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布依族少女
布依族儿童(贵州省镇宁石头寨)
云南布依族妇女
56朵“民族体育之花”:查方燕,布依族(贵州),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布依族姑娘(贵州省安顺镇宁自治县)
布依族头饰

  布依族拼音bù yī zú),(布依文:Buxqyaix;壯文:Bouxyaej;汉语拼音:Achang Zu;英语:the Achang nationality;越南语:Bố Y),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之一 。人口主要集中于贵州省,另外云南省四川省也有布依族聚居点。多数以杂居为主,与临近的桂边壮族(北壮支系)在語言文化上很相似。


布依族也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一,分为布依、都依两个支系,居住在河江省官坝县和老街省孟康县。其祖先系19世纪从中国贵州经云南迁到越南。越南的热依族也是从布依族中分化出来,融合了一些南壮支系岱侬族风俗习惯而形成的。布依族和壮族在语言文化血缘上是属于广义壮族(西方学者称“北泰人”)的一部分。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附近使用莫语的莫家人、使用锦语的锦家人,皆不使用布依语,属于中国未识别民族,但因为这两支民族在生活习惯上受布依族影响较深,所以便将这两支民族划分为布依族,莫语和锦语在语言学上与水语关系密切。


  布依族自称“布依”、“布雅伊”、“布仲”、“布饶”、“布曼”、“布越”、“布濮”、“布笼”、“布那”、“布土”、“布都”、“布央”、“布笼哈”等,这可能是古代“僚”、“蛮”、“仲家”、“蛮僚”、“俚僚”、“夷僚”称谓的来源。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布依族、壮族都称为“俚僚”、“蛮僚”、“夷僚”或“土人”,五代以后,布依族称“仲家”、宋代的壮族称为“僮”。“仲”与“僮”仍然是同音异写。


 布依族使用的布依语,实际上相当于壮语北部方言,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北部組,國外有学者称之为"北泰語"。在贵州省的布依語按照語音特徵大致可以分为三個土語区:⊙第一土語区使用人口最多,主要分佈在黔西南州,与广西壯語北部方言的桂边土語、桂北土語可以直接通話;⊙第二土語区使用人口为其次,主要分佈在黔南州贵阳郊区,与第一土語区可以直接通話,与广西北部壯語方言也十分接近;⊙第三土語区使用人口最少,主要分佈于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晴隆县普安县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县毕节市威宁县一帶,這个土語区的語音有着比比独特的特徵。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拉丁字母式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诗歌等。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勒尤、木叶、笛子、铜鼓等。布依戏八音坐唱傩戏、布依族盘歌等曲艺是布依族人喜爱的传统文艺表演。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男子喜穿对襟短衣、长裤、包头巾,妇女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以刺绣、蜡染、织锦为主的布依族土花布久负盛名,近年来有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


贵州省布依族主要聚居黔南州黔西南州安顺市(大部分集中在 镇宁县紫云县关岭县等地),贵阳市清镇市-开阳县-修文县等地);其余则散居在安顺市普定县-平坝区-西秀区),六盘水市盘州市-水城县-六枝特区),毕节市织金县-金沙县-赫章县-黔西县-大方县-威宁县),遵义市仁怀市),黔东南州麻江县)。


云南省布依族主要散居在曲靖市罗平县-富源县-师宗县),昭通市(巧家县),文山州(马关县),红河州(河口县)。


四川省布依族主要散居在凉山州宁南县-会东县-普格县-木里县)。

民族历史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历朝都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斗争,在近代史上,又进行过反对外国教会,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

族称

  历史上,布依族在秦汉以前自称“濮越”或“濮夷”;东汉六朝称“僚”,唐宋称“蕃蛮”,元、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八蕃”、“仲家”、“依家”、“布笼”、“笼人”、“土人”、“夷族”等。1953年,人民政府征求本民族意愿并经国务院批准,统一命名为布依族。

  布依族自称“濮越”或“濮夷”。汉字记音写作“布夷”、“布依”、“布越依”等等。“濮”在布依语中是“族”或“人”的意思。故旧方志中,有将布依族记为“夷族”、“夷家”、“夷人”者。“夷族”曾是布依族族名确定以前的普遍称谓。50年代初,地方人民政府挂牌以“夷族”命名,如惠水县为“惠水彝(夷)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镇宁县扁担山区为“镇宁县扁担山彝(夷)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当时布依族人士进京,填报的民族成分为“夷族”。1953年,“布依族”族名确定后,才统一改为布依族。但时至今日,农村的汉族、苗族、仡佬族仍习惯称为“水家”或“水族”者,他们实际上都是布依族。

  除自称之外,不同地区布依族之问还互称为“布依”、“补笼”、“布那”、“布土”或“布都”、“布央”、“布笼哈”等。又有不同姓氏氏族问互称为“布武”、“布韦”、“布鲁”等等。

