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雁塔

  大雁塔汉语拼音:dà yàn tǎ;英语:Dayan Tower),原名“大慈恩寺佛塔”。中国佛教寺塔。位于陕西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是中国古都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大慈恩寺始建于隋代,原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而扩建寺院,更名为“大慈恩寺”。大雁塔建于永徽三年(652年),是唐高宗李治为安置唐僧玄奘由印度带回的经籍而专门建造的。1961年,大雁塔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为唐代建筑,初建时5层,现为明代包砌过的仿木楼阁式7层砖塔。塔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

  塔基为方形砖台。塔身为砖砌空筒,高64米。塔内有木楼梯通向顶层,各层四面开砖券拱门。

  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明代在塔外包砌一层厚砖,使它更为坚固。

  塔基座的南侧镶嵌有唐太宗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是由唐太宗、高宗撰文,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碑上字体清秀潇洒,是唐代的名碑。

  塔底层的四门楣上有建筑图和佛像等线刻画,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说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之手,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 雁塔庙会是大慈恩寺内传统的庙会,自唐以来,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举行,极为繁华兴盛。

  大雁塔也是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考中功名的人可以在这里题名。“雁塔题名”成为士子们仰慕向往的事情。塔的前边留有唐代至清代1000多年的陕西举人题名刻石。

沿革

  大雁塔原名“慈恩寺浮屠”或“慈恩寺塔”,始建于唐代永徽年间。唐高宗时,玄奘(三藏法师)为贮藏从西域取回的佛经佛像和舍利,于永徽三年(652年)主持修建大雁塔,并亲自按印度窣堵坡形式设计。当时塔高5层,约60米,砖面土心,不可攀登。

  50年后,砖缝草木丛生,塔身塌损。武则天长安年间(701年—704年),该塔在原址上增高为10层砖塔,后又遭战乱破坏。

  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对大雁塔再次修葺时降为7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后来西安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

  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604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宽大,即是今日所见的大雁塔造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64年大雁塔又经过一次整修,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建筑特色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煞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大唐三藏圣教之序》碑与《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大唐三藏圣教之序》由右向左书写,置于西龛,《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由左向右书写,置于东龛。两碑分别由唐太宗李世民和皇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撰文,时任中书令的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两碑规格形式相同,碑头为蟠螭圆首,碑身两边线有明显收分,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此为唐碑典型形制),碑座为有线刻图案的方形碑座,两碑通高337.5厘米,碑面上宽86厘米,下宽10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