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南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戏剧人物瓷俑(江西鄱阳南宋洪子成墓出土)

  宋元南戏汉语拼音:Sonɡ-Yuɑn nɑnxi;英语:southern drama of Song and Yuan Dynasties),12世纪至13世纪末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又称戏文南曲南曲戏文。据叶子奇《草木子》卷四、祝允明《猥谈》、徐渭南词叙录》记载,最早的南戏剧本和演出来自浙江温州(治所在永嘉),故南戏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之称。近年来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温州不曾存在过独有的地方声腔,南戏与温州的关系固然重要,但南戏与杭州(及附近地区)有关系的记载也不少,而温州只是南戏产生的地区之一。明王朝建立后,南戏一方面发展而为传奇戏曲,一方面仍在继续流行。

宋元南戏的形成及发展

  南戏萌芽于南方民间的“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初为歌舞小戏,因“畸农、巿女,顺口可歌”而蓬勃发展,蔚为大观。其产生时间及地点,前人主要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的北宋末年(祝允明《猥谈》);一是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两种。

  温州僻处浙江东南,在北宋末年的战乱中未遭兵燹,又是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设有巿舶务(《宋会要辑稿》卷四十四《职官·提举巿舶司》),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由于市民阶层的壮大和他们的文化需要,南戏这种新鲜而富有生气的村坊小戏很快就被吸收到城市中来,使温州成为南戏最早的流行地区之一。另一方面,南戏之所以能脱胎于本地民间歌舞小戏形态而成长并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宋朝迁都临安(今杭州),促使南方广大地区经济勃兴,交往频繁,南方地区本有的传统表演伎艺得到发展。据《武林旧事·瓦子勾栏》记载,南宋都城杭州的游艺场所远较北宋首都汴梁(今开封)为盛,又有各处流动演出的“路歧”(专业演员)及从汴京来的北方各种伎艺。这为各种表演艺术提供了争胜与交流的机会,为南戏广泛吸收北方伎艺的成就创造了有利条件。元灭宋后,许多北杂剧作家和演员来到临安,北杂剧南下,促进了南戏的发展。另外,随着临安瓦舍勾栏各种伎艺的繁盛,出现了被称为“社会”的团体组织。据周密《武林旧事·社会》记载,有专演杂剧的绯绿社,专演唱赚的遏云社,专演影戏的绘革社等。更值得注意的另一团体组织是编写各种脚本的书会。南戏在临安上演的很多新剧目,大部分来自书会,书会进一步促进了南戏的成熟和发展。如《张协状元》署“九山(温州)书会”,《小孙屠》署“古杭书会编撰”,《宦门子弟错立身》署“古杭才人新编”。

  南戏在杭州、温州、福州、泉州、潮州乃至远到北方大都巿的流布,为南戏各种声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海盐腔是南戏最早出现的声腔,在流传过程中吸收各地声腔之所长,逐渐成为公认的南戏主要声腔。同时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及闽南多种声腔仍在自己的发源地继续各自的演变过程。温州艺人及杭州艺人在南戏发展的早期阶段作出了较大贡献,随后南戏在苏州(包括昆山、太仓)、南京、余姚、弋阳、徽州以至潮州、泉州前后兴起。苏州后来取代温、杭而成为全国的中心。南戏出现的地区包括东南沿海各省,流行则远达于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的广大地域,大体上同南宋的版图相吻合。

  宋元南戏有200多年的发展史,前后经历了两个朝代的嬗变,并且一直未曾绝响于民间。在传奇戏曲兴起之后,它的创作和流传在民间都仍在继续。直到现在,广东正字戏白字戏潮州戏莆仙戏梨园戏九江高腔婺剧等剧种仍以许多古老的南戏作为保留剧目。

宋元南戏的剧本

  从现存南戏剧本可知,其基本性质可以归结为民间戏曲,出于书会才人及民间艺人之手,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得到丰富和提高,有时因演出、编导和地区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系统的版本;它没有单一的作者,除《琵琶记》外,南戏的绝大多数剧本并未经过文人自始至终的认真加工。

