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云南大理:崇圣寺
云南大理:下关市区俯瞰
云南大理:风力发电站
云南大理:大理镇
云南大理:喜洲镇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
云南大理:田园风光

大理白族自治州汉语拼音:Dàlǐ Báizú Zìzhìzhōu;英语: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白语:Darl•lit Baif•cuf zirl•zirl•zox),中国云南省所辖的一个民族自治州,州治在大理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 面积2945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大理白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330.5万人。 辖1个县级市、8个县、3个自治县。

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结合部位,西为云岭山脉,东接滇中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3.7%,坝区面积占16.3%。点苍山位于州境中部,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山陡坡地形。北部剑川县与丽江市兰坪县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730米。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湖泊。洱海位于大理市境东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泊。

大理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前211年,大理地区就纳入了秦王朝统一的封建国家,唐、宋时期分别出现了“南诏国”和“大理国”等地方政权,相继延续500多年。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白族先民为主的大理各民族,不仅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本土文化,并以开放包容的胸襟,主动汲取、接受中原文化的长期熏陶,进而形成了白族博大包容的和谐文化,被西方学者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

大理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中部点苍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与洱海珠联璧合;东部金沙江流域,地势平缓、沃野棋布;西部澜沧江、怒江流域,山峦迭障、景色壮丽;高山盆地之间镶嵌着明珠玉镜般的洱海等湖泊,终年碧波荡漾,构成青山抱绿水、湖光映山色、四时有奇葩的自然景色。大理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数平均2345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用“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来描写大理的气候环境。

大理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州风景名胜旅游点区达130多处,佛教圣地鸡足山道教名山巍宝山、石窟瑰宝石宝山和高原明珠洱海,苍山洱海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山自然与南诏文化遗存”是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金属矿产20种,非金属矿产25中,金宝山铂钯矿是全国第二大矿,大理石最负盛名,已探明贮量达1.6亿立方米。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可供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全国海拔最高、装机容量西南第一的风电场就在大理,生物多样性使大理成为著名的核桃之乡、梅果之乡、乳牛之乡。

大理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缅公路滇藏公路交汇地,古为“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现为云南省规划建设的滇西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和滇西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了铁路、高等级公路、航空结合,城乡连通,辐射周边的立体交通网,北可进川藏和印度,南可通往老挝越南等国家。

  • 邮编:671000 代码:532900 区号:0872

行政区划

辖1个县级市、8个县、3个自治县。

民族与人口

  大理州有13个世居民族,分别是:汉、白、彝、回、傈僳、苗、纳西、壮、藏、布朗、拉祜、阿昌、傣等民族。有8个人口较少民族,分别是傈僳、苗、傣、阿昌、壮、藏、布朗、拉祜等民族。

  2013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356.92万人,其中:男180.18万人,女176.74万人;少数民族183.75万人,占总人口的51.48%,其中:白族120.78万人。

历史

  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前211年,大理地区就纳入了秦王朝统一的封建国家,唐、宋时期分别出现了“南诏国”和“大理国”等地方政权,相继延续500多年。

  西汉元封年间(前110年-前105年),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版图。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属永昌郡。

  8世纪30年代,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后建立了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500余年,使云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统一体。

  元朝,云南政治中心东移昆明,大理地区设立上下2万户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设路、府、州、县,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明朝,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朝,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隶厅。

