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6行: 第6行:
 
[[文件:90381.jpg|right|thumb|280px|四川大学校旗]]
 
[[文件:90381.jpg|right|thumb|280px|四川大学校旗]]
 
[[文件:90381.jpg|right|thumb|280px|四川大学校旗]]
 
[[文件:90381.jpg|right|thumb|280px|四川大学校旗]]
 +
 +
  '''四川大学'''([[汉语拼音]]:Sichuan Daxue),简称“'''川大'''”,[[中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1896年,承“为国储才”之愿,清末重臣[[鹿传霖]]创建了四川大学前身之一的——'''四川中西学堂'''。四川大学的学科实力、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 概况 ==
 
== 概况 ==
第147行: 第149行:
 
  和神人,歌且舞,领袖群英吾与汝。
 
  和神人,歌且舞,领袖群英吾与汝。
  
 +
== 校领导 ==
  
 
+
*党委书记:杨泉明
 
+
*校长:谢和平
  
 
== 师资队伍 ==
 
== 师资队伍 ==

2014年4月13日 (日) 07:35的版本

四川大学校徽
四川大学校门(A区正门)
四川大学校旗
四川大学校旗
四川大学校旗
四川大学校旗

  四川大学汉语拼音:Sichuan Daxue),简称“川大”,中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1896年,承“为国储才”之愿,清末重臣鹿传霖创建了四川大学前身之一的——四川中西学堂。四川大学的学科实力、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概况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和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和毛英才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50余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评选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1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4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133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13年年底,有专任教师488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37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杰出教授”6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2人(含“青年项目”14人,“外专项目”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1人和讲座教授10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原A类),“973”首席科学家9人、牵头“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获得者21人(22项),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含原省“百人计划”)入选者47人。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000余人。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9项、国家精品课程3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获得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1篇。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34项。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20.15亿元,发表国内科技论文总数列全国第7位,SCI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5位。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成为首批获得“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的4所高校之一。四川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已孵化包括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科技企业50余家。近年来,学校与江苏、四川、西藏、新疆等50多个省(自治区)、市和30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近百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学校接受了全国上千家企业委托进行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1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卫生部直属附属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21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港澳台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121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的4所大学合作共建了4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中德能源研究中心、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中英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日立环境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西部农村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组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新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书631万册,人文博物馆珍藏文物5.4万余套(8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84万余件(份),档案馆和校史展览馆收藏各类档案25万余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校园网、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等,主办有49种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

校园环境

  • 望江校区 位于成都市区东南部,因与望江楼公园相临而得名。校园分为东区和西区。其中东区原四川大学校址,西区为原成都科技大学校址。北大门外的一环路南一段有众多大型IT卖场,西大门、南大门外为居民小区。东大门外为望江楼公园。
  • 华西校区 位于成都市市区南部的华西坝,为原华西医科大学校区。2000年与四川大学合并后,成立华西医学中心。校区周边医院众多,其中华西医学中心拥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6]、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7]、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28]、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29] 等四所附属医院。沿人民南路三段往北步行半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天府广场。距望江校区步行时间少于半小时。
  • 江安校区 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川大路。设有往返望江校区和华西校区的校车,全程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本科生一、二年级就读的校区,也有部分学院将全体本科生搬迁至此。现今,江安校区共有3个食堂(西苑1餐,2餐,东苑餐厅),各学院教学楼陆续还在建设中。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大部分党委行政机关将迁至江安校区行政楼办公。

校史

原四川大学沿革

  四川大学近代最早的前身是清代1896年成立的四川中西学堂。1902年,四川中西学堂和尊经书院、锦江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大学堂;年底改称四川高等学堂(四川通省高等学堂)。1905年,四川师范学堂(四川通省师范学堂)创立。四川师范学堂、四川中西学堂及合并后的四川高等学堂是清末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四川文化教育方面的产物,为近代新式高校,和后来并入四川大学的近代四川五大专门学堂即四川法政学堂(1905年)、四川农业学堂(1906年)、四川藏文学堂(1906年)、四川工业学堂(1908年)、四川存古学堂(1910年)一起形成清末以至民国初年四川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容。

  辛亥革命后民国成立,四川高等学堂改称四川高等学校,四川师范学堂改称四川高等师范学校;五大专门学堂分别改称四川公立法政、农业、外国语、工业、国学专门学校。

  民国5年(1916年),四川高等学校与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成为当时的全国六大高师之一,是当时西南学区最高学府。成都高师是今四川大学的主源。

