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山西太原:双塔寺
山西太原:晋祠

太原市汉语拼音:Tài Yuán Shì;英文:Taiyuan City),中国山西省辖市,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简称,别称并州。位于省境中央,太原盆地北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太原市常住人口为543.50万人。 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地处山西高原中部,晋中盆地北端,汾河中上游地带。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脉为吕梁山、系舟山。主要河流有汾河、屯兰河、大川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锰、铜、铝、铅、石膏、硫黄、石灰石、耐火粘土、明矾、白云石等。其中含煤面积为1282平方千米,储量约在250亿吨以上,已探明的储量达185亿吨;铁矿储量为3.61亿吨;铝矿储量为565.1万吨;耐火粘土储量为1643.8万吨;石膏储量为3290.9万吨;石灰岩储量为1.08亿吨。名胜古迹有晋祠、纯阳宫、崇善寺、永祚寺、多福寺、龙山道教石窟、大王庙,晋阳古城遗址、古交遗址,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太原战国为赵国国都。秦置太原郡,为郡治。西汉初为韩国都城,后为代国都城。东汉置并州。三国魏为太原国都城,晋因之。后魏为太原郡治兼置并州。北齐后周因之。隋初为并州治,后为太原郡治。唐初为并州治,曾先后置“北都”、“北京”,后改并州为太原府,为府治。五代时,后唐置西京、北都,后汉都城。宋为太原府治。金因之。元为冀宁路治所。明为太原府治。清因之。

  • 邮编:030082 代码:140100 区号:0351

行政区划

全市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52个街道、21个镇、31个乡。市政府驻杏花岭区新建路

城市布局

  汾河将整个太原市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市区街道整齐,南北为路、东西为街。城北主要为以太钢为主的老工业区和老城生活居住区、城南主要为商业区、新城区、小店城区和开发区,城西为老工业区、新城区、晋源城区。城市发展重心逐渐南移,并与榆次开始同城化进程。

历史

  鲁昭公元年(晋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晋国荀吴率兵北征,大败占据今太原一带地区的无终及赤狄别族咎(音皋)如,太原地区始入于晋国版图。春秋末期,晋公室势力渐弱,智、韩、魏、赵、范、中行氏六卿专权。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鞅向邯郸大夫赵午索取卫国贡献的五百户人口,准备迁入晋阳(故址在今太原南郊古城营一带)。

  赵午虑及与卫国的关系,迟疑延宕,为赵鞅所杀。赵午之子赵稷联合范氏、中行氏围攻赵鞅。史载:“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晋阳虽为晋国城邑,实则已为赵氏占据,成为日后立国根本。

  公元前403年,晋大夫赵籍自立为侯,即赵烈侯,初都晋阳,后迁至邯郸。至公元前248年秦伐赵取狼孟(今阳曲黄寨东)等三十七城之前,太原地区一直为赵国疆土。

  秦庄襄王二年(赵孝成王十八年,前248年),秦将蒙骜攻打赵国,取榆次、狼孟三十七城,太原地入于秦。次年,于晋阳置太原郡,为太原设郡之始。

  秦王嬴政元年(前246年),晋阳叛秦,蒙骜再次率兵平定,复置太原郡如初,郡治所设在晋阳。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除周王朝分封诸侯国的制度,改设郡县,以郡统县。初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太原郡为其中之一,辖三十七县,治所晋阳。

西汉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楚王项羽分封诸侯国,徙魏王豹于河东,为西魏王。分原赵国地为二,以张耳为常山王,都信都(今河北冀县);以赵歇为代王,都代(今河北蔚县境内)。旧志载,此时太原地属赵歇。次年(前205年),魏豹降汉,旋复降楚。汉将韩信灭魏豹,平定魏地,仍设河东、太原、上党三郡。太原地属汉。

  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汉改周封诸侯、秦设郡县的制度,推行郡国并行、以郡国统县的建置。六年,以太原郡二十一县和雁门郡辖县改置韩国,徙韩王信(韩襄王之孙)为韩王,都晋阳,以防备北方匈奴族南下。是年,韩王信上书,以晋阳距边境较远,移国都于马邑(今朔州市)。不久,韩王信叛汉,降于匈奴,引匈奴冒顿单于共击太原,曾到达晋阳城附近。

  十一年(前196年),汉将军柴武斩韩王信于参合(今阳高东),平定代地。汉以韩国地改置代国,封皇子刘恒为代王,都晋阳。

  文帝刘恒二年(前178年),分代国为代、太原二国,立皇子刘参为太原王,都晋阳,太原国辖原太原郡故地。四年,徙代王刘武为淮阳王,合代、太原二国为代国,以刘参为代王,都城仍设在晋阳。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废除代国,复置太原郡,辖二十一县,治所晋阳。

