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哈萨克姑娘
哈萨克舞蹈
56朵“民族体育之花”:麦丽扎,哈萨克族(新疆),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哈萨克族汉语拼音:Hasake Zu;英语:kazak)是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士库曼斯坦土耳其伊朗等国一种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使用哈萨克语哈萨克文,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


中国哈萨克族大部分聚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包含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另有少数人口也分布于新疆昌吉州(奇台县-玛纳斯县-阜康市-昌吉市-呼图壁县)、哈密市(伊吾县-伊州区)、克拉玛依市博尔塔拉州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米东区)等地,以及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萨克族自治州都兰县大柴旦镇。


哈萨克族的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新疆北部及中亚草原,中国的哈萨克族使用传统阿拉伯字母的哈萨克文哈萨克语 属突厥语系,与其他属突厥语系的民族语言相当接近。日常交际,与其语言属突厥语系的其他民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以及乌孜别克族均不会产生太大的障碍,一般不需要翻译。尤其与柯尔克孜语、卡拉卡尔帕克语、诺盖语非常相近。


哈萨克族与中国古代曾经统治过今伊犁河谷伊塞克湖四周地带的古代民族乌孙(公元前2世纪~2世纪)、突厥(6世纪中叶)、葛逻禄回鹘(10世纪~12世纪)、哈刺契丹(12世纪)、克烈乃蛮钦察(12世纪末~13世纪)等有渊源关系。在现代哈萨克族中间仍有一些部落保留着上述古代的名称。据民间有关白鹅的传说,认为哈萨克为“白鹅’’之意。也有人认为,哈萨克是中国古代“曷萨”、“阿萨”或“可萨”的异名。还有人把哈萨克解释为“战士”、“自由的人”、“避难者”、“脱离者”。


  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使用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2010年,文字拉丁化也慢慢展开。根据海外资料统计,蒙古国有超过10万以上的哈萨克族,俄罗斯奥伦堡车里雅宾斯克等地也有称为小玉兹的哈萨克族人。在乌兹别克斯坦有大约有400000人生活在卡拉卡尔帕克地区,100000人生活在塔什干省。土耳其伊朗也有为数不少的哈萨克人。哈萨克族的人种大部分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少部分属于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以及印度地中海类型之间混合的图兰人种


  国外学者多认为“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15世纪20年代,在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北至托波尔河,东北至额尔齐斯河。1456年,汗国有两个苏尔坦(吉来和扎尼别克),由于内讧向东逃入亦力把里统属地区,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区让给他们游牧,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一部分脱离乌孜别克汗国的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人建立了哈萨克汗国。随着汗国的壮大,周邻民族的加入,到15世纪末,哈萨克民族最后形成。


1589年,哈萨克人及其分布地区已区分为三个玉兹(血缘的部落联盟):大、中、小玉兹,即清文献中的右、左、西三部。其中的"中玉兹"(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和"大玉兹"(七河流域)臣服于"准噶尔部",而"小玉兹"(西哈萨克斯坦)则于1731年被沙俄吞并。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准噶尔部",哈萨克三玉兹先后表示归顺清朝,特别是"中玉兹"和"大玉兹",与清朝的关系更为密切。


"大玉兹"的范围位于现时的七河地区(楚河、伊犁河及塔拉斯河),为哈萨克汗国起源地。由于多数部落是乌孙后人,因此又名“乌孙哈萨克”。"大玉兹"主要部落有秃豁剌惕部、康里部(康居)、札剌亦儿部、阿勒班部、素宛部、亦斯提部、锡尔格利部、撒里乌孙部(突骑施部)、恰普拉什特部等,弘吉剌部是后期才加入到"大玉兹",撒里乌孙部(突骑施部)为核心部落。


"中玉兹"是哈萨克汗国势力最大的部分,范围位于现时的哈萨克丘陵一带,北至鄂木斯克,西至咸海,东至阿尔泰山的塔尔巴哈台与额尔齐斯河,南至锡尔河。"中玉兹"的主要部族是中世纪被突厥化蒙古人的后人。"中玉兹"有六大部落:克烈部、乃蛮部、阿尔根部(阿儿浑部)、钦察部、弘吉剌部、瓦克部(汪古部),势力最大的是阿尔根部。


"小玉兹"的范围位于现时的西哈萨克斯坦州一带至库班河与乌拉尔河、萨马拉、车里雅宾斯克一带。"小玉兹"的主要部族是诺盖人奄蔡阿兰人)后人,部落有巴依乌鲁部(阿达依、阿尔钦、加帕斯、阿拉切、切尔克什等),艾里木乌鲁部(卡拉沙卡勒、卡拉克斯克、开特、突特哈拉、切克特等),哲德乌鲁部(塔布尼、塔马、克尔很热、加卡勒拜、克烈依特、特乐乌等);阿尔钦部为代表部落。在19世纪时,"小玉兹"内部再分出“布克依斡耳朵”(一些无法归属玉兹的部落编入此部,有人说是来自"中玉兹"巴拉克汗之子布克依的部落,也有说是来自"小玉兹"努尔·阿里汗之子王子布克依的部落)。



