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海经:《山海经图赞》刑天图

  《山海经》英语: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中国古代地理神话传说著作。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今传本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的《山经》和《海经》各成体系,成书时代也不相同。《山经》为巫祝之流根据远古以来传说记录的巫觋之书,专门记述海内各方名山大川、动植物产、祯祥怪异、祭祀所宜。写定时代,一般认为是战国初期或中期。《海经》为方士之书,专门记载海内外殊方异国传闻,夹杂大量古代神话,是西汉初年的作品。至于《大荒经》和《海内经》,据考本为《海经》中的文字,西汉刘秀(即刘歆)校订《山海经》时定为13篇,删去部分内容,没有进上,逸出在《山海经》之外继续流传,称《大荒经》和《海内经》。大约在郭璞为《山海经》作注时,才又将它们收录进来,独立成篇。

  《山经》又称《五藏山经》,因《山经》末行云:“右五藏山经五篇。”“藏”,意同“内”,“山经”上加“五藏”两字,是说这5篇所记述的山川都在内地,即华夏范围之内。《山经》所载山川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正确性。部分偏远地区资料采自传闻,无从核实,离地理实际就相当远。记述方式是先按大方位分成5区,即以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命名;次将每区的山分为若干行列;然后每一列从首山曰某山叙起,依次叙又某向若干里曰某山;山下叙某水出焉,某向流注于某水或泽或海,或无水。全部《山经》共载有447座山,其中见于汉晋以来记载,可以指实确切方位者为140座左右,占总数三分之一弱。这140座中的半数属于《中山经》,半数分属于南、西、北、东四经,而极不平衡。对今豫西、晋南、陕中地区的记载最为详确,离开这个地区越远,越疏略差谬。

  《南山经》东起今浙江舟山岛(漆吴山),西抵湖南沅水下游(柜山),南抵广东南海(《南次三经》诸水所注海)。可指实的最北一座山“浮玉山”,即今浙江东天目山。连带叙及的“具区”,即今太湖。

  《西山经》东起山西、陕西间的黄河,南达陕甘秦岭山脉,北抵今宁夏盐池西北(申首山)、陕西榆林东北(号山)一线,西南抵甘肃鸟鼠山以及青海湖(西海)、倒淌河(淒水),西北可能到达新疆阿尔金山(翼望山)。

  《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漨、滑、彭水注于此),东抵河北中部(北次三经所见河水下游),南起山西中条山,北抵内蒙古阴山以北,北纬43°迤北一线(嚣水所注敦题山所临)。

  《东山经》西起今山东泰山,东抵成山角(胡射山),北抵长山岛(泴山),南尽安徽濉河(愳水)。

  《中山经》自首山经至七山经,当今晋南豫西地。八山经为今鄂西地,十、十一山经为今豫西南地,十二山经为今湘北赣北地,皆在南、西、北、东四经之中。唯九山经地处西南,西起四川盆地西北边缘(来山、崌山、岷山、章山),东至四川东部,并不居中。

  《山海经》的《海外经》、《大荒经》和其他各篇,都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这些资料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对研究中国的原始社会和上古的姓氏、部族,以及考察上古人对宇宙、自然和社会历史的认识,都有重要意义。

  在《山海经》里称帝的共12人,他们都是天帝,居住在天上,但也有地上的都、台、囿、畤,妻子和儿女,其儿女在下界建立国家。这说明帝本是某一部族的先祖。根据《山海经》的记载,黄帝是西方的天帝。他不仅是颛顼的曾祖、鲧的祖父,而且是中国境内和四裔许多部族共同的祖先,这对研究中华民族史有重要价值。帝俊不见于他书,也没有列入三皇五帝之中,所以学者纷纷猜测他是另一帝的别号。但是《山海经》关于帝俊的12条记载,没有一条与经中其他天帝的事迹重复,而且帝俊的名号往往与其他天帝在一篇中同时出现。可见他是《山海经》中独有的天帝。《山海经》把农、工、车、舟、琴瑟、歌舞的发明权都归于帝俊,并说他和羲和生了十日,又生了十二月,则又与天文历法有关。帝俊的后代多在东方,或许他是东方代表智慧的天帝。《山海经》中还记载了一些人王和他们的事迹,如大禹治水、禹所积石、禹攻共工、启上嫔于天等。其中《大荒东经》关于王亥的记载,曾引起史学界的注意。

  《山海经》有晋郭璞注本。清人郝懿行有《山海经笺疏》。近人有袁珂《山海经集释》。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