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壮族始祖布洛陀 铜像
壮族妇女在朝拜布洛陀
2013年始祖布洛陀祭祀大典,在广西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举行
2013年始祖布洛陀祭祀大典:击鼓开堂仪式
2013年始祖布洛陀祭祀大典:凤舞龙蟠

  布洛陀拼音bù luò tuó),壮族崇奉的始祖神,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洛陀》是壮族的长篇诗体创世神话,主要记述布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丰功伟绩,自古以来以口头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一带传承。大约从明代起,在口头传唱的同时,也以古壮字书写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中有一部分变成壮族民间麽教的经文。

  《布洛陀》的内容包括布洛陀创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皇帝、造文字历书和造伦理道德六个方面,反映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历史,以及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情况,在历史学文学宗教学古文字学音韵学音乐学研究等方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布洛陀口传诗体创世神话在内容上具有原生性特点,在漫长的口头传承过程中,经过一代代的不断加工和锤炼,艺术性也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具有教化的作用。

  敢壮山是传说中布洛陀的栖息地,由于人们对布洛陀的虔诚崇奉,这里便成为人们朝拜、祭祀始祖布洛陀,寄托人们幽幽情思的文化圣地;由于朝拜和祭祀活动的延续,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人们聚众酬唱的歌圩,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成为孕育布洛陀创世史诗、布洛陀文化的摇篮和传承布洛陀创世史诗、传播布洛陀文化的场所。

基本资料

布洛陀
项目序号:2
项目编号:Ⅰ-2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民间文学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保护单位:田阳县文化馆

历史传说

  布洛陀创世史诗叙述布洛陀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的艰难过程;歌颂布洛陀创世功绩歌谣,是布洛陀的子孙对始祖布洛陀丰功伟绩的由衷赞颂。传说布洛陀源自广西田阳县的敢壮山。传说,布洛陀与姆洛甲受玉帝的派遣,于农历二月初一启程,用箩筐挑着五个孩子及镰刀和锄头等用具,乘着玉皇大帝宫殿前摘下的两片树叶,飘飞到田阳上空。这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雷劈声中,布洛陀肩上的扁担断了,两只箩筐坠落大地,分别落在相距十里的那贯和三今两地,形成现在的敢壮山和五子山,锄头和镰刀坠落的地方划开了一道大沟,成为右江河。

  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初八、初九这三天,来自田阳及周边百色、田林、田东、平果、凌云、靖西、德保、巴马等县市的十多万壮族民众,都自发来到敢壮山举行隆重的朝拜布洛陀祭祀大典和歌圩盛会。祭祀活动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壮族麽公主持,各村寨以糖、烟、果、饼、酒、猪、鸡、鸭、鹅、牛、羊等供品,按先来后到上香祭供,麽公带领众人高声念诵祭词,感谢祖公布洛陀赐给丰收、保佑百姓平安幸福。祭祀完毕,众人沿着通往山上的小路上山,-路燃香至祖公庙前还恩许愿,从山脚到山顶,形成一道烟雾缭绕的香火长龙。然后,众人分散到周围的山坡草地,对唱山歌,这种男女老少尽情欢歌的场面常常通宵达旦。

主要内容

  《布洛陀经诗》是壮族巫教的经文,它唱诵壮族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邪,追求幸福生活。这部经诗贯穿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布洛陀经诗》各篇都可以独立成篇。

  《布洛陀经诗》因其相当多的内容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可以说是壮族的创世史诗;因其唱词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时喃唱的,故又可以说是壮族宗教文学。

  《布洛陀》以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阳、造日月星辰、造火、造谷米、造牛等的"造化"过程,告诉人们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农作物和牲畜的来历,以及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等。这部史诗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壮族祖先布洛陀这个半神半人的祖先创造人类自然的伟大功绩,全诗长达万行,自古以来以口头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一带传承。

  大约从明代起,在口头传唱的同时,《布洛陀》也以古壮字书写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中有一部分变成壮族民间麽教的经文。《布洛陀经诗》原手抄本全部是用古壮字书写,诗是壮族民歌五言体、押韵。在内容上,融壮族的神话、宗教、伦理、民俗为一体,思想深奥、字义艰涩;在形式上,由于千百年来的传唱加工,语言精炼工整,有韵律,朗朗上口,其中保留了好多古壮语、宗教语,为当今所无。

  《布洛陀经诗》的内容从性质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创世神话、伦理道德、宗教禁忌。它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布洛陀》的内容包括布洛陀创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皇帝、造文字历书和造伦理道德六个方面,反映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历史,以及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情况。

  根据已整理的版本,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共十九章。第一部分是开头歌,包括第一章礼貌、第二章回答歌、第三章石蛋歌。第二部分是创造歌,包括第四章初造天地、第五章造人、第六章造太阳、第七章造火、第八章造米、第九章造牛。第三部分是治理歌,包括第十章再造天地,第十一章分姓氏等。

艺术特色

总体格局的审美思维趋势

  在壮族的文学史上,曾出现过以《嘹歌》为代表的长诗繁荣,其它文学品类全面发展的时代。但如果我们从发展角度来考察这个时代的文学,特别是韵文类的长篇巨著,就不难发现,它们的艺术轨迹及所达到的审美高度并不是荒原中的一枝奇葩,而是在壮族这块以歌唱文化著称的丰沃土地上结出的硕果。其中,《布洛陀》在总体格局上的审美思维典范不可低估。

1.总体格局的崇高之美

  《布洛陀》以"序歌"作为全篇的开端,在总体结构上起到定势定点的作用,如巫师经过严格的沐浴斋戒后对着神案唱的请神歌,主要内容是祈祷神灵降临神堂,赞颂神灵的伟大,表明自己是神的代言人,神职的正统传承者。其气魄宏大,格调庄严,为整部经诗的展开作了环境及气氛上的渲染和铺垫。接着每一篇章的开端和收尾,又与序歌遥相呼应,通过"三届三王制,四届四王造"、"那都是古人的事,那都是前人的经历"等固定句式的开启转承,形成首尾相衔接的框架式结构。这种结构使《布洛陀》在时间进程和总体特征上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缩短了听者与故事情节本身的距离。同时又自然地把广泛多样,各有来龙去脉的神话、传说、故事等一一契入一个固定的意识范畴之中,形成一种起落开阖都严严正正的总体格局。

  总体格局的设置有利于协调主体结构与各关联结构的关系。首先,序歌的开放性结构,无开端、正文和尾声之分,也无情节和高潮,行文特征就如散文一样自由伸展。这种结构具有巨大的涵盖功能和辐射功能,可以把上至众神,下至凡间的纷繁世事;从宇宙的形成到万物的来源;从蒙昧时代到阶级社会;从宗教到哲学、伦理道德等复杂内容,都一一涵盖到以布洛陀为中心的神灵世界中,从而中心神布洛陀的智慧、恩泽、训戒就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在这根红线的串缀下,各个篇章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大海,在相辅相成中构成气势非凡的宏篇巨著。其次,《布洛陀》虽内容浩大,可以连唱几天几夜,但无需巫师提示,听众便可以从"三届三王制,四届四王造"这类固定的句式,知道又一篇章的开始;从"那都是从前的事,那都是古人的经历"知道故事已进入尾声;从"不说那么远,不说别家姓,就说这一家,就说这姓氏","感恩布洛陀,感谢布洛陀"知道故事转入了宗教仪式上的训戒、祈祷,也预示着又一篇章内容的即将开始。这种周而复始,无限延伸的结构形式,使洋洋一万多行的《布洛陀》节奏鲜明,既避免了长篇巨著可能出现的呆板、沉闷,又消除了咏唱者和听众的疲劳感。这样,序歌的开放性结构及咏唱上的绵延性,就如奔涌浩荡的江河,后浪推前浪地奔涌向前。这种结构方式正好与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大地的雄浑气魄相吻合,又与总体格局上的堂堂皇皇相呼应,给人一种庄严神圣,力量无穷的崇高之美的感受。

