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只野生大熊猫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一带积雪刚化的森林中漫步(2016年2月4日摄),由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白马河保护站提供的红外相机拍摄画面显示。新华社发
一只野生大熊猫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一带的森林中啃食竹子(2016年3月27日摄),由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白马河保护站提供的红外相机拍摄画面显示,新华社发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为园区内的大熊猫“贡贡”。2020年6月1日,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大熊猫汉语拼音:Dɑxiongmao;英语:Giant Panda),食肉目大熊猫科的一个单属单种。体型较大,外形似熊,头较圆像猫,因而得名。因其毛色黑白相间,主要栖息于竹林中,俗称花熊竹熊中国特产。大熊猫体长1.2~1.5米,体重50~80千克,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最大个体体长可达1.8米,体重近200千克;体毛以白色为主,但四肢与肩胛部有连片的黑色毛区,眼区有形似眼镜的黑斑,耳、鼻端和尾端也皆为黑色。

发展历史

  大熊猫是一个孑遗物种。曾有活化石之称。关于大熊猫的分类位置。有人认为它和熊类更接近。有人把它和原归入浣熊科的小熊猫合在一起,建立熊猫科。最近从中国禄丰古猿地点发现的原始大熊猫化石表明,它还是和熊科的关系更接近。现多数学者赞成建立单属种的熊猫科。熊猫科现生种局限于东洋界的北部,最早的化石发现于全北界的上上新统。在更新世中期最繁盛,其化石遍及中国秦岭长江以南诸省,在陕西北部、山西北京等地也有零星发现。

生活习性

  现代大熊猫的典型栖息环境特点是山高、谷深、树高、竹密。茂密的竹林既是它们的食料基地,又是其藏身和繁育后代的场所。大熊猫虽属食肉目,却喜素食,偶尔亦吃动物,但主要食物为少数几种细小的箭竹类的笋和较青嫩的茎、叶。虎、豹等天敌无法钻进茂密的箭竹丛追猎,而它们却能在其中穿行自如;偶遇豺群围袭,还能迅速爬上竹林中高大的乔木,隐身于枝杈间,此刻,其黑白花纹还可起到保护色作用。大熊猫在形态构造上,以及生态和生理上都有不少与这种独特生存环境相关的适应特点。譬如,裂齿退化,臼齿咀嚼面变宽,适于压咬和嚼碎竹杆;竹类较难消化,而且大熊猫的消化器官同所有食肉兽一样,肠道短,盲肠不发达,咀嚼和消化食物都比较粗糙,因此它们每日食量很大,取食频繁,当它们在竹丛中穿行时,常边走,边吃,边排泄。

  大熊猫既怕酷热、又畏严寒,冬季不蛰眠,一年四季活动,有随气温变化进行垂直迁移习性。夏秋季节多在中山带以上活动,而在冬春时节则向低山区积雪较少的向阳山坡或溪边转移。常到河溪边喝水,饮水量很大,冬春季节常把肚子喝得很胀而行动蹒跚。大熊猫性温驯,不怕人,行动缓慢,能泅水,善爬树,有剥树皮行为。

繁殖

  野生大熊猫多在春末夏初发情交配,此时可听到它们特有的低沉的求偶叫声。晚秋产仔,每胎产1~2仔。初生幼仔很小,仅 100 克左右, 不睁眼, 体裸露无毛,死亡率高达30%~50%。幼兽生长发育较慢,半年后始能独立取食。6~8岁性成熟,由于发情期持续时间短,多数只有 10天左右,常因雌雄发情不同步而不能配育。自然寿命约25~30年。

  现代大熊猫是残存分布的濒危物种,其数量稀少,只有几十个互不相连的斑点状分布区,估计总数仅有几千只,而且每逢其栖息地竹类因自然开花而大面积枯死时,都有大批大熊猫死亡,其分布点也随之减少。其濒临绝灭的主要内因是其器官结构功能较原始,感觉迟钝,繁殖存活能力低下,以及较多依赖特化的外界生存条件,应变能力很差等;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开发则是致使其濒危的重要外因。

  大熊猫被中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从1965年以来,先后在四川省平武、 南坪、青川、北川、汶川、宝兴、马边、美姑,甘肃省文县和武都,陕西省佛坪等县建立了十几个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还在卧龙和白水江两个自然保护区中建立了大熊猫保护和研究基地。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大熊猫相继成功。70年代以来又取得人工授精繁殖和低温贮存大熊猫精液的成功经验。

图集

两只大熊猫在雪地上玩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内,2022年2月9日。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大熊猫宝宝和妈妈在雪地上嬉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内,2022年2月9日。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