  民国15年(1926年)国立成都高师一分为二,部分另外组建国立成都大学,设文、理、法3个学院11个系;部分保留并于次年改为国立成都师范大学,设文、理、教育3个学院11个系、两个专修科。国立成都大学和国立成都师范大学,是当时西南地区仅有的两所(也是全国仅有的几所)国立大学,其校址位于当时的成都皇城,即今天的成都天府广场。

  民国16年(1927年)原法政、农业、外国语、工业、国学五大专门学校于组合为公立四川大学,设文、理、法、工、农5个学院19个系。四川公立高校形成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大、公立四川大学三强鼎立的局面。

  民国20年(1931年),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大、公立四川大学,三所学校合并成立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当时全国最早的13所国立大学之一,并在办学规模上位居前列。抗战期间,由于地处西南地区中心城市,而且地处抗战大后方,本来就作为国内最早国立大学之一的国立四川大学,群贤毕至,各类学科大师云集,学术繁荣,被誉为当时的“国立十大学府”之一。

  历经发展,到1949年10月前夕,四川大学共有文、理、法、工、农、师范6个学院,中文、历史、英文、法律、政治、经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航空工程、土木水利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农业、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业经济、农业化学、森林、畜牧兽医、教育等25个系,10余个专修科,文科、理科两个研究所。共有教职工981人,其中专任教授113人,副教授53人,讲师79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合计5057人,占全省大学生数的三分之二,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之一。

  50年代院系调整前,四川大学拥有六大学院(文、理、法、工、农、师范),共几十大学科。在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四川大学定位为文理综合大学,保留和加强文理学科,其余学科全部调出,四川大学院系调整情况如下:

  • 四川大学航空系,与清华大学航空系,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共同组建成立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时国内高校唯一一架研习飞机,现世界仅存2架的“黑寡妇”,1952年随四川大学航空工程系一并划归北京航空学院)
  • 四川大学土建铁道专业调往参与组建中南土建学院,后中南土建学院分化为长沙铁道学院和湖南工学院,分别为现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的渊源之一。
  • 四川大学化工、农产等系与兄弟院校组建四川化工学院,是新中国最早的两所化工专业高校之一。
  • 四川大学工学院剩余部分独立,以其为主体组建成都工学院,成为当时全国八大工学院之一。
  • 成都工学院与四川化工学院合并,仍名成都工学院。成都工学院发展为后来的中科院、国家教委(即今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在与四川大学重新合并之前,成都科技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科研经费等重要指标,均雄踞当时的西南地区所有高校第1位。四川大学政法学院师生400余人调往重庆,与重庆大学法学院共同组建西南政法学院,即后来的西南政法大学。
  • 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化四个系的教师26人,学生165人于1952年调整到西南农学院。调出的教授、副教授,有侯光炯、李驹、张文湘、李隆术、刘佩英、刘明钊,赵烈、王道容等。并从西南农学院、云大农学院等调入小部分师生。西南农学院后为西南农业大学,现并入西南大学。80年代初重庆高校共有3个首批博士点,其中之一是西农土壤学博士点,领军人物就是当时从川大调过去的侯光炯院士。
  • 四川大学农学院剩余部分独立建院,全迁雅安成立四川农学院,后为211院校------四川农业大学。彭家元、曾省、程复新、李荫桢、张松荫、佘耀彤、陈之长、刘运筹、王善佺、陈朝玉,杨允奎,杨凤、杨志农、周开达、颜济、夏定友、荣廷昭、郭万柱等川农的顶梁柱级知名教授,基本都可追源至川大农学院时期。人才济济的川大农学院时期为后来的四川农业大学在国家科技奖励等科研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
  • 四川大学师范学院本科部分调往西南师范学院,现并入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学院的主要优势学科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知名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大多都来自当时的实力雄厚的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如普施泽、张敷荣、叶麟、何其恺、张增杰等。
  • 四川大学师范学院专科部分调往当时的四川师院,后该校又分化为四川师院(今四川师范大学)和南充师专(今西华师范大学)。先后担任四川大学教育系主任及教务长的国内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刘绍禹教授(创建当时西南地区唯一的心理实验室),于50年代调任四川师院院长。
  • 四川大学地质系调往重庆大学,而后重庆大学地质系全部调出,参与组建成都地质学院,即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大学地理系,与浙江大学地理组,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共同调入南京大学地理系。
  • 四川大学经济系的彭迪先教授受西南局之委派做为四川财经学院筹建小组主任,领导创办了四川财经学院(之后又调回了川大),1951年10月,刘诗白、柴咏、何高着、高成庄、罗经先、税显光和归润章等一批教授随彭迪先教授从四川大学来到了光华园,协助创建四川财经学院(今西南财经大学),1952~1953年,四川财经学院由当时西南地区17所学校的财经系科合并成立。

