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家遗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喇家遗址——图为约4000年前突发地震惨烈场面遗存,母亲怀抱孩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喇家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重点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与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隔黄河相邻。这座因地震和黄河洪水毁灭的史前遗址,是2002年中国公布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100处重点遗址保护项目。

  喇家遗址主要为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巨大聚落,抑或是一个遥远的城邦古国,它十分难得地保留了史前古地震、古洪水等多重灾变遗迹,揭示出了四千多年前因地震、洪水接踵而至把“喇家村落”彻底摧毁的过程,直观地再现了齐家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在2000年发掘中,发现了多组非正常死亡的人类遗骸,多以成年女性和幼儿为主,同时出土的陶器、铜器、骨器、石制品、玉器等器物种类较多,且出土了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大的石磬。黄河磬王,是喇家遗址最惊人的发现。它长91厘米,宽61厘米,厚4厘米,呈长方形,有琢制的穿孔以便于悬挂,边缘有象征性的刃部。是仿制同时代长方形石刀的形状制成,与传统所见的弓背形、曲尺形磬不同。按照喇家遗址的发掘来看,石磬的形状应当与生产工具相关,脱胎于齐家文化的石刀。石磬的另一个令人激动的新发现是它的构形符号——黄金律,说明齐家文化居民制造石器时已有充分的美感,石磬的造型与大小并不是随心所欲确定的。此磬形体巨大,制作精致,根据金文和古籍记述,依照商例称为“特磬”,它是王室和诸候专用的重器。特制巨形磬是社会高层使用的礼乐器,是至高无上的权威的象征。专家以此推断,喇家遗址曾居住过当时社会的王公贵族,已具有相当高的社会政治结构,表明这里可能是当时社会的权力中心或重要的城堡。这里保留了地震、黄河大洪水及山洪袭击的多重灾难遗迹,是极为难得的史前灾难遗址,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城”。

历年考古发现

  喇家遗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古遗址群考古研究”课题的发掘项目,自1999至2007年历经9年的发掘,取得许多突破性的新发现。历年来的重要发现主要有:

  • 1999年
    • 开始试掘,发现了宽大壕沟和1号房址(F1),发现了玉器;发现残存的马家窑文化灰坑,出土不少彩陶片。
  • 2000年
    • 正式发掘,发现3号、4号、7号房址(F3、F4、F7),清理许多人骨,首次揭示出史前灾难现场;再次发现了壕沟,喇家遗址可能是拥有宽大环壕的大型史前聚落。
    • 多学科考察研究,发现黄河大洪水证据。
  • 2001年
    • 发掘10号房址(F10),再揭灾难现场并在发掘中获得灾难发生的地层叠压关系。
    • 新发现小广场和广场上的奠基坑、杀祭坑、埋藏坑等遗迹。
    • 发现保存较完整的15号房址(F15),证实窑洞式建筑,推断喇家遗址房址以窑洞为主。
    • 新发现确认房址内的壁炉并判断可能是食物烤炉。
    • 多学科考察研究,发现地震灾害的证据,初步解开喇家遗址灾难之谜。
  • 2002年
    • 扩大发掘小广场,发现广场上的地面建筑,保留清晰排列的柱洞,其中一座为9个柱洞,推测为“干栏式”建筑,是史前北方黄土地带首次发现。
    • 另一座地面建筑有12个柱洞,散布许多各类遗物;发现一倒扣陶碗里保留面条状遗存,后经科学鉴定,确认为世界最早的面条实物。
    • 新发现广场上的土台及祭祀性质的墓葬。
  • 2003年
    • 继续扩大发掘土台,确认土台为人工堆筑的祭坛;祭坛顶上发现高规格墓葬,随葬较多玉器。
  • 2004年
    • 开始发掘遗址西区,西北角台地上发现窑洞式建筑群;又发现地震灾难中的人骨;再发现砂脉和喷砂,进一步证实地震现象;表明东、西两区遗存相同。
  • 2005年
    • 西区扩大发掘,发现窑洞式建筑新格局;新发现窖穴坑,出土许多窖藏文物。
    • 开始试探发掘遗址北区(上喇家台地),同样发现齐家文化灾难遗迹。
    • 在北区新发现辛店文化墓葬群。
  • 2006年
    • 继续北区发掘,尝试性探寻被洪水地层覆盖的疑似史前旱作农业耕地,是考古学首次对这种遗迹的试探性发掘,取得初步进展和一些初步认识。
  • 2007年
    • 继续北区发掘,新发现一批齐家文化儿童墓葬,判断为祭祀性墓葬;发现土块垒砌的土墙,怀疑可能是又一座土台的遗迹。
    • 发现齐家文化房址打破洪水红土堆积,表明洪水现象较之前认识的更复杂,提出多学科研究新问题和新资料。
    • 获得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及辛店文化较完整的地层堆积,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专项,大规模采样,拟作系列样品的年代测定,提高喇家遗址年代学的精确性。

