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鹰舞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鹰舞中国塔吉克族的民间传统自娱性舞蹈,也是他们最主要的舞蹈,就是模仿的动作的体现舞蹈。2006年5月20日,塔吉克族鹰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塔吉克人将鹰的动作概括为一种基本舞姿,以此来表现各种题材,而其他民族模仿鹰的动作的舞蹈只是纯粹的表现鹰的生活,由此可见鹰在塔吉克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场地不受限制。无论田埂地头、庭院室内,只要人们兴致所至都可起舞。其舞步与鹰笛的曲调是一致的,主要是八分之五拍、八分之六拍、八分之七拍,基本动作是:腰微弯,右臂朝前伸,手指微朝上,左臂弯曲朝后,位于腰部,手指伸开。脚步随着笛声和鼓点旋转360度,此时,收回右臂放在背后,伸出左臂朝前。有时两臂平行,有时两臂一上一下,恰似鹰的翅膀,脚步随鼓点和笛声可旋转180度和360度,也可朝前和左右前进。无论在旋转或是在前进时,两肩还要随着曲调的节奏不停地一上一下地抖动。塔吉克族的鹰舞姿势健美,风格纯朴。男子的舞姿为两臂一前一后,前臂稍高,后臂较低,步法矫健灵活。动作慢时,两肩稍微上下弹动,显示出激动的心情和豪迈的性格,急时,盘旋俯仰如鹰起隼落,最为刚强有力。妇女舞蹈时,双手随鼓声在头上部向里向外旋转,动作比男子柔和,亦很矫健,女子的舞步与男子相同,步子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随意变化。伴奏一般只用手鼓和鹰笛两种乐器,当众人舞至高潮时,不断插入许多口哨,击掌和欢呼的声音,气氛更加热烈欢腾。鹰舞主要是男人的舞蹈,但也有男女合跳的,也有集体跳的,遇到节日或是婚礼,只要是鹰笛和手鼓声一响起,男男女女都会翩翩起舞。在鹰舞中还有“马舞”、“箭舞”、“刀舞”等舞蹈,也是用鹰笛和手鼓伴奏,其舞步和鹰舞的步伐差不多。舞蹈开始时,往往先由一名舞技较高者下场,接着,众人便纷纷下场共舞。

  中国塔吉克族舞蹈特色的形成和伴奏乐器及其特有的演奏方法分不开,鹰笛、手鼓、拉巴甫(热瓦甫)、布兰孜库姆、塔吉克式艾捷克都是其广泛使用的民间乐器。其中鹰笛是塔吉克族最典型的乐器,吹奏技法繁难,但音调别致、美妙。鹰笛是用鹰的翅骨做成的,只由三孔,也称“三孔骨笛”,塔吉克语称“斯特洪诺依”。“斯特洪”为骨的意思,“诺依”是笛子的意思。笛长约25厘米到26厘米左右,整个鹰笛稍有弯曲,吹的一头直径稍大,约有1.5厘米左右,有孔的一头直径较小,约有1厘米左右。鹰笛的曲调有固定的曲目,如在婚礼和喜庆的时候吹“恰甫苏孜”、“泰温”、“吉格伦”、“黑吾力”、“巴拿纳马克”、“热布让克”等曲调;在叼羊时吹“腾巴克苏孜”、“瓦拉瓦拉科克”等曲调;在思念家乡和情人时吹“法拉克”曲调;在大同乡的塔吉克人给年轻人和有威望的人送葬时,吹奏“塔里肯”的曲调。除了在吹思念的曲调时是一人,不用手鼓伴奏外,在演奏其他曲目时都是两人,并由两名妇女敲一个手鼓,这种手鼓比一般的手鼓要大,用不同的鼓点伴奏。曲调可分为5/8拍(买里斯苏孜);6/8拍(文里文拉力克苏孜);7/8拍(恰甫苏孜),音调多为半音,两人合奏时吹出一个整音,鱼咬尾式的吹奏,难度较大,都以C调为主。鹰笛虽然只有三孔,但可吹出7个的音节。鹰笛是塔吉克民族独有的乐器,其声音清脆宏亮,十分动听。手鼓是塔吉克族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演奏时由两名妇女敲打一面手鼓,奏出多种鼓点,这在其他民族中是罕见的。鼓点有固定的套路与名称,如“阿路卡托曼”等,每套都能奏出复杂多变的艺术效果。在盛大的赛马、叼羊活动中,多支鹰笛吹奏《叼羊曲》、多名妇女同时击奏多面手鼓敲奏“瓦拉瓦拉赫克”,令骑手和马都兴奋不已。

  鹰舞的主要形式有“恰甫苏孜”、“买力斯”、“拉泼依”等。“恰甫苏孜”在塔吉克语中意为:“快速、熟练”,它既指节奏,又是即兴表演并带有竞技性的舞蹈形式,代表了塔吉克族舞蹈特有的风格。其表演以双人对舞为主,形式活泼,舞者可自由进退,两三组同舞,亦可男女同舞。表演时多由一名男子邀请另一男子同舞,两人徐展双臂,沿场地边缘缓缓前进,如双鹰盘旋翱翔;随后节奏转快,两人互相追逐嬉戏,忽而肩背近贴侧目相视,快步行走,又蓦地分开跃起,如鹰起隼落,由低到高拧身旋转,扶摇直上,最后舞蹈在竞技旋转中结束。 这些动态表现,显然是西域乐舞“胡旋舞”、“胡腾舞”技艺的遗存与升华。“买力斯”,意为“特定节拍”,是以民乐伴奏或民歌伴唱为主的自娱性舞蹈,也常用来表演传统的故事性民歌,它以原地连续旋转为特色,妇女尤其喜欢。“拉泼依”是家庭内只用一个热瓦甫伴奏的特定舞蹈形式,有时也在室外进行,其伴奏多用恰甫苏孜的曲调,伴奏者还可以边演奏边舞,舞蹈动作自由、轻快,技艺高的演奏者可把热瓦甫放置在肩上弹奏起舞,这可能是西域乐舞风习的遗存。

  鹰舞是中国民间舞蹈中极具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艺术价值很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日渐失去生存的土壤,面临困境,亟待保护与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