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渔鼓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门渔鼓,盛行于湖北省天门市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渔鼓,起源于唐代,俗称“道情”或“道情筒子腔”。流转至今的渔鼓曲牌中,即有《道士腔》、《还魂腔》、《观音调》等。天门渔鼓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可溯到乾嘉“盛世”。天门渔鼓曲目有《武松赶会》、《拷棚案》、《包公案》。现在天门渔鼓最常见的演唱形式是与皮影配合,为皮影戏伴唱。

天门渔鼓究竟源于何时,因无文字记载,无法考证,但按艺人们师承关系的时间推算,大约应在清代嘉庆年间。

近代的天门渔鼓有三大门派:天南的杨双林、天东的夏华清、天西的孙元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产生了一批新的渔鼓艺人,如彭先浩、郭智亚、肖木宣、汪雪庭、甘炎中、周志刚、胡东林、王荣华、王洁等。

过去的渔鼓演唱形式主要是沿街卖唱,茶楼座唱和红白喜事赶酒。其唱腔单一,唱词简单。民国初年,皮影渔鼓合流后,由于叙事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渔鼓的唱腔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戏曲唱腔和民歌小调被艺人们融进了渔鼓唱腔。从而基本形成了渔鼓的曲牌体系,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天门渔鼓开始用文乐伴奏,随之又加入了女演员敲碟子对唱,成了一种既韵味古朴,又清新活泼的曲种。从而登上了大雅大堂。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天门渔鼓一路高歌,先声夺人,一九七五年天门县文工队改编演出的渔鼓《智斗》、《智取炮楼》在全省农村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曲作者欧阳谦叔看了渔鼓《智斗》说:“这是移植样板戏最好的曲艺节目”。一九七七年,县文化馆选送的渔鼓《大战老虎塌》获全省农村文艺汇演二等奖。随后的十几年中,先后又有《鸡蛋案》、《舅舅》、《迟到的团年饭》、《再造秀美好山川》、《希望的田野响春雷》等渔鼓节目在省、地、市获奖和在省、市电视台播出。二OO一年天门渔鼓《一口咬定》 在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比赛中获金奖。二OO二年被文化部调进北京为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演出,把天门渔鼓推向了全国。

天门渔鼓有单口唱、对口唱和唱皮影戏三种演唱形式。解放前单口唱的渔鼓艺人大多是沿街乞讨,解放后红白喜事赶酒的艺人也是单口唱。对唱主要在舞台上表演。一男一女,男演员右手拍渔鼓,左手执简板,女演员双手敲碟子对唱,说唱相间。辅以身段动作表演。唱皮影戏就成了一个戏班子。皮影幔子右方的演唱者称为“上签子”,左方的演唱者称为“下签子”,由上下签子为主唱,后台的武乐师傅拍渔鼓,打击乐、帮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皮影戏加上了乐器伴奏。单口唱和皮影戏的唱词都是艺人们即兴演唱的,行话叫“浩水”,也叫打水本子。而对口唱的词大多是由作者编写给艺人唱的,称为“死词”。拍渔鼓是衡量一个艺人才艺是否娴熟的标准,资历较浅的艺人手指的力量小,只能用手指在渔鼓上撞击,称为“撞指”。而资深艺人则手指力度大,富有弹性,指头能在鼓面上滚动翻花,这叫“滚指”。

渔鼓的唱腔有五类十八种,每类唱腔都有其特有的表达功能。

平腔类:男平腔是渔鼓中的主要唱腔,以叙事见长,旋律明快简洁、语言性强;女平腔是女角色的主要唱腔,在皮影戏中通常由男艺人用假声演唱,唱腔柔婉,轻盈;丑平腔是皮影戏中丑角的唱腔,旋律风趣滑稽,甩腔别致,具有鲜明的喜剧风格。

悲腔类:有“男悲腔”、“女悲腔”、“男哭灵”、“女哭灵”等。旋律主要表现哀愁、悲痛的情绪。“男悲腔”、“女悲腔”通常是成年男女角色的悲调,“男哭灵”、“女哭灵”则是未婚少男少女角色的哭腔,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五七句三种。鱼尾腔类:鱼尾腔分“单鱼尾”和“双鱼尾”,此腔一般在戏的开场和结尾处运用,旋律开朗向上,迂回刚美、富于喜庆、祝福的特点。“单鱼尾”两句一甩腔,“双鱼尾”一句一甩腔,词格是七字句,为徵调式调性。

琵琶腔类:有“单琵琶”调和“双琵琶”调,词格为十字句,七字句和五七句。“琵琶调”的说唱性较强,特色在腔尾上,其甩腔高低有致,跌宕起伏,诙谐夸张。在皮影戏中是丑角的哭腔,在现代渔鼓演唱中被改编成热烈欢快的喜调。

花腔类:这是许多杂腔小调的统称。有皮影戏的“花腔”、“聊子”、“倒板”、“杂花调”(花脸的唱腔),有神仙道士的“观音调”、“还魂腔”等,它是渔鼓的辅助唱腔。

天门渔鼓不同于北京的京韵大鼓,也不同于我省的湖北道情、湖北大鼓这些单曲体的曲种,它是一个颇具规模,门类齐全的联曲体曲种,既能用来演唱一个小段子,也能用来演唱一些大戏。具有很大的艺术创造功能,正因为如此,天门渔鼓才能久唱不衰,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