  元封五年(前106年),设十三州刺史,以监察郡国。并州刺史监察太原、上党、西河、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上郡九郡。太原郡仍领二十一县,郡治所设在晋阳。终西汉之世,并州及太原郡辖境、治所均无变化。太原郡所辖二十一县为晋阳、葰人(今繁峙境内)、界休(今介休南)、榆次(今榆次北)、中都(今平遥西北)、于离(不详)、兹氏(今汾阳南)、狼孟(今阳曲黄寨东)、邬(今介休北,一说在平遥北)、平陶(今文水西南平陶村)、汾阳(今静乐西)、京陵(今平遥京陵村,或说在祁县西)、阳曲(今定襄境内)、大陵(今文水东北)、原平(今原平南)、祁(今祁县东)、上艾(今平定南)、虑(今五台东北)、阳邑(今太谷东)、广武(今代县西南)、盂(今阳曲大盂)。

  初始元年(8年),王莽废汉孺子刘婴,自立为帝,建国号新,史称新莽。新莽时期,郡国区划、建置无常,地名屡易,甚至一年五易地名,百姓苦不堪记忆。先是于始建国四年(12年)依《尧典》分全国为十二州,后又从《禹贡》之说分全国为九州。天凤元年(14年),又置州牧、部监,分合郡县,改易官称。分并州牧置朔部牧,将西汉太原郡领辖的界休改为界美,榆次改为太原亭,于离改为于合,兹氏改为兹同,狼孟改为狼调,平陶改为多穰,京陵改为致城,大陵改为大宁,祁改为示,阳邑改为繁穰,广武改为信桓。

东汉

  建武元年(25年),刘秀推翻王莽,建国号汉,史称东汉。

  东汉建武初,整顿建置,废除新莽时的建置及郡国、县名称,恢复西汉旧称;仍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仍监察太原等九郡,州、郡治所仍设在晋阳。建武二年,改太原郡为太原国,都晋阳。经西汉末年的战乱,户口锐减,官职繁多,建武六年(30年)六月诏令全国并省四百余县。

  建武十四年(38年)废太原国,改置太原郡,治所未变。

  东汉太原郡辖晋阳、界休、榆次、中都、于离、兹氏、狼孟、邬、盂、平陶、京陵、阳曲、大陵、祁、虑、阳邑十六县。

三国

  东汉末世,外戚、宦官争权,军阀割据,战火又起。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并州为公孙瓒的势力范围;建安三年(198年)又为袁绍占据。袁绍以甥高领并州牧。

  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曹操征伐高,并州及所辖太原郡地归于魏。十八年(213年),魏为了扩大势力范围,省并州,合并其地于冀州,太原郡县属冀。二十年(215年),分太原郡北部置新兴郡,后又分东部地置乐平郡。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复置并州,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后又废国复置郡。并州领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及新设置的新兴、乐平六郡。并州、太原郡治所皆在晋阳。

  三国魏时,太原郡辖晋阳、阳曲、榆次、盂、祁、京陵、中都、大陵、平陶、狼孟、阳邑、邬十二县。

晋、十六国

  魏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迫魏元帝曹奂禅位,易魏为晋,史称西晋。

  西晋时期,沿魏并州建置未改。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为太原国,都晋阳。并州刺史部统太原国、西河国及上党郡、乐平郡、雁门郡、新兴郡六郡国。太康五年(284年),废太原国,改置为郡。

  西晋之世,太原郡辖晋阳、阳曲、榆次、于离、盂、狼孟、阳邑、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邬十三县。州刺史部、太原国、太原郡治所皆设于晋阳。

  西晋末年,北方民族崛起,纷纷建立割据政权,互相攻战,进入了史称的十六国时期。

  永兴元年(304年),匈奴族人刘渊于左国城(今离石东北)建立汉国,后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前赵不断劫掠并州郡县,加之并州于光熙元年(306年)发生饥荒,郡县难以自保,州刺史司马腾率众万人于冀州就食,号“乞活”。永嘉元年(307年),晋以刘琨为并州刺史、领匈奴中郎将。

  前赵嘉平二年(晋永嘉六年,312年),刘聪派子刘粲,乘刘琨领精兵出防雁门乌丸族反叛之机,袭破晋阳,太守高乔以城降。四个月后,刘琨在代公猗卢配合下收复晋阳。经此一战,晋阳城池残破,军民逃散。刘琨留部将箕澹、段繁戍守晋阳,自领兵移驻阳邑(今太谷),招集亡散。

  麟嘉元年(晋建兴四年,316年),前赵将军石勒攻打乐平(今昔阳),刘琨率全部精兵救援,途中被石勒设伏兵击败,全军覆没,并州震惊。留守晋阳的东晋司空长史李弘以城降石勒,太原地为前赵所占据。

  光初二年(319年)冬十一月,石勒自称赵王,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太原地归后赵。

