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阳楼

  岳阳楼汉语拼音:yuè yáng lóu),中国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之一。矗立在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上。始建于唐,清同治六年(1867)再建。因范仲淹撰《岳阳楼记》而出名。纯木结构,重檐盔顶,主楼3层,通高19.72米,黄色琉璃瓦顶。全楼衔接对榫,不用一钉。内藏12块檀木板刻《岳阳楼记》全文,为清乾隆时名书法家张照所写。1988年,岳阳楼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坐落于湖南省洞庭湖畔、岳阳市西门的城墙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气势雄伟,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传说是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至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并修建楼阁,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同时代的诗人杜甫有诗《登岳阳楼》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宋庆历五年(1045年),腾子京守巴陵郡时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作。范氏在文中不仅将四周的景物、早晚晴雨等各种感触描写得淋漓尽致,且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使之脍炙人口,传扬中外,岳阳楼亦因此声名远播。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毁屡修。最后一次重修是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岳州知府张德容主持修建的,保留至今。

  岳阳楼主楼为明代建筑,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楼顶承托在如意斗拱上,玲珑剔透,状如蜂窝。腰檐设有平座,通过斗拱承托出檐,重檐与楼顶均覆盖黄色琉璃筒瓦,藻井琐窗,雕梁画栋。

  楼的一层正厅悬挂着清朝人张照书的《岳阳楼记》木刻屏;二楼存历代名家的诗文、匾额、联语;三楼正面有一座神龛,里边放置吕洞宾的塑像,塑像全身饰有金粉,神态飘逸,宛似仙人。楼前有宋代铸造的三足狮环铁镬两座,各重千余斤。楼的两侧有仙梅亭和三醉亭,与主楼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仙梅亭位于岳阳楼南侧,是一座呈六边形,二层三檐,檐角高翘,纯木结构,玲珑雅致的小亭。亭子占地面积 44平方米,高7米。上盖绿色琉璃瓦,状如出水绿荷。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岳州推官陶宗孔主持重建岳阳楼,于楼基沙石中得石一方,去其泥水,显出二十四萼枯梅一枝,时人以为神物,称之“仙梅”,乃建亭,置石其中,名“仙梅亭”。

  三醉亭位于岳阳楼北侧,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而得名。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现今三醉亭占地为135.7平方米,高9米,为二层二檐,歇山顶式仿宋建筑,门窗雕花精细,藻井彩绘鲜艳,外形装饰华丽、庄重。

  岳阳楼前数十步,有一二层平台,滨湖处建有石栏,南北各立有一门,门额上分别书写着“南极潇湘”、“北通巫峡”,楼旁种植有许多树木、花草,近处还有宋代的铁梢、铁枷,以及多处各代的石刻。附近更有鲁肃墓、小乔墓及岳阳文庙、慈氏塔等名胜古迹。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是座集历史、文化、艺术、旅游、建筑诸价值于一身的古建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