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合肥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合肥市夜景
巢湖
合肥天鹅湖
安徽省博物馆

  合肥市汉语拼音:hé féi shì;英语:Hefei City),简称,古称庐州庐阳中国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地处江淮之间,环抱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连滁州市马鞍山市,南接芜湖市安庆市,西依六安市,北靠淮南市。截至2015年末,全市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其中合肥市区城市建成区面积4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6.9万人(2016年末),其中合肥市区户籍人口251.04万人。截至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

  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截至2016年末,全市有各类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学生62.8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50所,在校学生54.55万人;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151个,其中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3个。

  合肥的城市精神是“开明开放,求是创新”。合肥引以自豪的城市名片有: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首批园林城市,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大蜀山森林公园和国家级滨湖湿地森林公园,“绿色中国•2014环保成就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首个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会员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基础科研实力中国前三位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电子信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整合示范基地,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连续九年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十大美丽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等。

  • 市树:广玉兰
  • 市花:桂花、石榴花
中国声谷产业园,合肥,2019年3月13日。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合肥市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蜀山区东流路100号。

  1949年2月1日合肥正式建市时,划市区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一直辖镇、第二直辖镇。同年4月,两直辖镇合并成立第四区;9月,撤销4个区,分设大东门、车站、西门、北门、南门5个派出所辖区。1951年11月,撤5个派出所,成立车站、东市、西市3个区。1960年3月,改车站区为东市区,原东市区改为南市区。1963年8月,改南市区为中市区。1951年1月,从肥东县和肥西县划进8个乡置郊区,以后几次向四周扩展。1958年7月,肥东县、肥西县、巢县划归合肥市。1961年4月,三县划出。1959年5月,从巢湖周围4个县沿湖地带划出部分农村,设立巢湖(水上)区。1961年4月,巢湖区撤销。1964年10月,划寿县4个区和定远、肥东、肥西县各1个区,共7个区、55个公社,建置长丰县,属合肥市辖。1983年7月,肥东县、肥西县复归合肥市辖。2002年3月,合肥市区划调整,大致以南淝河、板桥河、老环城路、金寨路为界,将原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郊区分别调整更名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2004年6月,长丰县有2个镇和5个乡划归淮南市管辖。

  2011年8月,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原居巢区改设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庐江县划入合肥市。合肥市现辖四县(肥东、肥西、长丰、庐江)、一市(县级巢湖市)、四区(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并拥有四大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截至2014年末,全市共有84个乡镇、43个街道、5个街道层级的社区管理委员会,457个城市社区、333个农村社区(另有3个居委会)、994个村委会。

历史

  合肥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4000余年。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秦始设郡县,合肥属九江郡。西汉武帝时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扬州治合肥。东晋咸和五年(330年)在合肥侨置汝阴郡、县及陈郡。后赵建武十一年(345年),合肥县属扬州淮南郡。东晋永和六年(350年)复属东晋豫州汝阴郡、合肥同治。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合肥县为侨置的汝阴县所取代,直至隋开皇三年(583年)恢复合肥县,属庐州,为州治。此后至清末,合肥一直为庐州、府、路治所,故合肥又别称为“庐州”。清咸丰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年),安徽巡抚治于合肥。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省省会由立煌县(今金寨县)迁至合肥。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根据江淮区党委的决定,将合肥县分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合肥市为江淮解放区直辖市。4月,皖北行署驻地设合肥,合肥为皖北行署直辖市。1952年8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市为省辖市和安徽省省会。

  自东汉末年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著称,历来是重要商埠和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时,合肥是全国除长安外十八大商贸市场之一。三国时,合肥成为“恩化大行”“官民有畜”的江淮“巨镇”。隋唐时期,合肥社会繁荣,百姓殷富。宋元时期,合肥为江淮之间首屈一指的政治军事重镇。南宋筑斗梁城,城中“百货骈集,千樯鳞次”,金斗河(南淝河流经城区的一段)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直到鸦片战争前,合肥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全国大部分地区相比,仍毫不逊色。

  近现代合肥发生过许多重大而有影响的历史事件。清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率部在三河(春秋战国时期吴楚相争的“鹊岸之战”发生地,今肥西县境内)合围李续宾湘军悍旅,鏖战5天5夜,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1949年4月,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瑶岗(今肥东县境内),在这里指挥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1978年,肥西县山南地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由此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山南的改革探索得到邓小平充分肯定。在合肥这块土地上,诞生了世界第一台VCD、第一台仿生搓洗式全自动洗衣机、第一个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和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窗式空调、第一台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第一台激光大气污染检测雷达、第一台直写式光刻机等,对推动人类科技领域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地理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环抱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通过南淝河、巢湖和裕溪河,可以通江达海。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间,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岗冲起伏;西南部属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海拔最高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合肥自然环境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具有鲜明的园林生态环境,四度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中有园,园中有城,是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也是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至2014年末有城市公园51个,占地面积236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2136公顷,绿地率40.3%。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170公顷,绿化覆盖率45.2%。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巢湖流域11个国考断面中有7个断面达到考核要求,比上年增加1个。巢湖西半湖湖心断面整体水质保持平稳,东半湖湖心断面达标率为75%,水质明显好转。区域噪声等级保持稳定,PM10、PM2.5年均浓度均超过空气环境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要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年均浓度均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要求。辐射环境质量良好。