主要题材和内容

  南戏剧本流传至今的虽然很少,但本事大半可考。就题材而言,可归纳为如下几类:出于正史的,如《苏武》、《朱买臣》一类;出于时事的,如《祖杰》、《黄孝子》一类;出于唐宋传奇的,如《李亚仙》、《磨勒盗红绡》一类;出于民间故事的,如《孟姜女》、《祝英台》一类;出于宋金杂剧的,如《裴少俊》、《刘盼盼》、《红梨花》一类;出于佛道故事的,如《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王母蟠桃会》一类。还有许多与宋元话本同题材的,如《柳耆卿诗酒翫江楼》、《陈巡检梅岭失妻》之类;与金元杂剧同题材的,如《拜月亭》、《杀狗劝夫》之类。南戏取材广泛,内容也丰富多彩。

  南戏剧本从多方面反映宋元两代长期战乱所造成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其中反映婚姻问题的剧目约占1/3以上。婚姻题材的剧目又可分为两类:一是争取婚姻自由,一是婚变。这两种题材都有现实意义。两宋是理学盛行的时代,在婚姻问题上提倡守节、殉夫等封建礼教观念。但很多南戏剧目,如《王焕》、《裴少俊》、《罗惜惜》、《赛金莲》等,都赞美了冲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籓篱的青年男女。他们的结合虽然情形各有不同,但获得最后胜利的结果则是一致的。丈夫发迹后妻子被遗弃的题材在南戏中大量存在,如《张协状元》、《王魁负桂英》等作品,对发迹变泰后负心的男子,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后来出现了另一种为男子变心行为作辩护的写法:丈夫另结新欢是出于被迫,如《琵琶记》对蔡伯喈的改写。

  由于宋元南戏大多为民间艺人世代相传,比较能够反映普通百姓的愿望和要求。如对英雄人物和爱国者的歌颂,对反抗者和弱者的同情,而对奸邪凶恶的反面人物则给予无情的批判。剧作家疾恶如仇,爱憎分明。从现存全本和残曲、存目看,许多剧本描写了兵荒马乱的社会萧条面貌和人民颠沛流离的情景。一些剧本把战乱作为家庭离散和爱情波折的直接原因,如《拜月亭》、《乐昌分镜》、《王仙客》等剧以破镜重圆的结局,表达了人民要求安定和平生活的愿望。南戏剧目中有不少歌颂传奇英雄和爱国诗人的作品,如《磨勒盗红绡》、《黑旋风乔作衙》、《屈大夫江畔行吟》、《洪皓使虏记》等。宋元南戏的创作主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有些作品掺杂着维护封建秩序,宣扬封建道德的内容,还有一些神仙道化戏,宣传了消极的封建迷信思想。

剧本的存佚

  宋元南戏主要是民间创作,刊刻付印的机会不多;更由于封建统治者的禁毁和传统观念的歧视,认为它文辞俚鄙,格律粗疏,任其散佚。加之宋元之际战乱频仍,遗存的剧本很少。据各种文献辑录到238个宋元南戏剧目,这些剧目的存佚情况大致如下:①流传者。在238本南戏中,流传者不到1/10。流传者又可分为3类:一是基本保持戏文自然形态的南戏典型样本,计有《永乐大典》所载《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及明成化本《白兔记》、宣德写本《刘希必荆钗记》5种。二是经后人修改而未最终写定的,有《拜月亭记》、《杀狗记》、《赵氏孤儿》、《东窗记》、《破窑记》、《苏秦》、《黄孝子》、《三元记》、《牧羊记》、《寻亲记》、《胭脂记》11种。三是经文人改编写定的,如高明的《琵琶记》。南戏是民间艺人世代相传的作品,许多无名作者在不同的年代分别参与了同一作品的修改、提高。但严格地说,除《琵琶记》外的各本南戏都没有经文人最后写定,从来就是各本并传,优劣互见的局面。②失传者。南戏剧本失传者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有佚曲可辑录者,凡134本;二是完全失传和存佚情况尚待查考者,凡86本。