  至2007年止,喇家遗址发掘暂告一段落。然后整理考古资料,编写出版考古发掘报告。今后仍将继续考古发掘,以配合遗址保护和展开课题研究。如何保护好喇家遗址,是面临的更严峻任务。

重要发现简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喇家遗址——喇家遗址博物馆,现代雕塑完美诠释了母爱的主题

  喇家遗址许多考古发现,都是此前齐家文化没有过的。这些新发现不仅是突破,也彰显了文化发展高度和文明化的进程。这里把喇家遗址一些重要发现分别作一简单介绍。

  1.灾难现场 广义的灾难现场,喇家遗址有很多。狭义的灾难现场,特指埋藏了灾难死亡人骨的房址。目前考古发现的有灾难死亡人骨的房址共5座,占已发现同时期房址的约五分之一。它们是F3、F4、F7、F10、F23,共清理出25个人的尸骨。其中F23位于遗址西区,是一个男人保护一个小孩,整个人骨姿势扭曲异常,而最奇特的是这个小孩嘴上还叼着饮水的小陶杯。

  另外的4座保留人骨的房址,就是我们现在这个陈列馆里展览的现场。您一定感受到了灾难场景那强烈的震撼力。发生灾难的瞬间,他们有爱,处处充满着人性的光辉。请各位留意观察他们的异常人骨姿势及相互间的举动,去感触四千年前先民在大地震中表现出的人间情怀。

  2.壕沟 1999年试掘中的发现,在村庄中偏南的一个晒场上发掘出了清晰的壕沟遗迹。尔后2000年发掘本馆的房址时,又在北边发现壕沟的另一段。2001年发掘小广场,在解剖广场硬面时,其下有类似壕沟的堆积,为保留广场地面,没有追踪扩大发掘,此段壕沟未被确定。

  在对遗址进行的大面积钻探中,钻探效果并不好,所以,也没有获得钻探资料把壕沟延伸连接起来。壕沟究竟是怎样形成环壕,至今还是没有解决的问题。考古学家正在试验使用科技物探方法来寻求解决。

  目前所知,壕沟宽约10余米,深达3~4米,底部发现有淤泥和水淤痕迹。并且在遗址后期,壕沟废弃不再使用了,沟中堆填了大量齐家文化的堆积物,说明壕沟属于遗址的前期。由此反映喇家遗址有一个发展的变化过程,可能从血缘社会在向地缘社会发展。

  3.窑洞及建筑格局 喇家遗址已发掘清理30余座房址,大多数只保留了房址下面部分,上部结构基本不存。过去常认为是半地穴房址。但喇家遗址幸运发现了保存相对较好的房址,如F15,保存高度可达2.5米,直观就可判断当属窑洞。据此推测其他房址可能都类似窑洞式建筑。

  窑洞建筑必有一定地形的布局方式。在喇家遗址就发现了至少两种窑洞建筑格局:在遗址东区,现在本馆保存的这些房址,呈东西向一排,位于台地北侧边缘,门道均朝北;另有台地西南侧缘的4座房址,呈南北一排,门道皆向西(包括保存好的F15)。这两排房址利用黄土断崖开凿窑洞,房址都背向中心位置,有独特的聚落形态特征和规律。

  另一格局是在遗址西区,是天井式或沟槽式窑洞布局。可能不同区域间有不同的格局,或是依地形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建筑格局。

