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工笔

  工笔中国画表现手法之一。与之相对应的是写意。工笔画法出现较早,远在魏晋时期就被画家采用,并成为主要的或唯一的表现技法。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就是用工笔画法创作的。隋唐至五代两宋,工笔画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日趋成熟。

  工笔作为一种绘画技法,一般是在经矾水加工过的熟宣纸或熟绢上,用工细流畅的墨线勾勒出所画物象的轮廓,也称白描稿,然后用淡墨或色笔染出物象的阴阳向背,在此基础上染一层底色,一般是石绿用赭石作底色,石青用花青作底色,等等。底色染好后可正式上色。因设色重轻、浓淡、厚薄的不同,工笔又分为工笔重彩和工笔淡彩。不管是淡墨晕染,或是染底色,正式上色,都要在每着一笔墨或色后,用含有清水的毛笔晕染一次,以冲开墨或色的痕迹,而且要反复进行,即俗称的三晕九染。因在晕染设色过程中覆盖了部分轮廓线,因此,待最后一次色着完后,要视所绘物象的不同,用墨或色依原轮廓线重勾一遍,这样可使线与色融为一体。待全部完成后,如果仍感到画面色彩厚度或深度不够,可在画背面用淡墨水或色重染一至数次。工笔画法要求线条工稳、细致、流畅,色彩匀净、明丽、典雅,所画物象造型准确生动逼真。工笔表现范围较宽,多用于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中的青绿、金碧及以楼阁建筑为题材的界画。除卷轴画外,工笔画法在古代壁画中也大量使用。

  工笔,亦称“细笔”,与“写意”相对,中国画技法类别。工笔又可以细分为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两大类,前者不用色,单以墨勾勒图画,代表作有李公麟的《五马图》,后者用重彩颜料,所谓重彩即为天然矿物质颜色为主,如石青、石绿、朱砂、蛤白等,如中国长沙马王堆帛画就是典型的工笔重彩画法。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工笔画的最早名称是“细画”,张彦远记述吴道子“其细画又甚稠密, 此神异也”;又记述吴道子的学生卢棱伽 “颇能细画, 咫尺间山水寥廓, 物象精备”。工笔画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讲究技法工整细致,着重线条美,是中国绘画历史长河中出现较早的表现方法。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

  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作画时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首先是以线造型成为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其次设色以固有色为主,艳丽、沉着、明快、高雅;再者,装饰性是其不可缺少的因素,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具有美感的画面形式。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在唐代,工笔画早已盛行起来,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进入20世纪后,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中,工笔画也吸收了东西方新视觉语言的元素,扩展了材料、技法的新领域,使工笔画以新的面貌从传统走向当代社会。

  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