  1950年1月,在大理和蒙化分别成立大理专区专员公署和滇西人民行政专员公署蒙化办事处,直属云南省人民政府。大理专区下辖大理、邓川、洱源、凤仪、宾川、漾濞、永平7县和下关区;蒙化区办事处下辖蒙化、顺宁、云县、缅宁、景东5县。同年4月,撤销蒙化专办处,和大理专区合并成立大理专区专员公署,将景东县划归思茅专区,蒙化、顺宁、云县3县划归大理专区,同时将保山专区的云龙县、楚雄专区的祥云县、弥渡县划归大理专区。同年设立下关区,以凤仪县下关镇和大理县的邻近下关镇的地区为其行政区域,下关区由大理行政公署领导。大理专区专署由大理县迁驻下关。大理专区辖下关区、大理(驻中和镇)、凤仪(驻凤鸣镇)、漾濞(驻下街乡)、永平(驻银江镇)、云龙(驻新云镇)、祥云(驻祥城镇)、宾川(驻州城镇)、弥渡(驻弥城镇)、蒙化(驻蒙城镇)、云县、顺宁(今凤庆)、缅宁(今临沧)、邓川(驻新州镇)、洱源(驻玉湖镇)14县。另剑川、鹤庆2县属丽江专区。

  1951年3月14日,政务院批准:撤销下关区,设立下关市。大理专署驻下关市。大理专区辖1市、14县。1952年11月25日内务部【内民字第634号】批复:设立缅宁专区,大理专区的缅宁县划归缅宁专区。大理专区辖1市、13县。1954年6月30日政务院批准:蒙化县更名为巍山县(驻蒙城镇)。195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报告备案:顺宁县更名为凤庆县。1955年1月3日国务院批准:下关市改为省辖市,由大理专署领导监督。【注:实际下关市改为省辖市未执行,仍为大理专区领导。一说,1955年宾川县由州城镇迁驻牛井镇。】

  1956年11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0次会议决定: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州的行政区域为原由大理专员公署代省领导的下关市和大理、邓川、洱源、宾川、云龙、凤仪、祥云、弥渡、永平、漾濞、巍山等11个县,凤庆县彝族聚居的爱国乡,以及原由丽江专员公署代省领导的剑川(驻金华镇)、鹤庆2县和兰坪县的新华、建基、新生、新民、黄花、桑树、起文、官平、富乐、美水等11个白族聚居乡(11个乡划归剑川县)。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下关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11月22日?)后,撤销大理专员公署,原由大理专员公署代省领导的云县、凤庆2县,改由临沧专员公署领导。设置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一说11月9日),撤销巍山县。巍山彝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原巍山县的第一、二、四、五、六、七等6个区和原属凤庆县的爱国乡。自治县人民委员会驻原巍山县城。永建回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原巍山县的第三、八等2个区。自治县人民委员会驻原巍山县大仓街。大理州辖1市、12县、2自治县。

  1958年10月,云龙、永平两县合并,称永平县。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设立大理市(驻下关),撤销下关市、大理县、凤仪县、漾濞县,以原下关市、大理县、凤仪县、漾濞县的行政区域合并为大理市的行政区域。撤销洱源、邓川2县,将原洱源、邓川2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剑川县。撤销宾川、弥渡2县,将原宾川、弥渡2县的行政区域并归祥云县。设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撤销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以原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合并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大理州辖1市、4县、1自治县。 1961年3月21日,恢复原永平、云龙两县原建置,原云龙县团结公社的荣禄乡(面积188平方千米)划归永平县龙门公社。1961年设立南涧县,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南涧、乐秋、拥翠、岔江、公朗、沙乐、宝华、和平8个公社和弥渡县的兔街公社为南涧县的行政区域。大理州辖1市、6县、1自治县。

  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撤销大理市;恢复大理县(驻中和镇),以合并于大理市的原大理县、凤仪县、漾濞县行政区域为大理县的行政区域;恢复下关市,以合并于大理市的原下关市行政区域为下关市的行政区域;恢复弥渡县(驻弥城镇),以合并于祥云县的原弥渡县行政区域为弥渡县的行政区域;恢复宾川县(驻牛井镇),以合并于祥云县的原宾川县行政区域为宾川县的行政区域;恢复洱源县(驻玉湖镇),以合并于剑川县的原洱源、邓川2个县行政区域为洱源县的行政区域。1962年10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7次会议决定:设立漾濞县(驻上街镇),以合并于大理县的原漾濞县行政区域为漾濞县的行政区域。大理州辖1个市、11个县、1个自治县。