  《布洛陀》的这种格局结构及所达到的审美高度对后来壮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嘹歌》长达一万六千多行,分有许多套长歌、短歌。各套长、短歌虽不像《布洛陀》那样以固定的句式起落开阖,但却凭着非常有规律、有条理的重叠、对仗、排比等固定格式的配套运用,而使得一万多行的《嘹歌》得以有规律地无限延伸,这与《布洛陀》开启转承的篇章结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嘹歌》的各套长歌、短歌是凭着一根"情线"而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在这根情线的神奇作用下,相隔千山万水的男女情人可以如面对面地交谈传情,这不但打破了章节界线,也打破了情歌活动的时空界线。此外,《嘹歌》中的所有诗句都有固定的"嘹嘹"调子来收尾,通过一男一女对唱时"嘹嘹"之声的交替起伏,形成首尾响应,周而复始,以致绵延不绝的整体旋律。这整体旋律和那根贯穿始终的"情线"交叉运行,构成整部长诗统一有序、清新明快的审美格调。这种审美格调与《布洛陀》堂堂皇皇、严正开阔的总体格局相辅相承。

2.艺术思维的升华之美

  《布洛陀》是壮民族攀缘升腾的文化心理历程的真实反映,是历史上壮族人民用艺术的手法反映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虽然这些认识有很多是非科学的、虚幻的,但它的艺术思维及审美高度,却已初步显露出壮族人民在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上的独具匠心。

  其一,不断转递,不断升华的思维方式。

  关于这一点,可以把《祝寿经》作为典型。《祝寿经》由四个章节组成,内容上都是反映壮族人民对人生长寿、富足和美满的真诚追求,形式上虽相对独立,但在逻辑思维上则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如《寿歌》一开始便开门见山地点破主题,祈求"什么是长寿就给儿子那样长寿,哪样坚硬长久就给儿子那样刚毅长久,刚毅得像坚硬的柱子,长寿得像下面汉宫的城墙"。在直观思维、类比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属性坚硬、长久的优化选择,把长寿与柱子、城墙联系了起来,并通过这种联系,使主题在坚硬、长久的内涵、外延中找到自己的基点。但"坚硬的柱子埋在土里也会腐朽,汉宫坚固的城墙也会被盗贼攻陷",这就是在否定中对长寿中的密码进行了一次判断选择。要求长寿的密码不但求优,而且汰劣,要经得起时间、社会风浪的考验,要能劫后余生,更加顽强,更加坚韧,即:"城墙倒了还可以再筑起来,柱子腐朽了再给儿子换新的"。这就在否定之否定中把主题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意境上的一次盘旋和升华。然后沿着这一大幅度的旋转回环,艺术思维在思想的天空中飞翔,遍采人间大地一切坚硬、长久以至永恒的事物作为喻体,在长寿的链条上不断纺织着理想的密码。要儿子"像三宝佛一样长寿,越长寿脸越红";"像鸟粪石一样长寿,掉落下地也不会崩缺";"韧如芦苇草,会断不断弯,会老不会死";"寿如那穿山洞的流水,亮似十六的月光,寿如杜鹃鸟,寿如那柳枝,寿如观音娘,长寿九辈十代,寿如寨马山,茂盛如那寨乎山,寿如六庙坡……"。这就使得主题、旋律都在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中得到高度的集中,在一种环环相扣的复沓中得到螺旋式的升华。

  紧接着,通过"长寿莫给空寿"的启承转合,便把长寿的主题自然地回旋到追求美满人生的主题上。通过长寿要有女有儿,子孙满堂,牛羊奴仆成群的瑰丽描绘,展示一幅令人无限向往的人生乐园,并在肯定中实现了主题、意境的递转和升华。这既是壮族人民向往的人生理想,又是他们人生哲学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长寿与生活,长寿与人生都是同一密码上发出的电波,这电波还可以无限延伸,无限转递。这样,后面三章的绞钱粮满柜,绞牛羊奴仆成群的《绞歌》;祈求"大海扶持江河"、"众人扶持土官"、"四根柱扶持水车"的《扶持歌》;祈求"棕粑叶庇护芋叶头"、"大榕树庇护社王"、"彩云拥护太阳"的《佑护歌》,都是对长寿电波的接收,对长寿密码的诠解,也就是对人生的期盼。至此,长寿的密码经过这样环环相扣,层层转递,不断延伸,不断升华的诠解、编织中,在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中,得到了无限的延伸,无限的丰富。

  从以上可以看出,《祝寿经》的逻辑思维是一种链条式的思维方式,并在这一思维的环环相扣,层层转递,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利用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实现了主题、意境、旋律的螺旋式上升。这一艺术形式纤巧又不失庄严,细腻不失宏大,不仅与壮族人民生活环境的层峦叠嶂、山环水复的自然景致相一致,而且与壮族传统艺术的思维方式相一致。如壮族一首著名情歌--"望":"望月月沉落,望鸟鸟飞脱,月落星子在,鸟飞笼空着;望到发根枯,望到喉管断,死去几十日,想你又生还。"也是一种层层转递,步步升华的艺术形式,与《祝寿歌》具有相映成趣的艺术境界。可见,《祝寿歌》不仅是《布洛陀》经诗中一个构思巧妙,精雕细刻的精品,而且也是壮族人民艺术思维和传统审美的一个典范。

  其二,两段式的思维方式。

  除了《祝寿经》外,《布洛陀》的其它篇章基本上是采用了两段式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情节与主题的关系。一方面,通过一善一恶、一勤一懒、一美一丑的相互对立与转化来肯定真、善、美,肯定布洛陀的训导、恩德和智慧,从而满足听众的道德情感体验。另一方面,通过诅咒和应验的方式,使隐蔽的真理昭然于世,来引发人们的思考;或者通过是否遵从、恪守传统的礼法、禁忌及反面结果来宣扬神灵的威严,传统礼法的不可动摇。

  如《解婆媳冤经》,就是通过婆媳的矛盾关系及转化来阐明家庭的伦理关系,达到调顺媳妇与家婆、家公、叔伯等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目的。在艺术构思上基本采用两段式的情节,通过媳妇无规矩的举动来阐明建立一套礼法来约束媳妇行为的必要性。然后再经过具体的事例,生动叙述这一场婆媳矛盾:媳妇把打得的大鱼挑回娘家,父母回赠一担糯米饭,可女儿不拿糯米饭来分送家公家婆,而是锁进柜子独享。家公家婆趁媳妇下地干活,撬开柜子把糯米饭全偷吃光了。媳妇大发雷霆,肆意辱骂公婆,公婆于是对天诅咒,结果三年后咒语应验,媳妇无生育,样样不顺意。后来,媳妇得到长老指点迷津,才翻然悔悟,办道场、献供品向公婆赎罪,立志以后要孝顺公婆。结果换回"王家就变得好端端,王家和顺如糍粑软和,王家好如初,女孩就兴旺,男孩也发达"的报答。

  从这一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壮族的伦理道德最早是建立在诅咒与应验及其背后真理揭示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思维方式在《解父子冤经》、《解母子冤经》、《唱罕王》等篇章中,如出一辙。可见,诅咒和应验的两段式思维方式,在《布洛陀》经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来壮族逻辑思维的发展及艺术思维的形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壮族许多表现人的社会关系的传说、故事,如《一幅壮锦》、《渔夫和皇帝》、《达加和达仑》等正是对这种艺术思维的运用和发展,也是壮民族道德审美的艺术再现。

风格、技巧的审美特点

  《布洛陀》经诗虽然是一部带着神巫气息的宗教文学书,但它并不像一些宗教文学那样古奥难懂,或充满着神秘和恐惧。而是到处洋溢着一种世俗人间的浓郁风情,到处涌动着人间大地悠远深长的生活激情。并以它古朴典雅的艺术韵味,浪漫夸张的艺术风格,趣味横生的艺术情调,为壮族民间文学,特别是诗歌文学的审美发展奠定了基础。

1.极为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

  《布洛陀》经诗具有令人品味不尽的艺术魅力。其中,最富于民族特色的艺术手法是在细节描写上的极为细腻生动。

  首先,极善于利用事件造成情境的紧张动势来渲染环境,气势不寻常。如在第三章《造万物》一章中,描写天和地还没有完全分开之前,人们磕磕撞撞过日子所形成的烦躁压抑的社会环境,仅仅通过"媳妇舂米碰着天,公公劈柴撞着云,公公顿脚呼叫,婆婆顿脚呐喊",几个极富于生动性、形象性的细节描写,便把当时沉闷无序的社会现实描绘了出来,给人如亲临其境,亲闻其声的感觉。又如《寻水经》对三年天大旱的描写:"那时三年大旱,四年烈日晒人,马蜂在石头缝造窝,黄蜂在滩头筑巢,女婿见岳父不下拜,岳母见女婿不招呼;石椎三年不舂米,竹筛四年不筛糠,田垌里不长野菜,森林里山薯不结块,……莫六鱼干死在水车沟里,青竹鲤旱死在溪沟里,媳妇渴死河边,婆婆干死在家里。"把干旱造成的大地干涸,万物凋零,人间大地毫无生气,一片死寂的悲惨景象,仅仅通过几个富于特征性情景的描绘,便生动形象地哄托了出来。