  后赵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属并州刺史部辖领,都晋阳。

  后赵永宁元年(350年),冉闵灭后赵,并州为后赵刺史张平所据。为图自保,张平先以并州六郡依附前秦苻坚,不久降前燕,东晋升平元年(357年)又降晋,皆被授以官职。张平的反复无常,不但未能自保,反而为并州引来连年战火。

  前燕光寿二年(358年),燕王慕容遣司徒慕容评讨伐张平,并州各郡县纷纷投降。张平率三千兵众弃晋阳逃往平阳(今临汾),复请降燕。太原地区为前燕据有。

  建熙十年(东晋太和四年,369年),东晋派大司马桓温伐燕。前燕主慕容,以割地为条件,求前秦苻坚援救。及桓温被击退,违约。苻坚大怒,次年遣将军王猛、杨安率步骑六万,兵分两路伐燕。九月,挖地道攻克晋阳,太原地又落入前秦之手。

  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苻坚亡。并州刺史王腾迎苻坚庶长子苻丕入晋阳,于太安元年(385年)即皇帝位,以晋阳为都。次年,苻丕率兵与西燕慕容永战于襄陵(今襄汾境内),兵败被杀,太原地区又为西燕所据。

  后燕建兴九年(394年),慕容垂遣龙骧将军张崇攻晋阳,西燕守将弃城而逃,太原地复为后燕所得。

  自公元304年,止于公元394年,短短九十年间,太原地区先后为西晋、前赵、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占据。兵祸连年,境土屡分,国号几易,治所时迁,建置不能悉详。

北魏

  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

  北魏皇始元年(396年)八月,道武帝拓跋率兵四十万南出马邑(今朔州),越勾注山(今代县境内),大举征伐后燕。九月占领阳曲,据西山居高临下威胁晋阳。后燕并州牧、辽西王李农大惧,弃城夜遁。太原地归属于北魏。

  北魏仍置并州,领太原、上党、武乡、乐平、襄垣五郡。并州、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北魏先后对太原郡所领县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裁省,仅余十县。

  武泰元年(528年)二月,宣武帝灵皇后奉三岁的元钊即帝位于洛阳。四月,太原王尔朱荣拘灵后及幼主元钊沉于黄河,杀公卿百官一千三百余人。九月,尔朱荣入朝被诛,其从子尔朱兆自汾州入据晋阳,于建明九年(530年)奉并州刺史、太原太守、长广王元晔为帝,仍都洛阳。晋阳落入尔朱氏之手。

  普泰元年(531年)七月,北魏晋州刺史高欢率兵北讨尔朱兆。尔朱兆大掠晋阳,退守秀容(今忻州西北)。高欢于晋阳建大丞相府而定居。次年正月又追击尔朱兆于赤岭,兆自缢死。太原地复归北魏。

  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年),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史称东魏。并由洛阳迁都邺城,以邺为上都,以晋阳为下都。

北齐、北周

  武定八年(550年),高欢次子齐王高洋废元善,建立齐国,史称北齐。

  北齐于晋阳置并州尚书省,为别都,与邺都分治政事。仍置太原郡,治所龙山,辖七县:龙山、晋阳、受阳、东受阳、中都、平遥、阳邑。

  公元557年,魏(史称西魏)大将军、周公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王,建国号周,史称北周。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五年(576年)冬十月,大举伐齐,十二月到达并州晋阳。北齐齐王留从兄安德王高延宗守并州,自返邺城。高延宗于晋阳僭帝位,改元德昌。次年二月,晋阳被周兵攻破,延宗被擒,并州入于北周。北周遂于晋阳设置并州总管府,又设并州宫及六府(冢宰府、司徒府、宗伯府、司马府、司寇府、司空府),视晋阳为都城。十二月,又废并州宫及六府。并州总管府领太原、乐平二郡。太原郡治所晋阳,领龙山、晋阳、东受阳、中都、阳邑五县。平遥、受阳二县撤销。

  北周政权统治并州不足五年,于大定元年(581年)二月被隋杨坚取代。

  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仍沿北周制度,设并州总管府于晋阳,以晋王杨广为并州总管。二年,废总管府,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以杨广为尚书令。九年,又改置总管府。

  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总管府。三年,废州设郡。太原郡治所晋阳,领十五县:晋阳、太原、交城、汾阳、文水、祁县、寿阳、榆次、太谷、乐平、和顺、辽山、平城、石艾、盂县。

  隋季陵迟,寇盗充斥,大业十三年(617年),以李渊为山西河东道抚慰大使、太原留守、领晋阳宫监。李氏遂起兵晋阳,一举而灭隋。

  唐初建置,废置分合频繁。武德元年(618年),废太原郡,复设并州总管府,治所晋阳,辖县沿隋太原郡十六县。旋又分隋阳直县地先后置抚城县、乌河县(今阳曲凌井店),复析晋阳县地置清源县,划榆社县属韩州。