  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中国,并侵入哈萨克草原和原属清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1864~1883年,沙俄以讹诈和军事威胁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中“人随地归”的规定,侵占了原属中国的哈萨克族及其居住地区。1864年,游牧在斋桑湖一带的哈萨克族12个克烈部,因不堪沙俄的统治和压迫,离开原牧地,移居到阿尔泰山地区。1883年,哈萨克黑宰部落3千多户迁入伊犁和博尔塔拉地区。划界后,又有了不少哈萨克族迁入了中国境内。至19世纪中叶,哈萨克族占了伊犁地区居民的大多数。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伊犁、塔城及蒙古、哈萨克部落隶属于伊犁将军;北部的阿勒泰初属于科布多参赞大臣,后划为勒泰区(1919)。


  1949年以前,哈萨克族还处于宗法封建社会阶段。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哈萨克早已总结出一整套基本生计模式。他们逐水草而居,视季节变化,迁徙到最适宜放牧的牧场,分冬夏牧营地。也有部分哈萨克族人兼营农业。打猎也是哈萨克族牧民生活来源的一种补充手段,猎获物由参加打猎者平均分配。哈萨克牧民放牧的牲畜主要有马、绵羊、山羊。哈萨克骑马、食马肉、喝马奶。用马皮制品,马在哈萨克人民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交通工具除马外,还有骆驼、牛等。


  1949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哈萨克族和其他各族人民进入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和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期。1954年11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同年先后成立了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该自治州的哈萨克族于1984年迁回新疆巴里坤地区)、甘肃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族地区相继实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哈萨克族极其看重部落关系,各氏族、各部落都有各自的系谱、印记(塔木加)和口号。哈萨克族曾长期处于蒙古黄金家族的统治之下,氏族部落集团的上层“汗”、“苏丹”都由蒙古贵族后裔充任(宗教人士称“和卓”),这些上层人士被称为“托热”(白骨头);普通牧民被称为“哈拉”(黑骨头);社会地位最低的是被称为“苦尔”和“昆”的男女奴隶。


中国哈萨克族以"大玉兹"和"中玉兹"的部落为主。"大玉兹"的部落主要有乌孙、杜拉特(咄陸)、黑宰、阿勒班(悅般)、素宛、康里、札剌亦兒、铁列乌特等部落。"中玉兹"的部落主要有奇卜察克(欽察)、奈曼(乃蠻)、克烈、阿爾根、弘吉剌、瓦克(汪古)等部落。每个部落包括若干个氏族,氏族內的牧民又以较亲近的血緣关系为基础,组成一个个「叶利」(部落),以及更小的「阿吾勒」(牧村)。阿吾勒(牧村)的大小不等,有的只有三五家,也有的十几家或更多一些的,通常是由较亲近的血緣关系的組成,一般以一家牧主或富裕牧民为中心。


民国时期,新疆境内哈萨克族的部落分布基本上保持了清朝末年的部落分布情形,以克烈、乃蛮、瓦克、阿勒班、素宛等部落为主,尤以克烈、乃蛮部落的人数较多。


"克烈部"分成"阿巴克克烈"和"阿夏玛衣勒克烈"两大支,其中"阿巴克克烈"主要在新疆境内,可分为姜太开、贾迪克等12个大氏族,每个氏族有分为多个小部落。"克烈部"多数分布在阿勒泰地区的7个县,塔城地区的托里、乌苏、沙湾县和自乌苏以东至巴里坤的天山一带以及甘肃境内。


"乃蛮部"是民国时期中国哈萨克族的三大部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塔城、伊犁、博尔塔拉地区近靠哈萨克斯坦的沿边各县,如哈巴河、吉木乃、和布克赛尔、额敏、塔城、博乐、温泉以及伊犁的霍城、伊宁、尼勒克、巩乃斯各县,自乌苏至巴里坤的天山中也都杂居有"乃蛮部"。"乃蛮部"分为9大氏族,中国境内的多为"托勒克塔依部落大氏族"。


"黑宰部"原是"乃蛮部"分支,从"托勒克塔依部落大氏族"的"玛塔依氏族"中分化而来。"黑宰部"自19世末到伊犁地区定居后,人口发展迅速,成为该地区的一个大部落。


"阿勒班部"分沙热、吉布勒两大氏族,主要分布在昭苏、特克斯、巩留县。"素宛部"主要分布在伊宁、霍城两县,下分都司巴格斯、坎巴格斯、托加尔斯坦、拜杜格4个大氏族。"瓦克部"杂居在北疆的哈萨克族地区,常和"克烈部"一起住牧。原住在阿尔泰山及斋桑泊一带,被称为"老瓦克人";1930年代,有一批"老瓦克人"迁到托里县巴尔鲁克山东部游牧,被称为"新瓦克人"。民国时期,"克烈部"和一部分"乃蛮部"哈萨克牧民曾不断向东迁徙。

历史

  钦察草原的最早居民目前认为是斯基泰人匈奴人西迁以后,各突厥语民族也开始进入。哈萨克汗国成立后,周边很多游牧民族部落加入,经过几十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族。因此,哈萨克人的族源比较复杂,包括了古代不同时期进入这个地区的印欧民族(斯基泰人,乌孙、康居、奄蔡人、大月氏)、突厥民族(匈奴、铁勒、可萨人、基马克、钦察、康里、阿儿浑、葛逻禄、汪古、克烈、乃蛮、诺盖人)等民族。他们分布于阿尔泰山、哈萨克丘陵至黑海。