  其次,经常利用极富于内涵的情节启发人的联想。如《唱罕王》利用罕王不记前嫌,为探望病中的父王而赶回久别之故乡时自然感情的流露,便把罕王心如枯井,善良宽厚的个性,及祖王心狠手毒,富于心计的性格特征,在鲜明的对比中描绘了出来。其中,罕王回到村口,回到栅栏边,回到家中的三个层次的细节描写尤为精彩。当家乡传来"父王生病睡眠不醒,父王生病不好转"的消息,传到因财产纠纷而被迫远走他乡,羁旅在外多年的罕王耳中的时候,他二话没说,即刻"下令三万军马,传令五万骑兵"日夜兼程赶赴家乡。罕王到村口河边,不顾七天七夜马上颠簸的疲劳而一头朴进小河凫游。从风尘仆仆赶路,到情不自禁地朴进家乡小河,便可以看出罕王那颗未泯的童心和久别后无法控制的浓浓乡情。这种浪迹天涯的赤子之情令人神思飞扬,产生出无限美好的联想和追忆。紧接着,写罕王回到栅栏边,触景生情后的无限伤感:"只见父王的栅栏完全松散,只见王府已经塌坏,罕王落了泪。"几笔白描勾勒,把王府的败落景象和罕王又惊又喜,又悲又痛的复杂心情真实而又含蓄的表现了出来。然后再通过:"罕王赶到栅门边,罕王跨到屋门前,罕王轻步到牛栏,手搭凉篷细张望:父亲,你的病可好转?你身体可转安?你病可痊愈?"一个有家不能归的流浪儿,突然回到了令他魂牵梦绕的家,曾经拥有过的最熟悉的一切景物又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份激动,那份深情是难以言喻的。但这里通过罕王的一赶,一跨,一轻步,一张望,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罕王真挚的个性和浓得无法化开的亲情。这是用艺术的手法表现的人情美、人心美。然而,令人深思的是,罕王的至真至诚竟然感动不了祖王的铁石心肠,换来的竟然是祖王一次又一次的谋杀和暗算,这种人性的强烈反差和对比,不能不唤起人们对正义、道德的呼唤,产生出震撼人心的道德训谕效果和久久回荡的美和力。

  总之,《布洛陀》经诗在极为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方面,既得力于壮族人民天赋的才智和心灵,同时也受惠于以歌唱文化著称的民间精华的滋养。可以说,《布洛陀》经诗的极为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方面,不但秉承过去,也开创未来。

2.极为浪漫夸张的艺术手法

  《布洛陀》经诗经常通过异彩纷呈的想象,奇妙大胆的夸张,生动贴切的比喻,神奇有趣的情节等,把生活中具有本质特征的情感、动作、事物或环境、场面、意境等,进行十分微妙有趣的描绘,从而给人十分浪漫豪迈、趣味横生的艺术享受。

  异彩纷呈的想象创造出迷人的意境 如在《赎谷魂》和《寻水经》中,描写天地混沌未开,天压得很低:"从前山不高,天和地相连,田和云合在一起,可拾星星放进篮子,可扯云彩来玩耍"。"能摘星星来玩耍,能见星星会星星"的描写,就是在一种奇妙的想象中,创造出如童话般瑰丽迷人的意境。这既是人类童年的真实心态,又是成年人永不褪色的梦境。还有在《唱罕王》中,描写罕王想通过:"做个箱子关住满天星,造个柜子锁住红太阳",使"天下黑魉魉"来惩罚祖王的绝情无义。在想象上则完全摆脱了现实的束缚,是在想象的王国中升腾的一种信念、一种精神,给人以强烈的激情和豪迈的气概,意境相当高远宏大。再有,"造火经"中壮族先民从发明创造火种到对火的认识和利用也充满非常天真浪漫的想象:"叫来萤火虫,给它拿火种,叫来花蝴蝶,请它来扇风,火虫拿火前面走,蝴蝶拿扇后面跟,边走边打扇,生怕火灭了。""拿到家里面,大伙觉新鲜,先是狗去舔,烧黑了舌尖;后是猴子玩,拿它来垫坐,烧红了屁股,从此跑上山;还剩一小抓,公鸡又来扒,吃它冠发红,头上开芦花"。当最后只剩下一点火星的时候,为了保存火种,"拿去挂廊檐,挂在草屋下","谁知这火种,见草就发疯,见风就发狂,烧得满天红。"就通过神话、童话、现实的立体交叉的描绘,创造出如诗如梦的意境,展现出一幅幅充满童趣、充满神奇的迷人画面。

  大胆奇妙的夸张令人回味无穷 如在《赎谷魂经》中,对稻穗的描写就运用了大胆奇妙的夸张手法:"七月禾含胎,谷粒饱满才收割,谷粒大得像柚子,挑一穗也挑不起,夫妻俩吵架,两夫妻顶嘴;""七月谷穗长,八月割稻谷,九月拿扁担去挑,谷粒像柚子那么大,谷穗像马尾那么长,用梯子去抬抬不动,用扁担去挑挑不起,三人同吃一粒米,七人同吃一穗谷。"现实中肯定没有人见过像柚子那么大,七人吃不完的稻穗,但这里的大胆夸张和带有戏剧性的风趣描绘,不但没有给人以失实的感觉,相反,透过这种风趣夸张的描绘,使我们分享到壮族先民丰收的喜悦,看到了他们劳动成果的辉煌,最早农耕带来的伟大。在艺术上则令人回味无穷,享受到不尽的乐趣。

  情节的神奇浪漫 如《唱罕王》中,祖王为了求得兄长罕王的宽恕,派特使乌鸦、老鹰四次上天说情的情节就充满了神话般的浪漫色彩。这表现在对小生灵的人格化描写,引人入胜,非常精彩有趣。

  如通过长老们郑重其事的聚会商量,老鹰和乌鸦被庄重地选为祖王的特使上天求情,而聪明的老鹰、乌鸦则不愿白白效劳,趁机与祖王讨价还价,索要各种好处的情景描写就极富于人情味:"老鹰啾啾不停地询问,乌鸦呱呱地讨价还价,拿什么东西给我们编袋?拿什么衣服给我们穿?"当得到"成斤的麻送给你们编袋子,成块的银子送给你们做酬谢"的许诺后,老鹰和乌鸦却为"麻线我们不会搓,银块我们从未见过"而拒绝了。然后以"我们世世代代在天底下觅食"为由,要祖王解决吃肉的问题。当得到"鸭仔让你们抓,鸡仔给你们捉,向十二个山谷国把这许诺说清楚,向十七个山谷子国把这许诺公开宣布,让众人家喻户晓……每村要一笼两笼,每垌要一只两只,让你们在巷子要,让你们在门外捉"后,乌鸦才"嘎嘎地笑起来",老鹰才"乐得东摇西摆";老鹰才"领过灰翅搭在脚上",乌鸦才"领了黑翅接在膝盖上",然后,"扑剌剌地往上飞"。这些情景画面,非常古朴传神,既把老鹰、乌鸦的精明狡诘真实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又以寓言的手法解释了老鹰为什么是灰颜色的?乌鸦为什么是黑颜色的?及它们世世代代都飞到人们庭院、巷子抓鸡、抓鸭的缘由。

  此外,对老鹰、乌鸦飞达天庭的行为、形象的描写也妙趣横生,令人玩味无穷。如它们第一次到达天庭:"乌鸦飞进去传话,开口说话像个人,身毛像个鬼,天门神出来看,瞪一眼就转回。"把老鹰、乌鸦长途飞行后困屯劳累的狼狈相和受到天庭冷落的滑稽相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如果把这种狼狈滑稽的情景和前面得到许诺后的"嘎嘎"作笑,"东摇西摆"地作乐相比较,真叫人忍俊不禁。而第二次飞到天庭的时候,迎头一棒的便是罕王的咒骂:"告诉你们不能再上天界,今天你们硬要再来,我抓起你们的脚来摔,我切你们的肉来炒苦瓜,剁你们的肉来做鱼生。"两个小精灵虽被这一咒骂吓得"转到后房躲起来",但却没有晕头晕脑,而是精明机智,暗打算盘:"转到里边我们同商量,等到罕王脾气消,我俩再跪,如果罕王仍是那样说,天下怎能恢复光明,将来天下人就不给我们刁鸡,将来地上人就不给我们捉鸭"。在利益的权衡,计谋的酝酿之后,与罕王展开了一场智力与耐力的较量,终于得到罕王同意与祖王谈判的胜利。后来,又经过两次往返,便最终解开罕王与祖王的世代冤仇。