  武德二年(619年)九月,鹰扬校尉刘武周据马邑作乱,并州总管李元吉惧,逃奔长安,太原地区一度被刘武周占据。三年四月,秦王李世民征伐刘武周,并州复定。随之废并州总管府,改置并州。析阳直县地置汾阳(今太原北部阳曲镇);以盂、寿阳二县置受州;以太谷、祁二县置太州;以文水属汾州;以乐平、辽山、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并州辖县缩减为九。

  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并州总管府于晋阳,其年改为上总管府,领辖并、介、受、辽、太、榆、汾七州。五年又改为大总管府。六年割文水县属并州;又废太州,以太谷、祁二县属并州。

  武德七年(624年),改并州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并废阳直县,以其地析置罗阴县(今阳曲洛阴),改汾阳为阳曲县,划文水县复属汾州。

  贞观元年(627年),因州县民少官多,李世民思革其弊,对州县大加并省。并州所属的乌河县省入盂县,罗阴县省入阳曲县,划文水县复属并州。其年,分全国为十五道,并州属河东道。八年(634年),废受州,划寿阳、盂、乐平、石艾四县及侨置阳曲县境内的顺州燕然县属并州。十四年(640年),又废燕然县。

  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于晋阳置北都,仍兼督府。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罢北都。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复置北都。按唐制,都城所在地称府,非都城所在地称州,因改并州大都督府为太原府。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北京,同时改石艾县为广阳县。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复罢晋阳京都称号,次年又复北都之称。

  开元盛世之时,太原府治所晋阳,领辖晋阳、太谷、祁、文水、榆次、盂、寿阳、乐平、广阳、清源、交城(先天二年即713年析置卢川县于今古交炉峪口,开元二年即714年省)、阳曲十三县,终唐季而未改。

五代十国

  唐末,天下大乱。哀帝天四年(907年),黄巢农民起义军叛将朱温灭唐建梁,史称后梁。从此,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此时,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镇守太原,仍奉唐天年号不改,并自行置并州太原府。次年,李克用卒,子李存嗣晋王位于晋阳。

  同光元年(923年)四月,李存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以太原为西京。十月灭梁,复称太原为北京。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兼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番汉马步总管石敬瑭,在契丹帮助下称帝于晋阳,建国号晋,史称后晋。割雁门以北及幽州等燕云十六州地于契丹。同年,后晋迁都洛阳,以晋阳为北京,置太原府。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北京留守、太原节度使刘知远于晋阳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沿后晋称晋阳为北京,仍设太原府,治所晋阳。

  后晋广顺元年(951年),后汉枢密使、邺都留守郭威灭后汉,建国号周,史称后周。是年,后汉刘知远弟刘崇为北京留守、太原尹、河东节度使,据太原称帝,仍袭汉号,史称北汉。废北京及太原府建置,改置并州。北汉据守晋阳,先后与北周、北宋抗衡二十八年。北宋曾两次进攻晋阳,皆无功而退。

北宋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率兵亲征北汉。四月,北汉帝刘继元以晋阳城降宋,北汉遂亡。赵宋深恨晋阳人民负固顽抗,便下令毁晋阳城,降太原府为并州(紧州,即四等州)军事,移州治所于榆次;废晋阳县,于汾河东新置平晋县;撤销太原县并入榆次县;割交城县隶属大通监;以广阳、乐平二县属平定军。经此一番改置省并,并州领辖阳曲、平晋、文水、祁、太谷、榆次、清源、寿阳、盂九县,以及大通、永利二监。七年(982年)二月,因榆次“地非要会”,将治所迁至唐明镇(今太原城区内)。

  淳化四年(993年),效法唐朝制度,分全国为十道,太原属河东道。至道三年(997年),又改分全国为十五路,太原属河东路。因太原地区北近辽,西隔河近夏,于太原设河东经略使、安抚使。

  嘉祐四年(1059年),改并州为太原府,元丰元年(1078年)置为次府,大观元年(1107年)又置大都督府,领辖阳曲、太谷、榆次、寿阳、盂、交城(宝元二年即1039年自大通监析出)、文水、祁、清源、平晋(熙宁三年即1070年,曾废入阳曲;政和五年即1115年复置)十县,大通、永利二监。

  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大举南下攻宋。次年九月攻陷太原,地入于金。其年攻陷宋都汴梁,掳徽宗、钦宗,遂亡北宋。仍称太原为府。

  天会六年(1128年),分宋河东路为河东北路、河东南路,各置兵马都总管。河东北路兵马都总管治所设于太原。改太原府为并州太原郡河东总管(简称太原府)。

  金统治太原期间,曾于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分清源县地置徐沟县;贞祐四年(1216年)废平晋县,兴定元年(1217年)复置;兴定二年升盂县为州,不久复改置为县。太原府领辖忻州、平定军两个支郡和阳曲、太谷、平晋、清源、徐沟、榆次、祁、文水、交城、盂、寿阳十一县,同时还领八个军事镇,在阳曲境内有阳曲、百井、赤塘关、天门关、凌井驿五镇;在平晋县境内有晋宁、晋祠二镇;在祁县境内有团柏镇。

