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十大特产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1年3月15日 (一) 08:15旺仔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津市,简称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位于华北平原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现辖15个区、3个县。各地十大特产 >>

天津十大特产

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题图.jpg
景泰蓝
景泰蓝题图.jpg


天津十大特产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点。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的“天津三绝”,位列其首。十八街麻花选料精细、工艺考究,运用面肥发面、熬糖提浆、热油烫酥、糖粒拌馅等传统工艺技能,选用面粉、植物油等食材,经过发肥、熬糖、配料、制馅等20多道关键工序精制而成。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在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会上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1996年被中国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曾荣获国家部优金鼎奖、亚太地区博览会金奖,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天津市名牌产品及天津市著名商标。2014年12月,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Ⅷ-160)。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因店铺曾坐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改造后又在距原址200米处,新建了桂发祥大沽南路店。每个桂发祥麻花中心夹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锦馅酥条。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 青红丝、瓜条等小料。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原名桂发祥什锦麻花,由范桂才和范桂林兄弟始创于1927年。当时,他们在天津大沽南路,各开了一间麻花店---“贵发祥”和“贵发成”。制作的麻花中,都夹有一根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几种配料组成的什锦酥条,是为特色。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制度时,两店合并,取主要调料“桂花”之“桂”,取代原名“富贵”之“贵”,更名为“桂发祥麻花店”。>>> 详细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天津市汉族传统风味小吃,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历经一多五十多年的狗不理包子,经几代大师的不断创新和改良,已形成秉承传统的猪肉包、三鲜包、酱肉包和创新品种海鲜包、野菜包、全蟹包等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百包百味,特色超群。先后摘取“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中国最佳名小吃”、“国际名小吃”等多个国内外评选和大赛的金奖,被消费者誉为“中华老字号,天下第一包”。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其中。

  狗不理包子在天津负有盛名。相传该包子因创制人天津德聚号包子铺店主高贵友的乳名狗不理而得名。狗不理包子以较好的猪肉,加姜,酱油、汤、香油、味精、排 骨汤等拌馅,包上外皮后蒸制而成。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个个呈菊花形状。其风味特点是选料精良、皮薄馅大、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 >>> 详细


七里海河蟹

七里海河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里海河蟹

  七里海河蟹,天津市宁河县特产,因生长在宁河县七里海水域而得名。七里海是中国濒海典型的古泻湖湿地,水质洁净,富含微量元素,使得七里海河蟹品质非常优良。七里海河蟹早在清朝时就是宫廷贡品,因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而深受天津百姓喜爱。2002年被评为天津市名牌农产品。2006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七里海河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七里海河蟹头部和胸部成一体,体长约5.4cm、宽6 cm左右,体背有圆方形的背甲,是比较坚硬的甲壳,呈墨绿色;腹部灰白色,较扁平,分七节,其形状雌蟹呈圆形,雄蟹呈凸起的三角形,所以雌雄蟹又俗称为“圆脐”和“杈脐”或“尖脐”;在额部的两侧,有一对有柄的复眼,其眼柄分两节,一长一短,使眼柄有时直立起来,有时可横卧在眼窝里;口器在口框下的正中部分,由6对肢体组成,按层次叠起排成6道屏门,食物需经过此6道门才可进入食道;河蟹共有5对足,第一对为螯足,雄性的较雌性的强大,均在掌节上着生绒毛,雄性螯足上的绒毛较雌性的稠密,两个指节露在绒毛之外,这对螯足好像钳子,既可以取食,又可以抗敌。第二至第五对腹肢,侧扁而长,用来行走,又称步足,具有自切和复生的功能。雌性蟹的腹肢共有4对,附着在腹部第二至第五节上;雄性蟹只有两对腹肢,着生在腹部第一二节上。将蟹腹部刨开可见生殖孔,雌性蟹的有一对开口在腹甲第三节上;雄性蟹的呈锥形囊状突起,位于腹甲第五节上。>>> 详细



茶淀玫瑰香葡萄

茶淀玫瑰香葡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茶淀玫瑰香葡萄

  茶淀玫瑰香葡萄,天津市汉沽区特产。因原产于该区茶淀镇而得名。在葡萄系列里,“玫瑰香葡萄”是一种优良品种。它具有口感好、甜度高、玫瑰香气浓等特点。汉沽茶淀位于北纬39.24度,与闻名世界的葡萄酒产地法国波多尔几乎位于同一纬度,光照、土壤、温度等生产条件也很相似。这个区域是种植葡萄的最佳地带,也是我国发展酿酒葡萄的最佳生态区之一。茶淀的玫瑰香葡萄别具特色,不但香气浓郁、皮薄肉厚籽小,而且含糖量高,是绝佳的酿酒原料。汉沽区葡萄栽培面积遍及全区4个镇,而玫瑰香葡萄种植占葡萄种植总面积的95%。玫瑰香葡萄,又名麝香(Muscat),莫斯佳,汉堡麝香,穆斯卡特,慕斯卡,麝香马斯卡特,紫玫瑰香,紫葡萄等。玫瑰香是欧亚种,原产英国,该品种适应性强,耐盐碱,丰产,除生食外还可酿制干白葡萄酒和玫瑰香类型酒,在黄河以北地区均可发展。

  茶淀葡萄在汉沽地区大面积栽培20世纪中期,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栽培、管理技术模式,葡萄夏季修剪憋冬芽法,在全中国得到大面积推广。2010年,汉沽有耕地6.8万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4万亩,年产量达7.8万吨,玫瑰香葡萄种植面积占葡萄总面积的95%,形成了全中国绝无仅有的果品风味独特和联片单一品种种植区。>>> 详细