族源

  布依族来源于古代“濮越人”。“濮”是“族”或“人”的意思,“越”亦称“戊”或“钺”,最早的钺是新石器时代的扁平石斧,石钺可安柄,布依族先民用作劳动工具或武器。

  在新石器时期,贵州高原已活动有布依族的先民古越人。有肩石斧、有段石磷和几何印纹陶是典型的古越人文化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水城、盘县发掘为数众多的“有段石砗”、“有肩石斧”。迄今为止,仅贵州省博物馆就保存有“有段石斧”、“有肩有段石碎”30余件(不包括地区、县文化馆收集的标本),以及“几何印纹陶”等“古越人文化遗物”。如威宁、水城两地发现的36件石钺中,有段石磷达ll件。在清镇跳灯河沿岸的河边寨发现石斧,在兴义市巴结镇发现有肩石钺2件,在平坝飞虎山得到磨光斜刃石钺3件和一些印方格纹的几何印纹陶片,在长顺神仙洞遗址出土印有绳纹的几何印纹陶片。这些都具有新石器时期古越人的文化特征。它们与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岛及江浙等地出土的“如出一辙”。在兴义市的巴结、纳灰、云脚等地,陆续又出土青铜钺3件,在安龙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羊角钮钟,在六枝特区木岗镇半逢山村出土的战国编钟,这些均在布依族先民活动的地区发现。自新石器时代起,布依族先民就在贵州生息繁衍,创造灿烂的石钺文化和青铜文化。(晋)《华阳国志》:“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蟠。地称天府……,”“南中”即今之贵州省、云南省及四川省南部,这一地区自周代以前历来都住着越人。该书对“夷越”这一人们共同体,同时称之为“夷濮”。《后汉书》则称之为“夷僚”。可见“夷越”、“夷濮”、“夷僚”都是古代布依族先民的不同称谓。

  “夷越”实为“骆越”的一支。“骆越”的名称由来有二:一是其曾活动的中心为“洛”、“雒”、“骆”,如蛘舸江流域地区。《唐书·地理志》载:“本样舸江,俗称郁状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古骆越地也。”二是因垦食“骆田”和其他活动基地为“骆田”而得名。《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日:“交趾未立郡县之时,土地有骆田。其田随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雒民。”“雒田”与“骆田”通,“骆越”之意,即“垦食雒田的越人”。雒田不只交趾有,红水河,南、北盘江及其支流流域的广大布依族地区都有。布依语称山问谷地为“洛”。“洛”、“雒”、“骆”同音,“骆田”即“山谷里的田”,就是现在的布依族地区仍称有“纳洛”、“纳洛曼”、“那洛更”等田名。

  古代,“骆越地”即今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这些江河的流域地带,正是今布依族聚居的地区。为加强统治,秦王朝“发十万之众戒守岭南”,将越人赶出“石城县以南”,“刻石徙之”。又从中原迁来大批汉民“与越杂处”同化越人。在这种情况下,越人只好往深山河谷地带转移。《汉书》云:秦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略南越,置桂林、象郡。今黔南和黔西南部分地区即属象郡管辖。《都匀南齐以上地理考》云:“乌江以南,都匀、兴义、安顺诸府及贵阳、镇远、石阡诸府、平越之半皆为越地。”从岭南迁往夜郎地区的越人当不少,加上当地原有越族居民,夜郎的越人人口大量增加。但仍与岭南越人聚居区联成一片。

  隋唐时期,布依族被称为“蕃蛮”。魏晋南北朝时期,“僚”作为族群称谓出现于史籍,布依族先民即从僚人中的一支发展而成。

  宋初,“诸蕃以龙氏为宗,称西南蕃主。分龙州部落、东山部落、罗波源部落、训州部落、鸡平部落、战洞部落、罗母珠部落、石人部落等八大部落分支。”(见《宋史蛮夷四》)其地望在今贵州ide安龙、罗甸、册亨、兴义、镇宁、贵阳等县市,与目前布依族的分布状况一致。西南蕃中“部族数十,独五姓最著”。所称五姓,即龙、罗、石、方、张等“五蕃”,后来增加韦、程二蕃,称为“七蕃”。到元代又增加卢蕃,统称“八蕃”,领地在今贵州惠水、长顺一带。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97年)置八蕃宣慰司统其地,“八蕃”是布依簇五区的地方政权,其首领中如卢、罗、韦等姓氏,至今还是布依族中人口众多的大姓。

  《元史》说:“栖求等处仲家蛮。”是布依族被称为“仲家”见诸史籍之始。在布依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祖先崇拜仪式里,他们均以土著民族自居,称汉族为“客家”、“客户”,自称为“本地人”。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三,家家户户都要举行迎送祖先的活动。其世代相传的迎送祖先的念词有“达罕、蛮洛、拉少、林上、歌告、善书、珉谷、阿娄、刚旁、波定”等许多地方,珉谷即今贞丰,达罕、蛮洛、拉少、林上在北盘江附近;阿娄、刚旁、波定在今镇宁、安顺。布依族认为这些地方是老祖宗的原籍。从“夷越”到“夷僚”、“蕃蛮”、“仲家”。布依族族源的历史线索是清晰的,他们是开发贵州高原的最早居民之一。

宗教信仰

  布依族过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节日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为隆重,于农历2月选兔日或虎日开祭,各户要奉献鸡蛋和猪肉祭神,祭毕全寨人就地聚餐,以祈望丰收,全寨平安。

  布依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和祖先,也有少数信仰基督教。每年有许多祭日,要祭山神,树神等等。每家堂屋中都供有祖先的牌位,逢年过节都节祭祀。

  相传为“牛王菩萨”生日,当天要让牛休息。一些地方用黑糯米面粉或白糯米面粉染黑后掺水拌和,将牛角涂黑,然后把牛牵到水边,让牛看到自己的影子,使之"知道"犁田工作即将结束,再加上一把劲便可休息。有些地方不用黑面粉而用石灰浆把牛角涂白。

