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甘肃:天梯山石窟大佛

  天梯山石窟,史称凉州石窟,窟前有寺庙,当地人俗称大佛寺,又名广善寺,位于甘肃武威城南五十公里天梯山崖体的中部,是中国早期的石窟之一。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天梯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时北凉王沮渠蒙逊迁都武威,蒙逊笃信佛教,广征工匠,建窟造佛,开凿天梯山石窟,后经历代修造,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石窟所在山体轮廓犹如一只出水之龟,因此也叫金龟山。现存洞窟三层,佛龛十八个,佛像一百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上为云纹青龙,中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上驮有经卷,经卷发出光辉;下部绘有老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绘有青龙、双虎;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白马背上驮有经卷,经卷发出光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画面气势磅礴,技法严谨,线描工整精细,比例透视精确,设色绚丽清雅,丰富协调。其中尤以墨老虎结构严谨,疏密得益,均匀对称,最为突出。从绘画艺术看,技法娴熟,线条圆润流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

  天梯山石窟现存18个洞窟,主体建造大佛窟开凿于盛唐时期,如来坐像高达28米,是全身贴金铂的一尊大佛,这在国内是罕见的。大佛左右两侧有迦叶、阿难、普贤、文殊、广目、多闻天王六尊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石窟形制主要有三种:五柱型(或五塔型),洞窟平面呈横长方形,窟中偏后有中心柱,四面开龛,洞窟四隅,各有一分层方柱,形成五塔式;中心柱型,洞窟平面呈方形,中心方柱直通窟顶,双层龛顶部四面成斜坡,形成覆斗顶;覆斗顶型,平面呈方形,顶部覆斗藻井,三壁开龛。前2种多为北凉、北魏窟,后者多为隋、唐窟。石窟所在地势险峻,正处峡口,现窟内大佛、北凉中心柱、佛龛及珍贵的部分壁画依山傍水,是参观、研究古文物和游乐休闲的理想之地。1958年因修黄羊河水库搬迁至省博物馆的文物,于2006年1月又搬迁至武威。天梯山石窟的文物回归故里,将为原址、原位全面复原天梯山石窟打下基础,创造了条件。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起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东传,作为进入玉门关、阳关后的第一大站——西北地区除长安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的凉州,凡西来东往的高僧大德,多在此停留驻锡,译经宏法,使凉州佛事兴盛,声名远扬,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传播的中心。天梯山石窟,作为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第一个由一国之君直接开创的石窟,不仅对凉州包括整个河西的佛教传播及佛教艺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我国石窟发展史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北魏建立后,从凉州迁宗族吏民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其中凉州高僧昙曜亲自主持开凿云冈石窟,使凉州的佛教艺术对内地石窟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遁高昌的北凉流亡政权,将凉州佛教随之带入西域,对新疆石窟也有过一定影响。它对同时期周边或更远地区的石窟艺术风格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启蒙。因此,在当今史学界享有“石窟源头”、“石窟鼻祖”之称。史学界许多专家认为天梯山石窟是一个有世界影响的石窟,它同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2001年6月25日,天梯山石窟作为北朝至唐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6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级旅游景区。2011年12月,被中共甘肃省委公布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的天梯山石窟,大佛重现当年风采,小洞窟复原指日可待,窟区绿化面积已达20000多平方米,新成立的古雪山庄,集餐饮、娱乐为一体。曾经浸泡大佛窟的黄羊河水库,库容达4600万立方米,如今成了窟区一道优美的风景,碧波与棕红色的山体相辉映,再加上远处的祁连雪峰和近处的村庄,雪山、碧水、石窟、村庄、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黄羊滩和张义川的百姓,为纪念大佛的恩惠,在天梯山上开窟塑像,扶正镇邪,还流传着“黄羊河”、“天梯湖”、“澄金石”等神奇的故事,把天梯山称为大佛寺,把以山侧水峡口流出的河,称为黄羊河,并留传一首歌谣,“张义川,水湖滩,大佛爷手指磨脐山。峡口开,水流畅,磨脐山雪水灌良田”。天梯山石窟正以它独特的湖光山色和古老的佛教文化,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