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塔里木盆地:原始胡杨林秋色
塔里木盆地卫星照片

  塔里木盆地汉语拼音:Talimu Pendi;维吾尔语:تارىم ئويمانلىقى;英语:Tarim Basin),中国特大型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800至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为山麓、戈壁绿洲冲积平原)。

地质地貌

  属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周围是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地块基底为古老结晶岩,基底上有厚约千米的古生代元古宙沉积覆盖层,上有较薄的中生代新生代沉积层,第四纪沉积物的面积很大。构造上的塔里木地块和地貌上的塔里木平原,范围并不一致。地块包括四周的低山丘陵,如东部的库鲁克塔格和西部的柯坪山,而塔里木平原则只限于有第四纪沉积且较坦荡的部分。盆地沿山麓带,北部有库车拗陷,西南部有喀什—叶尔羌拗陷。拗陷内有巨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陆相沉积,最大厚度达万米,是良好含水层。盆地呈不规则菱形,四周有高山围绕,东部有疏勒河谷(又称阿奇克谷地)通向河西走廊,为古代丝绸之路所经之地。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微向北倾,旧罗布泊湖面高程780米,是盆地最低点。塔里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缘,水向东流继而南流入台特马湖

  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塔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千米。

气候与水文

  盆地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性由西向东加强,冬季东部比西部冷。太阳年总辐射能量575~627千焦耳/厘米2,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000小时,南部不到3,000小时,多风沙和浮尘天气。年平均气温9~11℃,南部略高于北部。10℃以上活动积温超过4,000℃,南部高于北部,且年际变化大。无霜期超过200天,气温年平均日较差14~16℃,最大日较差25℃。风沙和干热风是盆地主要自然灾害。

  水分主要来自西风气流,从中亚越过天山南脉河谷(如克孜河谷)或从准噶尔盆地越过天山垭口(如哈密、乌鲁木齐)进入盆地。盆地降水稀少,如盆地西缘的乌什为85毫米、阿克苏57毫米;北缘的库车63毫米,库尔勒52毫米;南缘从西向东,阿图什78毫米,喀什65毫米,和田35毫米,若羌17毫米,盆地本身无法形成径流。但周围山区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可形成河流到达盆地。较大河流有南部的叶尔羌河、克孜勒河、盖孜河、和田河、克里雅河、车尔臣(且末)河等,以及北部的阿克苏河、台兰河、渭干河、库车河及开都河(下游称孔雀河)等。自然状态下,上述河流能会纳到塔里木河;在大量引水灌溉情况下,现有河水纳入塔里木河的只有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从周围山区流到盆地的年径流量约370亿立方米。

  盆地东部的罗布泊曾是塔里木河终点,过去被称为“游移湖”,实际上湖本身并不游移。1972年罗布泊干涸。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河床、渠道及田间渗漏,地下水动储量为110亿~148亿立方米;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后,动储量还有7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对解决盆地春季缺水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有一定作用。此外,盆地内还有相当数量的地下水静储量,尤其在新生代沉积深厚的拗陷带内,如库车拗陷、喀什–叶尔羌拗陷。

土壤和植被

  盆地沿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主要是棕色荒漠土、龟裂性土和残余盐土,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麓则以石膏盐盘棕色荒漠土为主。沿塔里木河下游两岸的冲积平原上,主要是草甸土和胡杨林土(又称吐喀依土)。草甸土分布广,轮台至尉犁间河道两侧最为集中。胡杨林土发育于茂密成荫的胡杨林下,特点是有机质含量多,表层有枯枝落叶,下为粗腐殖质,再下为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1%~2%以上,盐分含量不高。草甸土和胡杨林土为农垦主要对象。由此引起森林破坏,对环境保护不利,值得重视。

  盆地中除流动沙丘和砾质戈壁外,细土平原约7万平方千米。细土平原如均有植被覆盖,最低限度需要灌溉水源400亿~450亿立方米。从周围山区流到盆地的年径流量加上可以重复利用的水量(即地下水动储量)基本可满足需要。

  盆地农业开发和利用应注意:①控制沙丘南移和沙漠化扩展;②解决春季水源;③盐渍土改良。

  塔里木盆地正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著名的西气东输工程即始自盆地北部的库车地区。国家投资107亿元的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将改善盆地周边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