  相传为“龙王”晒龙袍日,当天富裕人家把好衣物拿到屋外晒。一般人家都做糯米饭或糯米粑吃,老年人饮酒讲故事,年轻人到山坡草地上唱山歌。

  “撒秧粑节”为西凉乡布依族特有的节日,,时间订在每年撒秧(谷雨)后的申(猴)日。当天各家带粽子,酒肉,香烛纸钱到田边祭供"菩萨",祈求风调雨顺,灭绝害虫,五谷丰收。

民族服饰

贵州黔西南普安布依族服饰
贵州黔西南贞丰布依族服饰
贵州镇宁布依族服饰

  布依族多居住在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包头巾,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古朴典雅。

  女装各地差异较大,妇女的服饰类型较多,按地域服饰的差异,可分为三大类:

  镇宁布依族服饰 在贵州省镇宁县扁担山一带和城关、安西及六枝特区、普定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大桥等地,少女喜欢穿滚边短衣,系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帕,以粗布发辫盘扎头巾,额上为织锦图案和数圈发辫,下穿裤子,穿绣花鞋。青年女性穿蜡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绣花盘肩,用各种花线沿衣肩上绣成两排小正方形的半圆形图案,领圈两边织锦,颜色鲜艳。衣袖中间为织锦,上下两段是蜡染。衣服下摆是一寸左右的织锦镶边。胸前戴绣花或织锦长围腰,系浅色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巾,耳边垂着一束各色丝线做成的装饰。已婚者则头戴当地称之为“更考”的头饰,它是以竹笋壳和布匹制成的,形如撮箕,前圆后矩,先用青布缠绕,后缠织锦花帕。另外的一种是叫“红裙”的百褶裙,其上衣与蜡染百褶裙相同,只是百褶裙以自制的红色布料制成,一般是年老的妇女在一些隆重的场合穿。

  在镇宁的募役、江龙一带大部分妇女上着青色紧身斜襟短衫,腰窄摆宽、前襟从中缝顶上斜向右腋,形成领排。领排上绣有八角花、刺梨花及几何图案,袖口与摆边绣约两指宽的花布条组成。下着百褶花裙,长至跟脚,以白底蓝花的蜡染做成,花形由若干各晶亮水珠组成两排大半圆形的图案,围绕一个太阳运行,形成数百个闪闪发光的“太阳”花,既美观又素净。

  黔西南布依族服饰 在贵州的贞丰县的百层、鲁贡和望谟县、册亨县北盘江沿岸地区,布依族妇女服饰独具特色,婚前发辫绕头,婚后结发髻,用马尾编的网套束上并扎银簪,包花格头帕或青帕。上穿盘肩、右开扣、窄领、镶素色花边的短衣,带绣花围腰,下着青色宽裤,脚穿绣花船形鞋、布鞋等。

  在册亨县的坡坪和贞丰县的者相、牛场、城关及兴义等地,布依族妇女根据不同的天气选择不同的土布帕包头:天气炎热,妇女就包盘盘头,天气寒冷就包角头,但是老年妇女一年四多包角头。上装是窄领、胸宽、右侧开扣,肩部是青布盘肩并镶边,宽袖口,袖口上用5寸青布做成,衣长及臀部,前后呈弧形。下穿青色吊裆直筒裤,裤口大,喜穿布鞋。

  黔南布依族服饰 在惠水县、长顺县、平塘县、罗甸县、龙里县、贵定县、都匀市和贵阳市一带,布依族妇女喜欢穿短衣斜领窄袖,袖镶花边,有的穿斜襟小袖衣,系桂花围腰。青年姑娘以发辫绕头,上扎彩带。成年妇女用青帕制成帽形或筒形戴上,穿无领大襟衣。

  各类服饰的共同特点是传统女装大都着右衽大襟衣,宽裤脚长裤或蜡染布百褶裙,领口、衣边镶绣花边,头饰梳独特的“梳高头”发型,爱佩戴银饰,常用花格布做包头帕,特别讲究在包头布的末尾处镶绣极为鲜艳的花纹图案,坦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银头簪之间,显得洒脱大方、俊俏美丽。习惯上内衣的袖口较外衣长而且小,而外衣袖口则大而短,内外衣袖口处所绣织的花纹图案十分讲究,看上去内外衣袖长短协调,袖口外露的花色层次重叠和谐,格外醒目受看。脚上穿十分精美的翘头花绣鞋。整套服装可以说是集纺织、蜡染、扎染、挑花、织锦、刺绣等手工艺术于一体。

文化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由农家自己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近年来,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音乐歌舞

布依族八音坐唱(贵州册亨县)

  布依族民间乐器主要有姊妹箫、铜鼓、唢呐、箫、笛、月琴、四弦胡,以及锣、鼓、钹等。铜鼓是布依族人民十分崇敬和珍视的传统乐器,全部用铜铸成,鼓面有太阳纹、云雷纹及船纹等图案。平时藏于固定人户保存,遇到隆重节庆才专门举行仪式,击鼓为乐。铜鼓可作独奏乐器,也可作“小歌”的伴奏乐器。

  布依族舞蹈主要有《织布舞》、《伴嫁舞》、《狮子舞》、《龙舞》、《铜鼓刷把舞》以及《花包舞》、《糠包舞》等。它们把布依族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用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布依族:勒尤,又名勒浪,布依族吹奏乐器