  哈萨克这个词有各种解释:

  1. 尼合迈德·蒙加尼指出是奄蔡的异译。这字也有白天鹅的意思。kaz是天鹅,ak是白。他们把自己说成是天鹅化身成的美女与一个男人生出的后裔。

  2. 俄罗斯人拉甫罗夫指出在八世纪僧侣叶弗卑尼著作中的哈索格即是哈萨克。

  3. 哈萨克在北高加索的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语中是指处境不好,无家可归的人。在晚清,丁谦指出哈萨克是可萨人的异译。在北高加索民族的语言中哈索格有高大奴隶的意思,最早的哈萨克是由里海一带的卡斯比与塞种构成。哈萨克也有不服从苏丹,不服从汗自由过日子之意。

  4. 13世纪时阿拉伯人将哈萨克解释为自由人,游牧战士等。

  5. 另一种观点认为 哈萨克是源于古老地名,据记载罗马大帝康士坦丁留给儿子的遗嘱中说:“在那外围有着哈萨克亚大草原,再过哈萨克亚就是阿兰”康士坦丁大帝是913-959年代之间称帝之。哈萨克意为“自由之地”,延伸泛指所有生活在中亚大草原的自由部族,这些部族并不一定有血缘关系,文化多样,但是语言高度统一。波斯菲尔多西的列王纪也说咸海以北有哈萨克汗国。

  有些部落与突厥并无关系:托热是贵族阶级;sunak是叙利亚人后人;和卓有阿拉伯传教士和士兵意思;alshen是阿兰居民后人。

民族服饰

  哈萨克族服饰多用牲畜皮毛加工而成。妇女夏季穿长花布连衣裙,喜用银元或银制品作装饰。冬季外罩对襟大衣,大衣多用冬羊皮缝制。妇女头戴白布盖头,外披白布大头巾,长及脚跟,头巾左上端有饰品装饰。年轻女子头戴圆形花帽,帽顶由猫头鹰羽毛作帽缨。冬天男子多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驼毛絮里的大衣,腰束皮带,右侧佩有小刀,裤子多用牛皮缝制,名曰“夏里巴尔”。因经常骑马,男女都穿长统皮靴。

  男装 有皮大衣,长身长袖,家居和劳动时不挂布面;外出和探亲访友时则挂布面或条绒面。腰束镶银饰的宽皮带。白布衬衣、套头式,青年装的衣领上常绣有色彩丰富的纹饰。坎肩,有皮的和棉的两种,颜色较深,绣花。长袖大衣,用黑色条绒或棉布作面料,内絮驼毛。长裤,白布缝制。帽子的品种式样多,如伊犁地区冬天戴绸缎面的尖顶四棱形皮帽,加耳扇和尾扇;又有圆顶皮帽。夏天戴薄白毡帽,用黑绒滚边,并绣几何图案,形制为高顶、方形、帽沿上卷。阿勒泰地区则夏季不戴帽,只系白毛巾或三角白布,头顶外露;冬季戴尖顶四楞形皮帽,下部左、右、后三面下垂护颈,挂绸缎面,颜色多用红、黄、紫等色。

  女装 多用丝、棉、毛织品缝制,有连衣裙。青年妇女的连衣裙下半身多层多褶;色彩鲜艳,多紫红色;袖子上绣花;下摆缝有荷叶边。中老年人则穿白色或深色连衣裙,袖子和下摆绣花。坎肩,无领无袖对襟;多黑色或紫红色,镶花边,胸前缀彩色扣和银饰,但结过婚的妇女则不加胸饰。年青人多用鲜艳色彩的面料,中老年人则多用深色面料。还有短上衣和棉衣等。套裤,绣花。帽子和头巾,种类多,如姑娘,夏天戴三角或四角形绣花头巾;冬天戴硬壳圆斗形帽,用红或绿、黑色绒布挂面,顶端用金丝绒刺绣花草纹饰,镶嵌珠子,并插上一撮猫头鹰羽毛,既美观,又象征吉祥、勇敢和坚定。

  还有用绸缎、棉花或皮缝制的圆帽,也绣花、插饰猫头鹰羽毛,并镶嵌金银珠玉。结婚时,则戴绸或条绒、布面的尖顶毡帽,不仅在帽顶绣花、镶嵌金银珠宝,而且在帽子的正前方加饰串珠,下垂至脸,流光溢彩,是哈萨克族最漂亮的女帽。结婚一年后,改戴花头巾。生孩子以后,又改戴宽大的白布披巾,从头至腰、胸都能遮盖住,只露出脸面。这种披巾,年轻人用的可绣花纹;年纪大的则用无花纹披巾。

  皮靴、套鞋,男女都穿用,都用皮制,但在套装外面还要用蓝色等色布缝制美丽的图案,男女套鞋都是如此。

哈萨克族妇女的头饰

  哈萨克妇女的头饰也和她们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她们的头饰和服装是按年龄进行选择的。大姑娘主要戴吾克缕塔合亚帽、表尔克帽和方头巾,这些头上的装饰品,大都五颜六色,绣有美丽的图案,为姑娘们增添了几分姿色。“吾克缕塔合亚”是用红、绿、黑色绒布做成的圆斗形的帽子,顶端用金丝绒线绣花,还用珠子镶成美丽的图案,并插上一撮猫头鹰的羽毛;“表尔克”也是一种用布、绸和水獭皮制作的圆帽子,装饰较为华丽,除了帽顶插有猫头鹰的羽毛外,还用珠子、玛瑙装饰,看上去耀眼夺目。

