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山文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高柄杯
山东龙山文化:双件嵌合玉冠饰,通高23厘米
山东龙山文化:白陶鬶
山东龙山文化:丁公遗址出土刻字陶片

  山东龙山文化汉语拼音:Shandong Longshan Wenhua;英语:Shandong Longshan Culture),中国东部的一支古老文化。因1930年发掘的城子崖遗址所在地山东济南龙山镇而得名。以薄胎磨光黑陶为突出特征,最初称黑陶文化,不久后命名为龙山文化

  在20世纪30年代,被划归为龙山文化的遗存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和杭州湾地区。到50年代,对原称的龙山文化加以区分,分别命名,以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命名为山东龙山文化或典型龙山文化,后有学者提出称海岱龙山文化。这一文化的主要分布区西到泰山山前平原西缘,南达苏北淮河故道,北、东分别临渤海黄海。年代为公元前2600~前2000年。也有学者认为,鲁西、豫东、皖北的黄淮平原也属于它的分布范围。此文化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经济生活

  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得到推广,在多处遗址发现人工栽培的粳稻或稻壳。此时农具增多,有石镰和蚌镰,在茌平尚庄遗址的沟壁上还发现平行双齿木耒的痕迹。储藏粮食的大件陶器和酒器增加,为农业生产已有剩余提供了旁证。中国传统的马、牛、羊、鸡、犬、豕6种主要家畜,可能已全被饲养。狩猎工具如镞、矛、匕首有所改进。一些遗址出土的箭镞数量多,形制多样,有的断面呈菱形,有的有翼、有铤,还有精致的细石镞。这些工具也可兼作武器。渔捞仍是沿河湖、滨海和岛屿上居民重要甚至是主要的经济活动,遗址中发现不少淡水或海产的贝壳和鱼类残骸,有的墓还用海螺随葬。

  制陶业的水平达到中国制陶史上的巅峰,陶器几乎全部用快轮技术成形。典型陶器有黝黑光亮的泥质“鬼脸式足”盆形鼎和罍、豆、高柄杯、甗、鬶、盉等。其中的高柄杯,薄如蛋壳,有的高达25厘米竟只重49克;有的杯身为双层,工艺之高即使在今日也难以仿造。它们几乎全部出自大、中型墓,绝非日常用具,可能是标示社会身份的礼器玉器制作发达,出土了一组独特的玉礼器,包括直刃有孔钺、带扉牙的戚,及璧、璋、圭、琮等。它们是夏、商、周三代同类玉礼器的祖型。朱封墓地还出土一件玉冠饰,通长23厘米,形似玉佩,墨绿色玉笄,断面呈扁圆形,集阴刻地纹、镂孔、齿牙花边、镶绿松石、双件嵌合等工艺于一身。

  此时冶铜业兴起,在杨家圈、三里河、尧王城等遗址发现铜料、炼渣、铜锥、小铜片等遗物,表明已能制造小件铜器。

聚落和建筑

  已发现房基百余座。有圆形、方形,单间、套间,半地穴、平地起墙和夯筑台基等不同形式。有的以夯筑土台为房基,周边有散水护坡,有的用石块、黏土垛成墙体,有的用土坯错缝砌墙。丁公城址的房基中还发现以人作奠基的牺牲。聚落形态上最大的变化是城的崛起。城是战争激化的产物,是王权出现的征兆。已发现城址10多座,如章丘城子崖、寿光边线王、邹平丁公、淄博田旺、五莲丹土等,还有鲁西北以景阳冈、教场铺为中心的两个“城组”。城址面积从3,000多平方米到近30万平方米不等。在边线王城址发现大、小两个城圈的基槽,大致为圆角方形,大城圈面积约57,000平方米。基槽夯土中有奠基坑,埋有人、狗、猪和陶器。当时修城,必定举行过隆重而残酷的奠基仪式。城子崖古城修建在台地上,形成与台地周边的河道或人工沟壕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丁公城址为圆角方形的台城,有内外两重城圈,已发现城壕、城门、排水设施、陶窑、房址、水井、墓葬和刻字陶片等。

埋葬和习俗

  从临朐朱封、泗水尹家城两墓地可看到社会分层、丧葬礼制化的明显迹象。朱封墓地的3座大墓,墓穴面积有20多平方米,用两椁一棺或一椁一棺,每墓随葬品达50余件,包括鬶、罍、鼎、豆、蛋壳高柄杯等陶器精品,及玉钺、玉刀、双色双件嵌合玉冠饰、玉簪、绿松石串饰、鳄皮制品、獐牙、猪下颌骨等。泗水尹家城墓地发现墓葬65座,可分为3类7组,在墓穴大小,葬具和随葬品的奢、简、有、无上存在差别。第一类5座。其中第一组最大,仅1座,墓穴大小在25平方米以上,两椁一棺,棺内除零星人骨外,另有人头骨2个。随葬陶器23件,猪下颌骨20副,发现鼍鼓(鳄皮蒙制的大木鼓,为商周鼍鼓的祖型)遗痕。第二组4座,墓穴10平方米左右,一椁一棺,随葬品丰富。其他各类各组的规模和随葬品数量、规格依次下降。如第三类的21座,墓穴仅2平方米以下,其中第七组无葬具和随葬品。上述朱封大墓和尹家城第一类5座墓应属高等级的贵族墓。

精神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出现原始文字。丁公城址出土一片陶片,上刻5行11个字,属于以形、意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方块字系统。有人认为与甲骨文存在联系,有人认为是古老的东夷文字并作了释读,也有人认为是一种死文字,个别人对文字的年代持否定态度。此时骨卜兴起。在城子崖、尚庄等遗址发现以牛、鹿的肩胛骨制成的卜骨。山东龙山文化社会的价值取向与前相比发生变化:在大汶口文化时期是单纯追求私有财产、以富取胜,此时则转变为崇尚荣耀的贵族身份、地位。其标志为在随葬品中重视礼器。尹家城随葬鼍鼓的大墓,随葬的陶器并不是同一墓地上最多的,但作为礼器的鼍鼓,所象征的尊荣却是上百件陶器无法替代的。

社会组织和社会发展概况

  据墓葬材料可知,山东龙山文化的社会已分裂为贵族与平民不同的等级,且礼制初成。不过新的社会结构仍保持着旧的氏族制度的外壳,贵族与一般平民依旧葬在同一氏族墓地中。聚落形态表明,当时可能已存在 “王都”、“邑”(中心聚落)、“聚”(一般聚落)三个等级。表现为,以大的城址为中心,在直径数十千米的范围内散布着许多中等或一般遗址。这说明当时已出现统治一定地域的权力中心;而若干个这样的遗址群,又呈现出原始古国林立的形势。经济结构上的变化集中见于贵族墓葬中的特种工艺精品,它们已脱离农业和民品生产,只为满足贵族等级的需要。骨卜兴起和文字产生,也是社会生活进一步复杂化的反映。总之,当时可能已经产生国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不过另有学者认为,山东龙山文化仍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原始社会解体阶段。

文化关系

  山东龙山文化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一般认为,后续是岳石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与西邻的河南龙山文化有密切接触,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形成一个含有两种文化因素的文化小区。山东龙山文化的某些因素,如“鬼脸式足”陶鼎和陶鬶等,曾传播到黄河中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原陶寺文化的一些玉钺、玉琮和鼍鼓,便具有山东龙山文化的特征。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还向北达于冀东平原辽东半岛的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