  勒尤 布依族吹奏乐器。又名勒浪。有木制和竹制两种。木制的上窄下宽,下端装有共鸣器,全长40-50厘米,管上凿5个或6个音孔,管上端装有哨子.哨子用虫茧制作,因此也叫“虫哨”。第二节为口子,第三节是管身,在口子和管身之间有一个铜箍。第四节是共鸣箱。竹制的没有共鸣箱。音色明亮、音域宽。竖吹。它是男青年的乐器,只能在家里或幽静的地方吹,不准在村内当着姑娘的面吹奏。勒尤吹奏的曲调也可配上歌词演唱,名为“勒尤调”。

  铜鼓 中国古代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重器、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年代约自春秋中期至清本不等。用铜铸造,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在一百厘米以上,最小的仅十余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凝重古朴,制作精致。鼓面有浮雕图案,中心为日光形,边缘有蛇、龟、牛、马等立体装饰;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丰富多彩。原为统治权力的象征,用以号召部众进行战争,并作为祭肥、赏赐、进贡的重器。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的变化,成为一般的娱乐乐器。今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等族还十分珍爱这种乐器,保存了很多优美的成品。有入附舍为诸葛亮所创制,故亦名诸葛鼓。

  姊妹萧 流行于贵州省布依族、苗族地区的吹奏乐器。由于吹奏时,一种是两人各吹奏一支同音高的萧,一种是一人吹奏两支并在一起的同音高的萧,因而得此名。形状类似一般的萧,水竹制成,长20厘米左右。顶端封口。在靠近顶端处有一方舌形簧片。布依族姊妹萧称“力勒歪练”,有八个按吉孔,前七后一,苗族姊妹策称“力布”,有七个按音孔,前六后一。可用于独奏或伴奏。

  盘歌 布依族传统民歌。是借用唱歌的形式盘问对方一些事物的歌。青年人初交时可利用盘歌的形式了解对方的情况,如问对方姓名,住在什么村寨等情况。老人唱盘歌,多在欢庆的场合,用盘歌互相问答,表现歌手们随机应变的才能。盘歌范围广泛,天文、地理、山川草木等,都可做盘歌的内容。另外,唱歌猜谜语也是盘歌的一种形式。

  十二部对歌 布依族情歌的一种,流行于贵州省望道、罗甸、册亭等县。一伙人把情歌编成系统的节目,在结婚和立新房时,主人请他们演唱,一般对唱的双方每边都是两人。女歌手坐在新娘房内,男歌手坐在堂屋的火塘边隔板壁对唱。内容是把平时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过程做为十二问答进行详细描述。所唱的十二部对歌为;问以(序歌)、问同间减(询问)、问酥(互相赞美)、问化问马《唱十二季花果)、问送信(送信物)、问换信(互换信物)、问离(分别)、问蓬(相逢)、问定(抗婚)、问考双(打官司)、问调(相约逃婚)、问代问变(离婚逃婚都不成功,双方相约殉情,变成彩蝶双飞)。十二部对歌,想象丰富,唱词扣人心弦,可以连续唱七八天,是罗甸、望模、班亭等县布依族的主要娱乐形式,相当普遍。

  唢呐“吹歌” 布依族传统吹奏曲。习惯上称“唢呐调”。在喜庆节日、婚嫁、建房之日,请恢呐手吹奏,以增加欢乐气氛。少则一对,多财四对八人,由小唢呐、中唢呐、长号、鼓仅各一对组成。由于吹奏时是坐在八仙桌旁,所以又叫“八仙师父”。吹响师父自称唢呐为“八仙”,这是因为歧呐有八个限,每个眼的音都争着比高低,就象各显神通的八位神仙。吹奏的乐曲有固定的曲调,客人来了有“迎客调”,请客人入席有“来客请坐调”,亲友来祝贺时有“贺亲客”。每个曲调都填有传统的歌同,可具体地表达祝贺、颂扬、迎送等情趣。即使是丧葬,也有“吹阶”的曲调。

  小歌 流行于侗族、布依族地区的民歌。侗语又称为“嘎拉”。闲族小歌,大多是独唱,或青年男女在室内的轻歌漫唱,曲调自由、灵活。布依族小歌是二声部民歌,一般是四句一首。曲调柔和,婉转,多用于情歌。

  大调和小调 主要流行于红水河北岸的贵州册亨、望谟、罗甸等县布依族地区。大调较为广泛,包括叙事、祝酒、迎宾送客、诉情说理等,有时也用于情歌;大调音域一般只有五度,因而稳重沉静。小调主要唱情歌,音调较为开展,音域也扩展到八度,因而开朗热情,带山歌风,歌手常在高音和结尾使用假声唱法,别有一番情趣。由于流行地区不同,曲调也常有所差异。

  明歌调和土歌调 是贵阳郊区一带布依族对用汉语演唱和用民族语演唱的布依族民歌的统称。“明歌”用汉语演唱,按歌词内容又分“排歌”、“台歌”两类,按曲调特色又可分“四平腔”、“三滴水”、“酒歌调”三类。“土歌”指用布依语演唱,根据唱词的布依语声调行腔,话长音短,话短音少,歌腔多则三十余拍,少则十六七拍,视歌词多少伸缩,没有固定,多用于演唱传统的古歌。