  如果不是逢年过节和出门,姑娘们在家里只包“方头巾”。头巾的四角,也用绒线绣有各种艳丽的图案。最漂亮的头巾上装饰算姑娘出嫁时戴的一种尖顶帽——“纱吾克烈”,帽里用毡,外面用布、条绒或绸缎,上面绣有花的图案,并用闪闪发光的金银珠宝装饰,帽子的正方前沿还吊有串珠在脸前,婚后一之内都要戴这帽子,一年之后才能换花头巾。妇女生了孩子和中年妇女则戴一种叫“克依米赛克”的头巾,这种头巾用的布大而宽,可遮住头、肩和腰部,直达臀部以下。戴上以后,只露出眼睛、嘴巴和鼻子,其他地方则遮得严严实实。年长得妇女戴的“克依米赛克”,没有花纹和图案,年纪较轻的戴的,则在胸前、头顶上都绣有图案和花纹。这种头上的装饰,很容易分辨出中年和老年妇女。

  小姑娘们戴的则是一种小花帽,多是红色和紫红色,帽的顶端镶嵌有珠宝。玛瑙之类的装饰,同时也插有猫头鹰的羽毛。猫头鹰的羽毛被哈萨克人看作吉祥之物,同时也象征勇敢和坚定。所以在姑娘出嫁之前,头饰上都插有猫头鹰羽毛。

文化

  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在哈萨克族的游牧、迁徙过程中吸收周围民族的文化内容,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特别是中亚和新疆南部地区的绿洲农业文化、来自西北方向的俄罗斯文化、乌克兰文化、塔塔尔文化以及相当重要的中原汉文化和中国北方满——通古斯文化都对哈萨克文化的发展有影响。

  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文学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后者的地位十分重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长诗、爱情长诗、民歌、谚语等,其中尤以长诗所占地位突出。据统计、哈萨克族约有200多部长诗,代表作如《英雄塔尔根》、《阿勒帕米斯》等。史诗有《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等。哈萨克族工艺美术丰富多采。妇女会制作毡房、各种毡制品、毛制品和服饰。不少男子会制作木器、铁器和骨器。用金银、玉石制作的各种装饰品造型艺术水平较高。哈萨克族爱好音乐,能歌善舞。民间乐器有“冬不拉”。

  哈萨克族文学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歌、小说、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充满着浓厚的草原风味,豪放、开朗。对唱形式很受欢迎。民间歌手叫“阿肯”,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族民间歌手大显才世的场所。哈萨克族的音乐曲调流畅,节奏鲜明。乐器有冬不拉、斯不斯格和库布兹等。哈萨克舞蹈或轻盈欢快,或刚健苍劲,充满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挤奶舞”、“制毡舞”和“剪毛舞”的动人旋律和优美舞姿,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六十二阔恩尔》

  《六十二阔恩尔》是沉积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瑰宝,它的形成过程历史久远。根据现代学者对《六十二阔恩尔》的研究,认为《六十二阔恩尔》的形成与发展,从哈萨克族音乐发展史来看,是与“奎依”的发展一脉相承的。

  哈萨克族人将器乐曲统称为“奎依”,由各种乐器演奏出来的乐曲,分别冠以乐器的名称,如“冬不拉奎依”、“斯布孜额奎依”、“库布孜奎依”。据哈萨克斯坦2000年阿拉木图版教科书《哈萨克族乐曲史》介绍,称为哈萨克族人先祖的古塞人创造了各种乐器,斯布孜额(胡笳)是塞人最早使用的乐器。塞人还使用过两根弦的弹拨乐器和库布孜一类的拉奏乐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的《星绕》(深渊)、《阿克鹘》(白天鹅)等乐曲就产生在塞人时期。

  从古塞人到乌孙(汉代)之前的乐曲是哈萨克族“奎依”艺术的早期形态。这一时期仅有斯布孜额等简单的乐器,演奏一些短曲,出现了像霍孜库尔仆西、沙依玛克等有乐曲在哈萨克族民间传承至今的音乐家。他们用斯布孜额、库布孜及两根弦弹奏的乐器进行演奏,把没有唱词、仅用乐器演奏的乐曲称为“可克”。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奎依”除《星绕》、《阿克鹘》外,还有《沙尔乌曾》(黄河)、《凯鄂斯》(商量)、《博孜艾依格尔》(灰公马)、《其巴尔阿特》(花斑马)等。

