马光像
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时残存的墨迹,内容为自东晋元帝永昌元年正月起的提纲
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时残存的墨迹,内容为自东晋元帝永昌元年正月起的提纲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西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1038)举进士甲科,屡迁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等,遇事敢言,力持正论。当嘉祐(1056~1063)、治平(1064~1067)之世,襄助韩琦,辅立英宗,调停两宫。英宗治平三年,撰《通志》8卷奏呈,颇为英宗重视,命设局续修。宋神宗赵顼即位,擢翰林学士,名其书曰《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俾日进读。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司马光极力反对,以意见不被采取,乃求外任。熙宁三年(1070),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御史台。从此居洛阳15年,六任闲职,皆以书局自随,专意编纂《资治通鉴》。元丰七年(1084)书成。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召司马光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成为元祐更化的领袖人物。他任相不到一年,新法罢废殆尽(见元祐更化)。元祐元年(1086)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但不喜释、老之学。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以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书仪》、《家范》等。

宋史学家、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省)人。家居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晚年自号迂叟。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仁宗宝元二年(1039)进士,嘉祐六年(1061)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宋神宗即位,诏为翰林学士,以不善骈文坚辞不就,乃任御史中丞。熙宁三年(1070),神宗和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因政见不合,自请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15年,绝口不论政事,致力于编写《资治通鉴》。哲宗元祐元年(1086),起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元祐更化”,尽废新法。当政八月而卒。   司马光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终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按年记载了共1362年的历史事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它体例谨严,结构完整,取材广泛,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司马光自称“颇慕古文”而“不能刻意致力”(《答陈充秘校书》),他的文章正因不甚刻意致力而能得自然之致。《资治通鉴》的文字质朴简洁,叙事清晰,文笔流畅,生动形象,有文学色彩,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及李愬雪夜入蔡州等战争场面的描写,历来为人们所推重。其他文章如《谏院题名记》等也写得精练明洁。另有《涑水纪闻》,写得简要、切实,《续诗话》亦有见解。 司马光墨迹   司马光的著述,除《资治通鉴》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80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涑水纪闻》16卷,有《丛书集成》本。《续诗话》1卷,有《历代诗话》本。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人,又称涑水先生。死后追封为温国公,谥文正,故后人亦尊称司马温公或司马文正公。仁宗宝元初中进士。后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皇帝的侍从官。忠君勤政,敢言直谏。王安石变法时,他极力反对,并因此受到排挤,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第二年退居洛阳专修《资治通鉴》。元封八年(1085)哲宗年幼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应召入京,主持国政。元祐元年(1086)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在其任内全部废止王安石新法。他的著作除《资治通鉴》外,还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稽古录》、《涑水纪闻》、《潜虚》等。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但宋人袁说友著《成都文类》记,司马光是在他父亲司马池当四川省郫县县尉时,生于官廨的,不少学者也赞同该观点),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5] 。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司马光汉语拼音:Sima Guang,1019-1086),北宋大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西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1038)举进士甲科,屡迁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等,遇事敢言,力持正论。当嘉祐(1056~1063)、治平(1064~1067)之世,襄助韩琦,辅立英宗,调停两宫。英宗治平三年,撰《通志》8卷奏呈,颇为英宗重视,命设局续修。宋神宗赵顼即位,擢翰林学士,名其书曰《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俾日进读。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以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书仪》、《家范》等。

  7岁时,不仅能背《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他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宝元年中进土,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年)出知永兴军(现在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司马光极力反对,以意见不被采取,乃求外任。熙宁三年(1070),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御史台。从此居洛阳15年,六任闲职,皆以书局自随,专意编纂《资治通鉴》。元丰七年(1084)书成。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召司马光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成为元祐更化的领袖人物。他任相不到一年,新法罢废殆尽(见元祐更化)。元祐元年(1086)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但不喜释、老之学。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在此期间,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新注资治通鉴序》)王应麟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清代大史学家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十七史商榷》卷1)。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训俭示康》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政治思想

司马光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也”。他说王安石的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青苗等法是聚敛行为,违背了周孔仁政思想,或能富国,但更病民。他否认王安石关于社会贫弱在于开源不足的观点,认为社会财物总量有限,关键在于节流。

司马光主张尊君。他说“王者万物之父也”,国家治乱兴衰系于人君一身,没有人君来决是非、行赏罚,国家将混乱不宁。臣下应绝对服从君主,违君之命应受“天刑”。他同意人臣对君主可以死谏或辞职,但坚决反对孟轲关于贵族之卿可以易君之位的说法。还认为早立太子对于安定皇室意义重大,而皇室安定乃天下安定的前提,因此他七年不懈,力劝仁宗建储。

司马光强调以礼治国,认为礼“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民而纪纲正焉”(《资治通鉴》卷十一,高帝七年)。司马光的礼就是正名、定分,区别君臣的等级关系。他说:“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资治通鉴》卷一,威烈王二十三年)。

司马光认为治国要赏罚分明。他指出:“政之大本在于刑赏,刑赏不明,政何以成?”(《资治通鉴》卷七十九),又说:“赏有功,诛有罪,此人君之任也”(《资政通鉴》卷一百七十二)。他认为不掌握好刑赏这两个重要武器,有功不赏,有罪不诛,无论多么英明的人都难以为治。所谓赏罚分明,就是赏罚公平,不能厚此薄彼,畸轻畸重。