  太祖元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蒙古族孛儿只斤铁木真称帝,号曰成吉思汗皇帝。十三年(1218年),元将木华黎伐金,攻陷太原,遂废除金朝建置,置太原路总管府,治所阳曲(在今太原城区)。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国号为元。二十七年(1290年),实行中书省、路、州、县四级建置。分全国为一个中书省,十一个行中书省,一百八十五路。山西、河北、山东三地二十九路地处腹里,直属中书省辖领。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太原路发生地震,长达年余。因此,九年颁诏改太原路为冀宁路,仍属中书省。

  元冀宁路直接领辖十县、十四州,以及设在太原城内管理在城民事的录事司。州下又领有九县,境域远较前代广大。直辖十县为阳曲、文水、平晋、祁、榆次、太谷、清源、寿阳、交城、徐沟。所辖十四州为:汾州、石州、忻州、平定州、临州、保德州、崞州、管州、代州、台州、兴州、坚州、岚州、盂州。

  元末,纲纪日紊,民心怨叛,群雄并起,天下骚然。朱元璋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荡灭群雄,遂即帝位,建国号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将军徐达等攻取太原,败扩廓帖木儿,山西全境平定。

  明初,改冀宁路为太原府。洪武二年,沿袭元朝制度设山西等处行中书省。又于洪武三年置太原都卫,八年改为山西都指挥司,管领卫所番汉诸军。九年(1376年)改山西等处行中书省为山西承宣布政使司,辖领府、州、县,管理民籍,治所皆在阳曲(今太原市城区)。

  明代前期,太原府辖领六州、二十二县。其中府直辖十三县,州辖九县。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割永宁州(元石州)及其属县归新置的汾州府。至明末,太原府实辖五州二十县,其中府直辖十三县,州辖七县。

  府直辖十三县为阳曲、太原(宋、金、元平晋县,洪武八年改置)、榆次、太谷、祁、清源、徐沟、交城、文水、寿阳、盂(元盂州、洪武二年改置)、静乐(元管州,洪武二年改置)、河曲(洪武二年析保德州置)。

  府辖五州及其所领县为平定州,领乐平;忻州,领定襄;代州,领五台县(即元台州地,洪武二年废州置县)、繁峙县(即元坚州地,洪武二年废州置县)、崞县(即元崞州地,洪武二年置州置县);岢岚州(洪武七年析管州地置岢岚县,九年升为州),领岚县(即元兴州,洪武二年改置为县)、兴县;保德州(不领县)。

  明末,政治腐败,税赋苛重,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八日,李自成率大顺起义军攻克太原,三月九日夺取北京,遂亡明朝。

  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十三日,清军围攻太原,守卫太原城的大顺将领陈永福顽强抗击。十月三日,清军用大炮击破太原城西北角城墙,占领太原城。

  清初,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为山西行省,同时保留冀宁道和太原府建置,治所皆在阳曲。沿袭明朝制度,太原府仍辖五州二十县,其中州下辖七县。

  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对地方建置进行了较大变动。太原府所属保德、平定、代、忻四州升为省直隶州。同时,划河曲、兴县二县隶属于保德州;盂县、寿阳、乐平三县隶属于平定州;五台、繁峙、崞县隶属于代州;静乐、定襄二县隶属于忻州。经此一番变动,太原府仅领岢岚一州和十县,其中岚县为岢岚州隶县。八年(1730年),复从保德州划出兴县隶属于太原府岢岚州。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裁清源县并入徐沟县。至清末,太原府辖一州十县,其中府直辖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徐沟、交城、文水八县;岢岚州辖岚、兴二县。原明代设在太原府的太原右卫,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裁并入太原前卫。雍正三年(1725年),太原左卫、太原前卫同时裁撤。

中华民国

  清宣统三年(1911年),8月19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举义武昌,各省纷纷响应。9月8日,太原举义,攻克省会,击毙清山西巡抚陆钟琦。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封建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民国二年(1913年),对清代建置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废除了道、府、直隶州、州的建置,改州为县,地方政府实行省、县两级建置。于太原置中路观察使,原太原府所属岢岚州改置为县,并恢复清源县建置。

  民国三年,5月23日,改中路观察使为冀宁道,治所阳曲,下辖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县、交城、文水、徐沟、清源、岢岚、岚县、兴县、汾阳、孝义、介休、平遥、临县、中阳、石楼、离石、平定、寿阳、盂县、昔阳、长治、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平顺、壶关、黎城、晋城、榆社、和顺、武乡、沁县、沁源、高平、阳城、沁水、陵川、辽县四十三县。