沙窝萝卜

沙窝萝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沙窝萝卜

  沙窝萝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称天津卫青萝卜,俗称"赛鸭梨"。产于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因此得名。沙窝村的土质上沙下黏,特别适合萝卜的生长,因此本村的萝卜近百年来深受津门父老的厚爱,有“沙窝萝卜赛鸭梨”的美誉。沙窝萝卜入口酥脆,甜辣适中且营养丰富,有预防感冒的功效。由于近几年本村村民改良种植方式,采取反季节种植,深井水灌溉,封闭式管理,完全不用喷洒农药使其成为无农药残留的健康食品。沙窝萝卜通身绿色,外形均匀整齐,表皮光滑细腻,而且甜辣可口,脆嫩多汁,一拍即裂,被民间形容为“一摔掉八瓣”,是蔬菜也是水果,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消食化气、润喉开胃的功效。

  天津种植青萝卜,元朝时就有记载,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沙窝青萝卜是天津萝卜的代表。在清末民初年代,每至秋冬,在街头巷尾、旅店、澡塘、戏院、茶社到处都有卖青萝卜的叫卖声。人们视青萝卜为美食。饭后茶余吃几瓣青萝卜稍过即打嗝,但觉五脏通气,胃开心爽,浑身舒畅。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又有“萝卜就热茶,气的大夫满街爬"之笑说,均属养生之道。>>> 详细


宝坻天鹰椒

宝坻天鹰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宝坻天鹰椒

  宝坻天鹰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为天津市宝坻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引进到宝坻的品种,经过几十年的种植改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良品质。每年3月中旬播种,10月下旬开始进入收获期。果实中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而且辣度极高,在国内外市场都享有盛誉。天鹰椒是外贸出口型辣椒。是天津地区外贸出口创汇主要产品之一。宝坻天鹰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各种土壤上均能生长、其植株直立,株型紧凑,适于密植。在天津地区多采用育苗栽培。一般3月上、中旬保护设施育苗,5 月上、中旬定植,行距40-50cm,单株亩栽8000-10000株,10月上旬收获,一般亩产干椒200-250kg。

  产地保护范围:宝坻区内林亭口、王卜庄、大钟庄、方家庄、大口屯、大白庄、八门城、马家店、霍各庄、新开口、大唐庄、高家庄、口东、牛道口、史各庄、郝各庄、周良庄、新安镇18个镇,牛家牌、尔王庄、黄庄3个乡,海滨、宝平、钰华3个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8′00〞~117°40′00〞,北纬39°21′00〞~39°50′00〞。 >>> 详细



宝坻大蒜

宝坻大蒜 宝坻大蒜

  宝坻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蒜头形状规则,通常是六瓣,蒜皮儿呈紫红色,故有“六瓣红”之称。其味辣含香,是上等的调味品。宝坻六瓣红大蒜是天津市农业名牌产品、中国名蒜之一。处于京、津、唐三市腹地的宝坻区是著名的“三辣”之乡,以盛产大葱、大蒜、天鹰椒闻名遐迩,而其中有“六瓣红”之称的宝坻大蒜最为有名。

  宝坻红皮大蒜又称紫皮蒜,历史上久负盛名。明清时是京城一带享有盛名的御膳佳品。辛辣醇香,味道纯正。其汁液粘稠,胶质多,用来制作绢花和裱糊工艺品不受虫蛀,是上等粘着剂。抽苔蒜,其蒜头致密紧实,易贮藏,耐运输,抗病性较强。割苔蒜,蒜头大,辣味柔和适口,生、熟用俱佳,多做青苗蒜及干蒜。 >>> 详细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为木版印绘制品。中国著名民间木版年画,因源于天津西郊杨柳青镇而得名。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约产生于明代崇祯年间。清雍、乾至光绪初期为鼎盛期。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勾、刻、刷、画、裱等纯手工制作。具有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祥和、情节幽默、题词有趣等特色。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天津杨柳青画社获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杨柳青年画的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汲取了中国工笔重彩画和民间版画艺术的精华,保留着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刻工精美,绘制细腻,人物生动,色彩典雅。在众多的中国民间年画中,它以其生动而有趣的题材,优美而真实的形象,富于装饰趣味的构图和艳丽的色彩,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其内容凸显民族传统,把农耕社会的文明审美观和生存体验表达得淋漓尽致,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和向往,成为迎接新岁、纳福履吉的重要载体。杨柳青木版年画在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无美不臻,浑然汇成一个泱泱艺术体系。它的形成与兴盛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是我们祖先留给人类的艺术活化石。 >>> 详细


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是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自张明山创始流传至今,已走过近200年的历程。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中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中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泥人张彩塑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约40公分左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故又称为架上雕塑、彩塑艺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运用于各种环境装饰的艺术形式,有着服务社会、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 详细



小站稻米

小站稻米 小站稻米

  小站稻米,原产于天津南郊小站地区,当年军事重镇“小站”位于此地,故名为小站稻。始于宋辽时期,成名于清朝末年,曾作为宫庭御膳米。小站位于天津南郊,距市中心大约30公里。据记载,为了让南方的水稻也能在北方安家,以减少“南粮北运”对各方面所造成的负担,1600年,明朝保定巡抚汪应蛟在小站一带垦种水稻5000亩,这是最早的小站稻。清朝,天津防军提督周盛传引南运河水种植水稻,因灌溉用水中含有较多的淤泥和腐植质,所以小站稻米品质优良。小站稻米粒呈椭圆形,晶莹透明,洁白如玉。用其作饭,香软可口;用其作汤,清而不浊,充饥解渴。“白里透青,油光发亮、粘香适口,回味甘醇”是小站稻的特有风味。产地范围:西起天津市津南区的白塘口,南至万家码头,东至葛沽西关,北抵海河一线以及与上述生态条件相类似的地区。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