  1963年9月1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35次会议决定:设立南涧彝族自治县。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南涧地区为南涧彝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1965年11月27日南涧彝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驻南涧街)。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0县、2自治县。1983年9月9日国务院【国函字189号】批复:撤销下关市、大理县,设立大理市(县级)。以下关市、大理县的行政区域为大理市的行政区域。大理州辖1市、9县、2自治县。1985年6月11日国务院【国函字88号】批复:撤销漾濞县,设立漾濞彝族自治县。以原漾濞县的行政区域为漾濞彝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大理州辖1市、8县、3自治县。

  1997年,大理州辖1个县级市、8个县、3自治县,即:大理市、云龙县、洱源县、祥云县、宾川县、永平县、鹤庆县、弥渡县、剑川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州政府驻大理市。共有128个乡镇、2个办事处,其中民族乡16个,镇17个;1087个村民委员会。1999年,宾川县炼洞乡改建鸡足山镇,平川乡改建平川镇,州城乡改建州城镇;祥云县下庄乡改建下庄镇,刘厂乡改建刘厂镇;剑川县甸南乡改建甸南镇;南涧县新民乡改建小湾东镇;弥渡县新街乡改建新街镇。至此,大理州的乡由原来的108个减少至100个,而镇由原来的20个增加到28个。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理白族自治州常住总人口3296552人,其中:大理市521169人,漾濞彝族自治县105380人,祥云县437371人,宾川县324412人,弥渡县296860人,南涧彝族自治县209887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296124人,永平县178438人,云龙县196978人,洱源县315003人,剑川县165900人,鹤庆县249030人。

  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宾川县古底彝族乡;撤销祥云县象鼻乡、马街乡;撤销巍山县龙街乡和鼠街乡,设立五印乡;撤销洱源县茈碧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玉湖镇,同时将玉湖镇更名为茈碧湖镇;撤销鹤庆县中江乡;撤销漾濞县上街镇和河西镇,设立苍山西镇;撤销永平县老街镇和曲硐镇,设立博南镇;撤销剑川县剑阳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金华镇;撤销大理市七里桥镇;撤销弥渡县太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弥城镇管辖。2005年9月30日,南涧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撤销沙乐乡,其行政区域整体划归公郎镇。2006年末,全州辖1个县级市、8个县、3个自治县;66个镇、33个乡、11个民族乡;59个居委会、1064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理白族自治州常住总人口3456323人,其中:大理市652045人,漾濞彝族自治县102305人,祥云县455605人,宾川县348754人,弥渡县313156人,南涧彝族自治县211433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304368人,永平县175163人,云龙县199880人,洱源县268313人,剑川县169973人,鹤庆县255328人。

  2013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356.9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83.75万人,占总人口的51.48%,其中白族120.78万人。辖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共1市11县,其中有9个国家级贫困县,2个省级贫困县;共有68个镇、42个乡。

  2014年,大理市喜洲镇、双廊镇,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漾江镇,祥云县云南驿镇、下庄镇、刘厂镇,宾川县金牛镇、州城镇,弥渡县弥城镇、红岩镇,南涧彝族自治县公郎镇,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镇、庙街镇、大仓镇,永平县杉阳镇,云龙县诺邓镇、漕涧镇,洱源县右所镇、凤羽镇,剑川县金华镇、沙溪镇,鹤庆县松桂镇、草海镇共24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地理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临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州府驻地大理市下关,距昆明市331千米。自治州国土总面积29459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3.4%,坝区面积占6.6%。东西最大横距320多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70多千米。

