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国际太空站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法语:Station spatiale internationale,缩写为SSI英语: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缩写为ISS俄语: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сми́ческая ста́нция,缩写为МКС),是一个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科研设施,是人类历史上第九个载人的空间站。空间站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研究实验室,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等,目前由五个国家或地区合作运转,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太空局欧洲太空总署(成员国英国爱尔兰葡萄牙奥地利芬兰没有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希腊卢森堡则是在计划开始之后加入欧洲空间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表达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的意向,但因美国出于政治原因反对其加入以及中方资金、技术不足等诸多障碍最终未能提交申请。

迄今为止,已有来自多国的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但均为美国俄罗斯主导的太空计划,其中还包括七名太空游客。从1998年11月15日国际空间站第一个部份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到2010年6月,空间站已经在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转了66000圈。截至2018年12月,空间站预计将运行到2030年。俄罗斯质子号联盟号火箭以及美国航天飞机发射了国际空间站的主要模块。负责空间站与地面之间运输的太空船有俄罗斯联盟号进步号,美国的龙飞船天鹅号宇宙飞船,日本的H-II运输载具,以及之前来自欧空局的自动运载飞船等。国际空间站最多可承载七名乘员(长时间),大部分实验设施也已经投入使用。由于大气阻力和重新启动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实际高度常发生漂移。

国际空间站臂章

命名

国际空间站最初提议的名字是“阿尔法(Alpha)空间站”,但是遭到俄罗斯的反对,理由是此名字暗示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而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先后成功地运行过8个空间站。虽然国际空间站的命名没有采用最初提出的阿尔法空间站,但是空间站的无线电呼号却是“阿尔法”,这个呼号是空间站第一批乘员登站时确定的,当时国际空间站的名字仍然未定,时任美国宇航局主席的丹尼尔·戈登(Daniel Goldin)将空间站的临时呼号定为阿尔法,此呼号后来沿用下来,成为空间站的正式电台呼号。

历史

国际太空站计划的前身是美国太空总署的自由号空间站,这个计划是1980年代美国战略防御计划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1987年12月1日美国太空总署宣布波音公司通用电气公司麦道飞机公司和洛迪恩推进动力公司获得了参与建造自由太空站的订单。老布什执政期间,星球大战计划被搁置,自由太空站也随之陷入停顿,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结束了自由太空站计划。冷战结束后在美国副总统戈尔的推动下,自由太空站重获新生,美国太空总署开始与俄罗斯联邦太空局接触,商谈合作建立太空站的构想。

1998年11月15日国际太空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进入预定轨道,同年12月,由美国制造的团结号节点舱升空并与曙光号连接,2000年7月星辰号服务舱与太空站连接。2000年11月2日首批太空人登上国际太空站。

国际太空站的各个组件大多由美国太空总署的太空船进行运输,由于各个组件大多在地面就已经完成建设任务,太空人在太空只需要进行很少的操作便可以将组件连接上太空站主体。国际太空站完全完成之后,根据其设计共可以提供7名太空人同时工作和生活。

国际太空站的预算远远超过了美国太空总署最初的预计,其建造时间表也比预定的要晚,其主要原因是2003年发生哥伦比亚号太空船失事事件之后,美国太空总署停飞了所有的太空船。在太空船停飞的两年半时间里,太空站的人员和物资运输完全依赖俄罗斯的联盟号太空船,太空站上的科学研究活动也尽可能地被压缩了。按照预定计划,太空站的建设将在太空船重返太空之后在2006年恢复,但是在2005年7月发现号太空船的STS-114飞行任务完成后,由于太空船隔热材料在升空过程中脱落,美国太空总署再次停飞所有太空船,这使得国际太空站的建设时间表再次拖延。

2006年11月20日,国际太空站上的活动首次在地球上进行了高画质电视直播,并在纽约的时代广场大屏幕电视上播放。这是人类首次观看到来自太空的高画质电视直播画面。直播节目的主角是国际太空站第14长期考察组指令长迈克尔·洛佩斯-阿莱格里亚,摄像师是站内的随航工程师托马斯·赖特尔。这套直播系统名为太空影片网关,直播的清晰度可以达到普通类比电视的6倍。