  此外,等等,还有一些个别系科从川大调往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社科院所等科研机构。一些本应加强和保留的文理科,也有不同程度的学科和师资外调。

  至此,川大自身只剩下了文、理两大学科,并接收来自重庆大学和华西大学的文理学科,遂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文理科综合大学,归教育部直属。

  1960年,四川大学成为国家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全国13所全国重点文理综合性大学之一。

成都科技大学沿革

  成都科技大学原名成都工学院,成立于1954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主要布局建立的知名工学院之一,隶属于原高教部。 学院沿革于1944年秋设立的国立四川大学理学院工科(即四川大学工学院前身)、经拓展而于1954年独立建院的成都工学院,和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组建的四川化工学院。两校于1954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合并,定名为成都工学院。

  原国立四川大学理学院,于1944年首设工科土木水利系和航空工程系(分别由原中央水工试验室张有龄、中央航空研究院林致平担任系主任);1945年增设机电工程系,成立四川大学理工学院(院长郑愈);1947年经教育部批准理工分建,正式成立国立四川大学工学院(首任院长李寿同),挂牌在九眼桥三官塘原川西机械厂(后南光厂);1948年增设化学工程系,同时机电工程系拆分为机械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建国初先后并进云南大学、川北大学、西南工专等院校的机电土木水利类专业;1952年土木水利系拆分为土木工程系和水利工程系,航空工程系调北京航空学院,铁道建筑工学调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现湖南大学);1954年8月27日四川大学工学院独立建院。

  原四川化工学院,是根据建国初教育部“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发文由原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和华西大学、川南工专等院校的化工、皮革、造纸、制糖等专业于1952年10月调配组建而成。设有制革工学、酸碱工学、造纸工学和食品工学本、专科(含化工机械)各4个,首任院长(副)郑方。校址地泸州。

  成都工学院办学初期,又遵高教部指示,1956年植物纤维造纸工学调天津大学,糖品物工学调华南工学院;1960年土木工程系整迁重庆,组建重庆交通学院[20]。

  1978年10月23日到1981年学校划归中国科学院领导,更名为成都科技大学,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93年11月,与同属国家教委的全国重点大学四川大学合并,改称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12月22日更名为四川大学。

华西医科大学沿革

  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又称华西联合大学。于1910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的5个教会组织创办,校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府南河畔的华西坝。1951年被更名为“华西大学”,1953年改称“四川医学院”,1985年5月改名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在2000年同四川大学合并。合并前,华西医科大学已发展成为中国大陆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部分教职工及校友认为其声誉远远高于四川大学,因此坚决反对合并事宜。华西医学中心的成立是内部各方协商后的结果。

现四川大学

  并校后的四川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科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全部12个门类,是一所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综合研究型大学。

  2007年,四川大学医学院成为新加坡卫生部门承认的八所中国大陆医学院之一。

学校标识

校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四川大学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学校整体价值追求的总体概括。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首先体现了学校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它反映了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强合并”前三校不断融合、改革、发展的历史以及相互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也直接反映了新川大“三强合并”的现实。其次,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四川大学是生产和传播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学校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之中,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吸收消化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中,创造出高水平的人类文明成果。再次,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统一。四川大学学科较全,文、理、工、医、经、管、法、艺,各学科如众水相聚,相互激荡、相互融汇,从而不断产生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推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同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大学是各种文化思潮冲撞和对话的舞台,也是各家各派学术思想汇聚的大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仅蕴含着多种精神之内涵,并且恰巧暗嵌“川大”二字。

校名

  四川大学校名中文标准字体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四川大学”,中文名简称“川大”;英文名“SICHUAN UNIVERSITY”的标准字体是AdobeHebrew-Bold字体。

校徽

  四川大学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以锦绣红为标准色。双圆之间上方是邓小平同志校名题字“四川大学”、下方是学校英文名“SICHUAN UNIVERSITY”(AdobeHebrew-Bold字体)。内圆正中是“凤钟楼”图像标志,该图像标志下方是“1896”字样,代表学校最初创建年份。