  民国五年,废除清源县并入徐沟县,六年复置清源县,七年析离石县地置方山县,冀宁道辖县增为四十四县。

  民国十年(1921年),山西省政府在省会设置市政公所,管理省城以及城周围东至耙儿沟,西至汾河,北到新城,南到大营盘范围内的市政建设。十二年,又将市政公所管辖区划分为四个区。一区署设在红市牌楼,二区署设在前所街,三区署设在西羊市,四区署设在西缉虎营。市政公所及其所属各区,未列为地方行政建置。

  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实业部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卷》记载:民国十六年(1927年),太原确定市的建置,隶属山西省政府直辖。十九年废除冀宁道,各县归省直辖。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太原市辖五个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18日,日本军队侵占太原。三十四年(1945年),8月14日,日本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8月30日,民国山西省政府返回太原市,仍沿日军侵占太原时期划定的市区范围,东至港道,西至虎峪,南至嘉节,北至新城。市辖五个行政区。

  三十六年,4月,市辖内八区、外八区共十六个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解放晋中各县,兵临太原城下。10月17日,于榆次成立太原市政府。次年3月1日,太原市政府与晋中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太原市政府,仍驻榆次县,隶属于华北人民政府领导。太原市政府辖三个专区十九个县和尚待解放的太原市十六个区。一专署驻盂县,辖盂县、忻县、阳曲、平定、寿阳、五台、定襄七县;二专署驻汾阳,辖汾阳、孝义、文水、交城、清源、徐沟、晋源七个县;三专署驻榆次,辖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五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太原。当日下午,太原市政府由榆次迁入太原市区,驻精营东边街。5月6日,太原市政府更名为太原市人民政府。27日,将市辖内八区、外八区十六个区合并为八个区,同时将“区公所”名称更为区人民政府。太原市辖八区、三专区十九县。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太原市人民政府管辖的三个专区十九个县交由省人民政府直辖。

  1949年太原市为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地,山西省辖市。1951年原属汾阳专区的晋源县撤销,并入太原市。1958年原属忻县专区的阳曲县和原属榆次专区的清徐、交城2县撤销,并入太原市。1960年复设阳曲(驻黄寨镇)、清徐(驻清源城)2县,由太原市领导。1972年将吕梁地区所属娄烦县划归太原市领导,辖3县。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国函[1997]33号)批复同意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1)小店区辖原南城区的坞城、北营、双塔3个街道,原南郊区的亲贤、黄陵、小店、西温庄、刘家堡、北格6个乡镇及原南郊区小店镇昌盛西街。(2)迎泽区辖原南城区的迎泽、桥东、文庙、柳巷、老军营、庙前6个街道,原南郊区的孟家井、郝庄(不含狄村)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棉花巷。(3)杏花岭区:辖原北城区的涧河、三桥、鼓楼、坝陵桥、大东关、职工新村、敦化坊、巨轮9个街道,原南郊区的杨家峪乡及原北郊区的中涧河、小返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4)尖草坪区辖原北城区的尖草坪、光社、上兰、南塞、迎新街、古城6个街道,原北郊区的新城、向阳、上兰、柏板、西墕、柴村、马头水、阳曲8个乡镇及原北郊区东社乡的小东流、大东流、西流3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柴村镇迎宾北路。(5)万柏林区辖原河西区的万柏林、和平、千峰、兴华、下元、杜儿坪、南寒、白家庄、大虎沟、开城里、官地11个街道,原北郊区的西铭、化客头、王封、小井峪、东社(不含小东流、大东流、西流3个村)5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西矿街。(6)晋源区辖原河西区的义井、罗城2个街道,原南郊区的晋源、姚村、金胜4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晋源镇。

  1998年底,全市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8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3.3万人,农业人口99.5万人。辖6个城区、1个县级市、3个县,43个街道、83个乡镇,1258个居委会、1288个村委会,1805个自然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太原市常住总人口3344392人,其中,小店区491250人,迎泽区470917人,杏花岭区520702人,尖草坪区338417人,万柏林区556931人,晋源区180165人,清徐县328787人,阳曲县142109人,娄烦县109412人,古交市205702人。

  2001年,乡镇街道调整后,全市辖51个街道、54个乡镇。2003年,全市总人口339.8万人,常住人口327.4万人。2004年末,全市辖51个街道、21个镇、33个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太原市常住总人口4201592人,其中,小店区804537人,迎泽区592007人,杏花岭区643584人,尖草坪区415705人,万柏林区749255人,晋源区221431人,清徐县343861人,阳曲县120228人,娄烦县105841人,古交市205143人。

  2015年末,太原市常住人口431.87万人。共有53个街道、21个镇、31个乡(合计105个),530个居委会、998个村委会(合计1528个)。

地理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平均海拔约80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区域轮廓呈蝙蝠形,东西横距约144公里,南北纵约107公里。

