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沽口炮台,共有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形成了大沽炮台群。最初大沽口炮台是指海河河口两岸南北两座圆形炮台。位于海河河口南岸的称南炮台;北岸的称北炮台(于家堡东南)。南炮台高1丈5尺,宽9尺左右,进深6尺。台顶周围26丈5尺,走道宽3尺。马道宽1丈5尺5寸,长27丈7尺5寸。北炮台较南炮台稍小。两炮台均建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考其两炮台的位置(相隔2里许且隔河相对),不难看出,北炮台在前首当其冲,虽亦可架炮轰击来犯船只,但实际上是为保护南炮台而设的。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8艘英国兵舰闯入大沽口,引起清朝廷的不安。想到大沽口虽有两座炮台,但设备简陋;遂在南北炮台前添筑土垒,土垒前添筑土埝,土捻内添筑土炮台,并委任讷尔经额为直隶总督,亲临大沽口加强防御。这时,南岸大小炮台安置大小炮44门,南炮台有大炮9门;北岸炮台安置大炮16门。经过这番努力,大沽口炮台的防御能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但是讷尔经额仍然认为,北岸炮台距海口太远,尚不能有效地打击来犯之敌。他奏请道光帝批准,翌年(1841年)在北岸临近海口处增建炮台一座。这就是后来被称作"高"字号的炮台。这座炮台因以海岸为基,底部用若干木桩钉于地下,后铺石灌浆,再用三合土夯实,以防海岸塌陷。经过这番处理,在大沽地区临海建造炮台的愿望实现了。

  这时,在南岸增建炮台两座(即后来的"威"字号和"镇"字号两炮台),瞭望台一座。瞭望台高6丈,四面采光,昼夜通明。瞭望台被称作大沽口的"眼睛"。

  至此大沽口两岸共有: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形成了大沽炮台群。

  咸丰八年四月(1858年5月),英法联军入侵大沽口。

  当时负责防务的直隶总督谭廷襄弃阵逃跑,使前任苦心经营的大沽炮台毁于洋人的炮火。

  因战败不得不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的咸丰皇帝,希冀英法"来年赴北换约之时,聚而歼之"。六月,咸丰任命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督办海防军务,重建大沽炮台。

  八月底,僧格林沁会同礼部尚书瑞麟来大沽口,着手大沽炮台的重建工程,4个月后告竣,共建炮台6座.其中,南岸炮台3座,高2-5丈;北岸炮台2座,一高5丈,一高3丈。5座炮台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分别为号,寓意威武镇守海门高处。另外,在北岸一个叫石头缝的地方新建炮台1座,作为后路策应。重建工程耗银9万余两。

  重建后的大沽炮台,装备也随之一新,共安设火炮60门。其中,12000斤大铜炮2门,10000斤大铜炮9门,5000斤铜炮2门,西洋铁炮23门。这些装备,在反击英法联军第二次入侵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翌年,英、法联军卷土重来,发动第三次入侵。由北塘登陆,从后路抄袭大沽口炮台。第二线炮台(石头缝炮台等)被联军摧毁,北岸炮台随即失陷,南岸炮台也很快被侵占。僧格林沁修建的大沽炮台又被炮火化为乌有。

  同治九年(1870年),大沽炮台又一次被朝廷重视起来。是年,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对大沽炮台进行了修整和加固。次年又增加了炮位,同时增添大炮4门。其中,200磅炸弹来福钢炮2门,68磅炸弹开花铁长炮2门,加上原来的旧炮共有新旧炮90多门。新建大沽炮台防御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麇集大沽口,通牒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限时交出炮台,遭到守卫将士的严辞拒绝。八国联军悍然炮轰大沽炮台。清军虽坚决回击,终因敌强我弱而落入敌手。

  翌年,战败的清朝廷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大沽炮台依约被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