自然状况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源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山陡坡地形。境内的山脉主要属云岭山脉及怒山山脉,点苍山位于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剑川与丽江地区兰坪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730米。州内湖盆众多,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18个,面积共1871.49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6.6%。盆地多为线形盆地,呈带状分布,从西向东排列为6个带。第四纪山岳冰川遗址分布于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区,大理点苍山是我国最后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州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湖泊。洱海位于大理市境东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泊,风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境内以老君山—点苍山—哀牢山一线的大断裂为界,构成两大部分。东部属扬子准地台区,西部属藏滇地槽褶皱区(又称三江区)。其东部扬子准地台区,西以洱海—红河深(大)断裂为界,往东延入楚雄州境,为扬子准地台西缘的一部分。其西部藏滇地槽褶皱区,是州境内西部及南部广大地区,东以洱海一红河深(大)断裂为界,西至怒江、澜沧江河谷,呈南北纵贯州境。

  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全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着。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州土地面积29459平方千米,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80%以上。现有耕地183161公顷,其中,田90458公顷、地92703公顷。园地面积13333.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是柑橘、苹果、桃、梅、梨、茶、桑等生产基地;水域面积55333.3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9%左右。全州土地使用状况:林地约占60%、牧地占20%、耕地占11.2%、其它用地占8.8%。土壤类别分属于8个纲、13个土类、23个亚类、76个土属、236个土种。紫色土类占土地总面积的31.75%,红壤土占27.7%。

  矿产资源

  大理州境内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种类较多。金属矿有锰、铁、锡、锑、铅、锌、铜、镍、钴、钨、银、金、铂、钯、钼、铝、汞等矿床矿点200多个。已开发利用的有北衙铅矿、鹤庆锰矿,巍山、漾濞的锑矿,鹤庆、宾川的金沙等80多处。非金属矿有煤、岩盐、大理石、石灰石、白云岩、萤石、石英砂、砷、重晶石、石棉、石墨、石膏、滑石、膨润土、硅藻土、黏土矿等。已开发利用的有煤、盐、石灰石、大理石等。其中,大理石蕴藏量极为丰富,属特大型矿床,储量达1亿立方米。

  水利资源

  全州多年平均降水量298.7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05.8亿立方米,加上地下水储量32.3亿立方米,总计有水138.1亿立方米,人均达4500立方米。州境内江河纵横,水力资源蕴藏量93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807万千瓦,已开发利用30.47万千瓦,占3.8%。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涧——弥渡——下关——洱源一线。洱源县温泉分布集中,温泉出露15点。其它各县市温泉出露点有南涧县3点、弥渡县2点、大理市2点、云龙县8点、永平县5点、宾川县1点。

  生物资源

  大理州是一个天然的植物种质基因库。植物种类有温带甚至一些寒带地区植物的种类代表,还有从亚热带直至热带北缘植物的种类代表;有古老或较为原始的种类,也有后来演化、衍生的植物种类代表。植物区系成分及植被类型复杂,从植物角度区分,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分界线为鸡足山、点苍山和云龙一线。北部以温寒带植物为基调,南部则以亚热带的植物种类为主。大理州不仅是滇中、滇西北植物通道,也是世界各洲植物汇集的地方,而且还蕴藏着自身孕育的植物种类。既有世界分布的种类、与各大洲之间分布的种类、与各国之间尤其是邻近国家之间共同分布的种类,还有与我国有关省份共同分布的种类,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的间断分布的种类。植被的垂直分布明显,州境内的点苍山、鸡足山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热带北缘至温带、高山寒带的各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和景观。州内的主要植被类型有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栎类林、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灌丛、干热河谷灌丛、高原湖泊水生植被6类。森林资源丰富,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铁杉、冷杉、马尾杉、思茅松、柏树、樟树、椿树、栎树等。珍稀树种有银杏、牟尼柏、罗汉松、秃杉、红豆杉、珙桐等树种。经林业部批准,大理州建立了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巍山县巍宝山、祥云县清华洞、弥渡县东山、南涧县灵宝山、永平宝台山。全州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苍山洱海)、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云龙县天池、宾川县鸡足山、永平县金光寺)、州级自然保护区14个。苍山现已查明的高等植物种类就有182科、927属,约3000种。大理州是云南省主要的药材产区之一,以品种多、品质佳而闻名,纳入国家经营的中药材就达600种。

