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学生经典古诗词》下载,二维码
《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二维码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译文】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注释】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清露:清纯的露水。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疏:稀疏。
  桐:梧桐树。

【出处】 唐·虞世南》,全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背景】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被称为唐诗“咏蝉三绝”。蝉,俗称“知了”,是一种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根的汁液。幼虫一般要在地下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才会破土而出,爬上大树,羽化成蝉,在地面上度过匆匆几个月的时光之后,便结束自己看似短暂的一生。成虫吸食植物的汁液,古人以为蝉是靠露水生存,因此将蝉视为清高、纯洁的之物加以咏颂。

  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虞世南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李世民当上皇帝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唐太宗李世民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拿别的人或事物来比自己),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托物寓意,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拿别的人或事物来比自己),耐人寻味。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暗含比兴象征。“垂緌”借指官员,意思是做官的人要像蝉那样只饮清纯的露水,要品格高洁,莫要做贪官污吏。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疏桐”是指枝叶稀疏的梧桐树。梧桐树在古人眼中是高贵之树,有“凤非梧桐不栖”之说。这一句说蝉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叫,进一步说明蝉的高洁。“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