  惠水山歌调 俗称“好花红”调,流行于黔中南惠水、长顺、贵阳、龙里、贵定等县(市)布依族地区,基本上概括了这一带布依族民歌的格调风貌。曲调为四声羽调式,活动音域八度;迂回曲折,悠缓自如。歌词一般为七言八句,用比喻手法见物生情,内在含蓄、寓意深刻,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颇受人们喜爱而广为流传。近年来,音乐家们已将其曲调作为素材,改编或创作成合唱、舞蹈音乐、杂技音乐、影视音乐等,颇受群众欢迎。

  铜鼓刷把舞 布依族舞蹈。流行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独山县和荔波县。因表演时以去铜鼓作为指挥和伴奏,演员手持剧把,翩翩起舞,所以称为“铜鼓刷把舞”。这种舞蹈在节日时演出,表演的男女青年有一二十人,每人手持刷把,随着铜鼓的节奏,表演不同形式的舞姿。

戏剧

  布依族的戏剧,是在民间说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艺术,也是近代和现代才出现的。主要有布依戏、地戏、花灯戏三个剧种。

  布依戏 产生的历史不长,大约只有100多年。布依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布依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反映布依族的社会生活,演员穿布依族服装,用布依语演唱,主要剧目有:《三月三》、《六月六》、《穷姑爷》、《人财两空》、《金竹情》、《罗细杏》、《红康金》、《四结亲》、《借亲记》等。内容非常丰富,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风俗习惯和男女爱情等。其中《罗细杏》曾获1984年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奖。另一种是根据汉族故事或说唱改编的,服装和道具也和汉族戏剧基本相同,用汉语道白,布依语演唱。主要剧目有《红灯记》、《蟒蛇记》、《百合记》、《朱砂记》、《鹦哥记》、《摇钱记》、《玉堂春》、《秦香莲》、《祝英台》等。

  地戏 布依族地戏是一种以面具装扮人物,以歌唱来“演故事”为主要形式而夹杂某些戏剧身段和舞蹈动作的民间艺术,属傩戏类。主要流传在贵州中部及西部与汉族杂居地区,尤以贵阳市郊区和安顺一带最盛行,多在春节期间演出。因在平地演唱,不需要搭戏台,因而得名。相传明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开始传入布依族地区,是产生较早和流传较广的一个剧种。演出时,演员根据扮演角色,头戴各种不同面具,身穿各种不同服装,手持刀斧等兵器道具,随着锣鼓、笛子、二胡、月琴等乐器伴奏声进行表演。多用汉语演唱,也有用布依语演唱的,唱词一般为七字一句,多用一唱众和形式。唱腔激扬高亢,动作粗犷活泼,气氛十分热烈。传统剧目有《杨家将》、《精忠传》、《薛仁贵征东》、《三国演义》等歌颂历代忠君爱国英雄人物,多从汉族戏剧移植,但又不完全相同,经多年演变,内容、唱词、唱腔、服装、道具等都带有布依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特色,故为群众所喜爱。

  花灯戏 布依族花灯戏是在汉族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又吸收了广西壮族的彩调艺术,流行于部分布依族地区,以黔南独山花灯最著名。花灯戏一般在节日喜庆场合演出,有用汉语唱的,也有用布依语唱的。生旦净丑彩绘脸谱,文巾彩装,紧锣密鼓,兼有二胡、笛子伴奏,曲调很多。花灯戏题材多取自汉族民间传说故事,有的将劳动、爱情、生活习俗加上情节编成,多为反映忠君爱民、妻贤子孝、国泰民安、惩恶扬善之类的内容。传统剧目有《借亲配》、《金铃记》、《金猫和宝瓢》、《梁山伯与祝英台》、《王祥卧冰》、《王三打鸟》、《玉堂春》、《金刚大王》、《八仙过海》、《蒋三下南京》等。新创作的剧目有《妇女矿工排》、《金鸡常鸣》、《典型人家》、《恭贺新喜》、《哥笑了》等。近年来,也有根据布依族传说故事编成的花灯戏,如安顺花灯剧团的大型布依族花灯剧《黄果树传说》,获贵州省剧本创作二等奖。

曲艺

  布依族民间说唱,是一种新兴的曲艺形式,产生于近代。它有说有唱,边说边唱,说唱结合。说的部分用叙述性散文体语言,交代故事原委;歌唱部分是抒情性韵文体唱词,表现喜怒哀乐的情感。整个说唱有人物,有故事,有曲折的情节,生动活泼,优美动人,深受群众欢迎。说唱由民间艺人演唱,大多用月琴或四弦胡琴伴奏,有一人自拉自唱的,也有一人唱另一人伴奏的,演唱者常常辅以生动的表情和手势,因而引人入胜。布依民间说唱内容丰富,题材有来源于本民族民间故事的,也有来源于汉族故事的,已经整理出来的还不多,比较流行的有《桄岜沙》、《南荷斑》、《王玉莲》、《螺蛳姑娘》、《英台姑娘与山伯相公》等。

工艺美术

  布依族人民心灵手巧,能制作许多技艺精湛、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产品。主要有纺织、印染、织锦、刺绣、剪纸、雕刻、竹编、陶器等各种产品。