  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作屏障,坐落在两山间的河谷平原上。

  从自然环境来说,太原具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太原地处山西黄土高原的中心,周围雄关险隘环绕,历来是易守难攻,可进可退的军事要地。2.太原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华夏文明和中国政治力量的核心半径之内。它长期与中国政治中心互为表里,互为依托,共安危同存亡。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华夏政治格局。3.太原长期处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过渡地带。两种文明导致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上演了一幕幕民族冲突与融合的悲喜剧。这两种文明的互动,不同程度影响着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兴替与治乱。

  从经济地理角度来看,太原也不失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地区之一,物产丰富,经济实力在中国古代非常突出。1.太原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太原盆地位于黄河中游的汾河谷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汾河、晋水从中流过,灌溉便利,非常适宜农业生产。2.太原地处农牧交替区,畜牧业也很发达。太原盆地东、西、北三面的山地丘陵地区,古代植被繁茂,水草丰沛,是理想的牧场。3.太原盆地自然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基地。早在春秋之时,太原的冶铜业就很发达。使董安于建晋阳城“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成为可能。太原的冶铁业自古有名,唐代杜甫诗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就是对太原冶铁业精湛工艺的真实描述。此外,玉器、骨器、车马器等制造业也很发达。太原这种农牧结合、渔措并举,手工业商业相兼的经济地理环境,为其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地震

  太原市由东、北、西部山区和中南部盆地组成,城市大部分建成区所在的盆地区,是一个地震活跃的地区。从公元712年至1996年,境内共发生4.75级以上的地震23次。

  1978年,国家地震局确定太原市盆地部分的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把太原市列为全国38个重点抗震城市之一;山区部分的基本烈度为7度,西部小片地区为6度。

  在地震区划上,太原市位于华北地震区山西地震带的中部,其地震活动与大华北地震活动区,特别是与山西地震带有密切联系,受着大区域活动的控制。太原市的地震危险,主要来自山西地震带本身。

  太原在历史上是一个地震频发、震灾比较严重的地区。据统计,从北魏至清代,见诸史籍的并州、太原府、冀宁路地震有80余次。其中北魏9次,东魏2次,北齐1次,唐2次,北宋10次,元11次,明37次,清10次。

  太原市依据现代地震观测台网的仪器记录和地震现场调查资料确定的现代地震,始于1970年。1970年~1996年间,记录到2级及其以上的地震852次,其中3级及其以上地震9次。

  太原市境内主要有4条活动断裂。其一,田庄断裂,全长18公里,走向大致为北东东—北东,这条断裂是交城断裂在太原境内延伸的部分。历史上,其附近曾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是太原市最主要控震活动断裂;其二,南堰—吴村断裂,全长42公里,走向北北东,两盘间断距800米左右。南堰一带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5级地震;其三,城关断裂,全长约38公里,两盘间断距270米左右,元至正二年(1342年),其附近发生过一次5.5级地震。该断裂北段丈子头一带是近些年3级左右地震多发段;其四,新城—亲贤断裂,为北北西向隐伏断裂,纵贯太原城区,全长51公里,落差约500米。

自然资源

  太原矿藏堪称丰富,主要有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和煤、硫磺、石膏、钒、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灰石、白云石、石美砂等非金属矿。太原处在煤海中部,地质上称太原的煤藏为太原系煤,储量居全省第七位,是山西煤炭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太原系煤不仅储量丰富,而且煤种齐全,焦煤、肥煤、瘦煤、贫煤、气煤、无烟煤应有尽有。铁矿储量较为丰富,分布亦较广,主要类型为沉积变质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沉积型,锰铁矿储量较少。非金属矿中石膏矿是太原第三矿产,石膏以其质地优良驰名中国。

  太原植物区系含有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地衣、藻类和菌类,具有植物资源丰富、植物起源古老、单种属植物较多等特点。太原地区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纲16目、37科、1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四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7种、中日保护候鸟80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8种;哺乳纲6目、17科、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兽类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兽类5种、山西省重点保护兽类3种;爬行纲动物3目、4科、8种;两栖纲1目、2科、5种;鱼纲2目、4科、21种;甲壳纲动物1目、2科、2种;昆虫纲13目、70科、177种;蛛形纲2目、3科、10种。

经济

  太原经济的特点是重型结构,重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5%左右,为全国同类城市少有。太原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有冶金、煤炭及炼焦、电力、石油、化学、机械、建材、森林、纺织、缝纫、皮革、食品、文教艺术用品、造纸等工业部门。其中煤炭、冶金、机械、化工为四大支柱行业。土质肥沃,灌溉面积广,既有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平川,又有宜林宜牧的丘陵和山区。加之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太原市集中了为数众多的部属和省属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加上市属和大中企业的科研单位,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太原是石太、南北同蒲、京原、太焦、太古岚等6条铁路干线的中枢;太运、太洛、太茅、太汾、同太、石太等8条公路干线的交点。民航班机直达北京、沈阳上海西安成都广州兰州南京延安大连青岛呼和浩特深圳厦门桂林等大中城市,是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1993年,太原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48.38亿元。