  所有的以上系列情节,都带有神话般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又糅合了童话、寓言的美丽因素,不但把老鹰、乌鸦的精明机智,厚道又不失狡猾的形象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出来,同时,又在这种描述中折射出当时宗教的、思想的、自然的等颇为丰富的内容,闪耀出极其独特的美学光华。

  可见,《布洛陀》经诗以异彩纷呈的想象,大胆奇妙的夸张,神奇浪漫的情节等,奠定了它极为浪漫有趣的艺术风采,这无疑是壮族诗歌文学的重大收获,也是《布洛陀》这棵文学大树上的丰硕果实。

传承价值

  《布洛陀》生动具体地反映了壮族原始时期的基本面貌,她显示了当时的壮族已是农业民族。如在造谷一章中,记述了犁田、耙田、耘田等情景。史诗中有关种植、饲养、射箭以及风俗习惯等描述,对于当今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布洛陀口传诗体创世神话在内容上具有原生性特点,在漫长的口头传承过程中,经过一代代的不断加工和锤炼,艺术性也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具有教化的作用。

  敢壮山是传说中布洛陀的栖息地,由于人们对布洛陀的虔诚崇奉,这里便成为人们朝拜、祭祀始祖布洛陀,寄托人们幽幽情思的文化圣地;由于朝拜和祭祀活动的延续,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人们聚众酬唱的歌圩,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成为孕育布洛陀创世史诗、布洛陀文化的摇篮和传承布洛陀创世史诗、传播布洛陀文化的场所。始祖布洛陀(作品信息源)--布洛陀创世史诗(口承文学作品)--敢壮山(作品传播场)--敢壮山歌圩(作品传播活动),这四大元素共同构成了包含宗教信仰、口承文学、民俗活动等多种内容的独具特色的布洛陀文化。

  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可以说是壮族先民的一部原生形态的百科全书,其中保存着壮族先民对客观世界、对自然环境的幼稚认识,保存着壮族先民与自然作斗争的历史,凝聚着壮族先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积累下来的智慧和经验。这些,无论对文学、哲学、语言学,或者对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对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的搜集、整理、壮文转写、汉语翻译等工作,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启动,至今仍在继续。而对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以及相关的民俗活动的研究,直至目前,只能说是刚刚开始。因此,无论是对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以及相关的民俗事项、民俗活动的资料搜集,或者是对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以及相关的民俗事项、民俗活动的科学研究,均仍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布洛陀与敢壮山的传说

  相传布洛陀与母勒甲是上帝派到凡间造人造物,创造凡人世界的始祖。位于田阳县百育镇六联村那贯屯的敢壮山(春晓岩),也是他创造的。这里曾经是他栖身生息,繁衍子孙后代的圣地。下面的故事,便是关于布洛陀与敢壮山的传说。

“敢壮山”与“五指山”的来历

  很古很古以前,田阳这个地方和其它地方一样,没有草木,没有人类,没有生灵,广渺的大地空空无物。而早就有了生灵的苍天,上帝看到大地仍死气沉沉,很早就盘算着派人到凡间繁衍人类,创造人间世界。终于有一天,上帝决定派布洛陀与母勒甲下凡,创造新的世界。

  布洛陀与母勒甲受上帝的派遣,于二月初一启程。那天,布洛陀挑着一对大箩筐,箩筐的一头装着五个孩,另一头装着被褥和衣物;母勒甲肩扛一把锄头,手拿一把开山镰,乘着大帝宫殿前摘下的两片树叶,缓缓地飘流而下。……一天,二天。到了第十九天,布洛陀和母勒甲飘到了田阳上空。这时乌云突变,大地上从没有过的电闪雷鸣伴随着大风大雨,震耳欲聋地炸响在大地上空。雷劈声中,布洛陀肩上的扁担断了。霎时,两只箩筐飞奔着向大地坠落。布洛陀和母勒甲一见慌了神,他们立即甩掉手中的断扁担、锄头和镰刀,没命地扑向孩子。但是迟了。仅仅一眨眼的功夫,两只箩筐便分别落在东西相距十里的那贯和三今两地。装被褥的箩筐掉在东面的那贯,形成了“敢壮山”。那一孔一孔的被褥缝隙,后来成了山上的岩洞。

  布洛陀夫妇落在“敢壮山”上,双双搜索了半天也不见了孩子的踪影,他俩立即奔向山顶西头的最高处遥望四周,仍然不见那只坠落的箩筐和五个孩子。于是又搬来石块垒成一个台子,这座台子后人叫“望子台”。布洛陀夫妻登上望子台往南一看,只见锄头镰刀坠落的地方挖开了一道弯弯的大缝沟,天上的雨水落下后都汇流进地沟里,形成了右江河。布洛陀和母勒甲无心留览河山,抬眼又朝西头望去。只见十里开外的平川上,有五个孩子在蠕动着。母勒甲一见激动地喊了一声“孩子”。喊声刚落五个孩子立即一动不动地坐在地上,一袋烟的功夫便变成了五座小山,人们叫做“五子山”。因为“子”和“指”同音,后人都叫“五指山”。从此,田阳的大地上便有了“敢壮山”和“五指山”。

母娘岩与敢壮歌圩

  布洛陀夫妇初来乍到新的世界,又刚刚失去五个孩子,随身带的被褥衣物化作了敢壮山,他们再也无心去寻找别的落脚点,从山顶下到半山腰,在一处朝南开的岩洞里住了下来,开始了繁衍人类,营造新世界的使命。这座岩洞就叫“母娘岩”。

  母娘岩坐北朝南,洞外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坪地,洞口两侧绿树参天,百花满地。洞内前厅宽畅,洞顶上倒挂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把大厅装点得恰似一座宫殿。大厅后头有一连洞,与后山的通天洞相通。这种洞与洞相通,南与北相连的特殊构造,以及岩洞外的林木花草,使母娘岩成了冬暖夏凉,四季宜人的好居所。布洛陀与母勒甲住进来不久,便一个接着一个地生了好多孩子,没有多少年便孩子成群了。

  孩子长大以后,布洛陀创造的世界也越来越宽,自己也越来忙不过来了。于是,他把孩子们分派到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让他们在各自的地盘,繁育后代,建设家园。孩子们远去了,但是总忘不了养育他们的母娘岩。于是,每一年的二月十九这一天,布洛陀与母勒甲的孩子们,便携带着自己孩子、孙子,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回来,给布洛陀老祖公和母娘拜寿。由于子子孙孙太多,路途近的先来,能进母娘岩给布洛陀、母勒甲拜寿,路远后到的子孙则从洞口挤到山脚排成长队等候。等着轮到他们进母娘岩的时候,已经是三月的初七、八到初九。而这时,还在山脚等候的人待不住了,由于拜寿心切,他们纷纷就地引火烧香,香火一直从山脚插到母娘岩洞口,形成了一条香火长龙。从母娘岩中刚刚拜寿出来的子孙们,一个个见到自己的老祖宗虽然子孙无数,却仍然是那样健康长寿,心中兴奋不已。他们情不自禁地相约难得见上一面的各路亲人,向敢壮山的各个方向散开去,男男女女一面即兴哼唱山歌,一面将自己身上的衣物抛给对方表示庆贺。久而久之,每年的三月初七至初九,前来拜寿的布洛陀与母勒甲的子孙后代,都要在“敢壮”这里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形成了敢壮歌圩。