纺织

  布依族自古以来就掌握纺纱织布的技术。布依族家庭一般都有一套纺纱织布的机器,女孩十岁左右就学习纺纱织布,十四五岁就能织出各种各样的布匹了。布依族自织的土布有纯白色的和土花布两种。土花布素有“土呢子”之称,用白、青、蓝、灰等不同颜色的棉纱交织而成,花样繁多,朴素美观,为群众喜欢穿用。布依土花布普遍流行于黔南、黔西南布依族地区,以黔南荔波县产的最具特色。当地妇女织的土花布做工精细。图案新颖,花色素雅,品种繁多,基本布纹分为柳条、格子、壁笆、梅花、辣花、桂花、花椒、鱼刺、斜纹等十多个品种二百多种花色,以深色调为主,浅蓝相映,纹饰大方,装饰性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可以制作各种服装和被面、床单、帐檐、门帘、桌布、台布、沙发套、挎包、提包、书包、钱包、领带等,也可作装饰品和馈赠礼品。自1984年起,荔波土花布已向日本、法国和东南亚诸国以及港、澳地区出口。1986年,荔波县对传统的土织布机进行了改造,这一改革提高了土花布的质量和产量,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蜡染

贵州安顺布依族蜡染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特产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花布”,就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跟母亲学习蜡染技术。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然后用三角形的铜制蜡刀蘸蜡汁,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图案,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最后将布入锅煮掉蜜蜡,捞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晾干,就成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现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不同地区的蜡染艺术有不同的风格:有的爱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茨藜花,色调粗犷明快。蜡染艺术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也丰富了中外妇女的衣着。近20多年贵州还建了些蜡染厂,有专门的美工设计师创作绘制出新的图案。各种人物、动物的形象更为丰富,而且色彩也趋于多样化。蜡染布多作妇女头巾、衣裙、围腰及被面、门帘、窗帘之用。有些工艺水平较高,图案非常新奇精美的,也被当作艺术壁挂来装饰居室客厅及宾馆饭店。布依族妇女还在蜡染衣裙上再加刺绣,更加风采照人。

织锦

  布依族妇女特有的传统工艺之一,以贵州镇宁织锦最负盛名。布依织锦是在古老的织布机上用自己染好的青线、蓝线作经,用五颜六色的花线作纬,用竹片拨数纱线,穿梭精挑细插编织而成。锦花图案多为菱形、三角形、四方形等,几种几何图案穿插组成人物或各种动物。彩色花线交相辉映,花纹精致紧密,表面光滑平整,图案瑰丽美观,色彩鲜明夺目。织锦制品大多用来制作妇女头帕、衣服、围腰、背带、挎包和各种花边等。布依族织锦已列为重点民族工艺品,并被评为全国旅游优秀产品之一,在国内外参加展览,深受中外鉴赏家们的赞誉,外国友人纷纷购买珍藏。镇宁自治县美术工艺厂设计的布依织锦,曾荣获轻工业部创作设计一等奖,在2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太博览会上受到好评。

刺绣

  布依族刺绣历史也很悠久,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有布依妇女“腹下系五彩挑花方幅,如绶”的记载,说明布依族刺绣在明代就已盛行,而且相当精致了。刺绣在布依族地区普遍盛行,方法多种多样,有平绣、绉绣、缠绣、挑绣、编绣、骑绣、剪贴绣等。刺绣花纹栩栩如生,技艺精巧,色调和谐。通常用作服饰、背带、围腰、帐檐、被面、 枕套、头帕、荷包、鞋面、手帕等,是布依姑娘心爱的工艺珍品。

雕刻

  布依族雕刻艺术有木雕和石雕两种,著名的有安顺木刻傩戏和地戏面具,惠水的石雕碑石、石狮、盐碓和普安龙溪砚雕等。在安顺县黄腊布依族乡,有十多个专做傩戏、地戏面具木雕的好手,远近闻名。其中又以六宝村的为最佳。此外,布依族的传统木雕还有门楣、窗棂、屋檐、栏杆、床檐、神龛、八仙桌边、椅子靠背等。图案有龙、凤、鹿、羊、鱼、鸟、竹、树、花、草等。造型生动,姿态活泼、古色古香,富有民族特色。布依族石雕主要有牌坊、碑碣、石兽、石禽、石柱、石栏杆、石砚、石缸、石碓等。图案有龙、凤、狮、马、牛、人物、八仙、花卉等;有浮雕,有空花。黔西南兴义县布依族石匠雕刻的石狮,口中还含有一颗转动自如却又不能取出的圆珠绣球,雕刻技艺极为高超。普安县龙溪砚是一种匠心独具的工艺品,有外方型、腰型、荷叶型等;有“嫦娥奔月”、“闻鸡起舞”、“寿星捧桃”、“犀牛望月”、“喜鹊闹梅”、“二龙戏珠”、“罗汉打坐”、“乌龙戏水”、“狮滚绣球”等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1980年在贵阳召开的全国工艺品展销会上,“闻鸡起舞”砚和“嫦娥奔月”砚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竹编

  布依族地区盛产竹子,竹编用品很多,较著名的有荔波凉席和平塘斗笠。此外,长顺的竹提篮,其他地区的竹桌、竹椅、枕垫、坐垫、针线盒、饭盒等生活用品,也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

  布依族民间传统工艺,除上述外,尚有广泛流传的剪纸艺术和平塘牙舟、贵阳黔陶、贞丰窑上的陶器等,都有悠久的历史。1949年以后,又有布依地毯、通草堆画等后起之秀的产品,为绚丽多姿的民族工艺增添光彩。

风俗习惯

  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凡来到山寨的,亲朋故旧、素不相识的,一律会以酒相待。布依人很讲礼,不欢迎满嘴脏话、举止粗鲁的客人。