文化

宗教

  大理州有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州内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俱全,目前全州有381处宗教活动场所依法进行了登记,并准予开放。其中,佛教164个,道教85个,伊斯兰教95个,基督教16个。州内五个风景名胜区中除茈碧湖温泉休疗区外的苍山洱海风景区、石宝山风景区、鸡足山风景区、巍宝山风景区内分布着众多宗教场所,众场所中,有世界佛教名山鸡足山的众寺院、中国13座道教名山之一巍宝山的道观以及圣源寺、无为寺、感通寺、观音塘等寺院。大理州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项,其中崇圣寺三塔、石钟山石窟、南诏铁柱为宗教场所。其余200多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乎都与宗教有关。境内各民族,除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外,都不同程度地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长期以来,各宗教和睦相处,信教群众团结友爱。

  大理州各宗教历史悠久、特色显著:

  佛教密宗教从南诏时期开始传入大理地区,在南诏晚期和大理国时被奉为国教,其兴盛于唐、宋,元以后衰微。代之而起的是禅宗,禅宗在大理地区一直很兴盛。现今大理地区境内的大理市小鸡足山,祥云县水目山、九鼎山,剑川县石宝山、金华山、永平县宝台山,宾川县鸡足山,巍山县五印山等都是禅宗的名山和重要的禅宗活动的场所。

  两汉时期,道教在大理就有传播和发展。唐朝初年,南诏蒙氏地方政权建立,南诏王族和境内的民族都崇奉道教。宋元时期,由于大理国王和段氏总管主要崇奉佛教密宗教,道教在大理地区开始衰微。到明代,中原王朝在大理地区设卫屯田,内地大批汉族官兵进入大理,同时将道教带入大理。受中原汉族崇奉道教的影响,大理地区的道教又再度兴盛起来,这时期的道教全真道和正一道并重,道教的宫观丛林制度在大理形成规模。从明至清,开始出现了道教的名山圣地,如巍山巍宝山,南涧灵宝山,弥渡太极顶,祥云的天峰山、天华山,漾濞石门关,云龙虎头山,剑川老君山、金华山等,先后被道教开辟为道场,形成道教丛林制度,山中道观林立,住山修持道人来至全国各地。大理地区所属府、州、县都先后修建了文昌宫、老君殿、玉皇阁(殿)、财神殿、三清殿、三宫殿、东岳宫、魁星阁、关圣殿、城隍庙等一大批道教殿宇。

  清咸同年间,杜文秀领导的大理回民反清起义失败,清军血腥“屠回”,大理地区的回族均遭到无辜屠杀,回族人口倍减。光绪年间,清政府对大理地区回族实行“招安”政策,流落外地的回族陆续回到大理各县,重建家园,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大理地区的回族又才慢慢地恢复发展起来。民国肇兴,大理地区的回族复兴,恢复了正常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除鹤庆县外,都有回族村寨,都有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清真寺。96个回族村建有95个清真寺。

  基督教传入大理的时间是清光绪一年(公元1875年),传教士是英国基督内地会张承慧、韩涌泉和德国人富有德。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又有英国基督教内地会传教士乔治•克拉克和妻子瑞士人芬尼•克拉克夫妇由上海经缅甸进入大理传教。以后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至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先后有英国传教士弗雷德里克•史蒂文、梅斯里斯•福卡、约翰•安德森、查得•威廉姆斯、安选三夫妇等和加拿大医生赖宏安夫妇先后在大理传教。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上海基督教内地会再次派加拿大传教士牧师韩纯中夫妇到大理传教,并于民国5年(公元1916年)在大理古城买地建盖了一所高等教会小学,取名明诚小学,开办《圣经》培训班及招收信徒子女入学。民国22年、民国28年,直至新中国建立前,不断有传教士到大理负责基督教内地会传教工作。新中国建立后,大理基督教会开展了反帝爱国教育运动,后成立了大理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学习委员会。2002年12月,成立大理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2006年3月,成立大理州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大理州基督教协会。