  4.壁炉 喇家遗址房址中发现较多的壁炉,并与火塘同时使用。发现壁炉的房址约在保存较好的房址中超过了一半的数量,还有散落的残毁壁炉的石构件随处可见。表明壁炉在喇家遗址是较普遍的现象。

  这些壁炉依墙壁或墙角而建,使用石板将炉体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面为使用空间,即烘烤室,石板面都较干净平整。石板下面是烧火空间,即炉膛。石板下被火烧成黑色,集满烟炱。炉膛堆积着烧灰,有硬结,有的支着大砾石。从壁炉构造看,它应是一种壁式烤炉。

  中国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火塘或灶坑。一般在房址中间呈平面结构,这是从旧石器时代火堆发展而来,一直延续到很晚的时代,现在有的民族还有这个传统。壁炉则可能是西方文化传统,反映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5.小广场 位于遗址东南台地(第Ⅴ区)中间,揭露面积近百平方米,估计范围还要更大些。广场的硬土地面,系人工踩踏而成,又遭地震破坏,有褶皱和起伏断裂。在广场上还清理出来有奠基坑、杀祭坑、埋藏坑及两座地面建筑。

  广场的北边,发现人工的土台祭坛,顶上有高规格墓葬。祭坛低处发现一些祭祀或陪葬的墓葬。让人不解的是,该广场在遗址的东南边缘,而不是中心位置。一般认为广场是聚落的中心。故推测它只是小区域的小广场,为次中心。喇家遗址中心位置或许还有待发现的中心广场。

  6.特殊地面建筑(F20-F21) 两座地面建筑在小广场东南角,非窑洞式房屋说明建筑形式上有显著区别。两个地面建筑相距约2米,门不详。均正方向,柱洞排列有序,直径约20厘米,深约40厘米。

  20号房址有3排12个柱洞,地面散布有大量的遗物,有石器、骨器、陶器、漆器痕迹等。外侧还有一储物大窖穴。发现的面条就出土在这个房址的地面上。

  21号房址,有3排9个柱洞,没有硬面和活动痕迹,也没有遗物,故推测是干栏式高台建筑,是特殊的重要建筑,有专家认为可能是“社”或“明堂”类礼仪性建筑遗迹。

  7.祭坛和高等级墓葬 小广场北面还发现有高于广场2米左右的人工土台。利用了黄土高地,再经人工堆筑而成。顶部以下缓坡延伸,坡面上有灰坑,有的堆积大量灰烬,有的堆积许多石头;土台硬面有的被烧烤过,可能与祭祀相关。

  土台顶部中间有座特殊墓葬(M17),墓口呈“回”字形双重开口,下面是长方形竖穴土坑,正北方向,长2.3、宽0.7、深1.5米;上面的套口接近方形,南北长2.8、宽2.5、深0.4米。填土为红土与黄土相叠,填土中有规律地放置玉器或玉料。

  墓主为男性,45~50岁,有木棺,头向北,仰身直肢。身上随葬玉器,有玉璧2、玉管2、玉环1、玉纺轮(小璧)1件,均堆置在头颈部,足端另有玉凿1件。全墓共出土15件玉器和1件猪下颌骨,没有其他随葬品。墓葬考究,规格高,较多玉器,身份明显特殊。可以认为这是学者们所称的“唯玉为葬”在齐家文化的实例。

  土台较低处曾发掘10余座墓葬,无明显分布规律,儿童小坑墓与成人土坑墓混在一起,还有用途不明的小坑。它们不是氏族公共墓地,而是祭祀性的墓葬或陪葬。

  土台上多层硬面说明经多次加工或修补,频繁使用。种种迹象显示,广场上的这个土台是祭祀活动的祭坛。有些祭祀的墓葬,就是广场仪式活动的一部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喇家遗址——一个倒扣的陶碗内,偶然保留下来的面条残余遗存

  8.面条 2002年冬,在地面房址F20一个倒扣的陶碗内,偶然保留下来的面条残余遗存,和考古学家有一个巧遇,既偶然意外又是某种必然。就在揭开陶碗这一点时间,他们看到了面条状的形态痕迹,惊异中,来不及等待思考,就马上拍摄了照片,然后迅速把陶碗放回连同碗内残存物一起包装好,带回考古队。它实际上很快就风化了。随后标本被带到北京。2005年,经科学分析鉴定,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成果在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一举轰动世界。这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面条。今后也不可能有更早的面条发现,因为这种保存和发现的几率几乎为零。