在用人问题上,司马光主张德才并重,德先才后。对于“才”和“德”的关系,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根据每个人的才德情况,他把社会上的人分作四类,“德才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他认为国家选拔人才,应该选拔那些才德兼备的“圣人”,退而求其次,是选拔“德胜才”的“君子”。如果圣人、君子都得不到,宁可要愚人,也不要那些小人。因为小人有才,如虎添翼,将遗患无穷。“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资治通鉴》卷一)。他反对压抑人才的做法,提出不拘资序,不论亲疏,不讲门第,不计恩怨等唯才是举的取人路线。他说:“苟有才德高茂合于人望者进之,虽宿昔怨仇勿弃也;有器识庸下无补于时者退之,虽亲暱姻娅勿取也”(《司马温公传家集·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

哲学思想

司马光一生的主要活动是修史与反对变法。他曾被称为北宋道学“六先生”之一,与道学之兴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天是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主宰,“人之贵贱贫富寿夭系于天”,一切全由天命所定,人力不能使它改变。他还说:“天地不易也,日月无变也,万物自若也,性情如故也,道何为而独变哉?”认为社会历史有万世不易之规,即礼义纪纲。他很强调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的作用,认为这是决定社会治乱兴衰的根本。他还提倡“诚”的修养境界。他用唯心主义天命论和道德决定论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为了使统治者汲取历史教训,司马光在史书中也曾揭露了一些苛政严酷、社会腐败、民不聊生的史实,对于了解封建社会的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经济思想

保护财源、注重人民生活

司马光认为自然界所能生产的财富有一定限度,不归百姓掌握,就归官府支配,王安石所说的“不加赋而国用饶”,不过是继承了桑弘羊的欺人之谈。他要求富国必先富民,因为农、工、商贾是国家的财源,尽力保护他们,国富才有可靠的保证,他提出“养其本源而徐取之”的原则,说:“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温国文正司马公集·论财利疏》)。他还指出农民的生活最苦,赋役负担最重,因此需要保护农民,反对只在口头上重农,而实际上却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做法。他亲自实地调查,了解到农民不敢求富的顾虑,当时只要多种一棵桑树,多养一头牛,口粮稍有积蓄,就要被当成富室,各种赋役立即一齐袭来,这种情况严重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除缴纳夏秋两税外,应免去其他一切赋役,使农民敢于求富,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朝廷的财经状况才能根本好转。

节用简赏、统一管理财政

司马光指出,北宋初期,版图虽狭财源少,但财经状况很好,而全国统一以后反不如前,其主要原因是士兵不精,吏员冗杂,宗室繁衍,赏赐无节,奢华无度,使府库拮据,内藏亦尽。因此,他要求皇帝带头节用,严禁滥赏,以挽危局。他还建议设立总计使,统一管理全国的财政收支,不同意皇帝把内藏库变成一己私藏的做法,认为国家财政若不能统一管理,即使财货多如江海,也要枯竭。

注意实效,重在任贤久任

司马光认为财政状况好坏,不决定于制度而决定于执行制度的人,应选择精通业务的人加以久任,否则就难出成绩。他特别强调专业人才对于改进管理,提高实效的重要性。如果用非所学,更迭频繁,就会极大影响工作效益。因此,必须改革用人办法。他建议朝廷精选通晓财经钱谷业务的京官,放到实际工作中去考察选拔,工作确有实效,逐级予以提升,反之,就不再任用。

主张轻税,反对官营经济

主张轻税是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论支柱之一。他认为君与民,富者和贫者都是互相依赖、互相资助的关系。征收赋税是正当的,但不能太过。朝廷只能依靠赋税收入,“量入为出”,不能直接插手经营市易专卖,贷放青苗,坐收重息,他称此为“与民争利”,表面上可以美其名为“未加赋而国用饶”,实际上却是过度聚敛的新渠道,其后果就是“贫者既尽,富者亦贫”。他认为官府直接从事经营是只贪近功,不顾长远根本利益的做法。

影响

司马光继承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写成的政治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对中国历代政治产生过重大影响。

司马光在历史学上的成就为大家所公认。但由于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故在他死后不久就被周秩、章惇(1035~1105)、蔡京(1047~1126)等人打成奸党,至南宋建炎初年才彻底恢复名誉。以后史书上一般倾向于褒扬司马光而贬责王安石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术界一般对王安石变法持肯定态度,而批评司马光的保守政治态度。1980年以来,有一些历史学家对此提出不同意见。

司马光墓

司马光墓,在山西夏县城北12.5公里的小晁村西鸣条岗上。司马光(1019~1086)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字君实,夏县人。宋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著有《资治通鉴》、《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涑水纪闻》等。元祐元年卒,赠太师温国公,归葬故里祖茔内。陵园东西长约290米,南北宽约190米,占地约5.4万余平方米。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守坟祠在陵园中部,现存建筑仅有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梁架、檩椽、柱头、斗栱等均系明代特点。茔地在陵园西部,有大小墓冢13座。正中3座高大,成品字形排列,为司马光及其父兄的墓。墓前两侧原侍立石人、石羊、石猪、石马、石虎等27件。茔内有司马光、苏轼和王安石撰文的墓碑4通。墓南有明嘉靖年间所建碑亭1座,方形,基座每边长14.9米,重檐十字歇山顶,内竖“忠清粹德之碑”1 通,碑额为宋哲宗赵煦御篆,碑文原为苏轼撰并书,已剥蚀难辨。现碑为明嘉靖间仿宋碑复制。

余庆禅院在陵园东部,现存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原为北宋元丰八年(1085)敕建,后经历代修缮,梁架、柱头、斗栱等仍保存了金代建筑的特点。殿内3尊大佛,塑工细腻,有宋塑风格,两侧有胁侍、金刚,塑造甚精。祠和寺内有宋以后历代碑石26通,记载司马光父子身世及陵园沿革。

1981年对宋坟祠和余庆禅院进行修缮,复建了已塌毁厩房,周围建筑围墙,并设专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