  据有关史籍记载,在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就有天主教经四川入滇东至昆明,再传入大理。杜文秀反清起义建立大理政权期间,天主教在大理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到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法国传教士罗尼设正式进入大理传教。从清同治年间到民国11年(公元1922年),大理天主教会一直属于云南教区统管,云南教区又隶属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领导。民国11年(公元1922年),罗马教皇直接派法国主教叶美章接管大理天主教会,接管了大理教会所属的各县教堂,并于民国18年(公元1929年)在大理正式建立直属圣心会领导的大理教区,从云南大教区中划分出来,成为云南3个教区之一管辖楚雄以西的整个滇西地区。叶美章还于1925年在大理古城修建了中西式相结合的天主教堂,教堂现今成为大理古城内重要的文物古迹。2008年大理市成立了古城天主教堂民主管理委员会。

表演艺术

戏曲

歌曲

音乐

舞蹈

曲艺

杂技

乐器

社会风俗

节庆

礼仪

民间工艺

民间文学

  • 白族民间故事 主要有龙的传说、本主的传说、观音的传说以及民族风俗传说故事和地方风物传说故事。
  • 白族民间神话 种类有数十种之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开天辟地和氏族来源的神话。

文化遗产

  自治州境内已拥有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有14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6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61项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普查、调查登记在册的文物点还有421项。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大理州有8个较有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与工艺分别被国家文化部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它们分别是:中国民间洱源唢呐艺术之乡,中国民间周城扎染艺术之乡、中国民间剑川木雕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新华金银铜器艺术之乡、中国民间弥渡花灯艺术之乡、中国民间南涧跳菜艺术之乡、中国巍山扎染艺术之乡、中国民间大理洞经古乐艺术之乡; 12个由国务院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白族民居彩绘、白剧、大理三月街、剑川石宝山歌会、巍山彝族打歌、南涧彝族跳菜、弥渡花灯、下关沱茶、弥渡民歌、剑川木雕;5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仕绅(白)、赵丕鼎(白)、茶春梅(巍山县)、鲁朝金(南涧县);3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4人被省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8位民间艺术家被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分别命名为高级音乐师、舞蹈师、美术师;由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了226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135人被命名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59人被命名为“大理州民间艺术大师”;有429项被命名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231项被命名为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理三月街荣获国家级首届 “节庆中华最佳文化传承奖”。对“白族绕三灵”,“南涧彝族跳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商标注册登记保护。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

