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9月11日 (五) 17:13大猫咪组32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咏怀古迹·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题与背景:

  《咏怀古迹·其三》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咏怀古迹,即借古迹以咏怀之意。


逐句释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三峡之中,群山万壑连绵不断地奔赴荆门,就在那一带至今还留存着王昭君生长的山村。
  群山:不用千山而用群山,音调上就有轻重、清浊之别。
  壑:山谷。
  赴荆门:奔向荆门山。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南与五龙山的群峰相接,北和虎牙山隔江相峙。
  明妃:指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汉书注》:文颖曰:昭君,本蜀郡秭归人也。《汉书》:王嫱,字昭君。石崇《明君词序》:“明君,本昭君,触晋文帝讳改焉。”
  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当年昭君远嫁匈奴)从紫台一去就和北方沙漠连在一起了(从此不再回来),只留下一座长满青草的坟墓,由一个个的黄昏陪伴着。
  一去紫台连朔漠: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一,加强语气的助词。去,离开。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青冢(zhǒng):指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南。传说塞外草白,昭君墓上草色独青。
  向黄昏:实是死犹向汉之意。
  明妃:指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汉元帝)只凭画像岂能识得昭君美丽的容颜?(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
  画图:据《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工人乃醜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省(xǐng)识春风面: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省识,认识。
  环佩空归月夜魂: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年以来琵琶所奏的仍是胡地之音,这分明是昭君在曲中诉说着怨恨啊。
  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见晋石崇《明君词序》)。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
  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
  怨恨:黄生注“怨恨者,怨己之远嫁,恨汉之无恩也。”又《琴操》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
  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作品赏析: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是咏王昭君的。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作者自己的怀抱。

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

诗从王昭君故乡写起,对她为和亲而远嫁乃至死在异邦深为感慨,委婉而深切地表达了王昭君的痛苦和怨恨。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作者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沈德潜《唐诗别裁》云:“咏昭君诗此为绝唱。馀皆平平。”


据《后汉书》,昭君曾上书求归汉朝,成帝却令从胡俗。连故国也不让她回来,又怎能不怨?


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从夔州到昭君生长的荆门(广义而言)都是山峰沟壑,重在表现其地的险峻边荒,衬托第二句昭君的出生,险峻之地居然也生出这样的美丽女子。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本人。当年昭君远嫁匈奴从紫台一去就和北方沙漠连在一起了,从此不再回来。死后凄凉,只有一个个的黄昏伴着她长满青草的坟墓。此联简短而雄浑有力,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青冢”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琴操》说“胡中多白草而此冢独青”,这一传说饱含人民对昭君的同情。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上句写说汉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据《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工人乃醜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下句是写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千年以来琵琶所奏的仍是胡地之音,这分明是昭君在曲中诉说着怨恨啊。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此诗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昭君之魂。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87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