  凤钟楼图像标志是根据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作为百年老校象征的原川大、成都科大、华西医大古建筑意象与凤凰涅槃图腾创意而来。钟的两侧是一对相向高歌的凤凰。双凤之间形成“川U”两字,U表示“University”,与负形形成的“川”字一起意指“川大”。同时,“川”字三笔画像三条水脉,向上延伸,交汇一点,并形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其中下端是“Men”的缩写M。一对凤凰、三条水脉、“川U”之形,且人立其中,整体有机融构成钟的图像,同时又酷似一座蓄势向上、顶天立地的学术殿堂,既隐含川大海纳百川并最终两次强强合并、三水融一的发展历史及革新精神,又寓意由三所重点高校合并一体的新川大,百年涅槃,不断升华,旨在弘扬百年传统,秉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川大精神,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用钟声敲开学校百年树人、作育英才的新纪元。

校旗

  四川大学校旗为红、灰双色旗帜。根据旗帜对色质运用的特定要求,四川大学校旗采用了学校标识色锦绣红的衍伸色中国红(C:0 M:100 Y:100 K:10)与标识色优雅灰搭配,中国红在上,优雅灰在下,其高度比为71:29。旗帜上的校徽和中英文校名(中文名字体为邓小平同志题名书体;英文名字体为AdobeHebrew-Bold体)均以白色印制。

  四川大学校旗上,“四川大学”中英文校名标准字样和校徽标识居中,合理分布于具有川大标识特征的中国红与优雅灰色块上。旗面热烈庄重、典雅朴实、简洁大方,昭显着四川大学立足中华、放眼世界,既求真务实、严谨沉稳,又不断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理想信念和永远朝气蓬勃、如锦如绣的灿烂前程。

标识色

  四川大学标识色为锦绣红(C:12 M:92 Y:95 K:20)和优雅灰(C:47 M:37 Y:37 K:0)。

  红檐青砖是四川大学老建筑的形象特征。这些老建筑承载着四川大学百年的文化传统,见证着四川大学百年的砥砺奋进,昭示着四川大学今天的豪迈气度。作为四川大学标准色的锦绣红和优雅灰萃取于这些老建筑的色彩运用元素,既是对学校百年人文底蕴的形象化昭显,也寓意着对学校百年历史文化的传承弘扬。

  锦绣红,具有阳光和朝霞的气质,既给人以激情热烈、朝气蓬勃的活力,又不乏典雅沉稳、古色古香的朴实,透露出中国名校当有的文化气质。

  优雅灰,具有青砖与银色的品格,既给人严谨沉稳、求真务实的传统韵味,又因其坚毅执着、洗尽铅华的特质,寓意着百年老校坚守的文化追求。

校歌

  《四川大学校歌》,采自于学校历史上张澜担任校长期间的校歌,由张澜等作词、佚名作曲。校歌歌词:

  岷山峨峨开天府,江水泱泱流今古。
  聚精会神生大禹,近揆文教远奋武。
  桓桓熊羆起西土,锵锵鸣凤叶东鲁。
  和神人,歌且舞,领袖群英吾与汝。

校领导

  • 党委书记:杨泉明
  • 校长:谢和平

师资队伍

  截至2012年12月,四川大学现有教职工10637人,专任教师4292人,科研人员371人,教授(级)1414 人,副教授(级)2061 人。学校建立了“以学院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建立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强化了竞争激励机制,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实施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海纳人才工程”,汇聚了一批优秀拔尖人才。目前,我校有两院院士13人,外籍院士1人,特聘院士29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6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5人(其中外专千人1人,青年千人入选11人),高端外籍教师1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33人(其中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原A类)41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1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首席专家12人。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引进了各类高层次拔尖人才300余人。

院士

  • 中国科学院院士(按当选年度排序):徐僖(2013.34已逝世)、朱清时、刘应明、侯朝焕、赵尔宓、魏于全、李安民、冯小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按当选年度排序):涂铭旌、高洁、林祥棣、谢和平、周寿桓、张兴栋、石碧
  • 外籍院士:张慕圣(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014.3去世)

院系设置

  • 经济学院
  • 商学院
  • 文学与新闻学院
  • 法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艺术学院
  • 轻纺与食品学院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 数学学院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化学学院
  • 水利水电学院
  • 化学工程学院
  • 生命科学学院
  •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 华西第二医院
  • 华西口腔医学院
  •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
  • 华西药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学院
  • 电气信息学院
  • 计算机学院
  • 软件学院
  • 建筑与环境学院
  • 政治学院
  • 体育学院
  • 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 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