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天麻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方天麻贵州省大方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10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容城绿芦笋、婺源绿茶、大方天麻、连南无核柠檬、张溪香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8年第122号)批准)

大方天麻
大方天麻
大方天麻
大方天麻
大方天麻

产地范围

大方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大方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大方天麻地理标志产品范围的报告》(方府报〔2007〕4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大方县大方镇、羊场镇、黄泥塘镇、理化乡、鸡场乡、六龙镇、凤山乡、安乐乡、百纳乡、三元乡、雨冲乡、沙厂乡、大山乡、普底乡、星宿乡、黄泥乡、大水乡、双山镇、竹园乡、响水乡、东关乡、核桃乡、达溪镇、八堡乡、兴隆乡、长石镇、果瓦乡、绿塘乡、马场镇、牛场镇、猫场镇、鼎新乡、文阁乡、飘井镇、高店乡、小屯乡等3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大方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红天麻、乌天麻。

(二)立地条件。

1. 红天麻:海拔在760m至2000m的山地落叶阔叶林、阔针混交林、竹木混交林、灌木林,荫蔽度50%至75%。土壤为山地黄棕壤、黄砂壤,地表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1㎝。pH值4.5至6.5。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2. 乌天麻:海拔在760m至2000m的山地落叶阔叶林、阔针混交林、竹木混交林、灌木林,荫蔽度60%至75%。土壤为山地黄棕壤、黄砂壤,地表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3㎝。pH值4.5至6.5。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三)种植管理。

1. 麻种培育与留种:

(1)有性繁殖育种:选用原产于大方境内的单个重100g以上、麻形粗短、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腐烂斑点、顶芽健全无损伤无畸形的箭麻作种麻。

将种麻种下,待开花后人工授粉,朔果成熟后,及时播种于菌床上。精心管理,于次年栽培前取种,保证麻种生长时间乌天麻不少于16个月,红天麻不少于6个月。

(2)无性繁殖留种:在栽培条件下无性繁殖的第1至3代白麻、米麻,作为麻种。

2. 密环菌、萌发菌准备:按微生物生产常规,进行一至三级菌种培养。第三级菌种直接用于生产。在5月下旬前培养好有性繁殖育种用密环菌床,按100:3的菌材和菌种比例接种;7月中旬至8月底按菌材和菌种比例100:2培养生产栽培用密环菌材、菌枝。

3. 种植:

(1)种植时间:每年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

(2)种植地准备:

红天麻选择郁闭度为50%至75%的山林;在林下每隔1.5m至2.5m挖1个种植穴,挖穴时不得毁坏林木。穴底部平铺一层3㎝至5㎝厚的落叶,或将穴底部土壤挖松;撒上一层细土或细腐殖土。每个穴的面积0.5 m2至1m2,林下种植的总面积不得超过山林面积的8%。

乌天麻选择郁闭度为60%至75%的山林,在林下每隔1.5至2.5m挖1个种植穴,挖穴时不得毁坏林木。穴底部平铺一层5cm至7cm厚的落叶,压实;撒上一层细土或细腐殖土。每个穴的面积0.5 m2至1m2,林下种植的总面积不得超过山林面积的8%。

(3)下种:在种植穴内将新材与蜜环菌材混合摆放,或在新材旁均匀摆放三级菌种,穴的四周留5cm至8cm宽的空隙。麻种摆放时与蜜环菌材或三级菌种接触面尽可能大。摆种后用细土或细腐殖土将穴内空隙填实,上铺一层落叶,再用腐殖土覆盖,最后使用透气覆盖物遮荫保湿。

(4)管理:应根据地势开排水沟,防止穴内积水;干旱时注意保湿,可加厚覆盖层等;防鼠害、虫害,防人畜践踏。

(5)采收: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采挖箭麻,保证其生长时间不少于一年。

(6)加工:将箭麻分级洗净、蒸至透心;干燥至天麻表面起皱,然后密闭发汗;再干燥,至天麻表面再次起皱,再发汗;最后干燥至全干。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红天麻呈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扁平,皱缩而稍弯曲,环纹多轮,点状密集,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体坚实,较沉重;顶芽较大,特异气味较浓。

(2)乌天麻:呈椭圆形或仿锤形,略扁,个短肉厚,皱缩而稍弯曲,环纹多轮,点状稀疏,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体坚实,沉重;顶芽较小,特异气味浓。

2. 理化指标:

(1)红天麻体长≥4cm,宽≥2cm,厚≥0.3cm;天麻素含量≥0.30%;水分≤15.0%。

(2)乌天麻体长≥4cm,宽≥3cm,厚≥0.6cm;天麻素含量≥0.30%;水分≤15.0%。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