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堂调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宜昌堂调,分布在湖北省宜昌市地域,尤以长阳五峰两县土家堂调、汉族秭归杨林堂鼓和夷陵区的菜调等最具代表性。是鄂西堂调最精彩的部分,包括部分“菜调”、“茶调”和“大调”。俗称“堂鼓”、“坐堂调”、“坐堂吹打”等,因大多坐堂演奏而得名。广泛应用于红白喜事、节庆和其它民俗活动。现存一千多个曲牌。

宜昌堂调源远流长,除《楚辞》有记载外,长阳和枝江出土的东汉和宋代文物均有佐证。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当地戏班又散居民间传艺,宜昌堂调将戏曲中的人声改为唢呐,京胡等乐器伴奏变成了吹打乐曲,尤其不断地吸收民间歌舞音乐而使堂调更加丰富。 宜昌堂调的乐器、乐队编制、乐曲结构、演奏方式等独成系统。在乐曲结构上有散曲和套曲两种形式。徵商的终结音占多数,以羽音为主的旋律突出,六声音阶乐曲较多。发展手法一是“调头换尾留中间”;二是转调变曲,喜、丧、肃情绪各备。演奏方法有许多独到之处,如唢呐“老少配”,翻高或变旋律吹奏;击乐中伴奏的击节和穿插等。 堂调音乐中的“套曲”,是在特定礼仪程序中的演奏套路,也是堂调的代表作。如用于婚嫁席面的“菜调”,由“知客”喊礼开始,从迎宾、入席、上菜、散席、到送客都有着严谨的音乐程序。是筵席进行中,音乐情绪的渲染,使主客欢乐之情高潮迭起。全过程俨似一幅绚丽的民俗风情画卷,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宜昌堂调从古至今的创造与演变,是值得音乐史研究难得的活态性资料。民众的生活中,已离不开堂调,是民族情感和精神的一种表征和慰藉。也是一个民族和群体的文化象征。这对心理学、民俗学是有参考研究价值的。

宜昌堂调代表性传承人周永明演奏唢呐(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夷陵区樟村坪李国绪乐班将堂调(《长调》)搬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