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黑猪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合川黑猪重庆市合川区特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起源于当地的“泥猪”、“刺猪”,具有适应性强、肉质鲜美、鬃毛质量好、配种能力强等优点,是长期选育形成的地方种猪品种,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因“合川黑猪”肥肉肥而不腻,是做红烧肉、蒜泥白肉、炒回锅肉的良好食材;瘦肉肉质细嫩,特别适于煮滑肉、川汤肉、炒肉丝,长期以深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猪血旺,比一般的猪血旺细嫩。因此,“合川黑猪”深受消费者青睐。

合川黑猪
合川黑猪

合川黑猪保护区

重庆合川区于2012年8月27日正式将该区的沙鱼镇、钱塘镇、隆兴镇、龙市镇4个传统饲养区列为了黑猪保护区,整个保护区面积达255平方公里,这个濒临灭绝的本地优良家畜品种将在这里“休养生息”,受到“挂牌保护”。

合川黑猪,全身黑毛,与其它猪种最大的区别是,其前额布满深浅不一的皱纹,看起来像是饱经沧桑。

“这种土猪品种的确不简单,它本是野猪,是经本地居民长期驯养进化而来。”曾多次参与重庆物种调查的合川畜牧局副局长王承华称,合川黑猪是全国难得的家畜品种,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有着1000多年饲养历史的家猪,如今却面临灭种之患。

据合川畜牧站站长游浩介绍,合川黑猪的祖先是“泥猪、刺猪”等,它的鬃毛光洁硬挺,肉质香嫩可口,但是这种猪和一些“良种猪”比较起来,瘦肉略少,长得较慢,因此在市场上“卖相”稍差一些,而饲养成本却相对要高一些,价格方面与其它猪肉并没有拉开差距,饲养户因此越来越少。到2008年,合川黑猪数量骤减,全区公猪只剩下11头,濒临灭绝。


合川区是全市最大的生猪生产区(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区(县)、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先行区。近年来,合川区畜牧业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着力在调结构、提质效、抓整治、补短板、强产业上下功夫。种猪的质量将是在未来影响生猪养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优质种猪可提高商品猪数量和肉质质量,有利于提高养殖水平和规模化养殖程度,是促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合川黑猪起源于本地“泥猪、刺猪”,经过1600多年的选育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繁育和育成率也比较高。近年来由于瘦肉型猪生产的兴起与发展,外来良种公猪的引进和杂交肉猪生产的发展,合川黑猪在数量上急剧下降,用于纯繁的比例急剧减少,因此保种合川黑猪迫在眉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羊肉需求也不断攀升,优质羊肉更是受到追捧,合川白山羊作为重庆特有的地方遗传资源,属肉皮兼用型山羊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性能高、早熟、出栏率高、肉质和板皮质量好、遗传性能稳定等优点。2006年合川白山羊通过重庆市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列入《重庆市畜禽遗传资源志》。近年来,山羊养殖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狠抓了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普及了山羊高床舍饲、山羊人工授精等技术,在山羊生产上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