大理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理州主要民族节日

  • 过正月(春节) 农历1月初1至初7,地点:全州城乡;活动内容与特点:传统节日,举国同庆,全家团圆
  • 朝山会 农历1月初1至15日,地点:宾川鸡足山、巍山;活动内容与特点:通过朝拜祈求国泰民安
  • 葛根会 农历1月5日,地点:大理三塔;活动内容与特点:品尝葛根风味,游览三塔风光
  • 哑巴会 农历1月初8,地点:祥云彝族聚居地;活动内容与特点:驱邪祛病、祈求清吉平安、子嗣繁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 农历2月初8,地点:南涧彝族聚居地
    • 农历婚庆时,地点:云龙白族聚居地
  • 沐浴节 农历春节至立夏,地点:主要集中在有温泉的洱源等地;活动内容与特点:洗去一年的疲乏,强身健体
  • 春王正月 农历1月12日至18日,地点:洱源凤羽;活动内容与特点:白族民间集歌、舞、乐、剧为一体的农耕文化民俗活动
  • 青姑娘节 农历1月15日,地点:剑川;活动内容与特点:妇女祭奠“青姑娘”
  • 白族本主节 农历一年四季(各地的时间各不相同),地点:白族聚居村;活动内容与特点:白族独有的一种原始宗教崇拜
  • 花灯会 农历1月15日(元宵节),地点:弥渡密祉;活动内容与特点:弥渡民间花灯歌舞盛会
  • 彝族年节(二月八) 农历2月初8,地点:巍山、南涧、漾濞、永平、云龙等彝族村寨;活动内容与特点:彝族过年、围火踏歌、通宵达旦
  • 二月八(白族) 农历2月初8,地点:剑川金华镇、沙溪寺登街等地;活动内容与特点:以祭祀“太子”为主要活动内容的民俗节日
  • 接金姑 农历2月初8至14日,地点:大理地区;活动内容与特点:初八出发至巍山,十四接回大理小鸡足箐,所经各处烧香、念经、打霸王鞭、对歌
  • 朝花节 农历2月14日,地点:大理 、剑川县城;活动内容与特点:展示、欣赏花卉
  • 春醮会(太平会) 农历2月15日,地点:大理古城、喜洲、凤仪;活动内容与特点:迎神赛会
  • 庄稼会(树花会) 农历2月15日,地点:洱源三营坝子;活动内容与特点:展销农具、药材、玩具、纸树花等
  • 观音会(观音塘会) 农历2月19日,地点:大理观音堂;活动内容与特点:纪念观音的诞辰
  • 三月三(小鸡足歌会) 农历3月初3,地点:大理湾桥镇南保和寺;活动内容与特点:对歌、跳霸王鞭、游小鸡足
  • 三月街民族节 农历3月15日至21日,地点:大理城西;活动内容与特点:集白族历史民俗、宗教、贸易、文化交流为一体
  • 梨花会 农历3月(梨花盛开的时节),地点:剑川;活动内容与特点:观赏梨花
  • 花子会 农历3月28日,地点:大理镇西门村东岳庙旁;活动内容与特点:通过施舍,共同祈求平安幸福,同时庆祝东岳大帝的生日
  • 清明节 农历4月清明,地点:全州城乡;活动内容与特点:上坟祭祀祖先
  • 蝴蝶会 农历4月15日,地点:大理蝴蝶泉;活动内容与特点:纪念传说的爱情故事人物,观赏蝴蝶聚会、男女令会
  • 绕三灵 农历4月22日至24日,地点:大理庆洞村;活动内容与特点:白族的狂欢节
  • 栽秧会 农历开始栽秧的第一天,地点:大理、洱源、云龙等白族村寨;活动内容与特点:一种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娱乐和劳动互助的民俗活动
  • 田家乐(关秧门) 农历栽插结束后,测日一天;活动内容与特点:对紧张插秧劳动圆满结束的庆祝娱乐活动
  • 端午节 农历5月初5,地点:全州城乡;活动内容与特点:传统节日,举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如赛龙舟、广场文艺表演等
  • 清源洞会 农历6月13日,地点:洱源凤羽;活动内容与特点:游洞、赛歌、择偶
  • 火把节(彝族) 农历6月24日,地点:巍山、南涧彝族村寨;活动内容与特点:燃点火把,彻夜打歌
  • 火把节(白族) 农历6月25日,地点:白族各村寨;活动内容与特点:竖火把,绕火把,束松明,照田苗以火占农
  • 烧包节(中元节) 农历7月15日,地点:全州城乡;活动内容与特点:表达对已故人的怀念,接祖、祭祖、烧包
  • 海灯会 农历7月23日,地点:洱源茈碧湖;活动内容与特点:游湖玩灯
  • 石宝山歌会 农历7月27日至29日,地点:剑川石宝山;活动内容与特点:朝山赛歌,男女对歌
  • 耍海会 农历7月23日至8月23日,地点:沿洱海地区;活动内容与特点:彩船游河泛海、唱山歌对调子
  • 渔潭会 农历8月15日至21日,地点:洱源县;活动内容与特点:交易渔具及其它物资、买卖嫁妆
  • 将军洞庙会 农历8月15日,地点:下关将军洞;活动内容与特点:朝拜李宓将军,祈求吉祥
  • 八月十五 农历8月15日,地点:全州城乡;活动内容与特点:传统节日,各种文艺展演,灯会