阿肯弹唱会

哈萨克阿肯弹唱表演

  哈萨克族民间有许多歌手,人们称之为“阿肯”。这些“阿肯”不仅能演唱民歌,而且能熟悉地演奏冬不拉乐器。“阿肯弹唱会”就是哈萨克族民间艺术的大聚会,每年气候温和、绿草如茵的夏、秋时节都要在哈萨克草原上举行。牧民们在牧场上预先搭起许多漂亮的毡房,以供宾客住宿。参加者都是从各地选派出来的著名阿肯,有宝刀不老的老艺人,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歌手。这样的弹唱会实际上是一年一度哈萨克牧民用诗歌进行哲理辩论和才智较量的活动,同时又是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场所。弹唱会的时间短则七八天,长达十天半月,一般由对唱进行的实际情况而定。参加者有上百人乃至千人以上,有的牧民甚至从百里以外翻山越岭而来。弹唱会上,阿肯们的表演形式以对唱为主。表演者即兴编词,自弹自唱,一问一答,以答词切题、准确无误、口齿伶俐、含蓄多趣为优胜。对唱的形式和名目也很多,一般常见的有民谣对唱,多在小伙子和姑娘之间进行。对唱时双方可以在民谣中加进一些诙谐、幽默的言词,以抒胸怀,可表达爱慕之情。还有一种对唱是长歌对唱和短歌对唱,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谜语对唱、比喻对唱、教对唱、告别对唱及赞颂对唱等,可取历史题材,也可歌唱现实;可猜谜语考智力,也可表达爱情;可相互戏谑,也可赞扬或讽刺。当阿肯唱出了风趣或智慧的歌词时,旁边的人会不断高声喊叫助兴,形成十分热闹的场面。对唱虽有时间限制,但必须在双方唇枪舌战中难住对方时,才在欢笑声中结束。阿肯对唱的胜负,一般以听众的赞许为标准。败者要给胜者赠送毛巾或手帕。获胜的阿肯声誉顿增,听众往往把他与弛骋疆场、屡建功勋的英雄相提并论,但也把败者当作久经沙场的战将,绝不轻视。

阿依特斯

  阿依特斯是在哈萨克族曲艺音乐中最为传统的典型代表。阿依特斯是一种竞技式的对唱表演,没有固定的唱词、曲牌和唱腔,为即兴创作,既富有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其内容广泛,主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部落斗争、伦理是非、妇女要求平等自由,歌颂故土山川、纯真的爱情、家乡的富饶美丽、风俗习惯或传授技艺、赞美优秀人物等。阿依特斯的发展经历了数个世纪的艰苦磨难。中世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区的文化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受到外国的侵略,社会动荡不安,新疆哈萨克族的文化艺术也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阿依特斯未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20世纪初,受当时革命文艺思想的影响,阿依特斯在题材的创新、音乐风格的新颖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如在新三民主义的影响下增加了反帝、反封建和宣传科学、民主的内容。近年来,自治州积极对阿依特斯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艺术史的研究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民间舞蹈

  哈萨克古老的民间舞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与他们长期游牧生活密不可分,是一种抒情的肢体语言,当我们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就会体会到民间舞深层的内涵,同时会为他们感到自豪。

  哈萨克民间舞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口传身教,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舞者理解的不同,肢体语言各不相同,思想及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古老的民间舞背后都有一段传奇而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都带有一种孤独、奔放、或者凄凉之感,根据舞者的各种动作较准确的表现他的思想,如《黑走马》讲述了哈萨克马矫健的体态,在很早以前,哈萨克人和蒙古人发生一场争夺草场的战争,结果蒙古人战胜了哈萨克人,并把他们的马抢走,哈萨克牧民很悲愤,但哈萨克牧人与黑走马在长期的生活中产生了一种默契之情,黑走马能够听懂牧人的笛声,于是牧民站在高山上吹起了哈萨克特有的一种乐器斯布孜(和笛子类同),当黑走马听到笛声后立即竖起马鬃,长嘶一声,向马群方向奔去,将被抢走的马全部带回哈萨克部落,避免了一场战争。于是哈萨克人创作了《黑走马》曲,随后又以舞蹈的形式流传下来。

  模拟式舞蹈流传较为广泛,大多数老人都能表演,如《黑走马》、《走熊舞》、《鸭子舞》、《挤奶舞》等,它们都是通过模拟动物或劳动的某一个精彩动作,将他们连接在一起,形成舞蹈语言,哈萨克老人也经常手持工具进行舞蹈,如《大鹰舞》、《熊舞》、等,在表演《大鹰舞》时表演者反穿羊皮大衣,一手包在大衣内,一手从羊毛袖中伸出,表演大鹰的觅食、伸颈、等动作,都非常优美动人。 哈萨克族独舞《我心爱的冬不拉》

马奶酒舞

哈萨克马奶酒舞

  巴里坤是一个盛产名马的地方,从汉唐一直到清代,都以养马而著称,巴里坤马伊犁马焉耆马并称为西域三大名马。马不但是生产工具,而且是一种珍贵饮料——马奶的来源,马奶也就成为民间舞蹈创作的素材。挤奶、酿奶、饮奶就成为马奶酒舞民间舞蹈的基本形式。马奶酒舞步多以传统的哈萨克“维那”即普通舞步为基础,模仿捉马、拴马、挤奶、酿酒、斟酒等动作,尤其要作出保护酒碗而不被洒泼的惊险动作为最精彩,比如顶碗、肩碗、肘碗等,其伴奏的乐器有冬不拉、库不孜等,其伴奏的乐曲有传统的《黑走马曲》、《红鬃马曲》。马奶酒舞以其独特形式,生动地反映哈萨克人民的生活情状和精神风貌,舞蹈通过形象的动态模拟来表达人的情感,在捉马、拴马、挤奶、酿酒、斟酒的情态中寄寓人的情感与愿望,反映了哈萨克族人自古以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传统,从中让我们间接地了解了哈萨克族的生产历史、生活风俗等,也为我们研究哈萨克族传统舞蹈艺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冬不拉

