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 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题与背景: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中年中进士,但未授官,报国无门,就如埋没深草里的“小松”,由此创作此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逐句释义: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的草丛中(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它)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
  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蓬蒿(péng hāo):两种野草,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民间。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说它高。
  时人:当时的人;时俗之人。
  凌云:高耸入云。
  直待:直等到。
  始道:才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意思是: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的草丛中,现在发现它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描写小松刚出土时,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没在“深草里”。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长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是说,那些人当时不识这可以长成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霄才说它高。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将来能够凌云),后一个指大松(已经凌云)。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果能识别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见识。


名家点评:

  吴艳玲(福建师范大学):《小松》集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于一体。


小松 题图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松亭图》,元代画家曹知白作


试题精选:

  1.诗的首句是抓住小松的哪两个特点来写的?(2分)

  参考答案:矮或小,刺头。

  试题分析:第一句是写小松刚刚从草丛是露出“刺头”,小松才刚刚露出“蓬蒿”的一点点,这是要描写小松的矮小,且梢叶为刺状。

  点评:本题不难,诗的内容浅显易懂。此类题首先要对诗歌的信息点作一梳理,抓住重点的“信息点”,看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是如何突出特点的。


  2.诗人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你觉得作者借这首诗讽刺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讽刺了以身世取人的世俗之人目光的浅陋。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题干介绍的作者身世,再理解“时人不识凌云木”一句的含义,这里的“凌云木”指的是诗人自己,讽刺了世人不识才,见识浅陋以及以地位识人的世俗风气。

  点评:本题不难,诗句短小,意义明确。分析某些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是品析诗歌的方法之一,学习古诗要注意诗歌中一些词语在表达诗意诗情方面的作用。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年),唐朝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唐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用他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旧五代史·梁书》。《旧五代史·卷二十三·梁书第二十三·列传第十三》有其传。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有《唐风集》十卷。《全唐诗》编其诗三卷,收录其诗作3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