封洞岩的故事

  封洞岩位于敢壮山南面石山与土坡相衔接的山腰,其上部为刀削似的绝壁,相传这是布洛陀初到凡间劈石取火留下的痕迹。绝壁下是一个岩洞口,但是被封住了,这里有一个故事。

  话说布洛陀与母勒甲来到凡间世界,转眼间已过了数百年。几百年间,他们所生的孩子已经不计其数,而孩子所生的孙子、孙子的孙子就更数不清了。布洛陀老了,现在已变成了高高祖,他的子子孙孙已经遍布各个山寨部落。他想走出去,看看他布洛陀所创造的这个世界到底变得怎么样,子孙们又怎么样生活,他们还认不认他这个老祖宗?于是,有一天,布洛陀摇身一变成了一位衣衫褴褛、长胡子、长头发,满身脏兮兮的老乞丐,来到远离敢壮山的一个小寨。一进寨子,人们见了他这位满身臭气的乞丐老人,大人们有的象逃瘟疫似的远远躲开,小娃仔们则围着他逗乐取笑。只有一对牧牛少年好心地请他到家里吃饭,那大一点的男孩子还给布洛陀补衣服,小一点的给他梳头发抓虱子。

  布洛陀见到这种情况心凉了。但是他还不服气,不相信自己的后人竟有这等不孝的孽种。第二天大清早,他拿着一个破碗装着去讨饭,只见那些人还是一个个闭门不让他进;有的甚至在悄悄商议,将他杀了吃。还是那一对少年兄弟真诚地接纳了他。他失望了,决心惩治这些不孝的孽种。于是,他交待那对小兄弟,这几天如果遇着大风大雨,一定要跑到就近的大树下面去,紧紧地抱住树根不放,千万不要乱跑。说着便离去了。

  不几天,老天爷可真刮起大风下起大雨。牧牛两兄弟遵照布洛陀的嘱咐,跑到古树下面去抱住树根,平安地避过了风雨。而寨子里的其他人,特别是那些心存不善的人,全部被大雨刮进岩洞里,洞口也被随后而来的大石头严严实实地堵上了。过后,寨子里幸存的人,请来能工巧匠想凿开洞口救人,三天三夜凿了个表皮,三年了也未能打开洞口。这就是封洞岩的故事。

布洛陀取火的传说

  在敢壮山方圆百里的田阳及邻县农村,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壮民族人类始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话故事。

  相传远古时期,由于没有火,人们猎取得来的动物都像乌鸦一样吃生肉,像水獭一样吃生鱼。每到寒冬腊月,人们穿着蓑衣或树叶草皮瑟瑟发抖,许多人都被冻死在荒郊野外,惨不忍睹。突然有一天,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在离敢壮山不远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树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中被闪电拦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过后,轰然倒下的大树顿时燃起冲天大火。传说这是玉帝灶皇爷派雷公把烟火送到人间来了。可是,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火是怎么回事,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吓得魂飞胆破,都像避邪一样慌不择路地跑回洞中躲藏起来,对大火避而远之,甚至连看都不敢看。可是,只有一个人镇定自若,他既不害怕,也不逃跑,他勇敢地朝燃烧着的大树走去,仔细地观看着这种奇怪的东西,这人就是无所不能的创世神布洛陀。火在噼噼剥剥地燃烧着,布洛陀好奇地站在火边,他觉得这种奇怪的东西比太阳还热,布洛陀灵机一动,人如果有了这东西,冬天来临就再不怕冷了,人们就再也不会被冻死。于是,他就折根树枝把火种夹着取回洞中,把一堆干柴收拢成堆点着,然后漫不经心地坐在火堆旁烘烘手,觉得很暖和,人们纷纷效仿着布洛陀围在火旁烤火,渐渐地就不怕火了。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后来,方圆百里的壮族子孙们都聚集到敢壮山上,向布洛陀求赐火种,烧起火堆。自从有了火,人们在冬天时都围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人们又试着把上山打来的野兽、挖来的山薯、采摘来的野果和在河里捕捞到的鱼虾螃蟹都拿到火堆上烤着吃,虽然当时还没有油盐酱料等,没想到这样烤着吃不但比生吃好吃多了,而且又香甜可口。于是,他们从此就改变了吃生肉的习性。由于人们白天打猎,晚上烧着火堆边烤边吃,吃饱后也就围在火堆旁睡觉,那些虎豹之类凶猛的野兽见火就怕,不敢再来袭击,人们也开始意识到火对于他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甚至开始觉得人类离不开火了。

  有天夜里,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把火全部淋灭了,一夜醒来他们就没有了火,人们这才知道水火不相容,他们在不安中度过没有火的一段时间之后再也坐不住了。人们都冒雨下山到处去寻火。他们寻遍了敢壮山周围所有群居的岩洞,所到之处都寻不到一点星火。这时有人想到了会造天造地无所不能的创世神布洛陀,并把寻火的事告诉这位壮民族的天神。布洛陀决定亲自出门寻火,他腰挂大板神斧,站如松,行如风,搜遍了九十九座高山的荒郊野岭和洞穴,走过九十九道河湾寻遍所有的村村落落之后,还是失望而归。

  在返回敢壮山的途中,布洛陀来到一树大树下小憩,他突然想起上次雷公劈树赐火的事,他想,既然雷公能把大树劈出火来,我布洛陀难道就不能?况且我手中还有神斧呢!这样想着,他便择一棵干裂的老树,运足气力,举起神斧,用力在两个人都合不拢的树盘上砍了一斧,果然有许多像萤火虫一样的火星不断闪现。布洛陀又砍一斧,这回冒出来的火花就有火花蛇那么大,并且上下舞动,四处乱窜。布洛陀立刻刮来干草和树叶扰成一堆,很快就被冒出的火花引燃。布洛陀又在火堆里添上大把大把的干草和枯柴,火堆越烧越旺,越烧越大,很快就引来四面八方寻找火种的人们。从此,人们又重拥有了火。有了上次的教训,这回人们再也不敢胡乱在野外烧火了,他们把火种拿到岩洞中养起来,从此不论风雨多大,火种仍然不熄。直到后来发展到用木头搭架建房揉泥盖瓦,人们又把火拿到屋子里去烧水做饭和取暖。

  从此,火是能够保存沿续下来了,但也出现不少的问题。因为人们没有把火管好,让飞进屋里的蝴蝶和飞蛾拿翅膀作扇子乱扇火,连鸡、鸭、鹅也纷纷效仿,使得火星四处飞散, 那些成群结队的萤火虫也拿火到处游玩。有的还让小孩拿火到屋檐下烧着玩,结果一失火,整个村村寨寨都烧个精光,甚至还烧死一些来不及逃命的老人和小孩。人们没有想到火竟会给人造成如此之大的灾难。那些幸存者只好前去请教布洛陀怎样才能安全用火。布洛陀二话不说,便叫人砍来木头,在屋子中间架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灶堂,里面铺上泥沙,规定各家各户的火一定要在火灶里烧,不许随便玩火,这样一来,失火的事便渐渐减少了。原先那些淘气十足的萤火虫也被赶到野外,逃走时还在屁股上偷偷地沾点火,所以直到现在我们在夏夜还能看到萤火虫屁股上的火星。

  布洛陀取火的故事虽然只是神话或传说,但其中一些故事细节也令我们深信不疑,假如你能到这一带农村中尚存的极少数的居住在木楼里的农户走走,不难发现他们的灶堂是否就和故事中如出一辙或巧合,笔者亦不敢苟同。可喜的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绝大部分农村木楼早已销声匿迹,而被钢筋水泥结构的漂亮楼房取而代之,而先前所谓的灶堂也相续由沼气炉、煤气灶更替,或许,取火对于现代生活而言已是日渐远去的陌生词儿罢了。但作为壮民族的后裔,我们无论如何都没有理由去漠视和淡忘我们的民族之根。

布洛陀文化

  布洛陀文化源于珠江水系,流传于红水河及其上游南盘江、北盘江流域,右江及其上游驮娘江、西洋江流域,左江流域,都江上游龙江流域,红河上游及其盘龙江、普梅河流域。如果以行政区域划分,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广西百色、河池、崇左、南宁,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的黔西南、黔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老挝、泰国、缅甸和越南北部地区。在这个地域广大的范围内,都流传着布洛陀的神话传说故事,传抄着创世史诗古壮字抄本《么经布洛陀》。布洛陀始祖得到了居住在这个地域内的原住民族壮族,以及壮侗、壮泰语支民族的认同,形成了一个大范围的布洛陀相对文化圈。在这个广泛的文化圈内,又有一个以敢壮山为中心的布洛陀绝对文化圈。这个文化圈以右江流域为中心,包括百色、田林、凌云、田东、平果、巴马、东兰、凤山、天峨、南丹、靖西、德保、那坡、马山、隆安等县,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这几天,人们都来敢壮山朝拜布洛陀,认同布洛陀为本民族人文始祖。