  哈萨克族能歌善舞。每逢节庆和各种喜庆的日子,哈萨克族男女老少在冬不拉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尽情欢唱。对于唱歌,哈萨克民间有句俗话:“歌声伴你躺进摇篮,歌声送你离开人间。”按当地风俗,婴儿一降生,男女青年便会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地轮流唱三昼夜的“希里德哈娜”,以示祝福。此后,婚礼、节日、聚会直到葬礼,都无一不伴有歌声。可以说,哈萨克人的一生都是在歌海中度过的。冬不拉是一种双弦弹拨乐器,琴杆及背板用一块完整的红柳木或松木挖制,面用另一块红柳木或松木制成,音箱有圆底、平底和尖底几种。冬不拉的表现力极为丰富,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弹奏草原上淙淙的泉流、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呜咽的驼吼和骏马奔驰的蹄声,并能完美地表达哈萨克族人民愉快的劳动和对新生活的热爱。

  此外,诗歌在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已挖掘、整理的长诗就有200多部。其中《阔孜库尔帕西与巴颜苏鲁》是哈萨克文学遗产中最优秀、最有文学价值的爱情长诗。这部产生于公元8至10世纪的作品,不仅在哈萨克族人民中间广为流传,而且还流传到了中亚西亚一带。

调驯猎鹰

  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既是畜牧业的行家,也是捕猎能手。他们传统的捕猎武器,除猎狗外,主要是猎鹰。每当冬季出猎,剽悍的哈萨克猎手,身跨天山骏马,手托凶猛的猎鹰,在猎犬的前呼后拥下,放马奔驰于山林草原上,每次行猎,必会有所收获。而所得之物,不论是黄羊、狐狸,还是野鸡、野兔,都要归功于灵巧勇猛的猎鹰。

  鹰,是一种猛禽,让它听从猎手的指挥,必须有一套驯服的办法。牧民们用网、套等工具将山鹰捕获后,首先要做一皮面罩蒙住鹰头,使它看不见东西,然后把它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木棍上,来回扯动这根吊着的木棍,使鹰无法稳定地站立。就这样连续数昼夜,鹰被弄得神魂颠倒,精疲力竭而摔倒在地。这时,要往鹰头上浇凉水,使其苏醒,然后给它饮点盐水或茶水,但不喂食物。约半月之后,鹰逐渐得以驯化,再开始喂食。喂食也有一套方法,驯鹰人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让鹰前来啄食,饥饿许久的猎鹰,见了肉便不顾一切地扑过来,驯鹰人则一次次把距离拉远,而且每次都不给吃饱。这样反复进行,直到鹰能飞起来,啄到驯鹰人手臂上的肉为止。至此,室内调驯结束,再到室外。室外调驯,要先把鹰尾的1 6 根羽毛用线缝起来,让它无法高飞,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用拴在草地上的活兔或捆着肉的狐狸皮作猎物,让它由空中俯冲叼食。这样驯练一段时间,再拆去尾部的线,但要在腿上拴一根长绳,像放风筝似地让它去捕获猎物,待熟练后,可将手中的绳子松开,但不能取掉。因为它一旦要飞跑,绳子还吊在空中,猎手骑马容易追到。正式放鹰捕猎时,鹰食适中,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捕猎功能。

哈萨克叼羊

哈萨克叼羊

  叼羊,是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经常举行的一种群众性传统娱乐活动。它在激烈的竞技中,充满着惊险与欢乐,场面壮观且极富民族特色。开始时,主持人首先祈祷,参加者向主持人祝福。接着,主持人献上一只两岁左右的割去头蹄,扎紧食道的山羊,放在草地上。宣布比赛开始,参加者纵马蜂涌而上,马快者抢先一步把羊俯身抬起,或夹在蹬带下,或驮于马背上,不择道路地狂奔。其他骑手紧追不舍,飞马上前争夺。通常约有数十骑,多者上百骑围成一团,左拥右挤,往来奔驰。为了取胜,大都结成十人左右一伙,商量好去向,并作出冲群夺羊、掩护、驮遁、追赶和阻挡等分工。如果遇到婚礼等喜庆吉日,叼羊场面更为激烈风趣。从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直到日落,争夺者时聚时散,时驰时停,最后将羊扔在规定地点的骑手为胜利者,受到人们的称赞,夺得的羔羊,煮熟后由亲友共享,称作吃“幸福肉”。