  合肥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合肥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丰沛,可利用水资源充裕,且成本较低,天然水资源总量为38.63亿立方米。地表水系较为发达,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岭北为淮河水系,岭南为长江水系,淮河水系主要有东淝河、沛河、池河等,长江水系主要有南淝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滁河、裕溪河、兆河、柘皋河、白石天河、西河等。境内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77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巢湖”,湖底海拔5米,湖水容量随水位高程的不同而不同,当水位高程达14米时,湖水容量为63.7亿立方米。

  全市国土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18.8平方公里。合肥市区面积1312.5平方公里。合肥的矿产资源丰富,有白云石、花岗石、磷、铁、铅、锌、银、明矾石、石膏、灰岩、矿泉水等。其中,肥东县磷矿储量居全省第二位;庐江县素有“地下聚宝盆”之称,铅、锌、硫铁矿、明矾石储量居全省首位,铜矿居第二位,其硫铁矿储量占全省二分之一,铁矿储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区,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瓜果、蔬菜等,畜禽养殖业发达,特色农产品丰富,被授予“中国淡水龙虾之都”“中国坚果炒货之都”称号。三岗苗木花卉、长丰草莓、高刘白鹅、朱巷仔猪、巢湖银鱼、槐祥大米、大平油脂、柯坦有机茶叶等名牌农产品享誉大江南北。

文化

地名

  合肥作为地名出现,首见于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谓“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可见合肥作为地名出现至少已经有2100年历史。又或引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述“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以证。《汉书·地理志》九江郡下十五县,只列出县名,县下有注文。“合肥”条有应劭注“夏水出父城东南,至此与淮合,故曰合肥。”注《汉书》的有多家,不知引自何家。不过,如果引用《史记》的原文,而认为“潮”字是“湖”字之误,则不妥。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将《史记》里的这句话解释得很清楚:“合肥县,庐州治也。言江淮之潮南北俱至庐州也。”古人因入海之河流都有潮汐现象,故也用潮指入海的水道。从张守节注文可以看出“南北潮“指的是长江、淮河两个入海水道(淮水在宋代以前是直接入海的)。可见《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合肥南北有长江、淮河两个入海水道,是皮革鲍木的集散地。“皮革鲍木”应释义为“皮、革、鲍、木”。在古代,皮指连着毛的兽皮;革指经过加工的去毛的兽皮;木泛指竹木;鲍则是指咸鱼、干鱼和盐渍鱼,泛指水产品,不是指海产的鲍鱼。 至于“合肥”这个地名的涵义,《尔雅·释水》说:“归异出同流,肥”。以该义理解,施水(南淝河)与肥水(东淝河)同出良余山(今将军岭)而南北向分别流入长江、淮河,两水是“归异出同”之水,谓之肥。肥或指水的异流同出之地。又,郦道元水经注》“肥水”条有“夏水暴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之句, 该意也与《尔雅》义合。可见“合肥”的本意是异流的两河共同发源的地方。古代大批量的运输主要靠水运,合肥的地位因具有两条入海水道而驰名当时。

宗教

  合肥市境内有五大宗教,分别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全市性宗教团体有合肥市佛教协会、合肥市天主教爱国会和合肥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合肥市基督教协会。

方言

  合肥话是江淮官话洪巢片的一个重要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合肥小片。现代合肥话主要通行于的地域包括合肥(不包括长丰北部)、六安金安区、舒城等地区。合肥话的最显著特点是北腔南调,音色和发音力度偏向北方,较刚劲;而语音是偏向南方,音变非常多。

戏曲

  合肥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旧称“倒七戏”,俗称“小戏”、“祷祭戏”、“小倒戏”、“小蛮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肥市境内非遗资源众多,截至2016年,合肥市共有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5项省级非遗项目,87项市级非遗项目,162项区县级非遗名录项目。

旅游

  合肥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河古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截至2015年,合肥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3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2015年,全市共有A级景区157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23家。

图集

合肥市十八联圩湿地,2022年8月21日摄。新华社发(王世保 摄)
越冬的东方白鹳在合肥市巢湖半岛湿地觅食,2020年10月30日。新华社发(蔡培毅 摄)
越冬的东方白鹳在合肥市巢湖半岛湿地上空飞翔,2020年10月30日。新华社发(陈世萍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