  喇家遗址面条保存下来极为偶然,得益于地震瞬间灾难和大洪水覆盖的特殊环境。残留痕迹发现也是多种机缘的巧合,哪个环节错过都不成。最关键还要寻求有效科技方法分析已风化的遗存,鉴定工作必须无懈可击,经得起国际科学界的挑剔和认可。

  鉴定结果是小米的面条,大量成分是粟,有少量的黍,还有一些营养调味或辅料成分(辅料成分的研究报告正待发表)。推测面条可能是用压制的方法,类似今天制作饸饹的办法。还没有发现相关的工具,待今后留意。有研究生模拟制作喇家遗址面条的实验考古学工作,也已获成功。

  受面条启发,喇家遗址或许还有我们无法想象的各种遗存埋藏地下,考古学家需认真对待,做好充分准备。

  9.大石磬和大玉刀 喇家村征集到一件曾出土于遗址北区的长方形大型石磬,长96、宽61、厚5厘米。音质极好,现存青海省博物馆。在2002年发掘祭坛土台坡前时,在喷砂堆积中出土了一件被折断一半的大玉刀,复原长约67厘米,厚仅0.4厘米,很精美,是难得的重器。这些可谓“王者之器”的代表,凸显了喇家遗址和齐家文化的特殊重要性。

喇家遗址考古成果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1.齐家文化认识的重大突破 喇家遗址发现的重要遗迹与高等级“王者之器”,都凸显它是官亭盆地区域齐家文化时期一处颇为重要的中心聚落。宽大壕沟、小广场与广场上的礼仪建筑、祭坛和高规格墓葬,以及较多玉器和漆器资料及重器的发现,反映喇家遗址的特别。诸多现象都是重新认识齐家文化的新突破,大大提升了齐家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发展高度。

  2.多学科研究的重要价值 喇家遗址灾难现象的发现,揭示了距今四千年前黄河上游地区的史前灾变事件,这是我国第一个经科学论证的史前灾难遗址,具有独一无二的研究价值。喇家遗址重要发现的科学意义,远远超越了考古学的学科界线,为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综合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对探讨四千年前的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关系等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3.黄河上游史前文明的新资料 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流,齐家文化是这个区域古文化发展一个极重要阶段。发掘表明,喇家遗址聚落经历了变化发展的过程,从前期使用壕沟的防御设施,到后期填平壕沟不再使用,这个转变意味着喇家聚落的演变,更有可能是官亭盆地聚落群的演变,是文明因素的变化。灾难事件反映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冲突,灾变对于处在关键历史阶段的人类社会,可产生深远影响,促使文明进程加速抑或转化。探索和揭示齐家文化的文明演进模式,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4.喇家遗址具有现实意义值得重视 史前灾难昭示世人,要警钟长鸣!在平静安宁的生活中不能忽视防灾减灾!面对大自然,不能不存敬畏之心,思考如何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要尊重自然,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喇家遗址灾难现场,用事实告诉人们:人都具有求生本能,人也拥有博爱天性。人间需要善良与真心的付出,而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让世界充满爱。

其他

F3、F4导览展板——灾难瞬间 大爱无疆

  您将看到,这是一个用骨骼铸就的弥漫着人间大爱的情景。

  2000年的春天,考古学家最先发掘出了这两座毗邻的房址。房里诸多人骨的出露,让专家们吃惊——遗骸姿式各异,表现奇特,惨不忍睹。一座房址里竟然有14具骨架!经过人骨性别年龄的初步鉴定,考古学家透过人骨残骸的仔细观察,写下了这样的手记:

  4号房址,一个母亲怀抱婴儿,蹲伏依靠在东墙下,头和身体紧紧护着孩子;房屋中间的火塘上方一个十五六七的少年小伙,他用还柔弱的身躯跨步举起双臂,似要把垮塌的房顶擎住,但他无力回天,反被压倒在了火塘上,双手还仍然高举。右前方一个大男孩,肢体被坍塌土块砸成了异常状态的姿势。 房屋西南角,三个大孩子扑向了墙边的成年女性身旁,而伏在最上面的是勇敢懂事的哥哥,他本来在墙角位置,相对安全,可他想用自己的身驱给他们保护。