  布依族家庭都是分居另住的。但尽管兄弟分居,在分配财产时,要留给父母养老田,由兄弟轮流耕种。父母去世后,养老田转为上坟田,供清明时节扫墓之用。使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长辈们的谆谆嘱托和养育之恩。

  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也保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自由,各地未婚的男女青年都喜欢借助年庆节俗、赶集和集体聚会的时机,以三、五人到七、八人自由组合的方式,通过谈天说笑和唱歌对调,倾诉或表达彼此的感情。当一个男子看上某一个姑娘时,按照传统,必须找第三者做伴,有的则由自己的姐嫂出面介绍。如女方有此意思,即可单独相约到幽静处进一步对唱山歌,表达情,直到双方互赠信物,就表明他俩已盟誓终身了。

  订婚时,由男方父母托媒去女家,并送一定的酒、肉、耙耙一类的礼品。如对方同意,第二次媒人则要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互为“效验”,只要“八字”相符,则可择定结婚日期。这一带地区送彩礼的数额,特别讲究“六”或“双”数,据说是取“六”即禄的谐音,以表示婚后双双有禄必有福之意。结婚时,新郎不迎亲,只请几个相好的男女青年代为相迎。新娘一般都是撑伞步行至男家,个别也有骑马、坐花轿的。结婚当天新婚夫妇不同房,次日即返娘家。聚居区一带的布依族仍保有“不落夫家”或称为“坐家”的习俗。有的要两三年甚至五六年后才长住夫家。杂居区的布依族已大部分革除这一风俗。

食俗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布依人嗜酸辣,酸菜,酸汤和辣椒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

  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与猪血一起煮,称为“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做菜。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 ( 便当酒) 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特别是居住在云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

  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还有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糯米饭、盐酸菜、姑娘茶

  逢年过节,或贵客临门,布依族人就用五色糯米饭招待客人。同时还要杀一只鸡,砍为八块,把鸡脖子和鸡头连在一起,煮熟以后,藏在瓦钵里面,摆在八仙桌的中央,鸡头在瓦钵里伸得高高的。盛鸡的瓦钵四周,摆上腊肉、香肠等若干碗菜肴。再在这些菜肴的四周摆上八碗五色糯米饭。乍一看去,酷似一只开屏的孔雀,极为美观。

  五色糯米饭相传很久以前由拱桥寨的布依姑娘竹妹发明。竹妹为了让糯米饭又美又香又能多放几天不变馊,她不辞劳苦,翻山越岭,涉水跨洞,到四方八寨去向老年人请教。她在红籽寨、紫荆寨、枫香寨、糯花寨学会了把糯米饭染成红、紫、黑、黄四色的技艺,留下一些不染,成白色。这样就制成了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丽的五色糯米饭,既好看,又喷香,多放几天也不会馊。人们为纪念聪明能干的竹妹,就将拱桥寨改名为孔雀寨,把竹妹叫做孔雀妹,吃五色糯米饭的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布依族人喜欢吃酸菜,味道独特的黔南独山盐酸菜,在清代时就是贡品,现在是全国有名的八大酸菜之一。

  制作盐酸菜用糯米酒渣、辣椒末、大蒜、冰糖等佐料。盐酸菜色泽金黄,菜体精亮,酸菜甜咸各味俱备,搭配适当。

  今天盐酸菜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新加坡、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地。

  布依族地区盛产名茶,黔南都匀出产的毛尖茶1915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优等奖,是中国名茶之一;贵州布依族地区的云雾茶历史上以贡茶闻名;另外,苦酊茶、坡柳茶也享有盛誉。

  不过,在布依族人制作的茶叶中,有一种茶味道别具一格,这就是姑娘茶。清明前,姑娘上山采回茶尖嫩叶,热炒后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把茶叶一片一片叠成圆锥体,晒干后经过处理,就制成一卷一卷圆锥体的姑娘茶了。姑娘茶形状优美,质量格外精良,是茶叶中的精品。这种茶叶只赠亲朋好友,在谈恋爱或订亲时,则由姑娘赠送给情人。

日常食俗

  布依族过去有闲时食二餐,农忙时食三餐的习惯。每日主食多以大米为主。新鲜的稻谷一般用碓舂加工成米,现舂现吃,在河边或有溪水的地方,水碾把稻谷碾成米,然后加工成米饭。民间喜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加工糯米时,一般都先将糯米用水浸泡后蒸熟,趁热舂烂揉成圆或长方形的粑粑保存或食用,其中以芝麻油团粑粑最具特色。除大米和糯米外,包谷也是日常主食之一。食用时,多将包谷加工磨成小颗粒,和大米掺在一起煮成二合饭,也有的将嫩包谷磨成碎糊状,加上糯米包成包谷粑,用油炸或蒸熟食用。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特别是居住在云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布依族日常菜肴也丰富多彩,如布依族喜食的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与猪血一起煮,称为“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布依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过大年(即春节)。从除夕过到十五。除夕前要杀年猪、舂糯米粑粑、备各种蔬菜。云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习惯;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须吃鸡肉稀饭,民间称血米粥,传说这种风俗源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在贵州的部分布依族为躲避官兵的决心。然后大家把鸡切成碎块,与血米一起煮成稀饭,全村男女老少共进最后一顿团圆饭,便各奔东西,并约定日后伺机相见。能讲出吃鸡肉稀饭的来历者,才能认本家。每个姓氏都有不同的饭前仪式,相认的双方饭前仪式必须完全一致。年节期间还要举行许多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初一到二十一要举行“跳花会”。“跳花会”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规模盛大,参加人数过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订终身,然后男方便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一经定亲后,女方家要请亲朋好友吃定亲酒。婚前两、三天要由男方家送半边猪肉,一只公鸡和鸭,一壶水等给女方家,女方家也须杀猪办“嫁女酒”待接亲客人。过去新娘在结婚后需在娘家住一、二年后才住夫家。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作菜。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布依族喜饮酒,更喜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若是贵客或至亲如:舅父母、姑父母,还要打狗杀鸡款待以表敬意。在贵州望谟一带,每年三月初三,都要杀狗过节。布依族过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节日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为隆重,于农历2月选兔日或虎日开祭,各户要奉献鸡蛋和猪肉祭神,祭毕全寨人就地聚餐,以斥望丰收,全寨平安。

