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际政治学(scien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研究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一般规律的学科。政治学的一个分支。

一般来说,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4个层次:①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包括国际政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国际政治社会的一般特征等;②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即国际社会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跨国政党、跨国公司等;③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国际政治学关注的主要是政治关系;④国际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国际政治社会是一个总体环境,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最早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和美国。西方的国际政治学理论流派主要有:

①理想主义学派。盛行于20世纪的20~30年代,代表人物有F.布雷德利W.威尔逊等。其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国际社会交往中“道德的原则”和“忠诚的原则”。

②传统现实主义学派。盛行于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H.J.摩根索的《国家间的政治》一书是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该学派将主权国家视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以权力斗争、权力与国家利益的相互关系作为关注的重心,强调权力既是国家对外行为的主要手段,又是国家追逐的目的。

③新现实主义学派。70年代出现,并在其后成为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主流学派,以K.沃尔兹R.吉尔平S.克拉斯纳等为主要代表。该学派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国际社会的结构功能和国家间相互作用的内在原因,强调政治与经济、权力与道德的结合,并因此而被一些人称之为“多元主义”学派。

④新自由主义学派。70年代以后出现的国际政治理论学派,以R.基欧汉等为代表。该学派在继承传统理想主义学派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现实主义的合理内容,淡化高政治与低政治之间的区分,强调世界经济市场对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影响,注重国家间关系的国际制度安排以及国际规则、规范对国家对外行为的作用。

冷战结束后,许多国际政治学者综合运用传统与现代理论,提出了诸如社会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学说。国际政治学的学派界限已经开始模糊不清。


→ 学科目录: 政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