内容

  敢壮山布洛陀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天文地理、婚嫁丧葬、山水林田、村名地名无所不包。其主要内容有:

  1.“造万物” (1)造天地。天地原来是一块大石头,后来裂成上、下两片,上片是天,下片是地。天地离得很近,于是布洛陀用铁木棍把天撑上去,又跺着脚把地压下去,天地之间才变宽变高。(2)造山造水。敢壮山是布洛陀、母六甲下凡时所带的被褥变成的,那贯屯西绕村的小溪沟,是布洛陀屙尿流成的。(3)造火。古时没有火,东西都是生吃,布洛陀用木棉花絮缠上石头打出火花引火,人们这才有火煮东西吃。(4)开右江河。布洛陀、母六甲下凡时没有河流,他们就用随身带的开山石镰在大地上一划,开出了右江河。后来河水泛滥冲向敢壮山,布洛陀又搬来一座山堵在西头的拐弯处,使泛滥的右江河又由北拐向西南方向流去。(5)造谷种。布洛陀叫斑鸠、麻雀飞天取谷种。(6)造牛。布洛陀和母六甲捏泥巴造出水牛黄牛犁田耕地,开出洛陀垌一片水田种稻谷等等。这是。

  2.维持秩序 布洛陀创造世界,创造万物,也给万事万物安排秩序,倡导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例如,老虎生性凶狠,曾经偷袭过敢壮山,布洛陀就把老虎派进深山守老林,并规定不得出来侵害人类和其他生灵;毒蛇被限制在地洞里,守着邻居的老鼠,不让老鼠出来偷粮食。从前天地间花鸟虫鱼、人畜禽兽无名无姓,没有规矩,也不知如何传宗接代。布洛陀给大家安名取姓,规定生育。老虎一胎只能生一仔,牛犁田耙地辛苦,只能在初春交配。人类以为自己掌管世间一切就很高傲,吃起东西没有节制,而且吃多屙多,到处屙屎尿。布洛陀认为这样子下去会坐吃山空,于是限定人一天只能吃三餐。太阳好奇,成天爬在高空看大地上的花草林木,使大地没有白天黑夜,害得大家没有休息时间。布洛陀就叫太阳12个时辰里只能辰时升起,酉时下山,这才有了天黑天亮,人畜才可以睡觉休息。

  3.伦理道德 主要内容有唱童灵、唱罕王、解婆媳冤经、解父子冤经和母女冤经、祝寿经等。此外还有追念父母养育之恩的“十月怀胎”,教育人们要讲礼貌,讲道德,不能忘本。

  4.宗教仪式 人做了坏事要向洛陀赎罪;牛马一生劳累,就请布洛陀给牛马赎魂,祈祷布洛陀给庄稼赎魂保丰收……此外,还有造土官皇帝管天下,造历书文字、节季农时等。

  布洛陀文化的主要内容还有许多故事传说,这些故事传说有“布洛陀与敢壮山的传说”、“母娘岩与敢壮山歌圩”、“封洞岩的故事”、“将军洞的来历”、“通天洞与布洛陀根”、“洛陀垌与蚂节的来历”等。此外,许多村名、地名、山名的来历也与布洛陀有关,非常有趣。如:“那贯”是敢壮山下的第一个村庄,从前还没有村名,因为布洛陀在敢壮山后屙尿开渠引水到田头,又造了一只戽斗教那贯人戽水灌田,所以才取名“那贯”。除开那贯以外,还有那笔、那务、那宁、那纳、那骂、那化、塘布、塘旱、那锅、那咩、那菜、那厚、那豆、那怀、那马……据调查,仅敢壮山周边的五个乡镇,就有127个地名与布洛陀有关联,其中以“那”字冠名的就有93个。

  祭祀活动和庙宇文化也是布洛陀文化的基本内容。布洛陀是壮民族心目中的始祖神、创世神,人们自然要朝拜供奉他,这就需要有庙宇。布洛陀的庙宇不一定是建筑物,更多的是自然山洞。布洛陀虽然为人们创造万物,也建造了房屋,但是他一辈子身居岩洞,传说布洛陀就是死在岩洞里的。因此,除了敢壮山上的布洛陀庙为建筑物,敢壮山周边的乡、村或周边县的布洛陀庙多是在岩洞里,甚至在山崖前。田阳县玉凤镇亭怀屯东北二公里的布洛陀庙,就是路边山崖前一块露天场地。传说布洛陀与母六甲离开敢壮山来到亭怀,夫妻俩曾经在此山崖下过夜,因此,人们就在这座山崖上加工绘制布洛陀、母六甲的生殖器,每年农历正月初四附近各村屯的男女老少都会集到这里上香点蜡烛念唱经诗,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形成了一个供奉朝拜布洛陀的场所。

敢壮山布洛陀文化圈

  敢壮山位于广西田阳县古城田州东面约10千米的地方,坐北朝南,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为连绵的丘陵,海拔326.7米,相对高度198.9米,面积1700多亩。如果从高度和面积上看,敢壮山无法与周围的群山相比。然而,现实中敢壮山就是一座千百万人向往的圣山,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周边十几个县的壮族民众少则三四万人,多则十几二十万人拥来这里,举行壮族地区最隆重的朝拜始祖布洛陀的祭祀活动,形成以敢壮山为中心的布洛陀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形成有着考古学上的依据和社会文化的基础。

考古

  百色盆地有着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考古学界的研究课题。右江盆地包括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和田林县,这里土地肥沃,林茂水丰,气候温和,适宜古人类繁衍生息。百色旧石器时代遗址就分布在右江两岸东西长约100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的第四级阶地上。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广西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当时的百色县上宋村首先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遗存,揭开了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址神秘的面纱。接着,1977年又先后在平果、田东、田阳、百色、田林等县调查发现了旧石器分布地点70多处。到了1982年的全区文物普查和1987年开始的全国文物普查及其以后,百色又先后发现了诸如右江区百谷、小梅村、大梅村,田东檀河、高岭坡等具有重要发掘价值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采集或出土了近万件的旧石器标本。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已经上了美国权威刊物《科学》杂志第287卷第5458期封面的百色手斧。该杂志发表的《中国南方百色盆地中更新世的阿舍利石器技术》,肯定这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手斧文化,从而推翻了半个世纪以前美国考古学家莫维士提出的关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没有手斧文化,其早期人类文化远远落后于西方”的论断。经美国伯克利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心采样测试,百色旧石器距今80.3万年(±3000)。

  田阳是百色旧石器时代遗址的中心区域,也是百色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重要的分布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田阳县博物馆会同中国科学院古脊所、广西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先后发现了百峰、那坡、那满、头塘、田州、百育等6个旧石器时代分布区27处分布点。其中,百峰赖奎、头塘平合坡两处遗址在美国《科学》杂志287卷第5458期榜上有名,赖奎遗址出土的手斧与百谷手斧一道,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2003年新发现的田州那赖旧石器时代遗址,面积6平方千米,采集到手斧9把、手镐8把和其他一批石器遗存。这是广西至今所发现的面积最大、手斧最多的旧石器文化遗址。由于文化遗存丰富,面积宽阔,前来考察的科学家惊叹:那赖可能是80万年前百色人的“首都”!