典型食品

  主要有:荔波风猪、盐酸、狗灌肠、青苔冻肉、芝麻油团粑粑等。荔波风猪是用小猪腌制风干而成,被誉为“厨珍,已有百年以上历史。

建筑

  布依族的居房与傣族竹楼相近,但是用木头作主结构,住房有 “ 干栏 ” 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干栏式3间3层竹木结构。底层不砌墙,用木料作栏栅,关牲畜,中层用凤尾竹编扎四周,用以住人;上层堆放杂物。屋侧用毛竹搭一阳台,直通楼面,可乘凉、晒物。称之为 “ 吊脚楼 ” 。 布依族习惯近水而居,村寨依山傍水,周围生长着茂密的竹林或风水树。寨前田畴纵横,河溪环绕,岸柳成行,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寨内多聚族同姓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住平坝者,大都建有矮墙院落,居山区者因受地形限制,房屋依山而建。楼房叠加,有的修成前半部为楼房,后半部为平房的 “ 吊脚楼 ” ,这就是历史上 “ 干栏式建筑 ” 的沿续。堂屋正中设有神龛供奉祖先,左右两侧分隔成灶房、寝室、客房。室内设有火坑,供一家聚暖炊薪。房屋用木材建造,屋顶盖瓦,有的盖茅草或稻草;安顺、镇宁、关岭、普定和六枝一带,由于盛产青石,住房从基础到墙头都用石头垒砌,屋顶也盖石板,俗称 “ 石板房 ” 。加上山寨的石砌寨墙和山顶的石筑古堡,形成典型的石头建筑群。如扁担山石头寨,所有房屋沿等高线排列。住房和寨墙、古堡、寨内通道,以及横跨河流的平桥、拱桥、梯田保坎等等,无不用石头修筑。连家庭生活用具,诸如碓、磨、钵、槽、缸等等,全离不了一个 “ 石 ” 字。堪称 “ 石头王国 ” ,显示出布依族人民匠心独具,工艺精湛,善于就地取材的聪明才智。

传统节日

  布依族传统节日除大年(春节)、端阳节、中秋节基本与汉族相同外,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六月二十四”、“牛王节”等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个别地方有“撒秧粑节”、“小年”、“腊月二十九”、“正月二十七”和“三月三”,也过汉族节日。

三月三

  三月三是布依族祭社神、山神、扫墓、祭祖或举行社交活动的节日。但各地的具体活动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除祭社神、山神外,有的地方侧重扫墓,有的地方侧重祭祖,有的地方侧重唱歌、摔胶等娱乐活动。有的地方青年男女在这一天进行社交活动。供祭之日,有禁止外人入村的习俗。过三月三这个节日,含有迎接新的耕种季节来临和祈求丰收的意味。

四月八

  四月八,也称牛王节、牧童节或开秧节,是与农耕活动有关的节日。节日这天,要祭“牛王”和慰劳耕牛。祭记时,要做彩色糯米饭,备好酒肉、抬到耕牛面前去祭,并用青草包糯米饭喂牛,让牛休息一天。此外,有的地方还举行祭祖或别的娱乐活动。

六月六

  六月六是祭社神和山神的节日,内容同三月三相似。这个节日规模的隆重仅次于春节,许多地方称之为“小年”。除祭社神和山神外,各地都举行大规模的歌会。有的地方还利用这个机会祭青苗、祭大田、祭水、修订乡规民约或举行一些纪念性集会,纪念传说中的事件或人物。

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重大节日,起源于纪念传说中勇敢的青年男女查郎和白妹。布依族将查郎被害的地方定名为查白场,将白妹殉情的日子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定为歌节。每年这一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查白这个地方,举行盛大歌会,浪哨游方。现在还要举行物资交流会,人数达数万之众,热闹非凡。

  歌节上的浪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意即谈恋爱。浪哨的形式主要是唱歌,其活动有一定程序,依程序的不同,有各种不同内容的歌,如初识、试探、赞美、热恋、盟誓、思恋、分离、送郎、苦情、逃婚等等。

  布依族青年在浪哨时,还要互相甩糠包。糠包用花布缝成,有鹅蛋大小,因内装米糠,因此得名。布依族青年男女在对歌浪哨之前,看中了谁,就用糠包去打他(她);喜欢了谁,就专门接他(她)甩过来的糠包。然后,以糠包为凭,成双成对地去对歌,倾吐爱慕之情。由于糠包上缀有多条绣花耍须,抛甩时,你来我往,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