  在西北角,惊吓中四个孩子的骨骸分布在一起。不知所措却也相互关照:墙边一个十来岁的大孩子,扑向前面的小孩,将他护住;一个小不点被压爬在地上,另一个小家伙挨着侧翻变形。房里年岁较大的一个爷爷身体蜷曲着和孩子们倒在一起,没来得及保护孩子,自己先陷入塌落土堆之下,头颅在凹坑中挣扎,似在呼喊小孩,头朝下形成了难解的怪异状态,头骨最后也脱离了身躯。

  在另一间3号房址东壁下,也是一个母亲,紧紧搂抱小孩,跪地仰望上天,似在乞老天留情;孩子在她臂弯里露出小脑瓜,尽管妈妈怀里给了他安宁,然而苍天无助,她们仍遭房倒屋塌的埋没。

  他(她)们都在这大灾难的瞬间,展现了人间大爱与人性至美,他们或出于本能,或是亲情和爱心使然。但都被无情灾害吞没,只留下让人动容的来自四千年前的感动——男孩勇敢,母爱伟大。我们看到的是黄河畔的悲壮惨剧,同时也是人间友爱的温情颂歌。

  后来对人骨的DNA测试分析和比对,结果竟出乎考古学家意料之外,被称怀抱小孩的母亲,她们并非母子关系。

  喇家遗址的出土人骨,全部采样做了DNA分析。如果保存情况良好,实验室提取到基因片段,将有可能获得一些重要信息。我们期待这些科学资料的最终公布。

  至今,对4号房址里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人聚集,虽有人骨年龄性别的判断和分析,但也还没有得到很完满的解答,有待进一步的继续研究。也欢迎您参与讨论。

F7、F10导览展板——灾显人性 人心向善

  这里向您展示的是另一个灾难场面。

  2000年的盛夏,一户村民在整地时发现了7号房址(F7),在门道挖出了成年男性的一些残骸,此处已经损坏,人骨状态已无法复原。考古学家随即发掘清理了7号房址。室内保存尚全,除了这个男人的另一只腿骨还留于室内,还有一个用身体保护孩子的女性,她的整个身体被压扁在地面,身体和臂弯下护着一个小孩;房中还有另一个可怜巴巴的孩子的遗骸。室内的后壁有一个大窖穴,存放着粮食;一条地裂缝由南向北穿过房址,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2001年又发掘了紧邻的F10,考古学家汲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对10号房址的清理,进行得缓慢而小心,发掘的每一步过程都做了详细记录。可以看到房址上部堆积,充填灌满了红色粘土层,这是大洪水侵入遗留的淤泥;红土下面就是黄土块的堆积,杂乱而且高低不平,反映了土崩坍塌的状态,黄土块堆积覆盖了房内地面;考古学家在地面还细致清理出一些遗物痕迹,有植物秸秆的堆放,也有编织物(竹编篮子)的清晰印痕。

  这个堆积地层,足以说明,房址先坍毁,堆积了黄土块,随后是洪水涌入,被淤泥充填灌满,也有泥浆向下渗入了还有堆积空隙的下层局部。进一步的研究说明,房址因地震而毁,人被砸压、被埋,在塌毁的堆积物还没有抚平填实的很短的时间,大洪水接踵而至,造成喇家遗址的灭顶之灾。一个充满生机的聚落从此覆没。

  F10西壁的黄土块堆积中,清理出两具女性人骨,看得出互相搀扶的状态。实际上应是3人,因为在年轻女性的腹部,还发现了胎儿的骨片,原来这是个孕妇,灾难也夺去了未出生宝宝的生命。

  您可以看到,生命最后的他(她)们,有着不同的姿式:求生、挣扎、关爱、救助,还有逃跑。您可以看到,那个在门口的不知姓名的男性——在灾难发生,一个大男人扔下孩子自己先跑掉,这无异于逃跑。虽然也是求生本能,但和那些奋力救助他人的相比,人们总是不能原谅。人们可以理解本能,而人们更赞誉爱心!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