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一种马背上的娱乐游戏,大多在喜庆节日时举行。届时,在一片平坦宽阔的草原上,聚集着欢乐、围观的人群。参加姑娘追的一对青年男女,骑马并辔,向前方二三百米处的指定地点进发。一路上,男方可以向女方任意开玩笑,说戏谑的俏皮话,也可以尽情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姑娘不能有任何表示,即使羞得红了脸,也要默默地倾听。当走到指定地点,就要返回时,男青年要机敏地首先拍马疾奔,姑娘随之纵马穷追,一边追,一边用皮鞭抽打那位顽皮的小伙子,而男青年照例不得还手。于是,草原上就展现了小伙子拼命跑,姑娘拼命追的风趣动人场面。在场的观众,有的为姑娘叫好、助威,有的为小伙子呐喊加油。一时间,掌声、欢呼声、哄笑声响彻草原。当然,在追逐中,如果姑娘喜欢这位青年,那么鞭子只是在他的头顶上虚幌或轻打而已。这种游戏一般要持续数个小时。小伙子可以轮流邀请姑娘们参加,直到大家尽兴为止。

  如今,姑娘追已不仅仅是未婚青年男女的活动,已婚青年和成年人也都可以参加。其他民族的客人遇到机会,也可以一显身手,不过,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骑术,同时还要向姑娘讲好,到时候一定要鞭下留情。

风俗习惯

哈萨克婚俗

  在过去,哈萨克人的婚姻大多数是由父母包办的,属明显的买卖婚姻。缔结婚姻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财礼的多少,在过去的哈萨克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美丽的姑娘值八十匹骏马,一个人生下几个女儿,就可以成为一个大巴依(即大地主、大富豪)”。如今,这种不良的习俗和观念已有了很大转变。现在哈萨克人的结婚择偶仍然十分讲究门当户对。另外,男方家庭还特别注意女方的母亲,他们有句谚语:“母亲是女儿的影子,母亲好,女儿也一定错不了。”按照哈萨克的习俗约定,同一部落特别是七代以内的近亲不能通婚。哈萨克族的结婚仪式十分隆重,结婚前都要举行一系列走访和喜庆娱乐活动,他们对氏族部落内的任何一家婚事都象自家办喜事一样热情参与、欢乐与共。

  定婚仪式 哈萨克族的婚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男女方订亲以后,男方要给女方扎“持特”(三角巾、方巾)或戴“乌克”(猫头鹰羽毛),举行订婚仪式,选择吉日交送聘礼时,女婿方可正式登女方家的门,订婚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女方的父母在这天要给女婿吃羊胸部肉,以表示双方已正式订亲。附近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可以跟女婿打闹玩耍,如把女婿投到水池里或泼水,或者将衣服缀缝到花毡上,让女婿出丑等。订婚后,男方就可公开去女方家。      娶亲仪式 婚礼这天,男女双方以及双方的歌手都要唱许多约定俗成的婚礼歌。其中新娘在最后离开父母家人时,要唱与父母亲人的哭别歌。姑娘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娘家还要给姑娘送一份厚礼,有条件的一般要送100只羊,15匹马。条件差的也要尽力而为,有所表示。哈萨克族结婚后的男女在日常生产、生活上的分工是十分明确的,属于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婚礼一般分为两个步骤举行,即女方家送亲礼和婆家迎亲礼。大部分仪式均按照伊斯兰教的教规举行,也掺杂一些本民族长期形成的古老习俗。      典礼仪式 举行结婚典礼时,新娘由伴娘陪同进入父母毡房,举行“拜火”仪式,即由两个妇女将新娘搀扶在火堆前,一个妇女伸出双手在火焰上烤烤,在自己脸上虚擦几下,再伸进新娘的面纱里,在新娘的脸上擦几下。这时。来参加婚礼的女人们都祝颂“新婚幸福”、“让祖先的灵魂保佑新娘”等吉利的贺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萨克族的婚姻风俗和习惯均有所改进。哈萨克家庭里男女平等,妇女享受着平等自由的权利,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自己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一些带有封建色彩的习俗在逐步克服。

哈萨克婴儿出生的礼俗

  哈萨克妇女怀了孕,是全家人的喜事,说明人丁兴旺,对孕妇安全十分注意,骑马不能快跑,腰上要系好宽布腰带,上下马要轻轻地扶上扶下,不背柴禾,不出大力,以保护胎儿正常发育。婴儿月份大了,男人要在地上睡,以避房事。怀孕期忌食骆驼肉和兔子肉,因为骆驼和兔子上嘴唇是豁的,怕生豁嘴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普及,以及人们对非科学的生活习俗识别能力的提高,现在有些孕妇冬季也吃骆驼肉。

  旧时哈萨克生孩子的方法是:孕妇肚子痛,男人就要请阿吾勒有经验的三四个妇女来助产。助产的妇女将房子中间绷紧一道毛绳,让孕妇脱了裤子,趴在紧绷的毛绳上。3个助产的妇女分工配合,造成紧张的气氛,促进孕妇平安快生。助产妇女中的一个尽快取下房墙挂的产妇男人的镇银的腰带和铜丝马鞭,哈语沙拉拉康木齐,分别搭在产妇的双肩上。一是意味着男人在身边给产妇壮胆;二人合力生下孩子;二是铜丝马鞭可以驱邪逐鬼,保佑孕妇平安。助产妇女中的另一个手执宰羊刀,在盛满奶子的大锅边上急促地来回磨铛,发出喳儿喳儿的金属磨擦声,准备割断婴儿脐带,造成紧张的气氛;第三个妇女提着捣麦子的木臼上的木锤,在毡房外用劲在地上捣,发出咚咚的响声,沿毡房转着捣,搞一下喊一声:“生了吗?”里面人回答:“生了”。