旅游

  大理州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朴的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闻名中外。大理风景名胜区包括苍山洱海风景区、石宝山风景区、鸡足山风景区、巍宝山风景区和茈碧湖温泉休疗区5个风景区。大理风景名胜区面积1021平方千米,是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皆备的多功能大容量风景区。全州有大小旅游景点130多个,其中已有60多个景点具备旅游观光条件。大理州现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8项,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项、省级36项、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1项。州境内具有独特的横断山风光,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众多的名胜文物古迹,宜人的四季如春气候。苍山奇、洱海美,大理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吸引着古今中外旅游者不远万里纷至沓来。

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区

  • 大理风景名胜区 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由苍山洱海风景区、巍宝山风景区、石宝山风景区、鸡足山风景区、茈碧湖风景区组成。
  • 苍山大花园 在苍山西坡腹部的中国核桃之乡漾濞县境内,苍山西坡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宝库,生长着2840多种植物的原始生态领域,以云、雪、花、瀑、石美景著称。
  • 太极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弥渡县弥祉坝子的西边,地处弥渡、巍山、南涧三县交界处。

人物

  • 郑回  唐朝相州人,原为唐朝西泸﹙今四川西昌﹚县令,天宝战争中被俘,才识渊博,受到南诏王阁罗凤的器重
  • 李元阳 明代云南著名文学家、理学家
  • 李文学 彝族,云南弥渡瓦卢村人,清代云南哀牢山彝族农民起义军首领
  • 杜文秀 回族,清永昌府﹙今保山﹚人,清末滇西民族起义的领袖
  • 董泽  白族,云南大理云龙县人。同盟会会员,参加辛亥革命,护国运动。1922年与王九龄筹建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的前身﹚,并任校长
  • 王九龄 汉族,云南大理云龙县人。同盟会会员,1922年与同乡董泽一起创办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的前身﹚,并当选为名誉校长
  • 赵式铭 白族,云南大理剑川县金华镇人。是当时云南思想界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后投身辛亥革命
  • 周钟岳 白族,云南大理剑川县人。辛亥革命后任云南都督府秘书长,云南省代理省长。擅长书法,中华民国南京“总统府”三字系他手书
  • 赵藩  白族,云南大理剑川县人,近代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
  • 杨名飏 白族,清代云龙县石门人,举人,官至陕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等职
  • 师范  汉族,云南省弥渡县人,清代大理著名史学家、诗人、学者
  • 王崧  白族,云南省洱源县人,清代白族著名史学家、经学家
  • 担当  云南昆明晋宁人,明末清初鸡足山高僧,书画家,爱国诗人。姓唐名泰,字大来,出家后法名普荷,自号“担当”意挑起佛家担子
  • 马骧  汉族,云南大理市下关镇人。国民政府护国军军法处处长,云南民军总司令。与杨振鸿、黄毓英合称为“云南革命三杰”
  • 杨杰  白族,中国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 张耀曾 白族,云南大理喜洲镇人,辛亥革命先驱、法学学者
  • 张伯简 白族,云南剑川县金华镇人。云南青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之一
  • 王复生 汉族,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积极参加领导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
  • 王德三 原名王懋廷,汉族,云南地下党第一任省委书记
  • 周保中 白族,云南省大理市湾桥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 艾自修 云南省洱源县人,白族民间智者——艾玉的原形
  • 杨黼  白族,云南大理湾桥下阳溪人,白族隐逸学者、著名诗人,人称“桂楼先生”
  • 王孝达 汉族,云南省祥云县人
  • 施滉  白族,云南省洱源县玉湖镇上北门村人
  • 赵醒吾 云南省宾川县大营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