  从以上可知,所传南戏剧本不到已知剧目总数的1/10;不过存有残曲或仅存剧目的作品,大都能从各种笔记话本元杂剧明清传奇和清代地方戏中考查出其故事情节。值得注意的是,在福建梨园戏莆仙戏等古老剧种中,还遗存不少南戏剧目,有的至今还能演出。

宋元南戏的艺术特征

  南戏的一切特征都源于它的民间性,它的舞台艺术和剧本结构是在发展中逐渐成熟和日趋严谨完善的。

  民间戏曲这一基本性质,赋予南戏作品原始质朴的艺术风格。南戏如果以历史人物为主角,则往往置历史事实于不顾,而以长期的民间传说为依据。如《琵琶记》中的蔡伯喈东汉著名学者,《荆钗记》中的王十朋南宋名臣,但他们在剧中的形象与历史真实大不相同。至于刘希必拜鲤鱼上竹竿,刘知远在瓜园里降伏妖怪而得到武器,以及其他神异的情节尤具诡秘色彩。由于各本南戏在未成型前同时在民间流传,又导致了南戏情节结构的雷同和因袭,与话本小说发展的情况十分相似。如男主角在新婚后不久即赴京应考,中了状元,又都碰上宰相有独生女儿要招状元为女婿,因而引起风波。至于常见的元宵观灯和拜月等场面,就更被惯用。曲文彼此蹈袭的现象虽不及某些韵语频繁,但也不乏完全雷同的例子。就格律而言,南戏无论套曲和协韵都偏于宽松。以《永乐大典》中的三种戏文和“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及《琵琶记》等作品为例,它们虽长短不一,但一韵到底的出数最多不超过全本出数的1/3,相近的韵部往往通押,这种情况在明清传奇中才趋于严格。

  南戏剧本在结构布局和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上都有特定的程式。在体制上,南戏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比较自由灵活地采取了以出分场的形式。出数可多可少,不像北杂剧的固定。分场是以人物上场、下场作为分界线,把剧本分为若干段落,每一段落各成一场,称一为出(齣)。在场次的安排上,南戏剧本开头有一段介绍作者创作意图和叙述剧情梗概的开场戏,称作“副末开场”或“家门大意”,正戏从第2场开始。歌唱、念白科介是南戏剧本构成的三大要素,与北杂剧相同而又有所差别。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北杂剧由一人(末或旦)主唱,而南戏的各类脚色都可以唱;北杂剧一折只用一个宫调,而南戏每出可用两套以上曲子,曲牌也不固定。两相比较,南戏比北杂剧在演唱上更为灵活自如,更有利于舞台演出。

  南戏的音乐最初取材于当地村坊小曲和宋代流行的词体歌曲,也有大曲、诸宫调、唱赚等传统音乐成分。随着南戏流布地区的扩展,南戏的音乐也不断丰富,它以五声音阶为特点的南曲为主,有别于北杂剧的七声音阶。后来南戏又吸收了北杂剧的音乐,出现南北合套的表现形式,两种不同风格的声腔相互融合,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南戏表演艺术具有民间歌舞小戏的表演特色,同时吸收了宋杂剧插科打诨的滑稽表演等传统表演形式。在南戏的演出中,唱、念、科介等表现手段彼此配合,相互补充,表明一种综合的戏曲表演艺术已经形成。南戏在继承民间小戏与宋杂剧传统的基础上,脚色行当有了新的发展。南戏脚色行当共有7种:。净和丑是一对喜剧脚色,和生、旦的正剧脚色形成鲜明对比,并形成以生、旦为主的脚色表演体制。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