  80万年前的百色有了古人类,几十万年来,虽然经过迁徙,还是有相当的一部分古人留了下来,继续在百色盆地繁衍生息直至新石器时代,使得百色的新石器时代也存在着大量的文化遗存。20世纪50年代,平果县乐尧山首先发现了磨光石器;1982年至1989年的两次文物普查及其以后,又在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田林、德保、靖西、那坡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文化遗址或石器分布点。其中,2002年发掘并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右江区革新桥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上千件的磨制石器,其中有石斧、石锛、石针、石锤、石砧等,引起了各方面的重大反响。

  田阳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同样丰富,并且其范围扩大到南北两翼山区。1990年11月,坡洪镇新洞村农豆屯出土了4把制作非常精致的大石铲,这4把大石铲至今还是最漂亮的石铲精品之一,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其他重要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还有百峰坡落遗址、那满破更那遗址、头塘平合坡南头遗址、坡洪敢来遗址,以及百峰那音、渡口村、东红,五村敢示,那坡平朴、坡洪新洞、陇升、局盛,头塘那徐、百武、百里,玉凤岭平,田州凤马、隆平等十几处散布点,这些分布点分别出土了石斧、石戈、玉戈、石锤、石锛、石针、石网坠、石舂等。2002年10月玉凤镇发现的东贯新石器文化遗址,是继革新桥遗址之后发现的又一处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的大型遗址,所出土的石器标本除上述器型以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加工磨石及石砧,文化层非常丰富,具有重要的发掘价值和研究价值。

  大石铲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6000年。这个时期正是原始社会从渔猎进入农耕时期。大石铲遗存主要分布于红水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在广西主要分布于河池、柳州、来宾、南宁、崇左和百色市。大石铲有实用器和礼器、祭器,作实用器的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上的开沟挖渠翻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智能人已经走出山林从事农耕,因为金属农具尚未出现,更没有牛耕,人们只能用木头挖地,后来发明了石耕,出现了诸如大石铲、石斧、石锛之类的实用石器,这些都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使得工效大大提高。因为大石铲成为当时先进技术的代表,很自然成了人们交往中互赠的高贵礼品。同时,人们崇尚神灵,希望神灵保佑农业丰收,于是大石铲又成为农耕祭祀活动的祭品,以及部落首领死后的陪葬品。1990年11月农豆屯在农田中出土的大石铲,出土时4把石铲整齐地竖埋于水田中,刃口没有使用痕迹,无疑正是当时进行农耕祭祀祈求丰收的祭品。大石铲北方也有,但不叫大石铲而叫石耜。“耜”就是后来的“铁铣”、“铁锹”,是当时最主要最先进的生产工具。我国北方的耜有石耜、骨耜和木耜,在七八千年前的磁山、裴李岗、河姆渡文化时期出现。石耜传到南方叫大石铲,是当时岭南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用具。在壮族聚居的桂西一带是否也使用大石铲作农耕,尽管田阳出土的大石铲没有使用痕迹,但是《布洛陀经诗》中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咪观否眉犁,欧令炸得利,欧令烈得那。”这是《经诗》中的壮语原文,“令”是汉语的“石头”,“令炸”即“山石”;“烈”是汉语“耜”的谐音,“令烈”即是“石耜”,连起来翻译是:“从前没有犁,拿山石犁地,要石耜犁田。”说明和北方一样,大石铲也是壮族地区农耕时期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而不仅仅是礼器或祭器。

  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田阳县存在着大量的石器文化遗存,而以敢壮山为中心15千米的范围内,便分布着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或者石器分布点16处。其中,那生、三今两处旧石器分布点距敢壮山不足3千米。这些历史文化遗存表明敢壮山周围自古以来就有古人类居住,成为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土著先民。后来,这些土著先民又进入文明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继续创造新的历史,创造新的文化。

民族文化基础

  敢壮山布洛陀文化圈的形成,还有着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基础。壮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有口述、传记、歌谣、谚语、音乐、舞蹈、绘画,以及铜鼓文化、宗教祭祀文化。

  口述文化 口述,通常是指讲故事。口述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对象的需要,用最简洁明了、最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历史事件或历史传说故事,使听者在听的过程中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口述文化产生于史前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无法通过文字来记录历史,只好通过口嘱来传递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这种口嘱开始时常用于长者向晚辈所作的特别交代,后来又发展成口述历史传说故事,成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口述文化,并且一直延续到文字社会的今天。口述文化不需要特定的场所和时间,也没有专门的口述者和听众。不管茶余饭后,白天晚上,也不管在村头地尾,门庭或火塘边,都可以讲。听众少的一二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人们通过这种不拘形式的文化方式,得以认识历史人物,了解社会发展进程。而一些历史传说故事经过口述者的语言包装和渲染,深深地打入人们的心中,影响了人们的观念,产生了潜意识的认同。例如《布洛陀与敢壮山的传说》一文讲述的是:古时候,田阳这块地方和其他地方一样,没有草木,没有人类,没有生灵,布洛陀与母六甲受上天的派遣,来到田阳的上空。突然间一声炸雷劈断了他肩上的扁担,扁担一头装被褥的箩筐落在那贯,形成了“敢壮山”;另一头落在三今,箩筐里的五个孩子变成了“五子山”……(详见《布洛陀与敢壮山传说故事》一书)这个故事不知从何时起流传,一直流传到现在,影响了千千万万壮民们的思想观念,促使人们潜意识地认同敢壮山,年年三月从数百里外赶来敢壮山朝圣,形成了特殊的祭祀文化圈。

  传记文化 传记文化是以文字的方式记录历史,这是传播历史最真实最有效的方法。说到文字,很多人都认为壮族没有文字。笔者认为这是非常片面、错误的看法。壮族自古就有文字,这就是今天民间还在流行的古壮字,以及后来的拼音壮文。古壮字始于何时,笔者没有深入研究,不敢奢谈。但是,从我们已经收集到的《么经布洛陀》手抄本来看,田阳县最早的一本《么经》,是玉凤镇华彰村巴令屯罗占贤家祖传的那一本,时间是清康熙十七年。也就是说,早在明清以前就有了古壮字。

  有人认为,古壮字是借音汉字,不算壮文;拼音壮文是外国人帮搞的,不算数。这种自我否定的说法对民族文化有害无益,不可取。不能简单地说古壮字就是汉字的借音。实际上,古壮字和日文一样,与汉字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古壮文“公甫”字,汉译就是“公”的意思,“公甫”和“公”不管是字面还是读音,其区别非常大,而且汉字里根本就没有这“公甫”字。再如“忐忑”两字,汉语念“tǎntè”。古壮字也有这两个完全相同的文字,但是读音完全不相同,“忐”念“更”,“忑”念“拉”。读法不同,字意也完全不相同。汉语“忐忑”意指心神不安的样子,古壮字“忐忑”是指上和下。还有很多文字,看起来好像是汉字,或者是汉字的组合,但是其发音是壮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是壮人的意思,这与日文有相似之处。比如,日文中的“阶”字,表达的是楼层,而汉文则是台阶的阶,差别很大。既然日文、古壮文与汉文有近似之处,而日文能成为日本的文字,为什么古壮字就不算是壮族文字?况且,古壮字直到今天还在广大民间使用,不仅我国的壮族人使用,越南民间老人也还使用,只不过是古壮字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推广而已。尽管如此,古壮字还在民间流行。从目前所收集到的壮族传记,凡是1949年以前出的传记,特别是道教、师公、书籍、壮剧唱本等,基本上都用古壮字抄写。其中《么经布洛陀》抄本、山歌歌词、唐皇唱本等,全是使用古壮字,现在新编的山歌,也用方块壮字。《么经布洛陀》抄本在田阳流传相当多,版本也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总共收集到31本,其中上送区古籍办21本。现在已出版的《么经布洛陀》影印本,共采用29本,其中田阳占有14本。

  歌谣文化 歌谣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称山歌。敢壮山布洛陀文化圈山歌种类繁多,仅田阳、田东就有欢安(田州山歌)、嘹歌、唐皇、古眉山歌、巴别山歌。其中,“欢安”分布范围在田阳、田东、百色、田林、凌云及巴马;古眉山歌分布在坡洪、五村和洞靖、桥业一部分;巴别山歌流行于巴别、桥业和雷圩、坡洪一部分;嘹歌主要分布在平果和田东思林一带;“唐皇”主要流传在右江河谷各县。这些山歌的主要内容有:劳动歌、生活歌、时政歌、结义歌、孝义歌、情歌、绣球歌。“唐皇”的风格是长篇叙事,有单人唱,也有多人唱。常安山歌的排歌也是长篇叙事,有布洛陀《创世歌》、《造万物歌》等。由于喜爱唱山歌,人们不管是在田里干活,还是上山砍柴、放牛,或者走亲戚,只要能相聚在一起就唱。因此,出现了在某一范围内,特定的时间、地点,大家相约聚在一起一整天一整天的唱山歌,形成了壮族山歌文化的新亮点——歌圩文化。

  田阳的歌圩始于隋唐,目前全县有传统歌圩12处,大体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开始,至五月初五结束,赶歌圩的人数少则六七千,多则三五万,甚至20万。此外,周边的百色、田东、平果、田林、凌云、德保、靖西、那坡、巴马、东兰、凤山等市县均有歌圩。敢壮山歌圩是广西目前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最独特的壮族歌圩。

