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石遗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姜女石遗址

  姜女石遗址,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南部的濒渤海湾地区,是秦到西汉前期的碣石宫大型宫殿群遗址,于199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民间传说的“姜女石”是指在海中耸立着的一组自然礁石,即一组海蚀柱。1982年4月,辽宁省锦州市文物普查队在“姜女石”附近的海岸发现了石碑地、黑山头、瓦子地、大金兰丝屯等遗址,以后又调查了止锚湾和周家南山遗址。1983年12月,考古工作者确认石碑地遗址是秦汉时期的高台建筑群址,并于1984年4月对黑山头及石碑地遗址进行了试探性发掘,基本探明了遗址的性质和规模。姜女石秦汉大型宫殿遗址较好的保存了历史原貌,印证了历史上关于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关记载,是研究秦汉历史不可或缺的材料。1988年,姜女石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姜女石遗址包括6处秦汉遗址,即石碑地、止锚湾、黑山头、瓦子地、金丝屯、周家南山。其中石碑地宫殿建筑群遗址规模最大,时代较早,是整个遗址的主体建筑。遗址南北长500余米、东西300多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建有夯土宫墙,宫墙内有一条南北向宽约6-8米的大道,大道两侧是成排的房屋基址。

  大道南端中心为一座多级的夯土高台,是遗址内的主体建筑。高台台高8米,台基坐北面南向海,西南角保存较为完好,据推测这里就是距今约2000年的碣石宫遗址。

  石碑地遗址发现了储藏食物的窖,获取饮用水的水井以及较为完善的排水管道系统,另外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材料,例如卷云纹间贝纹的圆瓦当和半瓦当、绳纹板瓦等,以及秦代树叶纹、变形夔纹瓦当、菱形纹砖和西汉前期“千秋万岁”瓦当。其中出土了秦代皇家建筑专用的巨型夔纹瓦当9件,完整的一件当面直径52厘米,瓦身长82厘米。当面作浮雕夔纹,蜷曲盘绕,两相对称,状如山峦,与秦始皇陵出土的夔纹大半圆形瓦当非常相似。

  黑山头遗址位于石碑地遗址以西2公里的海岬上,海拔19米,南面海中有双礁对峙,俗称龙门礁。夯土建筑基址平面呈曲尺形,南北长50米,东西宽45米。主体建筑在东、南临海一侧,从残存的空心砖踏步、自然石柱础、长方形夯土台基等分析,应为高台建筑基址,据推测这组建筑群很可能是汉武帝东巡碣石的“望海台”。

  止锚湾遗址位于石碑地以东1公里处,南面海中有礁石俗称红石崖。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发现有夯土台基、井窖、空心砖等。

  石碑地碣石宫遗址、黑山头遗址与止锚湾遗址,构成了一宫双阙的建筑布局。另外,金丝屯遗址是秦汉窑址,出土有绳纹板瓦、卷云纹圆瓦当,可能是为碣石宫烧制板瓦和瓦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