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唐西域记汉语拼音:Dɑtang Xiyuji;英语:Record of Xuanzang's Travels to the West in Tang Dynasty),中国佛教典籍,大致属地理志书类。略称《西域记》,别称《玄奘行传》玄奘述,辩机编撰。12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记叙玄奘西行求法所历西域110国及所闻的28国的气候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政治、神话传说、佛教遗迹等。地域包括从伊朗地中海东岸至中国新疆,从中亚直抵南亚斯里兰卡,甚至含东南亚广大地区。该书是研究古代中亚史、南亚史、佛教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极受国际印度学、佛教学学者推崇。有法文、英文及日文等多种译本。注疏研究成果有清丁谦《大唐西域记考证》、章巽之点校本、向达辑《西域记古本三种》及季羡林等校注本。

内容简介

  唐玄奘述,辩机编撰。12卷,成书于贞观二十年(646)。记叙玄奘西行求法所历西域110国及所闻的28国的气候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政治、神话传说。地域包括从伊朗地中海东岸至新疆,从中亚直抵南亚的斯里兰卡,甚至含东南亚广大地区。

  本书是研究古代中亚史、南亚史、佛教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极受国际印度学、佛教学学者推崇。有法文、英文及日文等多种译本。

校注本

  注疏研究成果有清丁谦《大唐西域记考证》、章巽之点校本、向达辑《西域记古本三种》及季羡林等校注本。

意义

  《大唐西域记》是记载中国佛教史的重要文献。书内记录了当时新疆与印度各地的佛教流派,亦记录印度其他宗教分布,如耆那教、印度教等,有助于研究中世纪印度宗教的流布。除记录宗教外,他还记录当地语言,分析各地语言的异同,有助解读十九世纪末在新疆发现的各种语言文书。1834年德国学者Klaproth出版《玄奘在中亚与印度的旅行》一书,是迄今所见最早介绍玄奘的着作之一。1857年法国学者M·斯坦拉·儒莲法译了《大唐西域记》一书,此书开创西方学者研究玄奘之先河。中国长期以来,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有大量的研究。1983年季羡林等人集体合作的《大唐西域记校注》。

  《大唐西域记》对研究印度历史相当重要,因为印度民族虽然创造重要的古代文化,但不注重记录历史,印度历史学家阿里教授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着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印度国徽狮头柱和国旗上的法轮图案,都是来源于鹿野苑(sarnath)的考古发掘,而鹿野苑、那烂陀寺、菩提伽耶阿育王大塔、桑奇大塔印度着名佛教遗址的发掘,都是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卡宁厄姆自19世纪始依照玄奘的描述找到的。玄奘在书中描述了在2001年被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所毁的巴米扬大佛。唯一统一古代印度的阿育王事迹亦多源自于玄奘的记载。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