  在孩子降生前,一个劲地捣着喊着,婴儿降生,拿刀子的妇女要将婴儿的脐带割断绑扎好,这个妇女就是婴儿的第二个妈妈,哈语肯得克阿巴,哈萨克很尊重割脐带的妈妈。当婴儿降生后,产妇的衣包不下来,拿棒槌的妇女继续在地上捣,捣一下喊一声:“下来了吗?”哈语“吐斯得吆?”房内众答:“吐斯得”,即下来了。衣包下来后产妇围坐在烧过的牛粪灰上,以止血或清除流血。衣包哈语叫“卡勒布”,拿到室外,选择干净地方,挖一圆坑,稍大一点,意思是孩子吃得多,长得快。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门宣传科学的接生方法,旧式接生法已被取缔。  

  哈萨克人把生小孩视为阿吾勒的喜事,婴儿出生后要举行齐勒大汗库再头仪式,要宰哈勒加羊(为产妇宰的羊)。青年男女要来为产妇和婴儿祝福,要唱《齐勒大汗库再头》即《出生歌》,祝福母子平安健康,人丁兴旺。一般《齐勒大汗库再头》要连续唱3个晚上,主人要宰羊款待来客和产妇。在《齐勒大汗库再头》晚会上,阿吾勒的中老年能参加晚会的也都分批来到产妇家,看望大人小孩,必须赠送礼物,钱、物都行。

  哈萨克民间有这样的俗语:“要看要看,礼物送上。”哈语为:“考勒考勒考勒木得克拜勒。”以表恭喜祝福之意。齐勒大汗托雨吃肉有讲究,吃羊脖子肉,不准用刀子,双手端着羊脖子肉,用嘴啃着吃,吃完了肉要把脖子骨放在毡房的最高处,过上一段时间才能扔出去。禁用刀子削肉或将脖子骨拆断,怕孩子得软脖子病。

建筑

哈萨克族毡房

  哈萨克族的住房主要分二类:一类是春、夏、秋住的毡房;另一类是冬天住的土房或木房。毡房是适合于春、夏、秋季游牧转场时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特点是携带方便,易于搭卸。

  毡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栅栏一般可分两种:一种是宽眼栅栏,称为“风眼”,这种栅栏轻便,但经不起风吹;另一种是窄眼栅栏,也称“网眼”,虽然较笨重,但轻得起风吹雨打。栅栏分作若干块,可以自由拼合。一般牧民居住的毡房是用四块或六块栅栏拼接起来的,达官贵人和巴依则用八块至十块栅栏搭成大毡房。

  毡房上半部的穹形是由几十根撑杆搭骨架。撑杆是下部弯曲、上部笔直的小木杆。当把栅栏拼合绑扎成圆形围墙后,把撑杆的下端绑扎在栅栏的上端,撑杆顶端插入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形圈顶眼内,形成穹形。圆形圈顶既是毡房的屋顶,又是天窗。

  毡房屋架搭好之后,栅栏围墙外围上一圈五颜六色的、用毛线编织成的芨芨草帘,然后再外围围毡。撑杆上围盖篷毡,天窗上盖顶毡。天窗的作用是通风透光,排除屋内炊烟等。天窗盖是活动的,白天打开,晚上或刮风下雨,下雪时盖上。围毡、逢毡和顶毡都是用羊毛擀制成的,边上系有连结固定的绳索。

  毡房门高约一点五米,宽零点八米。房门是雕刻着花纹的双扇木板门,哈萨克语称“斯克尔莱乌克”。毡房门外挂有用芨芨草编织的夹有一层花毡的门帘。毡房中间安放做饭的火炉(有的是铁炉)。毡房上半部铺有一块大地毯,靠地毯的栅栏围墙上挂着绣有各种花卉和飞禽走兽的帷帘。地毯上面的撑杆上也挂有帷帘。地毯上白天是吃饭和接人待客的地方,晚上铺上被褥作为床铺。毡房正上方紧挨栅栏围墙处放有垫桌,上面陈放木箱,木箱上面再叠放被褥。

  哈萨克牧民从11月至来年的4月住在冬牧场,冬牧场的房屋一般建在避风雪的河谷或山谷之中。冬牧场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土坯、石块或木头构筑的房子里。林区一般用木头构筑而成,其他地方多用土坯或石块砌墙盖房。房屋外形是四方平顶。屋内有铁皮炉子或土砌炉灶。

传统节日

  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诺鲁孜”节,时间在旧历正月,过节的那一天,互相祝贺,有如汉族的春节是送旧迎新的节日。每逢节日喜庆时都举行传统的刁羊、赛马和姑娘追等游戏。哈萨克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有些牧民仍保留着萨满教的残余。

纳吾鲁孜节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每一年农历春分日,昼夜长短一样,这一天便为“纳吾鲁孜”节。节日这天,每家每户都用小米、麦子、大米、奶疙瘩和肉等混合起来做成“纳吾鲁孜饭”。节日期间以这种饭为主,除了自己吃,还用来招待拜年的客人。纳吾鲁孜节还有一种专门的节日歌,它有固定的曲调,歌词由各人自编。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户,吃“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彼此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平安,牛羊满山,庄稼丰收。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