文化

太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亘古以来文化昌盛,文人荟萃。东晋有书画家王癪、小说家郭澄之,唐代有著名诗人王翰、王之涣、白居易,宋代有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王*-、王端、王诜、米芾、米友仁,金代有著名诗人李汾,元代有剧作家乔吉,元末明初有文学巨匠罗贯中。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地上、地下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地下出土的春秋时期编钟石磬、唐代舞俑、北齐娄睿墓壁画;地面遗存的天龙山、龙山石窟造像,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宋代铁人,崇善寺明代彩塑、明代壁画摹本,明代《宝贤堂集古法帖》以及散布在太原城乡的古戏台等,均可说明太原人民历朝历代都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塑、戏剧等文化艺术。

太原方言属山西方言中区太原片。山西方言一向被语言学界看作汉语研究的重要资料,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许多其他北方方言和普通话所不具备的特殊现象。作为山西方言的典型代表,太原方言具有山西方言的一般特征。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与省内外、国内外交流的日趋广泛和频繁,太原市城市居民的成分早已打破了地域的局限。而城市居民所使用的语言,也逐渐地弱化了方言特点而日益与普通话趋同。

旅游

  太原旅游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给太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

  • 晋祠 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叔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 天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15窟。石雕体态生动,刀法洗炼,具有丰富的质感。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已毁。寺前蟠龙古松苍翠蔽日。
  • 双塔寺,位于太原市东南郝庄村南山下,本名永祚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双塔位于寺院东南角,南北对峙,八角十三层,雄伟壮观。寺院大雄宝殿上建有观音阁,全以砖砌仿木结构,是中国明代砖砌结构建筑的代表作。双塔凌霄是原太原八景之一,还作为太原的标志。寺内有极为珍贵的明代牡丹。
  • 永祚寺双塔(双塔寺) 在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高54.7米。塔内有阶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传为明代所植。
  • 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8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40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
  • 纯阳宫 在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又称吕祖庙。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对宫内重新规划,规模空前。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增筑后院巍阁3层,景观宜人。该院整个建筑布局,类似八卦形式,为国内少见。 

 

  • 窦大夫祠 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祠内古柏苍翠。晋国大夫窦犨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历代都留有碑记。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其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练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水温较低,人称“寒泉”。“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 多福寺 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围山之巅。山势陡峻,松柏遍野。为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取自“多子多福”之意。寺在山顶小峪之中,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读书处。
  • 童子寺燃灯塔 位于龙山之上,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金天辅元年毁于战火,明嘉靖元年重建。相传有两名童子在此山中隐修时,见山石气势不凡,遂在这里雕造了一尊高57米的佛像,寺名也是由此而来。
  • 晋阳湖 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南董茹村一带。晋阳湖由汾河西干渠引入,水质良好,湖水面积48平方千米,水深平均4米,最深处8米,夏季最高水温达33℃,冬季为5℃~15℃,常年不结冰,是华北最大的人工湖,素称“中国北湖”。 

 

  •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0千米处,系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年)开凿的高63米的摩崖石刻大佛,也称西山大佛。它脚下埋着的寺院,曾是佛教净土宗早期道场。
  • 崇善寺 原名白马寺,位于太原市上马街中部南侧,是一处隋末唐初创建的佛教寺庙,历史上称之为“三晋名刹”。寺内的大悲殿,是一处标准的明代建筑,内塑有千手千眼11面观音、千钵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风格、造型都很别致,而且色彩绚丽,衣纹线条流畅。这三尊塑像,是不可多得的明代艺术品。
  • 北朝壁画 北齐娄睿墓,在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西南1千米处。 20世纪80年代初,娄睿墓壁画的出土,曾在我国考古学界引起过一阵轰动。在墓道、甬道的两壁和墓室的壁面上均绘有壁画,出土时大部分保存完好,现存壁画71幅,面积200?55平方米。整个壁画组成了一幅人间生活场景与神怪传说合为一体的壮阔画面。
  • 晋阳古城遗址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一带。遗址面积大约20平方千米,分西城、东城、中城、太原府、晋阳宫城、大明宫城、仓城、罗城等。晋阳古城建成于春秋末年(公元前476年),毁于宋初(979年),历时1500余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其遗址被列入中国十大遗址保护范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开发保护中。
  • 汾河景区 汾河公园是太原城市建设的民心工程,建成于2000年10月。景区长6000米,宽500米,蓄水260万立方米,绿地130万平方米,各种灯饰达7000余盏。

参考条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