  敢壮山歌圩的形成也与布洛陀有关。相传敢壮山是布洛陀与母六甲降凡和生儿育女的地方,孩子们长大以后,布洛陀把他们由近而远地分派到新开劈的各个山头去建家立业,繁育后代。孩子们有了孙子,孙子又有孙子,没有多久,天下的大半边都是布洛陀的子孙后代。而这些孩子不管走到哪里,或在哪个山头上,大家都忘不了布洛陀母六甲的养育之恩。于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布洛陀生日这一天,子子孙孙们便成群结队,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给老祖公老祖婆拜寿。由于子孙太多,住在就近的先来,很快就能进母娘岩给布洛陀、母六甲拜寿,路途远后到的则从洞口一直到山脚排成长队等候,一等就是半个多月。到了三月初七这天,等待拜寿的人还没能上山,子孙们耐不住了,由于拜寿心切,于是就地引火烧香,香火一直从山脚插到母娘岩洞口。三月初八一早,整整接受拜寿20天的布洛陀祖公走出洞口台地前,看见山上山下的香火长龙,以及山前山后的子孙,心情十分高兴,禁不住开口唱歌,又将头上戴的竹帽子抛向山下。山下的人们听见老祖公开口唱歌,大家心情振奋,也跟着唱起来。就这样,大家你唱我和,从此形成了敢壮山歌圩,后来抛竹帽子变成抛绣球。

  祭祀文化 敢壮山是歌圩,同时也是布洛陀文化圣山,是周边十几个县朝拜布洛陀的圣地。山上有祖公庙、母娘岩、将军洞、鸳鸯泉、通天洞、布洛陀根、圣水池、望子台等等。对于祖公庙,过去老一代人叫“圣府”,而很少叫“祖公庙”。祖公庙与母娘岩等各个点一起,都是人们朝拜、祭祀布洛陀母六甲的地方。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周边各县的村民们都抬着香猪、烧猪、鸡、鸭、水果等祭品,来到敢壮山祭祀布洛陀,给布洛陀进香。敢壮山的祭祀活动与别处有许多不同,首先是庙宇。现在的祖公祠始建于唐代,后来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是唐以前以岩洞为庙,没有人为建筑的祖公庙,现在敢壮山周边县,很多布洛陀庙还是在岩洞里,甚至是山崖边。其次,各村所献供品都包含有一层与村史有关的含义。例如,那笔屯的祭品有一只鸭模型,因为那笔屯是布洛陀首先造出鸭子的地方;塘布屯是布洛陀指定专门从事织布的村子,所以祭品中有一架纺轮。再次是歌祭。各村来朝拜布洛陀时必定要唱歌,以歌祭祖。歌种有祭祀仪式歌,即《十拜歌》、《十唱歌》、《唱祖公》等,内容大致是赞颂布洛陀创造世界,创造万物的功德;最后是祭祀与歌圩相结合。人们来赶歌圩必须先祭祀,朝拜布洛陀,然后才能唱歌对歌,形成了独特的敢壮山祭祀文化。

  铜鼓文化 是布洛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敢壮山布洛陀文化圈出土的铜鼓年代最早为春秋战国时期,又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主要为壮族、瑶族、苗族、彝族、侗族所使用,流传范围主要在广西、云南、贵州、广东、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越南、缅甸、老挝等一些国家。其中广西铜鼓最多,区、市、县三级博物馆收藏的铜鼓就有600多面,而民间收藏的就更多了。例如东兰一个县就有900多面民间祖传铜鼓。铜鼓主要用于民族宗教活动,也作婚嫁喜庆寿典之用,同时也是一种民族乐器。铜鼓集冶金、铸造、音乐、舞蹈、宗教于一身,是研究民族经济、科技和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其主要标志是纹饰。早期铜鼓多饰太阳纹、蛙纹、羽人纹、鸟纹、翔鹭纹、雷纹、云纹、云雷纹、牛纹和船纹等。从这些纹饰中我们看到了浓浓的布洛陀文化氛围。第一,用形象的图案展示壮民族古老的“三界”思想观点。古人认为,宇宙之间有上、中、下三界,上界为天、下界为水、中界为地。管理天界的是天神雷王,铜鼓上的标志就是太阳纹、云雷纹;下界是水神,铜鼓上的纹饰标志是船纹、翔鹭纹;中界是地神布洛陀,地界的事情包罗万象,一切由布洛陀管理指挥,铜鼓上的纹饰标志是羽人纹、鸟纹,因为人的祖先是鸟部落。所谓“三盖三王造”,就是“天、地、水”三界王。第二,图腾崇拜。壮族有12个宗族,每一个宗族有一个图腾,作为民族崇拜的象征图案。上面所提到的铜鼓纹饰中,其中就有“鸟”、“鹭”、“牛”、“青蛙”等四个图腾。第三,展示社会发展历程。从铜鼓上的翔鹭纹、船纹到青蛙纹、羽人纹和牛纹,使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时期正是人类从渔猎进入农耕的转折时期。青蛙是稻田免受虫害的守护神和求雨的吉祥动物。相传古时候敢壮山西部的洛陀垌的稻田遭受严重的蝗虫灾害,布洛陀发现后把蝗虫招回敢壮山,锁进一个岩洞里,又请来雷王的儿子青蛙下来看守田垌。青蛙来到布洛陀垌后,忠实地守护农田,使田里的作物免受虫害。但是,青蛙被毒蛇咬死了。布洛陀便诏告天下,村村寨寨制作一个轿子,在轿身上画蚂图案,人们抬着蚂轿游田垌,唱蚂歌、跳蚂舞,为蚂举行一个月的葬礼,后来这个习俗一代接一代地传了下来,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蚂节,轿身上的蚂图案成了壮族人崇拜的蚂图腾。在田阳及其邻近县田东、右江区、巴马等县出土的铜鼓中,都有这种青蛙图腾。这是布洛陀文化最原始的记录。

民族崇拜

  民族崇拜产生于民族心理,这种民族心理就是寻根问祖的心理。田阳县自从80万年前有了人类以来,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一直生活着壮民族的先民。虽然经过历史的大迁徙,有的先民随波逐流到了别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先人还是留了下来,形成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土著族群,一直进入文明社会。今天,在田阳县33万人口中,壮族就有29万。在田阳周边的右江区、田东、平果、德保、靖西、那坡、田林、凌云、巴马、东兰、凤山和隆安、马山等县,壮族人口也占总人口的60%~90%之间。壮族人在东汉以前不叫壮人,而叫“俚人”、“僚人”。由于壮族先民生活在远离中原闭塞的荒蛮之地,因而被外人称为“蛮人”、“俍人”,而“俚人”、“僚人”则称自己为“甫僮”、“甫曼”、“甫土”。“甫僮”、“甫曼”、“甫土”三个名词均为壮语,“僮”为“壮”的旧称,汉译分别为“壮人”、“村人”、“土著人”。这三个旧称到今天还在沿用,特别是“甫土”,居住在这里的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不能称“甫土”,这就更能说明,世世代代居住在桂西山区的壮族人,是土著民族。

  在原始社会时期,每一个部落的形成必须要有首领,没有部落首领,这个部落就要土崩瓦解。上古时期,壮族先民在这里已经形成了土著族群,自然就会有族群首领。这个族群首领统领的人数越多,地域范围越大,权威也就越大。人们把一切希望寄予首领,只有他才能解世间的所有难题,只有他才能创造世间的一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先人的逝去,后人谁也没见过这位创造了族群神化世界的部落首领。人们出于寻根问祖的心理需要,于是由长老们编造了一些理想中族群首领的神话故事,把没见过的这位族群首领,塑造成理想中无所不能,完美无缺的英雄神,勾起了人们的民族崇拜情结。人们把族群英雄神尊崇为创造神、始祖神,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一切。于是,在没有文字、没有绘画的上古时期,人们找来一块大石头,作为创造神、始祖神的偶像搬上神台供奉。这种原始的民族崇拜最初只是一村一寨,后来渐渐扩散,形成了一个广大的认同圈。

  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具备这样的民族原始崇拜氛围。如果仅从山的地形地貌来看,敢壮山实在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包。但是,周边的老百姓自古以来就认定布洛陀在这里创造壮人世界,因此,人们崇拜他,敬仰他。据调查,敢壮山最古老最原始的朝拜,就是在母娘岩里立上两尊大石头来供奉。平时,人们谁家有难都来找布洛陀化解,久婚不孕的夫妇就来这里求祖公祖婆送喜。在人们的心里,这两尊石头就是布洛陀和母六甲的化身。后来,这种民族崇拜得到越来越大的认同范围,形成了以敢壮山为轴心的布洛陀崇拜文化圈。

参见