2007年1月31日,国际太空站第14长期考察组中的两名美国太空人洛佩斯-阿莱格里亚和苏尼特·威廉斯成功进行超过7个小时的太空漫步。他们将命运号实验舱的一个冷却回路从临时系统接入永久系统,完成了一些电路接线工作,使对接的太空船能接入并使用太空站上新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力,将一个遮光反射罩和隔热罩丢弃,然后将一组旧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散热器回收。2月4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38分,这两名太空人再度出舱,进行约7个小时的太空漫步。他们将命运号实验舱的另一个冷却回路从临时系统接入永久系统,对一个废弃的氨水冷却设备进行清理。2月8日,这两名太空人完成了6小时40分钟的第三次太空漫步,将太空站外的两个大型遮罩移除丢弃,并安装货物运输机的几个附属装置。2月22日,国际太空站飞行工程师、俄罗斯太空人米哈伊尔·秋林和洛佩斯-阿莱格里亚进行一次6个多小时的计划外太空漫步,修复了对接在太空站上的进步M-58飞船的一处未能收拢的天线。

2007年10月30日,美国“发现号”太空船太空人日前为国际太空站重新装配太阳能天线电池板时,电池板出现破裂,美国太空总署科学家检视电池板破损处,了解造成原因。

2009年3月,美国太空总署网站开始在线直播国际太空站即时画面,太空站工作人员睡觉或者下班的时候,全球网际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欣赏太空站的直播影像。

2012年5月31日,全球首艘造访太空站的商业太空船——美国龙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制造龙飞船的SpaceX与美国太空总署签署了价值16亿美元的合约,向太空站发射12次货运太空船。

站体漏气事件

2020年9月29日,星辰号舱体出现漏气。翌月19日,俄罗斯太空人阿纳托利·伊万尼申利用释出的些许茶叶,让其漂浮于星辰号的转隔舱里。随后紧闭中转隔舱口密封,再以摄影机监控茶叶于微重力下飘浮方向之移动轨迹,终于在靠近星号服务舱通讯设备附近一处墙上刮痕上找到泄漏点,太空人最后利用卡普顿胶带(Kapton tape)修补了这个裂缝。

国际空间站装配状况(至2019年8月)

建造计划

按照计划,建造整个国际空间站共需要超过50次太空飞行和组装,其中的39次飞行需要由航天飞机完成,每次约15吨左右,有大约30次飞行和装配任务需要进步号飞船上的货物提供支持。整个建造工作完成后,国际空间站将会有1200立方米的内部空间,总重量420公吨,总输出功率达到110千瓦,桁架长度108.4米,舱体长度74米,额定乘员6人。

整个空间站由众多组件构成。

已取消的组件

  • 离心重力舱
  • 对接货舱
  • 多用途对接舱
  • 生活舱
  • 乘员逃生太空船
  • 空间站推进舱
  • 俄罗斯实验舱
  • 临时控制舱

接驳航天飞机

此外还有很多非承重桁架用于支撑空间站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

目标

国际空间站(ISS)处于巴西北部之时观察到的地球样貌的照片

有很多持批评观点的人认为国际空间站计划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并且抑制了其他更有意义的计划。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列举,花费在国际空间站计划上的上千亿美元和近乎一世代的时间,可以用来实施无数的无人太空任务,或者将这些时间和金钱花在地球上的研究中,也要比国际空间站更有意义。空间站的支持者认为对于空间站的批评是目光短浅而且带有欺骗性的,支持者认为花费在载人空间探索上的巨额经费同样会给地球上的每个人带来切实的好处。有评估指出,国际空间站计划所开发的载人航天相关技术商业应用,会间接带动全球经济,其所带来的收益是最初投资的七倍,也有一些相对保守的估计则认为此种收益只是最初投资的三倍。还有一些坚定的支持者认为,即使国际空间站在科学方面的意义为零,仅其发挥的推动国际合作的作用,也足以令这个计划彪炳史册。

远期

2012年3月30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表示,联邦航天局正在与外国伙伴讨论2020年后继续使用国际空间站的问题,并打算改变国际空间站的运作方式。波波夫金说,联邦航天局考虑将国际空间站的使用期延长到2028年,即使作出了延长使用期的决定,国际空间站的作用也将改变,它将成为进行技术试验和训练载人登月的平台。

远征队

所有永久驻地乘员组命名“长期考察组N”,“远征N”在每次远征以后连续地被增加。太空游客没有算作是远征成员。直至2011年5月底,共完成了27次远征(远征1-27),1次进行中(远征28),11次计划中(远征29-39)。

因为联盟号太空船每次只能运输三名远征队员,空间站满员则是六人,因此一批次3+3人“远征队”其实是搭乘不同的太空船前来。以A、B、C次发射组员为例,当A+B一组在空间站时,称为第XX次任务远征队,但是当A组员返回地球,C组发射时,则变成B+C组在空间站执勤,就称为XX+1次任务远征队。依此类推。

远征队

美国载人“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2022年4月27日。 搭载4名宇航员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龙”飞船在经过近16小时飞行后,于美国东部时间27日晚飞抵国际空间站并与之顺利对接。 新华社/美联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