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译文】

  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西湖边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下来?


【注释】
  西湖: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著名游览胜地。
  几时休:什么时候停止。休:停止。


【出处】

  宋·林升题临安邸》,全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背景】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此诗题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是一首“题壁诗”,疑原无题,诗题为后人所加。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后,宋朝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史称“南宋”。邸(dǐ):旅店。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题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也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和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描写杭州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在杭州大造宫殿园林,仅花园就修了40多所,其他贵族富豪的楼台亭榭更是不计其数。这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写尽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作者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进一步抒发感概。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好像喝醉了酒,飘飘然,陶陶然,个个醉生梦死,毫无忧患意识,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竟然把江南的杭州当作了中原的汴州。“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的头脑吹得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也用来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者。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末句既是讽刺,又是警告:长此以往,必将重蹈覆辙,杭州也会像汴州一样,沦于金人的铁蹄之下。

  全诗不用典故,篇幅短而内蕴丰富,语言平易而忧愤深沉。

  此诗交错采用上句写景,下句写情,上句描绘,下句寓理的方式,句句写杭州,句句鞭挞南宋统治者。“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虽不谩骂,却入木三分。把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 “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